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国际危机传播
49619200000023

第23章 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修辞(4)

例如,在“9·11”恐怖袭击之后,布什政府在2002年的国情咨文中称:“像伊朗、伊拉克和朝鲜这样的国家以及它们的恐怖主义联盟,形成了一个邪恶轴心,对世界的和平构成了威胁。”这里的“邪恶轴心”的隐喻显然是想让国际社会将这三个国家视为20世纪30年代的德意日法西斯联盟。

此外,在“9·11”之后的一段时间,整个对战思想建立过程中,美国还把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开战的国家称为“老欧洲”,对支持美国开战的国家称为“新欧洲”。而对于中国,美国称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在这一整套的修辞理念中,布什政府希望通过“邪恶轴心”的概念唤起美国乃至更广阔范围内人们对于二战的记忆、对于法西斯分子的恐惧,进而认同美国对伊开战的做法。而在“新欧洲”、“旧欧洲”的对比中,凸显出了美国对于不同立场国家的态度,“新”与“旧”当然是一种赞赏和贬低的态度差异。对于中国,由于美国与中国在意识形态等许多领域存在差异,但又有太多利益需要共同协作,所以美国希望能够拉拢中国,至少让中国不反对。于是“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传递出了希望中国在整个事态发展过程中尽量考虑美国利益,进而使得美国对战政策能够顺畅实施的信息。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在“9·11”危机事件之后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考量,在国情咨文中使用了一系列的隐喻,为的是影响国际思维和相继的行为。

再如《人民日报》载《万众一心融冰化雪——广西干部群众合力抗击罕见冰冻灾害纪实》:

冰雪无情笼罩,刺骨严寒逼人。南疆广西刚刚经历了一场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持续20多天的罕见冰雪令桂北频频告急:几个县因灾停水停电;上百条道路因为严重结冰而中断交通;严寒致使农作物大面积冻伤、冻死;大雪封山致使数百万群众被困……

在罕见的大灾面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不冻死一人、不饿死一人”,迅速组织大批救灾队伍紧急赶赴灾区,和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夜以继日清理道路,爬冰卧雪抢修电网。在救灾最紧张的时刻,胡锦涛总书记前往桂北灾区看望当地的干部群众。万众一心终于融冰化雪,最近两天好消息不断传来:灾区灯亮了,路通了,人民生活有保障了!

这也是2008年初雨雪冰冻灾害之后所出现的一则新闻。为了应对自然灾害产生的危机,传播主体将对抗灾难事故隐喻成一场战争,用战争的语言来描述灾难性事件,从而引发共鸣,传达感受,达成共识。

三、国际危机传播中的视听修辞

荷兰新闻传播学者托伊恩·A.梵·迪克的著作《作为话语的新闻》,在新闻学的研究过程中使用了符号学的分析方法,拓展了新闻学研究的深度。

在托伊恩的理论中,符号学的使用非常重要。众所周知,在大众传媒蓬勃发展的今天,新闻报道不仅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完成,视听传媒的更迭也使得新闻报道手段更加多元化,可以通过视听语言结合、声音画面组接的方式进行报道。在新闻传播中,对于新闻事件清晰流畅的描述可以帮助读者或观众迅速了解新闻信息。

在危机事件报道中,对于新闻事件的描述、报道角度的选择、记者观点的呈现都需要通过文字、声音、画面等方式来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择调配,通过策略的言说方式,让危机传播更加客观、有效。也就是说,在视听层面也存在整体的修辞。

例如央视新闻频道的节目《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纪实》:

这是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发生之后,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一则深度报道。笔者选择了其中一个段落进行分析。该报道通过各方搜集的视频资料,还原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

这则报道让包括国际社会的受众看到了不法分子和部分僧侣对普通百姓的人身伤害,看到了他们对于公共设施的非法冲击,也看到了达赖集团的险恶用心,这是对于达赖集团对中国政府无端污蔑的有力驳斥。

这当中有几点在视听修辞中值得借鉴:

(一)对于视听语境的设定

报道开篇的解说词:“这里是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2008年3月14号,拉萨的极少数不法分子制造了严重危害社会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在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情况交代出来。从镜头1至镜头5画面中滚滚的浓烟、被掀翻的警车、不法分子发出的嘶吼的声音等,构成了事件发生之后现场的整体视听语境。

国际危机传播的事件往往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团结、人民群众财产和人身安全的重要社会事件,是一段时期内受众关注的焦点。直抒胸臆的手法能够直接明了地交代事件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立起基本的视听语境,能够帮助不了解情况的群众迅速获知相关信息,也能够帮助一部分被迷惑的群众辨清真相。

(二)强化局部和细节

由于画面携带了大量危机事件现场的信息,受众在接收的过程中是处于一种严肃、紧张的状态的。同时,画面的多义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的信息接受。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凸显关键细节,让事实的表达更加有力度。

例如,镜头6中是被不法分子打到满脸流血的武警战士。战士平日是训练有素的,但是面对不法分子并没有主动还击,以致被石块等凶器砸得血流满面。战士们三三两两地靠背而站,眼睛里也充满了恐惧。这个推上去的近景镜头只是一个小小的局部,但是却让观众看到了现场中的细节,也感受到了不法分子的丧心病狂。

片中还有一个细节在镜头7中,一个骑摩托车路过的群众无端被不法分子拉下车遭受围攻。在镜头8中,通过摄影师事后在医院拍摄到的特写镜头,我们看到了该群众被暴徒令人发指地打瞎右眼、割掉左耳的画面,让人不寒而栗。

这两个近景、特写与开篇的全景共同形成的镜头序列,对于危机事件中紧张的氛围、危机事件中的情绪进行了不同维度的书写。而解说词此时没有任何的渲染,只是平铺直叙,陈述事实,但其真实的力量却是震撼人心的。

(三)综合运用视听修辞体现态度和立场

这个关于“3·14”事件的报道的层次非常清晰。从一开始的视听语境的全景展示,到中间段落的细节展露,再到事件的全面升级,有点有面,见人见事。

在镜头9-13中,事件的叙述重新进入时间序列,不法分子开始冲击商埠、银行等公共设施,但是令人发指的是,他们甚至焚烧学校。而学校里几乎都是没有自卫能力的中小学生。

在该段落的视听修辞使用中,同期声的运用非常到位。同期声将事件现场的声音随同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更多身在其境的感受。镜头2、镜头6等把现场的声音传递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这些不法分子发出的简直不是人类的声音,那种声音里充满了狂暴、野蛮和凶残的意味。这对于受众来说,是在听觉系统里的认知和强化。

而在事件基本信息展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镜头解说词说道:“浓浓的黑烟笼罩了拉萨的蓝天,烧焦物体的气味在雪域高原弥漫。”这里显然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方式。“浓浓的黑烟”、“烧焦物体的气味”既是事实的陈述,也是带有修辞色彩的喻体。而这样视觉、听觉结合的方式,表明了立场,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在其同名著作中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根据他的界定,在人类社会经济发达、物质丰富的同时,各种“风险”也与日俱增。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在基于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对于“风险社会”需要投注更多的关注,并积极找到应对策略。

在国际危机传播中运用修辞学的方法,需要结合不同介质的传播特性,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接受需求,以事实为基本的依据,在传播活动中实施有效的修辞策略,以形成更强有力的传播力度,获得更加理想的传播效果。

思考题:

1.在新闻传播中,修辞的目的是什么?

2.如何理解危机传播中修辞的原则?

3.危机传播中修辞的理论路径有哪些?

4.如何理解修辞语境与修辞文化?

5.试比较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

6.试举例说明隐喻在危机事件传播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