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49627200000014

第14章 媒介教育模式(2)

全球化早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通过采取某些手段以图与外来文化与国家相隔离,已经越来越不可能了。但是,外来文化产品的泛滥将可能造成本民族文化根基的动摇,这同样是危险的。对此,玛丽·崴庞德提出了鲜明的观点,“根据最新的研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接触西方媒介带来了有害的影响。一个害处是,创造了受众对广告宣传的先进消费品的需求,这些广告通过西方化的媒介播出,造成了经济重心的倾斜。媒介的出口活动作为一种思想的先导为其他物品的出口打开了大门。接触西方媒介也夸大了社会对物质的期望,增强了人们对不平等的怨恨……。但是,并不是只有西方产品才在其他国家的大众媒介上促销,……还有价值观、制度和行为,那是非常不适合其他国家的。……广告、杂志和电视节目是今天文化垄断和积累的多种工具,它们向发展中国家传播对这些国家的文化有害的、与它们的价值观相反的、破坏它们的发展目标和努力的消息。”这就是加拿大学者对媒介文化的理性认识,主观上为媒介教育理念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这是因为,“在文化产业可以自称幼年的状态下,虽然保护主义的支持或许曾经是合适的;但是,它现在不再成为理由了。加拿大的产业已经不是婴儿了。在加拿大和世界的其他地方,技术的变化扩展了贸易,改变了制作者之间的所有权及合同关系。随着国际市场为文化产品制作者创造财富的潜力越来越大,追求自己进入国外市场而限制他人进入国内市场的政策导致了贸易争执和报复措施。结果,加拿大将不得不选择,或者对等进入,或者被当前一心向国内看的政策所束缚……促进加拿大文化创作和文化发展的最佳办法是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

在这样一种不可阻挡的文化交融中,加拿大媒介教育者在其《资源指南:媒介教育》中明确提出了要注意“加拿大文化识别与掌控”问题,这在别的国家是不常见或不存在的。当然,以上是站在文化、贸易或经济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和讨论,也可是说是加拿大面对媒介文化侵入所采取的措施。因此,为了既吸收外来文化的精粹,又发展本民族与国家的传统文化,媒介教育的出现则应当是一种更为有效和久远的措施。

二、英国“批判—发展模式”

作为媒介教育的发源地,英国在其持续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范式,而且还开发出一些适用的媒介教育模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模式是基于人们尤其是媒介教育专家们的理论建构的,而理论的形成又是基于英国基础教育和媒介教育发展的大背景。

1.模式形成的社会与教育背景

教育工作者与传播学者、文化研究者们的大力推动是促进英国媒介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也离不开英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社会环境。

一般认为,英国教育的发展与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不一致的,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其统一学制的确立和发展是二次大战以后的事。这与英国的保守传统是一脉相承的,或者说是英国保守传统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体现。纵观英国的教育史,不难发现,英国的教育制度一直处在协调冲突之中,其教育制度的改革,一方面试图不损害各方面所代表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不愿放弃传统制度的臭气熏天,充分体现了英国民族的保守性和妥协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社会和教育的不平等越来越不满。1922年兴起了“人人接受中等教育”运动。在此运动推动下,1926年,教育署委员会主席哈多爵士(Sir H.Hadow)受工党政府委托,主持起草并发表了《青少年教育报告》,又称《哈多报告》。该报告建议将11岁以下儿童所受的教育定名为初等教育,将11岁以上儿童所受的各种教育统称为中等教育。这个报告对英国加快教育制度改革、统一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一些内容已体现了利维斯保护主义思想的倾向,如报告中主张“初等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从活动和经验而不是从所要掌握的知识和事实的角度去考虑儿童的发展,强调‘发展儿童的基本能力,唤起他对文明生活的基本兴趣;鼓励儿童逐步地学会控制和妥善处理自己的精力、冲动和感情’……自报告发表以后,这一思想一直成为英国初等教育的实践准则,它对改革传统的课程与教学方式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有力地推动了英国当代初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20世纪60年代,随着教育民主化思想的影响,自由、民主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英国出现了“宽容社会”的理念,初等教育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1967年,由普洛登(Lady Plowden)任主席的中央教育咨

询委员会对初等教育进行了调查,发表了《儿童及其初等学校》的报告,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继续推进‘儿童中心主义’的进步原则,以此组织和实施教学。”……儿童中心主义成为战后英国初等教育的一大特色。

20世纪70年代末,受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英国的基础教育开始走向集权化。1977年,英国皇家督学团颁布的《教育红皮书》指出,国家在教育上有很多不必要的重复,对于基本目标,意见明显不一致,因而要求中央教育机构进行更多的控制。这种想法当时很有代表性。1979年,保守党执政,成了英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分水岭,预示着中央集权为特征的新时期的来临。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基础教育制度演变与发展已渐趋向于定型与完善。

从80年代至今,英国主要致力于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和实施以及考试制度的完善,以期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颁布,在全国实行了统一的国家课程,中央一级增加了课程和考试的管理权,如规定英语、数学和科学为国家核心课程,并把信息与传播技术列为基础学科。2000年以来,英国已经把信息与传播技术作为同其法定语言英语一样列为全学段的必修课程,足见政府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

