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49628500000010

第10章 教学大纲编排分析(3)

三、合理安排实践,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大纲

语言功力的培养,播音与主持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才能实现。以往有的学生学习了四年,步入工作岗位后,不同程度地存在动手能力差和实际操作能力弱的现象。

实践教学是培养广播电视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复合型人才培养得失的关键。所以,从根本上说,培养学生实践与操作的能力,应该是我们专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反思以前的高等教育,特别是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过于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了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的地位和作用。尽管安排了实践课程,安排了在校外进行的专业实习,但是由于经费投入少、实践设备落后而且不配套、专业实习时间短等因素,实践环节的效果很差。其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的分离,现实与未来的脱节。

针对这种情况,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在教学大纲中,应该重视实施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把在校实习和进台实习,作为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列入其中,并坚持逐年分层次的规范操作,这是改变目前教学、实习前后“两段式”做法的一个有效手段。

实践教学是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得失的关键。围绕能力培养核心,播音主持教学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同时,课程的实践教学必须要有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教材或讲义、指导用书,并将实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编入教学计划。我们调研的大多数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在大纲中较为薄弱,或者囿于办学条件和规模,许多实践环节只是“纸上谈兵”。以下几所院校的做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传媒大学在专业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在话筒前和镜头前创造实践的条件。2001年开始进行了“专业通道班”的试点,有“朗诵艺术通道”、“体育评论与解说通道”、“双语播音主持通道”、“影视配音艺术通道”、“广播播音主持通道”等,受到了广播电视一线同行和学生的好评。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还充分利用地方台资源,已经和正在与部分广电媒体建立教学实习基地。

为了对教学实践环节进行较好的管理,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了专门的实践教学指导机构——实习协调小组,并形成对实践教学的三级协调管理模式。对教学实践进行全程管理,形成了课堂实验——假日实践——专业实习的梯级实践体系,使每个学生四年实践不断线,环环相扣有规范。在课堂试验阶段,他们要求专业课程的教学必须将实验教学放在重要的地位,将实践带入课堂,使学生一入校就在能力上有所锻炼。在第一梯级中,他们在开设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等业务课程时,让学生定期举行校内模拟新闻发布会;让学生负责组织和参与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挑战主持人》中南赛区的预赛工作等。所谓假日实践,是指利用双休日、“五一”、“十一”黄金周以及寒暑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每年参加此类实践的学生占到总数的80%以上,假期很多同学参加CCTV挑战主持人大赛、DV大赛、广告设计大赛、“谁将解说北京奥运”主持人大赛等,达到专业兴趣与能力双提升。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把专业实习定在“大三”的第二学期,即每年春节过后至暑假的4个月左右,这是对学生在校所学知识的总检阅,是学生从业的试验场,也是走上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长达4个月的专业实习,学校进行周密安排,中期出版实习简报,定期汇总实习生的情况。每个实习基地设负责人1~2名,每个城市设大组长1~2名,联络各实习点的同学,向院实践协调小组汇报与沟通,并解决实习生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专业实习结束后,再进行全过程的总结,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由实践协调小组给学生评分。为了更好地将实践教学工作落到实处,激发广大师生实践创新的积极性,他们还建立了一整套针对课堂实验、假日实践和专业实习的动态评估制度,对以上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相应的督促检查、验收、评比及奖罚。

另外,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是一项高投入的学科专业,国家关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教育规范中,对专业教育所需要的设备和师资条件都做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办这个专业,必须要有充裕的师资力量和富有经验的老师。同时它的实践性又要求教学上应该具备视、听、录、摄、演、控的全套播音实验设备,作为一个特殊的传播职业,其人才塑造决不是简陋的教育手段就可以随便培养出来的。调研中我们对部分院校的实践设备情况作了了解,因为这是保证教学实践顺利完成的物质保障。

