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49582500000083

第83章 《人民日报》关于新疆“7·5事件”的舆论引导分析

梁铭之

2009年7月5日,新疆发生了“7·5打砸抢暴力事件”,一时之间各种消息不胫而走,国内外各媒体聚焦新疆,争夺受众,争夺舆论引导权。而有关民族方面的报道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敏感性,也有高度的关注度。舆论引导是否正确,事关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面对这一复杂形势,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如何报道这一事件,《人民日报》的舆论引导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势,关于“7·5事件”的报道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这是本文研究的动机所在。

一、样本及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样本是2009年7月7日至17日《人民日报》上涉及新疆“7·5事件”的报道,之所以选择这一时间段是因为从7月7日开始《人民日报》才陆续报道新疆“7·5事件”,并且《人民日报》连续11天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评论新疆“7·5事件”。这一时间段是《人民日报》对新疆“7·5事件”报道的集中浓缩,可以较好地反映出《人民日报》对新疆“7·5事件”进行的舆论引导。

根据选定的时间段,笔者对《人民日报》7月7日至17日共计11天的要闻版(1—5版,同时还翻阅了其他各版,并没有发现有关新疆“7·5事件”的报道)进行了统计,总共有153篇(含图片)有关新疆“7·5事件”的报道。本文所称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评论和图片。

本文以新闻框架和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对《人民日报》新疆“7·5事件”的报道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间以话语分析。

二、样本分析

《人民日报》对新疆“7·5事件”的报道可以说是高度重视,连续11天在头版刊发本报评论员文章,评论新疆“7·5事件”,并且连续11天,整个要闻4版基本全是有关新疆“7·5事件”的报道,几乎每天都配有署名“何振华”的评论文章一篇。

1.体裁

在这153篇(幅)涉及新疆“7·5事件”的报道中,消息65篇占报道总数的43%,通讯34篇占22%,评论22篇占14%,图片32幅占21%。

对新疆“7·5事件”《人民日报》充分运用纸媒所能呈现的各种体裁和手段,对新疆“7·5事件”进行充分的报道。尤其是每天都刊发评论员文章,对人们正确看待、处理新疆“7·5事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发挥了积极有效的舆论引导功能。

2.主题内容

从《人民日报》对新疆“7·5事件”报道的主题内容呈现看,政府善后及对该事件的态度声明成为《人民日报》的首要报道主题,占39%,其次是普通市民事件后的生活状况和对事件的态度,占35%。对境外有关人士和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态度也进行了适量的报道,占16%。

在这11天中,《人民日报》把政府对这一事件的作为和态度推向舆论引导的主要位置,同时高度重视普通市民态度和事件后的生活状况,体现了《人民日报》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职责。暴力事件是报道的起点,但不是报道的重点,报道的重点在于政府的作为,对受害者的救助,以及普通市民暴力事件后的生活,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

从主题内容看,《人民日报》高度重视对新疆“7·5事件”的定性,有关该事件的第一篇本报评论员文章(7月7日),就对该事件进行了定性,这篇评论的标题是《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坚决维护社会稳定》,评论指出:“铁的事实证明,‘7·5’事件是由境外反动势力一手策划的。其目的就是要挑起事端,制造暴力事件,搞分裂干扰我发展。这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异常激烈的斗争。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对犯罪分子的容忍,就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伤害。对参与打砸抢烧的一小撮犯罪分子,我们一定要依法予以严惩。”

此后的一系列本报评论员文章中,《人民日报》高举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大旗,主动进行舆论引导。7月8日在标题为《珍惜民族团结维护人民利益》的本报评论员文章中强调,要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打砸抢烧的犯罪分子,决不能把矛头对准自己的民族兄弟。

根据统计,在这11篇本报评论员文章中,标题中出现“稳定”两字的就有6次,超过半数,其舆论引导方向明确:处理新疆“7·5事件”就是要依靠各族群众,孤立打击极少数分裂势力和犯罪分子,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这个大局。

在充分报道政府善后和普通市民生活状况的同时,《人民日报》以一定篇幅,用大量的事实揭露和评论新疆反动分裂势力的猖獗活动,如热比娅在海外的活动,美国国会对其资金支持等,让人们看清事件背后的真相。

通过看这些报道,受众不难得出这样的印象:新疆发生暴力事件,无关民族无关宗教,完全是分裂分子在作梗,他们就是要打乱新疆正常的社会秩序,乱中实现自己的分裂国家的目的。只要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分裂分子的目的就不会得逞。

