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媒介教育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借鉴国外媒介教育的经验,探寻中国媒介教育的基本规律,建构中国媒介教育的基本理论,推进媒介教育学科的成熟和完善,指导中国媒介教育实践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的媒介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期,尽管称之为媒介教育学科有些为时过早,然而,媒介教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要素已存在,深入地探究和分析这些要素,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升至理论层面,如同其他成熟学科的发展规律一样,这是媒介教育研究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媒介教育研究的意义
媒介教育已如星星之火,先后在我国高校中点燃起来,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学校已开设了针对大学生的公选课程。然而,各校所秉持的理念不尽相同,亟待理论研究的突破和指导。我们认为,媒介教育研究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指导媒介教育活动;二是完善媒介教育理论体系。
一、指导媒介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众所周知,“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开展媒介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指导媒介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具体而言,媒介教育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如下若干方面。
1.回答媒介教育实践的实际问题
从1994年算起,“媒介教育”作为概念进入理论界的视野,已有十多年了。学界根据国外的状况尝试开展中国特色的媒介教育实践,有的是把媒介教育与新闻传播教育相结合,把新闻学与传播学的部分理论传授给大学生;有的是把媒介教育与教育技术相结合,把培养学生使用媒介的技能作为媒介教育的目标之一;还有的对某一群体媒介接触状况进行调查,以图探讨媒介对人的影响;也有研究者推动“离网离视”,期望人们通过这一活动摆脱对电子媒介的依赖,发现媒介对人影响的规律,等等。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了媒介教育的影响,促进了人们对媒介教育的认识。然而,中国需要怎样的媒介教育?媒介教育应当针对哪些群体开展?媒介教育是否应当成为课程?对诸如此类问题的解答,远未达成共识。
2.研究媒介教育教学效果评估
最早行动起来的一些高校在大学生中开设媒介教育课程已有数年时间。由于理论的滞后,并没有相应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也缺乏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实施教学后的效果如学生媒介素养水平难以进行科学的效果评估,只能处在经验式总结层面。这就迫切需要媒介教育研究方法的突破,以利于媒介教育实践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3.发展和改进媒介教育方式
媒介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也是终身的教育。全民的教育就需要适应全民的教育方式。针对不同群体的媒介接触地点、方式、时间等因素,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媒介教育方式。以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方式适应其需求。前已述及,媒介教育的群体主要是未成年人,既可通过直接的课程方式实施媒介教育,也可以通过家庭和社区间接地进行。媒介无处不在,媒介教育也应当是随处可施的。
二、促进媒介教育学科的发展与成熟
任何一门成熟学科的标志是必须具备明确的研究对象、完善的概念体系和独特的研究方法。既然媒介的影响是如此深远,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发展,媒介教育的意义自不必言。媒介教育学科发展便有了充分的理由。
1.明晰研究对象
在国内,对于媒介教育的研究对象并不明确。有研究者前瞻性地提出媒介教育是研究媒介教育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并针对学科的发展目标构建了理论框架,对我们不无启发。我们认为,这还不够,媒介教育既要从人的发展角度研究媒介传播现象,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媒介作品,又要研究“人—媒”关系,研究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与规律;还要研究人如何利用媒介发展自己的审美及生产能力。
2.完善理论体系
我们认为,媒介教育应属于学科教育学的范畴,可理解为“关于媒介的教育”,而不仅仅是“媒介+教育”的简单组合,应当是立足于媒介教学、教育、传播、研究实践,运用媒介传播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技术理论等建立起来的媒介教育理论体系。在建构中国媒介教育理论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吸收国外成熟的理论成果,借鉴其通行的做法,才可能少走弯路,从而梳理和发展出自身的特色理论体系,为世界媒介教育作出贡献。
3.发展研究方法
传播效果研究中的许多方法都可以为媒介教育研究所用。如调查研究方法等,可以研究不同区域内大众与媒介的接触状况等,以便为媒介教育提供基础的数据;教育研究中的方法如测量法、实验法也可以为媒介教育研究所用,以便精确考查媒介内容对人的影响程度;社会科学中的许多方法也可为媒介教育所用,如文献法,用以研究媒介教育史,等等。当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独特的媒介教育研究方法是最终之目的。
第二节媒介教育研究的对象
按照一般成熟学科的研究对象分类,媒介教育研究的对象应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即媒介教育史、媒介教育理论和媒介教育研究方法。
一、媒介教育史
媒介教育史包括外国媒介教育史和中国媒介教育史。我们认为,就完全意义而言,媒介教育是从国外引进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研究和借鉴国外媒介教育的经验和理论是推进我国媒介教育实践,深化媒介教育研究的重要步骤之一。譬如,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和实践的无组织、无系统性,中国媒介教育史发端以及断代仍然是一个问题,有研究者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的新闻教育,认为“中国早期的媒介素养教育思想与当今学者引介的西方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思想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重在新闻学理知识的普及,让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媒介有所了解与认识;而当今西方国家则重在媒介批评精神的培养”。我们认为,把当时的新闻教育作为中国媒介的起点还是有些不妥的,毕竟,媒介教育与新闻教育的本质内涵差异还是很大,或者应该对史料进行更加详细的查找与分析,以期发现比本书提出的1994年更早的中国媒介教育起始年份。
