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49629300000014

第14章 中国报业产业化的效益评价(1)

一、中国报业产业化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报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报业已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成为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虽然我国的报业集团已经具备了现代媒介产业集团的某些特征,但与国外相比,产业化发展这一市场化进程才刚刚开始。

我国报业产业化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增长速度、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是惊人的,这就促使我们必须更加深入地研究我国报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其良性发展搭建平台。

(一)中国报业产业化发展历程

我国报业的产业化运作是我国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转型。这次转型与西方报业的完全产业化运作有着本质的区别。总体说来,它是在保持报刊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的前提下,正视报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行业的性质,来探索报业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回顾历程,盘点每一次突破,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改革步履维艰,但成果显著。报业改革走过的二十年,也是报业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的二十年,其历程可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改革孕育期”

本阶段报业发展关键点分析:

(1)报业产业化开始萌芽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报社经营十分困难。北京的几家大报联合向国家的主管部门写了一个申请经营的报告,率先提出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口号。1978年,部分报纸被批准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于是,始于此后的几年,各地报业纷纷仿效,争相推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北京的几家大报联合提出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口号提法虽然不科学,没有真正体现报业的性质和功能,但它对于解决报社的资金短缺问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报界开始呼唤新闻改革,开始议论新闻改革。

(2)广告经营重回报业

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率先刊登了中国内地“文革”结束后的第一则报纸广告;同年1月28日,《解放日报》为了弥补春节期间没有照例缩版带来的损失,在其二版和三版刊登了两条通栏广告。这标志着我国报业开始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3)多种经营开始出现

1988年,河南《洛阳日报》率先宣布脱离邮局的垄断发行,走自办发行的道路。3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出《关于报社、期刊社和出版社开展多种经营和有偿服务的通知》,有关规定允许新闻媒体开展多种经营。

80年代出现的自办发行、允许新闻媒体开展多种经营规定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报界着手进行新闻改革探索的开端。

2.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报业转型期”

本阶段报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1)报界“一石激起千层浪”

1992年《深圳特区报》发表《东方风来满眼春》(作者,陈锡添),成为当时国内第一大新闻。该文记录了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以他惯以坚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有的放矢地发表一系列廓清人们思想中姓“资”姓“社”模糊观念的言论。对此,党内人士一般是从中央文件中知悉的,而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则是通过各报转载《东方风来满眼春》了解到的。该文突然首先被一家地方报纸公开发表,在全国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震动。不仅如此,还引来西方世界尤其是新闻界的广泛关注和猜测。本年,中国报业协会提出了报业经济这个概念。

(2)“组建报业集团”成为热门话题

20世纪90年代伊始,国内各地的主流报纸与新闻学术刊物就开始议论报业集团,报业集团一时成为全国新闻界最大的热门话题。不少报社更是积极行动向报业集团方向努力。据统计,当时除《广州日报》之外,公开或半公开地表示自己的报社正在争取办成报业集团或希望成为报业集团或者干脆宣布自己已初具报业集团规模的就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20多家。

在此期间,组建报业集团的相关政策也相继出台:1993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规定》,正式将报刊列入第三产业;1994年6月,在浙江召开了全国首次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会议提出了组建报业集团的基本条件:媒体所拥有的传媒数量、人才质量、经济实力、技术条件、发行能力以及管理能力6个条件;1998年1月,全国新闻出版局局长会议讨论了《新闻出版业2000年及2010年发展的规划》,把推进新闻出版业的集约化经营、进行组建出版集团的调研与试点以及建立若干个有规模、有实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结构的大型发行集团列入日程,并明确提出要在2010年以前建立起5至10个销售额达几十亿上百亿元的出版集团。同时,这一文件也对报业集团进行了规划,确定到2000年全国的报业集团要扩大到5至10家。

(3)报业集团组建“紧锣密鼓”

1996年1月,中宣部、新闻出版署依据条件,以正式批准广州日报成为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为标志,中国报业产业化进程有了一个新的起点。而紧随其后,数十家报业集团纷纷成立,标志着我国报业发展步入集团化的全新历史阶段。

1998年5月,广州《南方日报》与《羊城晚报》同时分别挂牌宣布成立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同年6月,《光明日报》与《经济日报》同样分别举行仪式,正式宣布成立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与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中央大报就此跻身报业集团阵营。7月25日,新闻界风传良久的上海《文汇报》与《新民晚报》终于合并为文汇新民报业集团。

报业集团纷纷成立之后,如何按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探索报业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报业集团发展之路成为报业发展的下一个关键。

3.进入21世纪至今:报业“发展期”

进入21世纪,报业的改革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盘点本阶段的关键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1)报业集团建设全面提速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媒介集团化成为业界和学界共同的兴奋点。2002年全国的报业集团达到26家,2003年增加到39家,其中中央级报纸2家、省级报纸24家、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城市报纸13家,几乎囊括东西南北中的强势报纸。

(2)体制、机制改革成为报业改革发展的重点

本阶段,中央部署了整个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将报刊业的改革思路定为: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保证正确导向为根本,以促进发展为目的。改革的最终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体现先进文化建设要求的、符合我国报刊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03年6月,中央召开了文化体制试点工作会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确定的35家试点单位中,有4家报业集团、4家报社;2004年3月和12月又确定了“大众”、“新华”、“河南”、“深圳”4家报业集团为试点单位。

