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49610400000078

第78章 金融危机下的动漫产业(2)

2.结构粗放,缺少快速反应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实现有效转变,依然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迅速扩张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而这样一种以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为依托、以“高耗能、高污染”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本身,就隐含了许多问题和风险。事实也是如此,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当中,受冲击最严重、经营状况最困难的,正是那些技术和管理水平粗放、低端、落后的企业和行业。

在本轮变革中,有一个清楚的信号:金融海啸是外因,内因是产业结构本身的弊病。进入新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不提高产业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中国将面临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的可能性。技术的瓶颈和渠道的单一,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掣肘因素。除了在管理层面有着深刻的体制和政策原因之外,在现行体制下,追求GDP盲目扩张的冲动,也使得不少地区热衷于扩大经济规模,盲目发展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业”项目。而此前,许多城市掀起争夺“动漫之都”的热潮,也多少令动漫产业的发展显得有些尴尬,有些难堪。另外,影响动漫产业发展的投资体制和价格体系不合理,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不健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等诸多原因,都在金融危机的催化作用中释放出来。

3.泡沫增长,缺乏系统的产业规划近几年,由于其高附加值和政府层面的鼎力支持,使文化产业得以快速成长。

但是,在此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虚热”,使繁荣背后充满了隐忧。

例如动漫产业,一方面在内容生产上难以实现突破,面对传统文化的宝藏常常无从下手,而在面对《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亮点的外国动画时,又常常在叹息中自省,之后又极少在内容创意和故事设计上下工夫。另一方面,动漫产业发展粗放,许多城市在争夺“动漫之都”的热潮中,只注重动漫作品产量,而忽视了质量,因而难以制作出精品,更不要说极品。

文化产业发展中凸显出一系列的问题,反映了在以往的发展中缺乏系统规划。

第一,增长方式不合理,过多依赖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增长,知识、人才、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不高。第二,规模化程度低,中小企业分布零散,也使得国家层面的各项政策难以很好地执行。三辰卡通集团副总裁郑坚敏用“撒芝麻盐”来比喻目前动漫企业的生存状况,他无不激动地用了“扶强、扶大、扶品牌”来表达作为民营企业的困惑和期待。第三,法制不健全,行规不合理。在林林总总的各项制度中,法律制度特有的权威性和确定性使之成为制度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因此,人们期望文化产业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

在创新中寻求产业变革

诚然,金融危机中包括动漫、网络游戏在内的许多行业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和影响,但从历史上的金融危机来看,却给文化产业的崛起提供了契机。1929年大萧条之后好莱坞的崛起,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电影业、日本动漫业的大发展,均揭示了文化产业在危机中惊人的爆发力。

这是因为受金融危机和经济减速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压力、心理压力增大,更需要精神寄托、心灵慰藉,更需要宣泄情感、释放压力。可以预见,各种轻松愉快、价格适中、简便易行的文化娱乐消费将更受欢迎,电影电视、文艺演出、音像制品、网络动漫等,只要内容适应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艺术上精益求精,消费需求都有可能上升。

创新成为动漫产业在金融危机中进行突围的一剂良药。开拓新技术、新渠道所进行的尝试,再次告诉整个文化产业界“创新”的重要意义。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本身进行反思显得更为重要。

1.坚持自主研发,培育自主品牌中国动漫或许能够以此为契机,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时机,从根本上寻找原因,从路径上需求突破,进行动漫产业的突围。

不断淘汰低附加值,向创意型、生态型、高科技型、高附加值产业转变,摆脱血拼劳动力、掠夺环境资源的方式。这是金融危机背景下动漫企业破解困境,逆势而上的突破口。

以深圳动漫产业为例,金融危机加剧后外来订单锐减,深圳外包加工企业受到明显影响。但深圳新兴文化企业逆势而上,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因为这些文化企业通过加强与金融、投资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渡难关,化“危机”为“机遇”。

我们还可以在深圳找到同样的例子。在金融海啸使玩具企业倒闭呈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当大多数玩具企业面对“中国制造”危机举步维艰,深圳市原有的1200家玩具企业短时间内纷纷倒闭,只剩700家左右时,深圳皮皮熊玩具公司不仅业务没有下滑,反而越做越大,效益越来越好。

通过深圳市玩具行业协会副会长、皮皮熊玩具公司董事长扈蓝天的话,我们不难看出创新的重要性。“坚持自主研发,培育自有品牌,并以不断前行的创意设计守住既有成果、抵御金融风暴冲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以往以承接产业转移代加工为生存手段的玩具企业,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而“加工代工最终将使企业失去市场嗅觉和风险抵御能力”。皮皮熊就把走品牌之路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而“6+1”(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中国制造)的产业链流程,成为有效应对危机的砝码。在玩具企业成功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自主核心技术”等创新实践,不仅抵御了危机,而且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赢得了机遇。

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率,不仅是本轮动漫产业发展中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选择,而且也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种举措。通过新技术拓展新的载体与发展空间,也成为动漫产业未来发展的共识。

2.规范行业行为,进行抱团取暖金融危机促使文化产业内部创作、出版、展演、传播、教育、销售及消费各环节上下连接,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而构建起文化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机制,也促使其走向更加规范、透明的运作方式。

动漫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兼并重组和跨地区、跨行业的整合,不断实现着协同创新的超越。制度的规范将是促成协作的前提。

在杭州文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浙江中南集团卡通影视有限公司联手操盘的案例中,我们看到,双方以资本合作的模式推动资源整合,以业务联动的优势打造价值链,进一步做大做强动漫产业,增强抗击金融危机能力的探索性成功。

事实上,这一合作还有效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在行业内规范自身发展,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进行内部结构的调整规范和外部发展空间环境的前瞻性预警,而且逐渐探索出成熟的制度体系,提高抗击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抱团取暖,度过寒冬”也是积极应对的举措。通过行业内的整合、互补和相互交叉,能够使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多元化、风险压力分散化,发展空间也更加广阔。

这也为文化企业向大型文化集团发展提供了机遇。因为金融危机背景下,只有大的文化企业集团才能够以雄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够有实力参与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才能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齐骥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