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49627200000030

第30章 媒介教育内容(1)

研究和探讨媒介教育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本编对媒介教育的内容作了描述,探寻了媒介教育的途径,并从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四个层次,分别阐述这些群体与媒介的接触形态,提出了针对性的媒介教育内容与方式。

就媒介教育内容而言,不仅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在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中也会有所不同。探讨媒介教育内容是非常重要而且复杂的问题,媒介教育内容是媒介教育目标设计的基础,而媒介教育目标设计又是具体实施媒介教育的前提。我国媒介教育内容设定的主要依据有四个方面:一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社会需要;二是媒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三是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原有水平;四是媒介教育的学科性质。

媒介教育内容当是由分层次、多领域构成的科学完整的体系,包括媒介的认识、媒介的理解和媒介的应用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由若干内容板块组成。当然,这些内容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也是根据不同层面媒介教育要求可以增减的。

第一节媒介的认识

媒介教育的起点应当从认识媒介开始。包括媒介基本概念和内涵、媒介运作机制、媒介功能、媒介符号与信息、媒介发展史等主要内容。这里以报纸和广播电视为例加以剖析。

一、媒介基本概念

媒介基本概念是媒介教育的基础。包括如下内容:媒介是什么,媒介是如何分类的,媒介是如何实现传播的,媒介是如何形成产业的,媒介产业是如何运作的,等等。

1.媒介基本知识

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传播的发展史。人本身既是知识和信息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知识和信息的存储者和传播者。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以多种多样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以流传后人。人的身体消失后,一切功能全部消失。因此,从传播角度而言,人类总在寻求能够替代自身身体的中介物以达到上述目的,为此,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发明了信息处理媒介、信息储存媒介、信息传播媒介和信息接收媒介等,以使所要传播的内容传得更远、更广、更快、更久、更多和更好。事实上,这四种功能常常又是以一种以上的功能融合于具体媒介中的。

为此,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活动中的除人体外的中介或中介物。传播媒介由物质、符号和信息三个要素构成。

物质物质实体是人体的具体替代物,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要素,是承载传播内容和承担传播过程的依附物。

符号符号是构成传播媒介的第二个要素,是人类发明的用于再现各种信息的符码,也包括人类的自然语言。没有各种各样的媒介符号,传播的内容便无以与传播物质实体相结合,物质实体也就不能称之为传播媒介。

信息信息是构成传播媒介的第三个要素。传播的符号都是人们加以选择和组合的有特定意义的符号。信息是符号的内涵,是传播媒介进行传播的根本要义。

2.媒介与媒介传播

媒介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人体传播的替代物。不仅仅取代人体承担传播,而且人们借助媒介确实已达到了更远、更广、更快、更久、更多和更好的境界。

更远卫星广播和电视、互联网等已使得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理论上,传播技术已能够使地球上几乎任何两点之间都能实现实时的信息传播。

更广宏观上,全球几乎任何一个角落都能被传播信号所覆盖,信息实现全球共享。尤其是互联网更使信息轻易地跨越了国界和地理边界。微观上,楼宇电视、车载电视、商场电视等新兴媒介向生活的各个空间渗透。

更快广播电视卫星直播和网络直播实现了信息发送及收受的同步。

更久形态多样的数字介质如移动硬盘、DVD光盘、U盘等保存海量信息已可长达几十年至百年。

更多单个海量硬盘存储媒介信息单位已达1KGB,硬盘阵列已达几十TB。数字技术使原有的有线电视传输更多的数字电视频道,使选择更加多元化。

更好信息压缩技术使信息存储的保真度也大大提高。无论是动态图像还是动态声音都能实现高保真存储和提取。“人—媒”互动也已经通过技术手段得以实现。受传播者的主体地位也从单纯被动的受众提升到媒介使用者高度上,自主权越来越受到考虑和尊重。

