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49628500000033

第33章 广播电视业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新趋势(1)

20世纪中叶以来,整个世界朝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当今世界的这种发展趋势既为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广阔舞台,也带来严峻的挑战。

对于播音主持工作也是一样,一方面,飞速发展的广播电视业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从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队伍,从1958年创办到70年代末,漫长的二十年只有沈力、赵忠祥、吕大渝等几位有限的播音员,到2000年的时候,发展到有498人在岗,后经过出镜委员会审核,下岗了100人,现在15个频道还有380位主持人在岗工作。[央视人事处晋延龄提供。]北京电视台的情况同样如此,十五六年前只有5个播音员主持人,现在有将近190人,是当初的38倍[北京电视台总编室原主任朱江提供。]。节目、栏目、频道较以前成倍地增加,也使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开始大幅度增加。上世纪80年代末,各地电台、电视台纷纷出现播音员主持人告急的情况。另一方面,院校培养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每年也在大幅度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招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方向的院校在200所以上,每年毕业的学生在8000人次左右。

但是,即使这样,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现状不但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反而越来越激化。一方面,大量毕业的学生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同样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人才。

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不难看到,除了供需双方信息不通畅以及用人单位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特殊性认识不足以外,从实践一线的角度上看,问题主要出在适销对路上。如果把播音主持院校培养的学生比喻为产品的话,用人单位——主要是各级各类的电台、电视台是产品的消费者,也就是买家。我们看到,在商品市场上,消费者的需要常常是指导生产的指挥棒,许多厂家恰恰是在满足市场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并进而进一步引导市场的。因此,了解一线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规格的需求及今后的发展变化,并分析一线人才需求的新动向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与素质不同的是,能力要素更多地是可以通过专业教育和工作实践进行教导和培养的,因此,研究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新趋势对与我们研究院校教育和一线实践如何接轨是很有好处的。下面,我们拟以关键词的形式,总结国内各类媒体在近十年间的发展变化情况,聚焦十年的传播大事,并从广播和电视这两个方面,运用专业分析的角度集中透视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专业素质中专业能力结构的扩展情况。

第一节直播能力

直播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新闻直播一般分为室内直播和室外直播。室内直播是新闻节目主持人或播音员按照既定的新闻编排,以一定的语速进行播报,并保证“刚刚收到的消息”第一时间播出,达到新闻信息的播音、多种报道手段的串联、异地实时连线、演播室访谈等新闻节目制作和新闻节目播出的同步。室内直播相对于录播来讲,延长了新闻截稿的时间,增加了新闻播出的时效性。

室外直播是在新闻现场实现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与报道、播出的同步,也就是说,实现了在新闻发生现场的的第一时间与播出的同步。其中室外直播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预知事件的重点直播,如97香港回归直播;二是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直播,如对美国发生的“9·11”事件直播。突发性事件的现场直播是新闻价值最高的直播,也是直播中最具“魅力”的。

直播能力是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延安时期的人民广播就是在直播状态下开始的。但是,进入21世纪的新闻直播较六十多年前的直播在容量、手段、报道形式等方面更为丰富和复杂,对于在话筒前工作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它需要深厚的新闻积累、出众的语言表达、良好的心理控制、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超强的现场应变力。但是,只有这些仍然是不够的,一个能够应对一两次直播的人并不一定会成为重大事件直播的权威主持,原因很简单,下面我们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对播音员主持人的直播能力进行分析。

一是,直播工作量较过去成倍增加,对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1960年,中央电视台拥有了自己固定的电视新闻栏目,每次播出4至5条新闻,大约10~15分钟时长。当时,由我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沈力采用直播的方式播出,每次出镜的时间大约是5分钟。尽管是短短的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播音员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沈力在回忆录中写到:“遇到重大新闻或一年一度的元旦贺辞,来稿急,常常是看一遍就仓促上阵,甚至看不完也要上阵,明明心里七上八下,紧张异常,还要故作轻松,面带微笑。每每遇到这种情况,节目播完后只觉得脸上发烧、四肢冰凉、手心出汗、双膝打软,这滋味直到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呢!”[白谦诚、胡妙德主编:《中国荧屏第一人——沈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页。]

从199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3月1日起,第一套节目新闻播出进行全面改革,播出次数由4次增加到13次,新闻播出总量由65分钟增加到150分钟,出现了整点播出、新闻直播和重要新闻滚动播出。当时除《新闻联播》栏目还采用录播以外,其他栏目的新闻播出也实现了直播。1996年1月1日,《新闻联播》也从录播改为直播。2003年5月1日起,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始试播,7月1日起正式播出。新闻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每逢整点有新闻。整点新闻以最快的速度向观众提供第一手的国内国际新闻资讯,突出时效性和大信息量,实现滚动、递进、更新式报道,全天24档。

在广播新闻的传播方式中,直播也成为常态。直播方式使频道成为开放性的“时间版面”,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可以同步报道新闻事件的最新动态,重要新闻事件跟踪滚动播出。广播的全新闻频道的“滚动式”播出方式,实现了理想的信息接受方式——在需要新闻时随时打开收音机。

