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类的进步,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把尊重人,理解人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新闻是社会的一种舆论导向,而语言则是披在其身上的一件外衣,要把人文关怀放在核心位置。新闻的语言,要充分尊重人的人格和情感,体现当代社会的人文关怀精神。新闻语言要倡导“人文关怀”的理念,就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民众,无论是新闻当事人,还是新闻受众,字里行间要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
新闻犹如做人,语言如同谈话,切不可为了哗众取宠而任意践踏别人的人格尊严。
第二,关怀群众精神层面的需要,语言上要体恤他们的情感,弘扬人间真情。面对值得关怀的对象时,新闻工作者首先应想到如何保护好当事人的情感不被伤害,而不是一味去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语言形成的语言暴力会使整个社会都陷入缺乏人文关爱的泥沼。
第三,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反映百姓真实生活境况,让新闻成为大众的新闻,而不是仅仅去关注领导和精英。关注普通人的生命和生活,无论是艾滋病患者,还是孤寡老人;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失学儿童,媒体都应该多给他们一份关爱。
(三)注重新闻语言的亲和力
“亲和力”这个概念,最早属于化学领域,是特指一种原子与另外一种原子之间的关联特性,但现在多指人际关系中相互尊重、亲切和谐、彼此融洽、其乐融融那种美好情感。
有句话叫:力在则聚,力亡则散!亲和力能搭起人际沟通的桥梁,使人产生愿意接近、愿意沟通、愿意相信的感觉。在新闻中所谓的新闻语言的亲和力,指的是新闻报道中使用的语言与受众之间的密切程度、亲切感、互动感,直接表现为受众对新闻报道的满意程度。
新闻语言对于新闻事实不是简单的依赖关系,它可以能动地再现新闻事实。新闻,并不排斥艺术地运用语言,能动地再现事实。新闻语言要达到与受众情感上的共融性,提高自身的亲和力,这不仅是实现新闻关注民生的社会功能的需要,也是受众人性情感的需要。“传播者要使受众明之以事,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要使传播者和受众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达到一种亲和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党报改革的一条重要的道路就是要增强硬新闻的可读性及亲和力,实现硬新闻语言的“软化”。亲和力之于新闻语言,为何如此重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读者需要,读者需要新闻来获取信息和丰富生活,那么贴近他们的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会更加激起他们阅读新闻的兴趣;第二,媒体自身需要,语言的魅力无疑已经成为现代新闻媒体竞争的重要砝码,谁能更贴近读者,谁就抢占了市场,赢得了品牌效应。
新闻语言如何实现与受众的亲和效果呢?
首先,新闻语言在内容上要贴近群众。要关怀人民生活,反映人民心声,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求。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在《什么样的报纸才好卖?———北京市报摊零售状况的抽样调查报告》中说,在大多数报纸摊商看来,“切近生活、实用性很强的报纸”最好卖。这实际上与我党“三贴近”的新闻工作原则不谋而合。
其次,新闻语言在形式上要贴近群众。新闻要以群众语言感染读者的情绪,有些新闻语言充斥着满篇的“八股味”,多是枯燥的程序化内容,读者还没怎么细读就倒了胃口。新闻既然是面向大众的,就应多以群众语言来增强亲和力。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学习群众语言,必须有扎实的作风作保证,要深入基层,和群众交朋友,用真情打动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
有时,群众的一句口头语、歇后语、甚至一句方言,都会为新闻增色,让读者感到亲切、受到感染。”