尽管只有短短十多年的历史,然而,以史为鉴,我们可以发现推进媒介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才可能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利于加快媒介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二、媒介教育理论
我们发现,即便在较早开展媒介教育的国家和地区中,媒介教育理论仍然并不是成熟的,毕竟媒介教育所依托的主要学科如教育学和传播学也还并不十分成熟,尤其是传播学在中国也只有仅仅约30年的历史,更难以想象媒介教育会出现理想的进展。因此,大力推进媒介教育实践,探索和发现媒介教育内在规律,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教育理论体系是广大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我们认为,中国媒介教育理论体系应当包括以下主要范畴。
1.基础理论
主要包括媒介教育的定义、概念、本质、原则、“人-媒”关系论等内容。
2.应用理论
主要包括实施媒介教育的范围、推广和方式等内容。
3.课程理论
主要包括媒介教育课程设计理论、方法、特点等内容。
4.评价理论
主要包括如何设计测量方法和评价媒介教育效果等内容。
当然,媒介教育理论的发展也是建构在其他相关学科基础上的,分析和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充实和创新媒介教育独有的理论,是媒介教育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也是媒介教育能够成为独立学科的要件。
三、媒介教育研究方法
媒介教育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社会科学的许多研究方法都可以用于研究媒介教育。实际上,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而且可能还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同时进行。
研究媒介教育史,则可以使用文献法和统计方法,发掘历史资料,并使用科学的分类方法加以整理,以发现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验证某种假设;还可以使用访谈方法,对当事人所经历的细节加以详细记录,发现重要的史料或细节。
研究媒介对群体的影响则可以使用问卷调查方法或实验方法。当然,也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的群体特征是否适用于某种研究方法。当需要了解特定媒介对群体成长的影响时,还可以采用民族志方法,详细记录观察对象的媒介接触时间、内容、方式,并设计恰当的测量方式,从中发现媒介对其行为的影响,以提出针对性的媒介教育建议。
研究某些特定媒介内容对人的作用,应当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还可以通过测量某些生理反应指标来发现其中的关系或规律。
研究人对媒介的作用时,也可以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以获得群体和个体的多重信息,使判断更加准确。当然,还可以通过某些先进的技术自动记录和分析人的媒介应用行为,如上网行为,发现其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人们的媒介使用。
第三节媒介教育相关研究
随着媒介产业的迅猛发展,就媒介对人的影响而言,尽管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日益扩张的媒介产业迫使人们重视“人—媒”关系。在媒介教育理念形成的过程中,许多领域的研究者也注意到媒介对本领域的渗透及影响,出现了与之相关的概念或领域。
一、媒介教育与相关概念辨析
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兴盛,更加促发了媒介的深入研究,为此,产生了多种素养(Multiliteracy)概念:电子素养(Teleliteracy)、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电视素养(Television Literacy)、视觉素养(Visual Literacy)、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传播素养等等,这些概念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各自的解释、研究和应用。
诸多概念的提出丰富了人们对信息、技术与人的关系的理解,是形成媒介教育体系的涓涓细流和思想来源,并对媒介教育理论拓展及实践推动均有启发作用。
1.电子素养
这个概念是语言研究者创造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比安卡里(D.Bianculli)等人较早使用“Teleliteracy”来标识语言发展的新阶段。这种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互联网文学的发展。因为,互联网文学综合多种符号而构成。厦门大学黄鸣奋教授将“Teleliteracy”翻译为“电子语”,并认为“电子语”并不以传统意义上的语言为限。它包含了图像、动画、视频、音乐、音响等多种通常被视为艺术手段的要素。按照上述观点,现代人应掌握这种新的语言能力,亦即电子素养。
2.数字素养
互联网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数字技术被应用于互联网、手机等各种传播与存储媒介中,数字媒介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手段和方式,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方式。譬如,很多情况下,人们查阅资料的第一选择不是到图书馆,而是上互联网,人们表达情感可以使用图片而不单单是文字,人们沟通不再写信,而是用QQ、MSN或者发Email,等等。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远不止这些。譬如,微软公司就推出了这样的课程,并提出,数字素养的目标就是传授与评估基础的计算机概念和技能,以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使用计算机技术来提升自身、家庭以及团体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机会。
3.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提出与流行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而日渐发展起来的,其研究者主要分布于图书馆学或情报学领域。
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于1989年提出的定义是:“信息素养是个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美国图书馆协会、美国大学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制订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文件中认为信息素养是个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以及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并指出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能做到:
1)决定所需信息的范围。
2)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3)严格评价信息及其相关资源。
4)把所选信息融合到个人的知识库中。
5)有效运用信息达到特定目的。
6)运用信息同时了解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范畴,合法和合理地获得和利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