对于原本归地方教育当局掌管的初等教育,国家也加大了干预程度。这种基础教育日益由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是“鉴于原来在课程管理上过于放任而导致课程混乱,教育质量不平衡;而政府加大对初等教育的干预,正是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和保障全国范围内初等教育质量的平衡和提高,以迎接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与挑战。”《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颁布,“打破了英国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多样性以及教师在课程方面的自主性,使英国第一次在法律的保障下实施课程的统一化”。显然,制度层面变革形成的教育大环境为媒介教育课程实施提供了条件。

早在1983年,英国教育部便发出文件说明,“学校必须考虑媒介教育的责任。目前,媒介教育的课程严重不足。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检查电视并与年轻人一起讨论电视。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研究者认为,媒介及其文化影响应该得到认真研究,而不能简单归为‘抗拒’或‘批判’的对象。”《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出台,则为媒介教育的大力推行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作为重要的政府文化机构,英国电影协会在推动和支持媒介教育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机构不但研究和发展媒介教育的理论,而且提供资源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把推进媒介教育国家课程研发置于重要位置。借助《1988年教育改革法》颁布的契机,英国电影协会力主把媒介教育的内容加进国家核心课程——英语课中。1989年,在《考克斯报告》(The COX Report)中首次纳入了媒介教育的内容,次年,又写进了其法定规范(Statutory Order)文件中。这份报告指出:“媒介教育……旨在提升儿童对媒介的批判性理解……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和制作媒介产品,系统地开发其批判性和创造性能力……以及造就更多的主动性的和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者,并且能够使他们致力于更加宽泛和多元化媒介产品的生产”。

2.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

被称为媒介教育之父的英国专家莱恩·马斯特曼不但于1985年出版了流传甚广的《传授媒介》(Teaching the Media),更是在1990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影响甚远的18项原则。尽管这些原则并不系统,也缺乏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性,但为媒介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思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把“媒介再现”作为媒介教育的核心概念,这已被绝大部分研究者所认同,这是进行媒介内容分析非常重要的理论起点。

1987年,英国学者曼纽尔·阿尔瓦拉多(Manuel Alvarado)把对小学生的媒介教育内容概括为:

1)媒介运行机制——了解媒介的基本特征及社会因素对媒介的控制。

2)媒介真实性辨别——学习辨别新闻、纪录片、戏剧以及媒介故事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3)媒介基本论题分析——一些研究者指出,阶级、性别、种族、年龄是媒介中经常被表现的内容,而且经常被表现为‘刻板印象’(Stereotype),如妇女在媒介广告中大多被表现为家务劳动者等,因此,刻板印象成为媒介教育中经常被讨论的基本问题。

4)受众——主要讨论受众与媒介的关系。

大卫·白金汉在其著作《媒介教育:素养、学习与当代文化》中提出了高度概括的4个概念:“产品”(Production)、“语言”(Language)、“再现”(Representation)和“受众”(Audience),从而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媒介教育理论框架。他认为“再现”是媒介教育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并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提出的问题概括了媒介教育中对“批判意识”培养的思路:

·真实文本是倾向于真实的吗?为何某些文本看起来比其他文本更真实?

·提供真相媒介是如何表明提供真相的?媒介如何试图让人看起来是可信的?

·在场与缺席哪些人出现在媒介上?哪些人没出现在媒介上?谁在说话?谁在保持沉默?

·偏见与客观媒介文本是否支持了特定的观点?他们是否在试图让人接受道德或政治价值观?

·刻板印象媒介是如何再现特定社会群体的?这些再现是准确的吗?

·影响媒介再现是否影响了我们对特定社会群体或事件的印象?

事实上,关于对媒介再现的批判思想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很深的社会批判理论根源,本书在追溯批判理论形成的历史时已有所涉及。社会批判理论源自法兰克福学派,是一种以辩证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文化学及意识形态批判为基础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M.Horkheimer)、阿多诺(T.W.Adorono)、马尔库赛(H.Marcuse)、哈贝马斯(J.Habermas)等。他们借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理论及人道主义思想,对技术理性制约下资本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诸种矛盾及异化现象进行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其社会批判思想,形成了致力于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社会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主要热衷于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对该社会的科学技术的批判。(2)对该社会的思想文化或意识形态的批判。(3)对技术统治下的现代发达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的分析。在批判理论的倡导者看来,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的同时,却使人遭受社会的奴役,个人完全丧失了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成为“单向度的人”。马尔库赛认为,科技虽然带来了富裕生活,却未带来自由。因此,为了真实的自由,人类必须通过个体及集体批判与反省,摆脱科技理性所导致的人的异化和自我的迷失,促进社会的变革与完善。

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许多传播学者和社会学者都在关注媒介再现这一理论问题。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观看大型文艺演出时,当吊臂摄像机的镜头摇近时,许多人都会对着镜头做出欢呼的动作,这实际上是在对电视机前的观众做出反应,而非对当时现场的呼应。尤其是现时的青少年,许多人更是乐于表现自己,非常善于“作秀”。他们关心的是:我怎样才能被人看见?被人看见时是什么样子?等等。人们往往会为了在电视这面社会的镜子中更好地显现自己而采取“镜头前的行动”,这是典型的电视影响事件展开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