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国际危机传播
49619200000035

第35章 国际危机传播中文化和宗教的作用(4)

第四节 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与国际危机传播

一、语言符号与文化、宗教

语言与文化、宗教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文化与宗教是诞生于语言中的,语言记载并传播着文化与宗教;另一方面,语言也在特定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下,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含义。

语言代表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本质,维特根斯坦(Wittergenstein)曾经指出:“我的语言的限度,意味着我的世界的限度。”因为有了世界,才有了语言的深度;因为有了语言,才有了对世界的态度。在国际危机传播中,语言符号作为传播的重要元素,常会对传播效果产生关键的影响。

(一)语音

语音,是由发声器官决定的语言的载体。一方面,它具有个体特殊性;另一方面,它具有社会同一性。索绪尔曾经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语言就像一张纸,语音是纸的这一面,观念思想是纸的另一面。我们不能只拿起纸的这一面,而不要另一面。”由此可见语音的重要性。

同样的内容,即使用同样的语气读出来,还是会由于语音的差异产生不同的听觉感受。这种语音差异,是伴随着语言诞生以来数千年来形成的地域性习惯。

首先,不同的语种,发音的部位不一样。比如法语和西班牙语,常会出现大舌音和小舌音,但是在汉语里,却没有这样的发音需要。欧洲人发声部位靠后,显得浑厚有力;亚洲人发声靠前,声音略显单薄;东南亚地区发音靠近鼻腔,富有异域风情。另外,即使是同一语种,也会呈现地方差异。我国地大物博,包含了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以及湘方言七大方言,每种方言的发音习惯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各异。譬如北方方言包含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较为简单,因此北方方言听起来刚直爽朗;而南方方言的声调复杂,客家方言有六个声调,吴方言有七到八个声调,因此南方方言听起来更加轻快多变。

在我国,大部分电视新闻都采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听起来最为正式、严肃,当然也有个别地方台采用方言播报新闻,但是这无疑会局限收视群体,陌生的语音会令观众感觉奇怪,需要时间去适应。

(二)词汇词义

词汇是语言传播的基本要素,同时也体现着文化、宗教的差异。语言学家奈达就曾指出:“某一种语言在某些领域具有较高比例的词汇,也就体现了该文化的着重点所在。”由此可见,词汇反映着文化,反映着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分类方式。

词义也就是词汇的意思。对于同一种事物,往往有多种不同的词汇去表达,爱斯基摩人有一百多个词汇来表述冰与雪,传统的阿拉伯语中有六千多个与骆驼有关的词语。同时,同一词汇又有多种含义,英语中500个最常用的词汇可以有1.4万种解释。因此,词汇词义在传播过程中常会带来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文化关注点,因此他们的词汇关注点也存在着差异。一种语言中的词汇往往很难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与之完全匹配的,这无疑会在交流中形成巨大的障碍。当然,随着文化的融合,人们利用外来语的方法,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中文的“豆腐”、“功夫”、“麻将”等词,就被直接挪用为英文,而中文里也有不少引入的外来语,如“沙发”、“拷贝”、“咖啡”。据统计,英语中常用的两万个词汇中,约有75%是外来语。外来语的多少,不仅仅体现了一个地区语言的发达程度,而且也体现了该地区对于文化的开放程度。

第二,一词多义常会带来误读。人们通常会根据本土的语言习惯理解词汇的意思,文化差异导致的语言习惯差异,常使得同一个词汇被不同地区的人理解成完全不同的意思。比如,中国现代京剧著名曲目《红灯记》(Story of Red Light)常被西方人误解,因为西方国家提供色情服务的街道常被称为红灯区(red-light district)。

(三)语言规则

语言规则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语法规则,是语言构词造句规范的综合;而另一方面则是语用规则,是指决定使用语言是否得体的文化、宗教等因素。语法规则是严格的语言表达上的规定,如果不按照语法规则表达,就很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出信息的含义。而语用规则是相对灵活的,它没有一个准确的条文规定,是在文化、宗教的影响下,经过上千年形成的语用习惯。虽然语用规则更具灵活性,但在日常交流中,语用规则的碰撞与融合体现得更为明显。