(3)报业集团建设的着力点向内延伸,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报业开始多方探求和实践“转制”,努力“重塑市场主体”,以最大限度“释放文化生产力”。

2004年被看做是报业改革关键的一年。这年里,中央主管部门两次召开试点工作会议,总结和指导文化体制改革,其间出台一系列文件予以政策导向。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明确了当前新闻出版业的改革中心是“转企改制”,转企改制,可归纳为两个层次、两种类型。两个层次即“事业转企业”和“独资转股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一次会议说:新闻出版业的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新闻出版的事业体制迈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部分经营性的事业单位要转制为企业;第二是已经转制为企业体制的新闻出版单位,由单一的国有企业转变为股份制多元企业体制,就是由单一的国有制转变为股份制。”新闻出版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类别即“整体转制”和“剥离转制”。“整体转制”就是将新闻出版单位完整地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单位。“剥离转制”就是将新闻出版单位的经营性部分与采编部分分离,把剥离出来的经营性部分转制为企业。后者是大多数,包括目前所有的报业集团,前者主要集中在图书出版业,报业中只有少量试点。2004年8月20日,在大连举行的全国省会城市报纸第二次协作会上,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王国庆解释说:“目前4家试点报业集团都属于‘剥离转制’,而《北京青年报》特别是《中国证券报》、《中国保险报》、《重庆电脑报》等属于‘整体转制’。”2005年4月18日,我国第一家整体实行股份制的新闻机构——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隆重揭牌。该公司中民营资本参股比例大约为15%,它的成立翻开了我国报业改革的新篇章,是我国报业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带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探索。

(4)报业产业的市场化特征愈渐明显

2001年8月,《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标志着国家第一次承认了新闻媒体有条件引入业外资本的合法性。2004年8月,小红帽发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告诞生,该公司获得了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出版物全国总发行权、连锁经营权及在全国12个城市设立分公司的权利。在小红帽发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同时,以它为盟主发起的“全国城市报业发行网络联盟”宣告成立。同年11月,新闻出版总署又批准了一系列报刊的跨地区出版发行。12月22日,由北京青年报社占90%股份的北青传媒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以高出招股价19.8%的佳绩,为跌宕三年的“上市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2005年4月,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出台。《决定》中明确规定了民营企业和外资可以进入的文化产业领域,民营资本和外资开始被允许和鼓励进入报业的分销市场等领域。

书报刊分销市场零售权的正式开放,北青传媒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上市,一系列报刊的跨地区出版发行被批准,鼓励外资、民营资本进入指定文化产业的政策出台,这些关键点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报业的发展日渐符合市场化发展的要求。

(5)资本运营成为产业化探讨的焦点

北青传媒上市是2004年文化体制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件大事。它意味着报业的进一步市场化和资本化运作。

(6)2005年,报业产业发展出现了“拐点”

2005年被认为是报业的调整年。年初,国家工商总局会同中宣部、公安部、监察部等11个部委召开了全国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第一次部级联席会议,拉开了严打虚假广告的序幕;4月14日,来自深圳、珠海、中山等珠三角12座城市的19家主流媒体在深圳结成新闻与广告传播的强势联盟——珠三角报业广告联盟,旨在应对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8月24日,针对报纸发行的无序竞争损害了报业形象、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严重后果的现状,中央宣传部、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发出了《关于开展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工作的通知》,要求报刊出版单位严格自律,自觉维护报刊发行秩序;8月26日,北青传媒发布公告,上半年的净利润仅为17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630.9万元降低了99.7%;营业收入总计3.68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138亿元下跌28.32%,一时间引起了报界的广泛担忧;9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署务会议通过了《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并于12月1日开始实施,从此,实施了15年的原《报纸管理暂行规定》退出了历史舞台。2005年中,报业刮起了改版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本年改版的报纸约60余种。改版的本质是报纸对自身的调整,以适应报业竞争的需要。

盘点2005年,报业的广告经营额一改前期一路高歌快速增长的势头,出现了大幅下滑的现象,北青传媒上半年也出现了业绩的大幅滑坡,这引发了报人的担忧。虽然仅一年的数据不能就此下报业发展到了“拐点”的定论,而且2005年存在着诸如大力整顿虚假违法广告等不利于广告额进一步提升的特殊情况,但2005年的现实至少说明了目前产业化经营的严酷性,足以向报人发出警示,使报人追求快速发展的头脑得到冷却,从而更理性地迎接更激烈的竞争。

回顾报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让我们体会到了改革紧锣密鼓的节奏。20多年间,国家对报业产业政策作了重大调整,绝大多数具有影响力的报社由财政拨款的纯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产业发展方向转变。从1996年1月中宣部、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广州日报成为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发展至今,已经审批成立了39家报业集团。至此,报业过去那种单纯的、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不搞核算、不计成本、不求利润的经营状况,已经逐步被结构多元化、经营实体化、组织集团化的新形态所取代,报纸品种、发行数量和经营收入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国家的政策推进与演变使中国的各大报社(报业集团)随之逐步完成了由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生存到实现自身“造血”,直至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经济。报业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