2004年元旦推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定位在满足广大听众共性需求的新闻综合频率,为大多数听众服务。改成“以新闻为主”的频率后,中国之声把全天分成8大板块,以36次“整点新闻”、“半点新闻”为骨干框架,30多次背景式专题新闻和谈话为延伸,构成立体推进的动态新闻模式。中国之声副总监王晓晖称,频率打造的是“新闻随时听”的概念,凭借国内39个记者站的新闻采集网络,中国之声的新闻在国内电台中是无与伦比的。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来,这时候新闻播音员所承担的工作量开始大幅度增加,目前,中央电视台一位播音员一个班基本上要承担2~3次新闻直播任务,播出时间总量在一个半小时以上,遇到紧急和突发事件的情况直播时间将延长。除直播时间延长以外,对节目质量的要求也全面提高,对于他们的专业素质的考量较以前都大幅度提高了。因此,新闻直播已经成为新闻播音员工作中的常态,新闻直播能力也是最起码的工作能力。

二是,室外直播成为新闻直播中的亮点和收视增长点,对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业务能力要求全面提高。

1997年被喻为中国电视直播年,从这一年开始,直播变成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一种最常见的节目样态。2003年成立的新闻频道,在一年中大大小小的现场直播报道累计达到了700个小时,从这组数字中可见现场直播能力在新闻素质中的重要性。

1997年,短短的一年中,中央电视台一共进行了5次大型直播活动,这些直播都是室外直播,它们分别是:

3月9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日食现象,中央电视台联合黑龙江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云南电视台向海外现场直播了这一天文奇观。

4月24日,中央电视台对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在莫斯科签定边境裁军协定进行了直播报道。

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中央电视台进行了72小时不间断的直播报道。

10月28日,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工程大坝合龙,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

11月8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大江截流,中央电视台进行了14小时全方位立体报道直播。

这五次直播在一年内进行,内容涉及天文、军事、政治、水利、科技等方方面面,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是很难适应这些大型直播的。

室外直播一般来说会设立演播室总主持,负责协调演播室和各报道点的主持人或出境报道记者之间的关系。演播室主持人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很多,其中包括:新闻串联、演播室采访、即兴评论、现场调度、把握时间等。他们既要有纯熟的播音主持技巧,更应具有新闻记者和编辑的素质,只有共同具备这两方面素质的人才能胜任演播室总主持的工作。我们经常看到的演播室总主持有白岩松、敬一丹、水均益等,尽管他们目前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比如人们经常批评水均益普通话说得不标准,敬一丹有时候更像一个社会工作者。但是,从总体上说,目前,最缺乏的人才便是兼具两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室外直播还会进行一些现场报道。现场报道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者、目击者或者参与者的身份出图像的报道,是最能发挥电视传播特点、优势的报道方式。尽管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主要是在演播室内进行的,但是,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鼓励播音员主持人深入到现场中进行报道工作,比如,水均益在美伊战争中进行的巴格达报道、康辉在老山汉墓挖掘现场的报道等,这对于树立主持人的权威形象和展示栏目的品牌形象是很有好处的。这个工作岗位尤其适合刚刚工作的院校毕业生来做,比如上海文广集团、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都要求进台做新闻播音主持工作的学生先到实践一线从事新闻采访工作,以提高新闻素质和从业能力。

与演播室内的工作相比,现场报道、室外直播还需要播音员主持人具有以下能力:

(1)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新闻对受众来说最大的诱惑就是不可预测,应变突发新闻需要广泛的积累,良好的新闻职业敏感。印度洋海啸报道全面客观,《反分裂国家法》的报道实事求是,“连宋大陆行”的报道热情庄重,进一步提升了央视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苏丹红事件、高露洁事件、雀巢奶粉、猪链球菌、火灾、矿难、爆炸、禽流感等有关重大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的报道越来越透明,表现出了“以人为本”的取向,折射出政府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体现了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这些报道都需要通过播音员主持人广泛积累、了解政策、把握分寸进行及时传播。

(2)全方位、多角度的现场报道能力。以中央电视台三峡截流直播为例,报道中首次实现了空中、陆地、多角度、多层面的立体全景式报道模式。直播中设立了23个机位进行多角度拍摄,6位记者每隔几十分钟就分别从现场发回消息,直播时间长达14个小时。

(3)媒体间直播合作的能力。“连宋大陆行”,通过直播报道把海峡两岸电视媒体的记者、主持人、评论员连接在一起,在同一时间的直播平台上就同一主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对话,使两岸媒体间的融合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全世界共有90个国家和地区的322家电视机构转播了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直播节目,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神六”升空,中央电视台与东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两岸看神舟》专题直播节目,连续五天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同时东森新闻台每天制作25分钟的专题节目在台湾播出;地方媒体也不甘示弱,在2005年8月15号这天,东方卫视联合了海外电视媒体从早上8:15开始对亚太地区对于这一天的纪念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地面电视频道中湖南经视、山东齐鲁电视台、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全国15家电视台也联合进行了大型直播,这种趋势值得关注。

媒体间直播合作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挑战是巨大的,谁都了解直播时的情况瞬息万变,常常会发生线路、配合方面的各种问题。当各种意外发生的时候,播音员主持人是保障安全播出的最后一个环节,但是,媒体间进行合作的时候,由于对合作对手的情况不了解,一旦出现判断失误就会给节目带来损失。另外,文化上的差异性也是媒体间合作的障碍,对于一些文化上的差异如果不能在节目进行之前达成共识就可能在节目中留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