最后,新闻语言在风格上也要贴近群众。俗话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新闻作品的情感流露要自然得体,使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被感染。我们要的新闻语言是朴素的、实在的,不一定要有华丽的辞藻。
(四)积极打造个性的语言风格和灵活的话语方式
新闻语言要打造个性的语言风格和话语方式,是现代新闻市场的需要,是读者的需要,也是媒体自身树立品牌形象的需要。富有个性的新闻语言,需要到人民群众生活中去用心揣摩,从中挖掘出有新意的语言和文字,捕捉到观众喜欢的写作文风和话语方式。新闻语言的个性主要体现在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不断创新的话语方式两方面上。
对于生动、个性的语言风格的追求,是新闻人共通的。当阅读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基本需求后,人们还追求一种来自阅读本身的愉悦感,渴望一种更有激情更有个性张力的描述客观的方式,这就对个性化的富有艺术韵味的语言风格提出要求。在快节奏的工作中,其实我们在新闻报道语言上的重复往往多于创新。跳出模式化写作的窠臼,以个性化的语言“写作”新闻,对于任何一个记者都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三、新闻语言何去何从
海涅说过:“语言可以把死人从墓中叫出来,也能把活人埋入地下;语言可以使侏儒变为巨人,也能将巨人彻底打倒。”语言的魅力如此之大,通过新闻传播,其威力更是难以估量。
新闻也是语言的艺术。新闻语言可以是粗糙的,也可以是精致的。粗糙与精致,决定了它的价值。一些记者认为新闻就是要尽量快、尽量多地提供信息,不必要太注意语言表达。
不可否认,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代,资讯的传递越来越快,对新闻报道速度的要求也日渐突出。很多时候记者必须要抢新闻,“赶”稿子,但这不能成为忽视写作质量的一个借口。新闻报道的目的虽然不是为了创造恒世经典,但让语言尽量“精致”些,向读者提供尽量赏心悦目的新闻,却是记者当仁不让的职责之一。
语言本是一种符号,一种工具,但它却是沟通信息,传情达意的重要纽带,新闻语言亦如此。真实客观是对新闻语言一贯的基本要求,但是随着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有人情味、有个性,有思想的新闻语言更加受到观众的喜爱与推崇。于是我们将对新闻语言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人性化”,它将成为一种动力,来推动新闻语言更好地实现它传播和教育的功效。
当传播者“真心实意”为受众着想的时候,相信受众会从新闻的语言本身感知到这份关怀。我们相信对新闻语言“人性化”的要求不仅仅是一个理想化的标准,它应当成为现代新闻事业一个现实的衡量标准和在竞争中的“筹码”。并且,我们可以看到,新闻语言“人性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了。
作者刘枫,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职研究生。2005年毕业于河北燕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先后在北京《中华英才》半月刊和《国际商报》担任记者和编辑,发表长篇人物专访和新闻特稿多篇。
传媒实践中的新闻娱乐化
胡方
摘要:本文针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媒体出现日益严重的新闻报道娱乐化问题进行了探讨。新闻娱乐化有其存在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时也为新闻工作者坚持自身新闻价值与理想带来了困惑。本文从其起源及现象说起,剖析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新闻娱乐化一方面有益于新闻传播的有效性传播和广泛接受度,增强了媒体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发出警醒之声,要充分注意到新闻娱乐化带来的社会文化低俗化趋势。建议在新闻报道的实践中,把握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度,提高媒体从业者自身的媒介素养,更好地发挥新闻导向、监测、协调、监督的作用。
关键词:新闻娱乐、社会文化、低俗化
一、大众传媒?大众娱乐?