比如,在东方文化中,人们通常会用委婉的方式去表示拒绝,而尽量不直接使用“不”,但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认为双方坦诚相对,应当直接表达心里的想法。所以,东方人在委婉地表示拒绝时,西方人不一定能够准确地领会他的意思;同样西方人直接地拒绝东方人时,东方人会觉得没有面子,较难接受。

因此,不同文化、宗教背景下的语言规则差异在传播中起到本质性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了传播的语言规则——合作原则,以促进不同文化、宗教间的交流。其中包括: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以确保传播内容以最高的质量传播出去,力求直截了当、有条理,避免模棱两可。在此之后,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又提出了礼貌原则。其中包括:得体准则、宽宏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提出,表明了语言规则在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在趋近国际化交流的时代,语言规则更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在交流磨合的同时灵活运用并改善语言规则,使其对传播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二、语言与国际危机传播

(一)语义的多样性产生的误读

词义的多样性,对传播有着不确定的影响。一旦对词汇有了不同的理解,就会对传播效果造成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国际危机报道中,关注报道的群体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容易发生对词汇多样性误读的情况。

比如说二战时期,驻扎在英国的美军和当地的英国人发生了不小的摩擦,同为说英语的国家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后来经过分析调查,发现当时的很多媒体忽略了词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解释,很多报道中的词语使用不当,引起了误会。很多重要的词语在英式英语中和美式英语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比如媒体常说的“伙伴关系”,英国人把它理解为一种荣辱与共的平等关系,而美国人则倾向于理解成一种双方各取所需的关系,并没有同甘共苦的义务。

在国际危机报道中,媒体的观点通常代表着政府,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态度,如果政府和国家的态度由于词汇多样性而被误读的话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国际危机传播者需要在传播过程中格外注意词汇的选择和运用,尽量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误读的词汇,如果实在不可避免,也应当对该词语给出必要的解释说明。

(二)语言规则地域性产生的误读

在国际危机传播中,常常需要使用第二外语进行报道,或是需要通过翻译来完成报道,这是不同语言文化和宗教交流的关键环节,将直接影响到报道的内容,报道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因此,语言符号因文化、宗教的不同产生的差异,在国际危机传播中是不可被忽视的重要元素。

比如,日语的语言表达很注重上下等级的区分,与不同级别的人对话时使用的词汇差别很大。泰国表示“我”的代词有17种,表示“你”的有19种,而多数欧洲语言中最多有两种“你”的代词。这不仅仅是语法规则中词汇的区别,更说明了语用规则所带来的文化、宗教差异。如日本、泰国等国家很注重等级之分,而欧洲大部分国家更注重平等。

需要指出的是,语言符号是存在习惯性表达的。在使用母语表达时,我们不会刻意地去留意语法规则和语用规则,因为这些很自然地成为我们的习惯表达方式。但在使用其他语言进行传播时,我们往往会习惯性地运用母语的语法规则和语用规则,这就使得传者和受者不能很好地相互理解,进而产生误读。

(三)语言霸权对国际危机传播的影响

目前世界上的语言大约有6800种,然而据预测,到21世纪末,约有50%到90%的语种会消失。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认为:“语言的消失,会伴随与之相关的传统、创造、思想、历史和文化的消失。如果我们听凭语言的单一化,那将会导致一种新型的特权群体,即‘话语’的特权群体的出现。”

据统计,现在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性的语言,80%的出版物和互联网信息是用英语出版和发布的,绝大多数国家拥有英语新闻频道。这种语言单一化的行为,无疑拒绝了其他语种,以及他国的文化、宗教。

另外,造成语言霸权的原因不仅仅是由语言的单一化造成的,媒体的力量同样不容忽视。2001年美英对阿富汗塔利班的军事打击开始之后,“美国之音”延长了在阿富汗的广播时间。“美国之音”的一名官员说:“我们延长广播时间的原因是,我们希望阿富汗人民公正准确地了解事态的发展。”这名官员还说:“‘美国之音’还告诉阿富汗人民,在对塔利班进行打击的同时,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也送到了阿富汗人民的手中。”这样的媒体强势行为,无非要向阿富汗人民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塔利班不是一个称职的政府。