3.消息来源

这里所说的消息来源主要指新闻资讯或主要的新闻线索的提供者。消息来源可以从新闻导语中获悉,未标明的信源也可从记者的行文中获知和推断。笔者对153篇(幅)文(图)进行了研究,建构了五个类别。

消息来源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各团体或阶层话话权。根据图3所示,政府及工作人员所占比重最大(对于本报评论员文章笔者全把它们归入政府类),达41%;其次是相关的普通市民,占33%;再次是境外人士,占16%;受害者及家属排第4,占6%。可见,《人民日报》对此次事件的报道,消息源分配上集中于政府和普通市民,政府和普通市民的话话权得到充分表达。

4.版面

报纸影响读者和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要通过版面来体现,报道出现在哪个版面表现了报纸对该报道的重视程度。

从图4可以直观地看出,《人民日报》对新疆“7·5事件”的报道各要闻版均有出现:本报评论员文章一般出现在头版,另外一般还在头版安排一篇通讯,三版则大多是境外有关人士对新疆“7·5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对新疆“7·5事件”的大量新闻报道集中在要闻版四版上。图片也大部分安排在要闻四版上。

可以看出,对新疆“7·5事件”的报道,《人民日报》高度重视版面语言的应用,对该事件的报道有集中也有分散,严谨有序,庄重大气。

三、结论

通过上述图表,数据,可以看到,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2009年7月7日至7月17日,《人民日报》对新疆“7·5事件”报道的重视可以说是空前的。对这一事件采取高规格、大幅度、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报道方式。每天在头版安排本报评论员文章一篇,有关“7·5事件”的通讯一篇;在四版集中安排有关“7·5事件”消息、通讯、图片,并经常配有署名“何振华”的评论文章一篇。空前重视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主力军作用,重视图片的直观作用。

《人民日报》对新疆“7·5事件”的报道始终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大局,主动设置议题。通过大量的事实报道和评论,有理有据地揭示了新疆“7·5事件”的性质:这不是一起普通的突发事件,它和国际恐怖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分裂分子、恐怖分子就是要制造暴力事件和社会恐慌,以达到他们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目的,如果他们的目标得逞,就会危害国家民族的利益,危害兄弟民族的团结。

新疆“7·5事件”发生后,西方一些媒体不惜歪曲事实,无端指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指责中国政府;分裂分子和恐怖分子也通过媒介进行宣传,扩大影响,煽动民族和宗教仇恨,制造社会恐慌,破坏社会稳定。这一时段的《人民日报》加大了对境内外各种反动势力活动的报道,较好地澄清了是非善恶,较深刻地揭露了新疆“7·5事件”的本质以及世维会头子热比娅的罪行、境内外反动势力分裂中华民族的图谋。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日报》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不仅是跟分裂分子、恐怖分子争夺话语权的斗争,一定程度上还表现为中华民族跟西方反华势力争夺话话权的斗争。

《人民日报》对新疆“7·5事件”的报道策略也相当巧妙,报道重点不是渲染血腥暴力的场面和画面,而是透过事件的表象反映和揭露事件的本质。对策划这一事件的热比娅等一小撮反动分子,综合运用各种报道方式,把他们放在历史中进行考察,让受众认清民族分裂分子、极端宗教势力、恐怖主义分子的邪恶本质。同时大量报道政府事件后的救助和善后工作,充分报道事件后普通市民的生活秩序以及对暴力事件的谴责,从所发图片来看,多数是事件后普通市民的生活、生产秩序的恢复,引导读者明白事态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带有恐怖主义性质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涉及到民族问题、分裂问题、阶级斗争问题、话语权的争夺问题,《人民日报》通过新闻报道手段进行了强有力的正确舆论引导,让受众对民族分裂分子、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对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破坏有清醒的认识,也引导公众舆论对暴力事件、恐怖行为进行谴责,对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珍惜和维护。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也可以看到《人民日报》的报道的一些不足。首先从时效上看,新疆“7·5事件”于2009年7月5日晚发生,《人民日报》7月7日才进行报道,慢了半拍,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出报道,抢占先机。其次在议程设置上,《人民日报》着力报道分裂势力通过暴力事件反国家、反民族、反人类的本质,是恐怖主义是暴力犯罪,这无疑一语中的,深刻地反映了这一事件的本质及发生的背景,美中不足的是报道没有对这一事件发生的土壤进行全面分析,比如分裂分子、恐怖分子只是一小撮,但为什么会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参与其中?

〔梁铭之:中国传媒大学2007级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