书城社会科学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49582500000059

第59章 企业文化:市场化报纸发展的不竭动力

——环球时报*拾零

张晓红

*文中《环球时报》,指报纸;环球时报,指报社。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的总称。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塑造企业形象、铸造企业品牌的最宝贵资产。

环球时报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活动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对象对主体有用性的一种观念。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追求的目标,也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具体表现在企业对组织的目的、对员工和顾客的态度等问题的基本观点,以及评判企业和员工行为的标准等方面。环球时报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有三个。

1.办大报的发展目标

《环球时报》最早是一份四开折叠小报,报纸的报道风格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花边新闻—明星新闻—国际社会新闻—关注中国安全的涉华新闻。随着发行量的不断提高,其社会影响日益广泛。2004年下半年,报纸报道风格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提出“环球时报要有大报风范,环球时报编辑要有大报心态”,旨在进一步提高报纸的权威性、可信度。具体来说,是在三个方面改进报道基调:一是摒弃冷战心态,在报道中不作非黑即白的判断,尤其要客观地看待中外矛盾;二是避免情绪化,文章的标题、内容和措辞要稳妥、平和、客观;三是消息和资料来源要真实、可靠。这些要求,在日后的办报实践中得到了很好贯彻。“大报风范”、“大报心态”的观念,渗透在每一位编辑记者的头脑和工作中,增强了他们对世界、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为环球时报的长足发展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2.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企业能否给员工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良好环境,能否为他们的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是衡量企业优劣的重要标志。环球时报企业文化价值观的突出特征就是以人为本,以关心人、爱护人、教育人的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致力于为员工创造和谐的工作与发展环境,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一企业文化价值观已成为报社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一是目标一致,共同成长。环球时报重视把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发展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在报社发展的同时,注重为员工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让员工体会到报纸的进步都有自己的一份付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是无价值、无意义、无关紧要的,而是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从而增强他们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主动性、创造性。

二是勤于学习,善于钻研。环球时报大力倡导学习之风,建设学习型组织。报社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和深造的机会,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业务研讨,编辑换岗轮训,开辟文化论坛,参加社会活动,组织出国采访实践等等,激励员工努力学习,相互切磋,钻研业务,提高能力,不断创造出新的不平凡的业绩,为企业发展多作贡献。

三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环球时报注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员工了解企业,增进感情。在环球时报的办公楼,从二楼、三楼的楼道走过,可以欣赏到报纸创刊以来24期最有代表性的头版版面以及国内外媒体转载原发《环球时报》文章的情况。“报史展”让员工牢记了环球时报的进步足迹,激发了他们爱企业、爱岗位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四是尊重个性,建设团队。环球时报每年都要组织演讲比赛、运动会、迎新晚会、旅游参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涉及理想信念、亲情友情、生活情趣、家庭健康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活动让员工们展示才华、陶冶情操,从而活跃企业气氛、激发团队精神。

3.读者至上的办报理念

《环球时报》坚持读者至上的办报理念,具有强烈的读者意识。《环球时报》前任总编辑何崇元曾说,办报纸首先是因为有读者的需要,因为有读者的需要我们才有动力。我们写一篇文章,首先要想到读者会不会看;我们的发行要想到读者能不能收到我们的报纸;我们做的广告读者会不会满意。没有读者就没有市场,就没有报纸。何崇元:《环球时报市场化之路》,http://column.bokee.com/43689.html

光有理念是不够的,必须落实到具体实践中。环球时报与专业传媒市场研究调查机构合作,对读者群体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以明确报纸的读者定位。在此基础上,环球时报进一步研究了主要读者群体的需求,力求在报道的选材、文风、标题和版式上更加贴近读者,以及时、大量、准确、多层次、多角度的报道满足读者的需要。

环球时报注重与读者的沟通,总编辑、副总编辑都曾做客网站,与读者在网上进行交流。报社建立了“每日反馈”制度,每天将各方面对报纸的看法汇总成文,分发给负责同志,张贴在走廊里,使每个员工都能看到。除此之外,报社还经常举办读者、编者座谈会,邀请专家和读者为栏目、版面“把脉”;在网上进行读者调查,让读者来评判他们的工作。对于读者的反馈意见,编辑们非常重视,把它当作镜子,以使自己明确努力的方向;每一期报纸都设置了《答读者问》栏目,针对读者关心的问题和产生的疑惑,及时答疑解惑;发行人员经常深入工厂、学校、机关、部队和科研单位,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二、树立环球人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可的共同行动指南。在它的指引和约束下,员工的行为由自发状态走向自觉状态,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上下同欲,共同谋求企业的发展。环球时报的企业精神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抢抓机遇

《环球时报》的诞生填补了中国国际新闻报业市场以自采新闻为主打报纸的空白。环球人一开始就敏锐、及时地抓住了很多重大新闻事件,并对这些事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精彩报道,迅速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在较短时间里打开了局面、占据了制高点,并一直保持着舍我其谁的强劲势头。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在关键时候能够抓住机遇,掌握主动。实践说明,无论是跨越式发展的几大步,还是日常办报实践中的各个环节,环球时报从不错过任何可能取得成果的机遇。

2.开拓创新

前任总编辑何崇元要求员工敢闯、敢想、敢干、敢创新。他说,工作中不断碰到新情况,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天未必管用。《环球时报》创刊至今,不断打破旧模式,开创新思路,始终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读者的需要,求新求变求特。环球时报有规矩,但不拘泥于既定规矩,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实际情况,提建议,出方案,开拓创新,克服了前进路上的障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绩。