这样为了强化宣传而延长节目的行为,也可以被称为语言霸权行为。在美阿话语权平等的问题上,美国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三、非语言符号与国际危机传播

语言学家戴维·阿伯克龙比(David Abercrombie)曾说过:“我们用发声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没有任何一种语言能够完整地表达情感和思想,事实上,在传播过程中,人们大量地运用非语言符号来完成传播过程。非语言符号具有强烈的文化、宗教色彩,很容易带来跨文化、宗教的传播问题。因此在国际危机传播中,要关注非语言符号所带来的传播影响。

在国际危机传播中,新闻事件当事人、节目主持人、出镜记者都在镜头前展示着丰富的身体语言。身体语言更加生动而具有说服力,常常是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亮点和焦点。所谓身体语言,也就是表情、目光、手势、姿势等动作信息。

(一)表情语

全世界的人们在表情表达上基本是一致的,微笑表示开心,皱眉表示不满或者愤怒,等等。因此表情在情感上基本不存在被误读的情况。需要强调的是,面部表情是传达和接受感情传播最快最直接的方式,任何的正面或负面的感情都会毫无掩饰地从传播者的脸上流露出来,并第一时间被观众接受。因此,在具体的新闻事件中,传播者需要正确地调整自己对于事件的情感状态,一旦传播者的心理状态与事件或者受众的情感相违背时,就会引来争议。

前不久发生的香港游客菲律宾遭劫持事件中,媒体拍下了菲律宾警官以及当地居民在案发现场微笑合影的照片。微笑对于这样一个以鲜血收场的事件来说,显然是非常不恰当的情感流露。这几张照片一经曝光,立刻引起了华人的愤怒,香港组织万人游行示威,这起单纯的劫持事件甚至发展到了中菲两国之间的政治问题。由此可见,在国际危机事件中,传播者要传播出正确适当的情绪,而表现出这种情绪的方式就是控制好面部表情。

(二)目光语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接触时间的长短、眼睛张开的大小、视线的控制等等都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而不同文化的目光语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在美国黑人文化中,常认为直视是一种羞辱和歧视,东方人也认为直视是一种粗鲁的行为,但是英国人则认为直视是坦诚的表现,不敢直视的人往往是因为心虚或者图谋不轨。

在国际危机传播中,传播者应学会合理地运用目光语。在采访时,尊重不同地区对于目光语的理解,表现出真诚和对观众的尊重。

(三)手势语

手是身体语言最有表现力的部位,康德称之为“可以看见的头脑”。

手势语的作用有很多,它既可以强调话语中的重要信息部分,又可以辅助补充信息,还可以使语言表达视觉化,从而更为生动。不同国家的人们不同程度地使用手势语,曾有一项统计表明,在每个小时的谈话中,意大利人做手势80次,法国人120次,墨西哥人180次,而芬兰人只有1次。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国家的人在表达时非常依赖手势语,也有一部分国家的人不愿使用或避免使用手势语。

另外,不同文化中的一些手势语也传递着不同的意思。比如用拇指和食指做出的“O”的形状,美国人用它来表示“OK”,中国人表示数字“0”,日本人表示“钱”,而突尼斯人表示“我杀了你”,埃塞俄比亚人用它表示同性恋。

因此,在国际危机传播中,如何使用手势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使用手势语的频率应当适当,尽量不要使用容易引起歧义的手势语,使手势语为国际危机传播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思考题:

1.传播者与公众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否会成为国际危机传播的障碍?

2.何种程度的权力距离更利于国际危机传播的进行?

3.回避不确定性高的报道是否等同于失去了新闻自由?

4.如何在不触碰文化和宗教禁忌的前提下保证新闻的客观性?

5.在国际危机传播中,如何既做到语言规则的统一,又避免强势语种的语言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