(一)新闻娱乐化的源起
新闻的娱乐化最早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以美国的《太阳报》、《纽约先驱报》为典型。不同于传统的政党报,它们普遍以赢利为目的,新闻简短、通俗,以刺激性、煽情性见长,重视人情味、趣味性。在表现形式上,使用瞩目度高的标题或冲击性强的大图片,运用红色或黑色的特大字号,力求给人感官上的最大刺激。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传媒狂炒辛普森杀妻案、戴安娜王妃之死以及克林顿总统的绯闻案,成为传媒娱乐化三大标志性事件。
(二)新闻娱乐化现象在中国
目前,中国的新闻娱乐化之风也已经愈演愈烈,无论是电视广播还是报纸杂志,娱乐化的新闻都成为媒体抓住读者眼球的重要手段。在报刊界,1991年周末报纸盛行;1994年,晚报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并迅速占领大片媒介市场;1996年左右,都市报以彻底平民化、市民化的姿态成为报刊新锐,在媒介市场气势逼人;在电视界,电视台从1980年代初的38家增至1996年的2827家,无线电视、有线电视、教育台等风起云涌,它们也多表现出通俗化的倾向;即使在严肃的政论新闻中,传播者也力求把新闻做“软”,正如某位学者所言,如今的新闻报道是“正规媒体花絮化、都市媒体娱乐化”。
最早进行新闻娱乐化的应该是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湖南卫视将新闻定义为五性: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服务性,最后要通过“可看性”得以诠释;2009年,辽宁卫视也开发了号称“国内第一档新闻脱口秀”栏目———《说天下》,主持人一改往日正襟危坐的形象,手里拿着道具随意地坐在沙发上,以方言和唠家常的方式述说国际国内大事小情。
国家广电总局曾明确提出:“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和播出机构要充分认识抵制低俗之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维护广播电视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要靠提高节目质量和创新节目形式,以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吸引人,不能靠低俗、庸俗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而使低俗之风蔓延。要加强创新,抓住重点,切实解决低俗倾向。”但是,尽管有主管部门的严格管控,新闻娱乐化倾向仍然呈蔓延趋势,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似乎正在慢慢弱化,人们好像已经开始习惯也乐于接受经过演绎,经过包装和调味的新闻,新闻所传达的或重要或琐碎的信息就在主持人永远微笑着的“好……接下来”话语中迅速淡化以致消逝。
二、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探析
(一)媒介市场化运作是新闻报道娱乐化的背景条件
20世纪80年代,传媒内部是“强事业、弱企业”的格局,经营收入仅仅是国家财政拨款的补充,传媒与商业联姻的两大重要举措———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和恢复报纸广告。进入90年代后有了突破性进展,传媒广告收入不断增加。据估计,广告收入在传媒业整体收入的比重已占到四分之三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要参与竞争,自负盈亏,优胜劣汰,必须通过一切可能的手段来获取最大化的利润。激烈的竞争使主要通过搭售广告获利并且广告已经日益成为其发展主要支柱的大众传媒需要尽量扩大传播受众与范围。媒体作为注意力经济的代言人,更是需要揣摩最大多数消费者的心理,抓住他们本能的求新欲和猎奇欲,将需要传播的信息作为商品来包装,甚至为它“画上最美的图画”。
媒介的市场化运作必然带来其对获利性的关注要重于信息本身的真实性、文化性、价值性。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说:“……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我们的文化已经开始采用一种的新的方式处理事务,尤其是重要事务。随着娱乐业和非娱乐业的分界线变得越来越难以划分,文化话语的性质也改变了。我们的神父和总统,我们的医生和律师,我们的教育家和新闻播音员,大家都不再关心如何担起各自领域内的职责,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上镜。”
(二)受众对新闻娱乐化的心理需求是新闻娱乐的前提
据统计,全球文化娱乐产业拥有1.2万亿美元的市场容量。中国传统的春节,被有关专家量化为17亿3000万人民币的现金流;中国武术的市场消费量,预计在未来甚至会达到3000亿人民币。
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说,“人类在完成了维持和延续生命的主要使命后,剩余精力的释放主要是娱乐。”在商业社会大繁荣的今天,一方面,人们在获得从未有过的物质大丰富的同时,需要通过精神上的愉悦来缓解心理的压力和后工业时代普遍的失落;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期,思想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空前激烈,严肃的正统的传播模式只会为人们混乱的情绪雪上加霜,受众需要轻松的甚至是轻微放纵的心灵慰藉,使他们在获得娱乐化信息同时,得到一种心理上的认同而又没有价值上的负担。在此大背景下,新闻娱乐化是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的。
(三)新闻工作者自身新闻价值的缺失是新闻娱乐化的现实因素
作为新闻信息的直接获取者和发送者,新闻工作者对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清晰,弱化了新闻应该承载的价值核心,这是导致新闻娱乐化、庸俗化的现实原因。媒体在行政上处于政府控制之下,在经济上又要自给自足。一些媒体为了自身生存,为了求得最低层次的共性而主动降低眼光和标准,屏蔽新闻报道应承担的沟通、宣传、监督、教育职能,放大娱乐职能在整个媒介新闻中的地位,从而不可避免地制造着低俗的信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