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宽容的视野,指的是针对当前国际舆论中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时有发生的不和谐论调,予以平和正视与理智应对。应该看到,持有这些论调的人,既有尚不了解中国情况的,又有对中国存在误解偏见的,还有对中国心存敌意的,这些都不利于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对此,我国的国际传播应该因人制宜,讲究策略,注重实效。对于尚不了解中国情况的人,解疑释惑,加强沟通;对于对中国存在误解偏见的人,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对于对中国心存敌意的人,及时澄清是非,以正视听,通过有理、有利、有节的传播,赢得国际社会对我们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际传播是跨文化传播,不同文化间的误读是不可避免的,在跨文化传播中,应该宽容看待这种现象,通过优化传播策略,增进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所谓普世的视野,指的是发掘和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世界文明相通的精髓部分,形成系统的中国文化传播策略。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华的理念,是“和”的观念。《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之理非常深刻:“中”要把握“度”,“和”要关系和谐,关系协调;只有把握“度”,事物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关系和谐,关系协调,世界才能美好。和谐也是全人类的普遍价值,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理想。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谐,在对外交往中主张“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和而不同”,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张追求和谐和美,主张和睦和解,和衷共济,和风细雨。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勾画出一种社会秩序:“他们都从不同的方面互相配合,通力合作从而产生出一个和谐有效的社会。这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每个成员各得其所,就像一个完美的交响乐团中每件乐器那样去履行自己恰当的职责。社会的正义,就像把诸多的行星按照井然有序的运动轨迹维系在一起的和谐关系。”
可见,和谐是全人类的普遍价值,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理想。此外,中华文化尊崇仁爱、宽容、和谐、诚信、正义、民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理念,不仅符合当代和平、发展、民主、合作的世界潮流,也符合人类文化或文明的共性要求,具有普世价值。我国的国际传播应在坚持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立足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优势,打通中外文化的结合点,大力宣传“和谐世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安全”等理念,促进普世性文化的认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建构和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所谓贴近的视野,指的是坚持国际传播中的贴近性策略,增强传播吸引力、亲和力与影响力。在国际传播中,要坚持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在传播手段上,贴近受众习惯和覆盖对象地区的实际条件,最大限度地保证不同受众群能听到我们的节目;在传播语言和节目形式上,采用符合受众收听习惯的方式来包装节目,消除语言障碍,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在传播内容上,针对受众和当地舆论关注的问题,及时开展相关报道,吸引受众和提高信息选择率,实现服务目标对象和传播中国视点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世界眼光”,还要把中国发展放到世界发展框架中进行思考和展示。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与各国的相互依存和利益交融不断加深。国际问题中的中国因素日益增多,中国的国际角色与作用更为突出。在世界范围内,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保持总体增长趋势,人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并不太平,传统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环境污染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突出。在国际上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遇到严峻的挑战。在此情况下,中国主张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愿与各国人民一道,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我国的国际传播应该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宣传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和主张;宣传我国和平发展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和巨大市场,对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贡献,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我国的国际传播还承担着“向世界报道世界”的重要职责。在当前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以往的政治“硬”宣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传播环境的需要。国际传播要实现由政治“硬”宣传向文化“软”渗透的转变,用文化传播方式蕴涵政治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要变政治宣传为信息传播,变灌输型为亲和型,善于运用生动鲜活的事例说话,善于运用境外受众听得懂的话语方式报道,在客观提供和呈现大量信息的同时,既满足观众的愉悦需求,又满足他们的审美期待。要尽可能淡化媒体的官方色彩,就国际事件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树立公信力强的、可信赖的传播者形象。
第三节 人类胸怀
所谓人类胸怀,简单地说,就是遵循中华文化整体观、发展观、本质观等哲学思维,在国际传播中,全面看待问题,变化看待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尊重和承认人类文化差异,在全球文化对话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三个重要的哲学特征:在空间上整体地看问题,即整体观;在时间上变化地看问题,即发展观;透过现象寻找本质,深入辩证地看问题,即本质观。首先,整体观是中华民族文化最大的哲学特点。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同自然是一体的,或者说,客观世界是一体的,主观世界是一体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也是一体的,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而不是孤立的存在。其次,中华文化看待问题,不仅仅重视其全局、联系,而且认为这个联系是运动、变化的,不是静止、僵死的。这实质上是从时间发展这个全局来看问题,即变化地看问题。第三,中华文化不仅从空间上整体地、从时间上变化地看问题,而且不停留在表面现象,深入到本质。联系是变化的,变化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宗就是本质。中华文化一贯认为,事物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有不同的本质,但归根结底最深的层次是同一个东西。而在不同层次上,也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本质。《周易正义》讲,易有三个意思,简易、变易、不易,简易与整体观相关联,变易与变化观相关联,不易则与本质观相关联。
中华文化的哲学思维,为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首先,要树立全局观念。在国际传播中,要从宏观上、全局上把握事实,注重从个别、具体的事实中体现总体真实,在报道中讲究全面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注重多角度、多侧面、多领域加强报道。遵守“平衡报道”原则,坚持真实、客观、全面报道原则,对一件事情不能绝对化。例如,正面报道不是报喜不报忧,报喜时注意不过度拔高,报忧时避免把局部问题夸大为全局问题,把个别现象当做普遍现象。其次,要树立发展观念。传播中国的信息要包容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使受众了解到不断改革、创新、变化、发展的中国,以求扭转被西方媒体歪曲的形象;对国际问题的报道要及时、客观、真实、准确,权衡利弊得失要立足全局,立足长远,既不把暂时的局部利益当做永恒整体利益;也不把暂时的局部弊害视为永恒的整体弊害。再次,要树立效果决定观。不能片面地陷入题材决定论,尤其不能简单地从题材的正面与负面、好事与坏事作为报道的标准,而应深刻理解到,“正面”与“负面”的区别,关键不在于内容,而在于报道的立场、观点和表达方式,更在于报道产生的实际效果。
在国际传播中坚持“人类胸怀”理念,还要尊重倡导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新文明观,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国际文化新秩序。应该认识到,文化的民族性构筑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有6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存在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这些不同文明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映生辉,构成了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多样性的文明形态中,不同的文明虽然存在着历史长短之分、发展阶段不同之别,但没有高低优劣的区分。所有文明都有自己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和理由,在人类文明的宝库里都有自身的内在价值,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受到尊重。人类在其发展史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
每种文化都在历史长河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正因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才使人类能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各自的文化保持活力。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各民族的文化遗产都具有独特价值,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承认、尊重、维护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使各国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继承和发扬其文化传统,发展各自的独特文化,是我们在国际传播中应当秉承的方针。要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受众的价值观念、政治态度、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在全面、及时、客观地向国际受众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尊重和传播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向世界介绍我国一直致力于倡导承认、尊重和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呼吁不同文明的平等对话,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的主张,为实现世界文明、文化的平等对话、兼容并蓄、共存共赢、普遍繁荣,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思考题
1.在我国的国际传播中如何体现中国立场?
2.在我国的国际传播中如何体现世界眼光?
3.在我国的国际传播中如何体现人类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