3.媒介产业

媒介产业作为全球朝阳产业之一,成为国家文化创新、生产和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产业。以动漫产业为例,全球影视播出市场和衍生产品市场基本上控制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少数国家手中。这些国家的动漫在全球已形成了成熟完整的动漫故事和形象原创、杂志出版、影视节目播映、单机和网络游戏、玩具和文体用具等多元衍生产品乃至主题公园等互相关联的产品消费和体验经济的巨大产业链。

跨国媒介集团通过不断地进行公司并购和资本运作,内容和产品集中度越来越高,大型媒介集团控制了全球主流文化消费市场,几乎主宰着全球主流的文化生产和消费走向,推动、引导和左右着文化生产、消费走势和时尚标准。

少数发达国家的文化贸易额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逐渐提升,显现出知识经济特征,对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构成影响及威胁。发达国家这种通过媒介产业带动的全球文化贸易策略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这就是对全球文化多元性的破坏和文化冲突。

二、媒介体制

媒介产业在各国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是有所区别的。不同的政治体制安排了不同的媒介制度,不同的经济体制也影响到媒介产业管理和运作的方式,对媒介性质的认识差异也体现在媒介管理体制上。

1.媒介机构与管理

当今世界,政治信仰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导致了两种主要社会制度的并存,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这两种社会制度是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各个方面的根本因素。当然,也是影响媒介机构与管理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广播电视产业为例,并存三种主流的管理体制:即国有体制、公共体制和商业体制。具体还可细分为五种形态:

国有国营媒介资产为国家所有;媒介为事业单位或经营性事业单位;行业归口管理,宣传方针由政府规定,业务活动受政府指导和监督;主要领导成员由政府任命;经费由国家拨款一部分,其余为受众缴纳的视听费及相关业务经营收入。我国实行的是国有国营体制。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部分可经营性业务开始向社会部分开放,允许其他资本有条件进入。

国有公营媒介资产为国家所有,媒介在社会各界参与下自主经营。媒介保持相对独立性,作为“特殊法人”存在,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运作;根据法律规定,组成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进行领导管理,其成员有较广泛的社会代表性;政府依法加以规范和监督,但具体业务由媒介机构自主进行;经费来自受众缴纳的视听费和国家拨款以及经营收入。

社会公营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联合型的,由社会各界联合经办;另一种是团体型的,由某个公众团体经办。国家依法在宏观上进行调控管理。媒介一般都是独立的法人单位,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在法律范围内独立地开展业务和经营管理。运营经费有的靠视听费,有的靠各界资助和政府补助,有的还有广告收入。

私有私营私人独资、合资或组成股份公司经营,资产为私人所有,国家依照法律调控管理。通常以盈利为目的,自行决定业务方针,在法律范围内自主经营,按市场规律运作,经营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

公私合营国家和私人合资或合办。所谓合资,是指共同出资组成股份公司经营管理;所谓合办,通常是由国家兴建并经营广播电视设备,私方租赁这些设备制作并播送节目。国家通常处于主导地位,在国家调控制约下实行商业化经营。

事实上,上述各种形态的体制,都是植根于各国特定的社会制度,在各国广电事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个国家中常常是多种形态并存,并不是只存在一种形态。

2.媒介生产

每一种媒介都有自身独特的内容生产方式。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各不相同。媒介规制的不同,也规定了媒介生产方式的差异。

1)报纸的分类

报纸是以新闻见长的,也称为“新闻纸”。报纸分类可有多种方法。

2)报纸内容的生产流程

一则事件发生到见报成为新闻要经历非常复杂的过程。总的来说,内容生产要经过新闻线索的搜寻、采集、筛选、新闻采编、版面统筹、样式设计、细节编排、版样校对、开机印刷等具体环节。一个流程周期即为出版周期,有一日、一周或一月等。

全部流程一般由如下几个主要阶段组成:

策划、准备阶段。当期执行主编和各部门(版面)主编协商决定报纸的总体规划,包括各部门的新闻稿件、副刊文章的完成时间,报纸初稿排完的截止时间等。

采写、审稿阶段。按照分工,各版面安排购买或记者的采访、调查、写稿工作,按照周期,副刊编辑筛选和审查投稿(约稿)并确定交稿时间。

组稿、校对阶段。各部门(版面)把拟定的稿件交执行主编,召开各版面主编协调会,集体讨论确定稿件,各版面主编校对确定后的稿件。

组版、再校对、审阅阶段。报纸的内容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购买的稿件、读者的投稿、记者采写的稿件以及广告。在所有稿件到位后开始按照编辑方针组版,并由美术编辑进行设计。定稿后打印清样,执行主编再校对,送报社总编(包括社领导)审阅。

印刷、发行阶段。报社总编辑签字后即发往各印刷点,印刷完毕进入物流系统送往各摊点或邮局分发。

3)广播电视的分类

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是一个由多层面构成的复杂系统。当前,主要由广播电影电视(简称广电)和教育两个垂直系统进行管理,并各由四级(中央、省、市、县)电视机构组成。其中,广电系统最高管理机构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其直属机构为中央三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各级广播电视机构接受地方广电主管部门管理;教育系统最高管理机构为国家教育部,直属机构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各级教育电视台(站)接受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同时,也接受广电系统的行业管理。教育系统只有电视,没有广播。

从不同角度,我国广播电视有多种分类方法。

4)广播电视内容的生产流程

广播电视有着与报纸生产基本相似的流程,但有其特殊的环节,即直播。直播即是在事件发生的同时进行现场播出,受众可以收听或收看到同步发生的事件,这是报纸所不能做到的独特优势。一般地,完整的大流程是以年度为周期。近年来,流程有缩短的趋势,即出现了所谓的播出季、黄金周、假日版等小流程。这里主要分析以年度为周期的大流程。事实上,大流程主要由节目规划、节目制作、节目引进、节目编排和节目包装六个部分组成。

节目规划节目规划是广电机构按照国家政策、上级精神、频道定位、市场要求,依据资源情况(包括节目、人力、财力、物力)对频道内容、节目比例、栏目数量、经费预算等方面做出的总体计划,时间大约在每年的8~10月份进行。这种规划也称为年度版面,启用时间一般在元月份。

节目制作广电机构节目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制作(包括联合制作),二是引进。节目制作水平和数量是衡量一家机构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情况下,节目制作包括受众分析、选题策划、采访录制、编辑包装几个主要环节,直播是节目制作的特殊形式。广电机构自行制作的节目类型有较大差异,一般机构越小,自制能力也较弱,所制作的节目类型也就越少。

节目引进一般情况下,广电机构引进的节目量要多于自行制作的节目量。所谓节目引进,是指广电机构在国家法律许可范围内,通过向国内外节目市场购买、交换、出资参与制作等方式获得各类节目的方式。多数广电机构不具备大型节目生产能力,如影视剧等,基本上从市场上获得。但是,国家政策对进口节目如新闻、影视和动画等类型有一定的限制。

节目编排广电机构是以时间作为资源经营对象的。节目编排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把单独的节目串编为节目播出时间表。一般以周为单位提前进行编排,节目编排由固定栏目、机动时段、广告时段和频道包装时段4块内容时段组成。节目编播是一门艺术,如何安排每天24小时的节目和广告播出顺序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

节目包装节目包装就是通过内容、形态、活动等形式对核心节目内容进行宣传和推介,以达到突出节目品牌,吸引收听和收视的目的。节目包装包括内在包装和外在包装。内在包装是在节目时长范围内对节目内容进行的包装;外在包装是在节目时长外利用多种电视手法和活动以使节目丰富化、立体化。

节目播出节目的最后去向是播出。节目通过卫星、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送达用户的电视机接收。在我国,目前的卫星电视信号要通过有线电视的接收转发,用户才能接收到。直播卫星开通后,用户便可以直接用卫星天线和卫星接收机接收了。直播卫星的开通,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有线电视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