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丹青引之雒山女儿
49610600000001

第1章 缘起

丹青引之雒山女儿行

雒山之下,白雪皑皑,一声啼哭,打破雪山寂寥,从此世上再无光华公主。世间群雄,逐鹿中原,谁手丹青画出江山一片?清歌一曲,乱世之中,为谁安魂?雒山之巅,十几年蛰伏,一袭雪衣飘然入世。雒山拂曦,踏乱世而来,为治世而生。谈笑间璇玑流转,回眸时玲珑变换,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看雒山女儿如何倾尽江山颜色,成为一代女皇。

第一章缘起

“日居月移,照临下土。雒山自出,乱世方歇。”国师上官柳看着卦卜,对月长叹一声。

“国师大人,皇后娘娘诞下太子。”小太监前来汇报。上官柳挥挥手,小太监退下。

不日前,先帝御驾亲征屹羅,中屹羅诡计身受剧毒不治身亡。先帝与皇后少年夫妻,情深不渝,六宫无妃。然皇后三年无所出,先帝不肯纳妃:“若皇后第四年仍无所出,朕将从皇室宗族中选出一位继承人。”迫于先帝的雷霆手段,群臣不敢有异议。所幸,第四年桃花盛开时皇后传来喜讯。

皇后怀抱太子,眉眼间的忧伤和疲惫还未隐去,便听见内侍汇报:“国师大人求见。”待上官柳进入,皇后一身凌然之气,皇室尊贵浑然天成,绝类先帝,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直抵人心。

“国师,因何求见哀家?可是为了先帝葬礼?”太子已由太子乳母抱下,皇后端坐,不怒自威。

“臣正为此事而来。臣夜观星象,三日后帝星归位,宜举行先帝登极大典,七日后帝星复出,宜进行登基大典。”

皇后眼中不辨悲喜:“此事由国师全权负责。”

“臣遵旨。”

盛京百里之外,十里梅林四季盛开,如同一道屏障阻隔了终年白雪倾覆的雒山与世间的联系。红梅白雪纷飞,上官柳怀抱女婴,望着高耸入云的雪山,任风雪肆虐,衣袂飘飘,猎猎作响。女婴洪亮的啼哭声打破雪山的寂寥,上官柳把女婴放在一棵梅树之下,“光华公主,这便是你的宿命所在了。”上官柳放下女婴后留下这么一句话,便御风飞离雒山。

雪色长发及地,只在发尾用一黑色绶带挽住发梢。墨色长衣隐去风雪的痕迹,只是一个背影便绝代风华。梅香入鼻,不觉沉湎。女婴嘹亮的哭声不绝于耳。雒山百年来无人进入,今日这女婴实在稀奇。白发黑衣男子循声找到女婴,抱起后,发现女婴怀中玉玺,黄色布帛上书“光华公主,玄熙四年--甲戌年丁丑月戊戌月癸亥时。日居月移,照临下土。雒山自出,乱世方歇”。“原来是天命之女。”

雒山之巅。

春光融融,百花竞放,尽态极妍;琼楼玉宇,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白发黑衣男子手捧女婴进入此地,一清丽女子恭敬:“雒迦大人。”雒迦将女婴交给女子:“涟裳,这个女婴名拂曦,从今以后交由你照顾,从今天开始她便是你的主人。”涟裳怀抱女婴:“是,雒迦大人。”

雒迦斜倚阑干,望苍茫远方。乱世就要开始了,拂曦。

皇宫密院--梅苑,夜色清冷,疏影橫枝,影影绰绰。

皇后,不,如今已经是太后,背对国师上官柳而立:“因何选择此时归隐。”

“我的使命已经完成,没有留下的必要了。”

“归隐何处?”

“既是归隐,便‘不可说’。‘行到水流处,坐看云起时。’”上官柳神色不明。

“玄熙如今如何了?”太后坐定,示意上官柳坐下。

“不日前,玄熙和璧如姑娘已经出发前往世外蓬莱了。”

“一生一世一双人。江山如画,帝业若梦。你走后,便只剩我孤家寡人了。”

上官柳不语,不知所思何事。

太后将石桌上一对白玉酒杯斟满:“阿柳,我们有多少年没有一起对月小酌了?”

“十年了。”上官柳执起酒杯,陷入沉思。

太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眸色迷离,似乎微醉:“阿柳,你能再叫我一声‘颜儿’吗?”

“颜儿,我们终究是回不去了。”上官柳眼中一闪而过伤痛,却倏忽不见,恢复冷静自持。

喃喃自语:“回不去了吗?”突然吻上近在咫尺的上官柳,泪水涟涟,酒杯坠落,声音铿锵。上官柳紧握双手,最终无动于衷。

“我懂了。”太后颓然起身,转身。却不备被人从身后拥住。

上官柳从背后拥住太后:“你不懂。”太后脖颈里淌过滚烫,才发觉是上官柳的泪水,十几年来她从未见过她的阿柳流过一滴泪,清冷如他,哪怕她告诉他,她要成为玄熙的太子妃了,也只是一句:“命中定数。”

上官柳扳过太后上官颜,轻轻地吻上,仿佛是在吻一个梦。

夜色下,一对身影亲密依偎,一生一世一双人。

金銮殿上,太后怀抱太子,坐于龙椅之上,帝王之气萦绕周身。

“先帝驾崩,太子登基为帝,然襁褓幼子,尚不知事。哀家一介女流,不欲效仿屹羅太后垂帘听政,独霸朝纲,牝鸡司晨。端王素有贤名,自幼受先帝教诲,且先帝对其赞誉有加,堪担大任。辅佐幼帝,实至名归,哀家拟任端王玄夜为摄政王,协理政务。众卿家不得有异议。”

端王玄夜尚未及冠,眉眼与先帝玄熙如出一辙,生于皇家,偏不似皇室中人,一身隐逸之气,有隐士之风。不仕朝政,却心忧天下疾苦,曾向先帝提议之下广设济世堂,为流民提供安居之所,谋生之计,此外还为贫民提供无息借贷等。此事由端王提议,先帝便让端王全权负责,从此端王在民间也称“贤王”,但端王从不上朝,故也称“隐王”。

群臣不敢有议,何况左相岑瑾镇静自如,右相苏婴不动声色。

端王府内,王府主管刘闻看着自接到圣旨后便沉思不已的端王,心中闪过忧虑,主子不欲涉足朝政,但事与愿违,不知太后意欲何为。

御书房内,太后手持朱批,批阅堆积成山的奏折。玄熙尚为太子时,她便为他出谋划策,登基为帝后便和玄熙一同处理朝务,但这都只是在人后罢了,毕竟昱朝对屹羅太后独揽朝纲一事讳莫如深。

上官柳立于阶下,太后轻敲桌面,不动神色:“诸事安排如何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很好。”

“起风了。”右相苏婴望着天边涌动的云,夫人卢氏为其添上披风,两人相偎。

左相府内,左相岑瑾盯着棋局冥想,上官柳落下手中黑子,刹那间,局势明了,胜负已分,岑瑾露出了然的笑,上官柳意味不明:“左相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