陕西师范大学拥有与当代传媒业同步的硬件条件,居全国领先水平。6座播音与主持专业标准教室、6座播音与主持模拟实验室、一次容纳50名学生的摄影实验室、采用美国AVID网络非线性编辑平台和1拖20台DELL电脑的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已投入使用;20台NIKON数码照相机、25台JVC GY-DV500EC、6台JVC GY-DV310和5台SONY DSR-PD 150P摄像机已供学生做实验用;两座数字化演播大厅正在建设中。学院还将高等教育文化与传媒文化相融合,走出一条开放型办学的创新途径。学院设有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心、影视中心、陕西省报刊审读中心、陕西电视台业务培训基地、华商报社新闻培训基地等机构。现为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西北赛区报名和初试点。学院不仅与央视、陕西电视台、华商报等多家媒体建立了合作与共建关系,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专业实习和就业的平台。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学院位于成都市西郊,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绿化面积达50%。学院教学设施先进,教学楼设形体厅、表演厅、录播厅、观摩看片厅、语音室、电脑室、节目主持录播厅以及具备学生实习条件的多功能大型演播剧院、摄影棚、化妆工作间等。

浙江传媒学院专业特色鲜明,配有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现有虚拟演播实验室、非编实验室、音视频综合实验室、MIDI制作实验室等40多个实验室。目前学院单价在800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8000万元。已基本建成的22层演播大楼投资1.3亿,它的总建筑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是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教学、科研和节目生产基地。学院图书馆各类文献馆藏量为50万册,其中包括图书46.6万册,期刊1.8万册,音像资料1.6万件,已成为我国区域性广播影视资料中心。

但遗憾的是,调研中我们发现还有为数不少的播音院校设备简陋,有的学校每年近百人的招生规模,却没有一间专供学生录音、录像的房间。毫无疑问,这样的办学条件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要求,其教学大纲中标明的实践环节也只能是“做做样子”而已。

另外,目前各个播音主持艺术院校都在积极建立多种实习、实践方案,但实践教学大纲缺失或不够完备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在教学大纲中制订合理的实践教育环节、安排好实践课程,并指导实践教学的完成是编制教学大纲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写要坚持“计划管大纲、大纲合计划”的教学管理原则,要准确地贯彻专业培养计划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服从课程结构与教学计划安排的整体需要,与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

第三节教学大纲示例

下面提供教学大纲两份,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创作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和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创作基础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播音创作基础理论”是中国播音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63年设课到如今,播音创作基础理论课程不断地从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实践中汲取营养,并不断地进行理论总结,已经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如今,本课程已成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出版了相关的系列教材,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中国传媒大学

“播音创作基础理论”教学大纲[摘自播音网http://www.boyin.cuc.edu.cn。]

开课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创作基础教研室

课程名称:播音创作基础理论

英文名称:The Basic Theory of Announcing

课程简介:播音创作基础理论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学生的主干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讲授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播音创作的原则和方法、播音语言的表达与技巧、播音创作的规律,论述播音创作从理解、感受到表达的一般原理。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播音创作的各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教学方法和要求。本课程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作观,坚持正确的创作道路,并能够正确地把握创作主体与创作依据及受众之间的关系。

(2)指导学生掌握播音语言创作能力,包括正确理解稿件的方法,迅速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播讲愿望的方法,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语言内容的技巧。

(3)提高学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重大事件发生现场或演播室及时进行报道和评述。

2.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播音创作基础理论,在播音发声学课程之后,突出有稿播音的创作原则和方法以及表达规律,强化即兴口语表达能力,为播音主持业务课程打下良好的表达基础。

与播音创作基础理论课程配套,另外开设播音创作基础训练课程,对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能进行具体训练,使学生不仅提高播音主持艺术实践能力,而且加深对播音创作基础理论的理解,从而为完成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实验、实习、作业

(1)在第四学期暑假有3周认识实习。

(2)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深入浅出的方针,除课上讲授外,还需学生在课下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一是笔头作业,主要是对指定稿件写出分析笔记;二是口头作业,对分析过的稿件做录音练习。

4.教材

张颂著:《播音创作基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付程主编:《实用播音教程——语言表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5.参考资料

张颂著:《朗读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姚喜双著:《播音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祁芃著:《播音心理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