3.脚踏实地

“环球人”奉行“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原则。何崇元说,做报纸要实干,不肯脚踏实地,一切都是白搭。所谓实干,首先要把眼前的事、分内的事做好。随着报社事业的发展,人员增多了。要让每一个人都动起来,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就必须在整个报社形成一种非常务实的气氛。在环球时报,“一个萝卜一个坑”,人人都很忙碌。这种务实作风尤其体现在管理层。环球时报员工说,报社领导好比优秀的将官,从不说“给我上”,而是说“跟我上”。

4.追求卓越

“环球人”做任何事都力求做得更好。编辑要做“本领域最好的版面”,广告人要“成为一流团队的骨干”,发行人要“争当发行专家”,即使在文化、体育等活动中,也要争当一流。在环球时报,无论是台前的还是幕后的,每做一件事,都懂得事先要下足工夫,并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的智慧,实现自我超越,争取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贡献给报纸,服务于读者。

5.永不言败

“环球人”有股永不服输的劲头。有个记者出去采访,由于进行得不顺利,写出的文章与期望相差很远。于是总编辑胡锡进耐心地向他讲述解决问题的几种途径,以弥补文章的缺陷。他说:很多时候,一篇稿子的成败就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只要再多试一个人、多想一种办法,原来走不通的路就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永远不要轻言放弃,这关乎一个记者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6.团结协作

“环球人”团结协作的精神无处不在。一位编辑部的员工说:在这里我遇到了好心、热心的同事。在经济组,遇到困难,大家都愿给我出主意、想办法;到记者组,大家经常给我指点,帮助我提高;我给要闻版、军事版、记者调查版写稿时,版面主编给我大力支持和帮助。他列出了一大串给过他帮助的同事名字。在环球时报,即使一场演讲比赛,选手背后站着的都是这个部门的全体同事,大家会在一起与参赛者共同提炼主题、构思讲稿、推敲词句……

三、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企业通过向社会展示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为自己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环球时报的企业形象由以下要素构成:

1.以品质塑形象

形象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看得见的外在形式,重要的是由其内涵所决定。《环球时报》的办报质量不断提高,发表的文章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引起了社会各界、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经常被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编发通稿向世界播报,并多次被世界知名报纸转载,各国驻华使馆普遍关注《环球时报》。在海外华人中,《环球时报》也广受欢迎。广告客户、权威市场调查公司等对《环球时报》的办报质量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内在的高品质,塑造了环球时报的好形象。

2.以宣传塑形象

环球时报以多种方式宣传自身形象,展示风采:

介绍报道的社会反响。对报道引发的社会反响,注意收集信息反馈,及时整理成文刊登,让更多读者了解报道的价值。

开发报纸的外延产品。出版了《你好,环球时报》《大国心路》《环球调查》《兵行天下》《巅峰人物》《小故事大人生》《往事千年》和《健康顾问》等书籍;制作了画册《环球时报影响力》《环球时报媒介资料》和《环球时报广告通讯》,以及相关的数据光盘,让社会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时报的发展轨迹、特色表现以及幕后的心路历程。

通过广告增强知名度。报社投入一定资金,在各地风景名胜区和部分城市的闹市区做了一些户外广告,同时在其他报纸和电视、网络等媒体做了一些推介广告,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

3.以活动塑形象

定期举办报纸发行宣传活动和“媒介推广会”,开发潜在市场;举办“集报花,中大奖”活动,培养读者对报纸的关注和感情;在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栏目举办招聘专场,提高报社的吸引力;在北京电视台“国际双行线”栏目播出《驻外记者看世界》专题节目,扩大报道的传播力;以纪念《环球时报·生命周刊》一周年名义,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长沙等地的几家大医院联合举办大型义诊活动,扩大企业的影响力;举办“环球时报北大读报周”,开展讲座、赠报、征文活动。此外,环球时报还在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四所名校设了奖学金,鼓励青年学生对国际问题进行更多的思考和写作。环球时报还主办或协办了一些大型国际会议,如“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论坛”、“中国教育国际化高峰论坛”等,展示了自身形象,加强了同各界的交流。

4.以环境塑形象

办公环境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环球时报》创刊初期,环境简陋。随着报纸的成长发展,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的报社,处在人民日报社大院风景宜人的金台园旁,掩映在树丛中的三层小楼典雅别致。底楼右手靠墙的一排书橱里陈列着各种书籍和画册;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既要努力开拓,又要十分稳妥”的字幅;三楼“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分外醒目。走廊明亮整洁,墙上布满了展示企业文化的产品,“报史展”、“评报栏”、“读者反馈栏”、“狭路相逢‘细’者胜”等,营造出浓浓的文化氛围。在敞亮的办公室内,快捷环保的液晶电脑等办公设备齐全。春夏时节,凭窗眺望,满眼绿色,景色怡人。与此同时,环球时报在北京、上海的地方版工作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环球时报的企业文化,其独特之处在于:用优秀的文化观念和群体意识“统领”企业,发展目标远大,责任分工明晰,工作步调一致,团队执行力强,同事融洽相处,楷模具有影响,各项制度和措施不断激励和强化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这一切,形成了环球时报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构成了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张晓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