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如三月兮
49629400000021

第21章

孙攸痊愈后的第二日,许程的那场大戏终于开锣。原本赵长镜还感慨总算能歇一阵,偏偏有人不消停,得,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来就来罢。

下学时候,天上斯斯文文的飘着雪花儿,正是那年初雪的日子。如果赵长镜没记错,许程那时是十六将近十七的年纪,他们三人正搓着手商量去哪吃顿好的,给孙攸补补。

“这样的天,去吃大杂锅罢,暖呼呼的,多好。”赵长镜从小身子弱,畏寒惧热,才下第一场雪,便专拣热乎的吃。

“你们倒真仗义,大病初愈吃个杂锅就想打发我。”孙攸不乐意。

“洛哥哥请客,我岂能小器?我说的是那云鹤楼的山珍十八烩,十八样荤素山珍全烩做一锅,补虽补,可卖相实在和张泰街头那路边摊子的大杂锅相差无几,哈哈。”赵长镜说完,自己先忍不住笑了。

“你倒会给我下套,”许程赏了赵长镜一个当头栗,“依我看,那街口的杂锅足矣。”

孙攸听了满腹幽怨:“罚也罚了,还不许吃顿好的。”

“怎么,你还不服气?行,那咱们就定张泰街了。”赵长镜看见许程憋着笑,一本正经的逗孙攸。

“哎,别,别,”孙攸一把拉住许程,十分乖巧道:“兄长雅量,不会同我一般计较罢。”末了还眨巴两下眼珠子讨好。

“既是如此,那云鹤楼走着?”

“得令!”

“还贫呢,去晚了别说坐,站的地儿都没了。”

“那还不快走?”

“这不是正赶着呢嘛。”

“快点儿,快点儿……哎,哎哎,哎哟。”

“阿攸,瞧你猴急的,摔个狗啃泥吧,哈哈哈哈哈哈。”

“雪天路滑,哪里能怪我?”

“哟,那这意思是,怪我咯?”

“不敢不敢,兄长是金主,说什么都是对的。”

“还算识相,一会儿就不同你抢肉了。”许程大袖一挥。

孙攸听了小声嘀咕:“你抢得过我么?”

三人一路说笑打闹,转眼便到了云鹤楼,正赶上最后一个包间,麻溜儿入座,赵长镜的手已经冷得不成样子了。

赵长镜和孙攸一同伸了手要拎壶倒茶,相触瞬间,孙攸被她冰了一激灵,霎时撤了手。

孙攸颇有些担忧:“小镜子,你这手怎么凉得这么厉害?”

“打小时候起,一入冬离了手捂便暖不起来。”赵长镜不以为意。

“只知你畏寒,却不知你畏寒至此。早知如此,该回家去,好歹暖和些。”

“好不容易出来吃一顿,操心这些做什么,怪没意思的,罚你照看我一晚上热茶。”赵长镜调皮道。

许程坐在主座儿,整一个大家长:伸手拨了拨炭盆儿,搅起几颗火星,又把窗缝儿合紧,不动声色的夹了个包子递到赵长镜碗里,又拣了一筷子凉菜搁在孙攸碗里,而后才慢腾腾的端起自己的杯子饮茶,茶水热气腾腾的白烟后是他嘴角隐约可见的笑意。

他们俩早就对许程的照顾习以为常,赵长镜直接上手捧着包子啃,着急忙慌的样子,一看就是饿了。

“阿笙,催催小二,再不上山珍烩,傻镜子该把手爪子都舔没了。”许程嫌弃。

“成日一副饿死鬼样子,怎么吃东西在你身上就像白费劲,吃来吃去的也不见你长二两肉。”孙攸接着嫌弃。

赵长镜吮完手指头,托着脸颊道:“你们分明是嫉妒我身姿窈窕,貌美如花。”

“哈?身姿窈窕?你这是……”孙攸一时卡词儿,举起的筷子僵在半道儿:“是什么来着……。”

许程一本正经接道:“前后难辨,一马平川。”

“噗”孙攸实在忍不住,拍着腿大笑:“所言极是,所言极是!”

赵长镜把脸气成了包子。

“诸位公子,山珍十八烩,请慢用。”小二应声端上来盛着烩菜的铜盆,卖相只堪用眼花缭乱形容,香气十分诱人。

三人互看一眼,默契的执起筷子,都想抢第一口。赵长镜眼疾手快,捞了一块儿野雉肉,正往嘴里送呢,雅间儿门外闯进来一个人,惊得她小手一抖,肉便啪叽摔在桌上,摔了个惨不忍睹。

赵长镜一脸惋惜的看着肉,还没等她质问,孙攸的急脾气已经上来,怒吼:“哪个不长眼的,搅了小爷吃饭的兴致!”仿佛能看见他头发上着了万丈烈焰。

那人跪下就是一句:“公子饶命。”原来是侯府的小厮。他们在外头早已知会过冯叔,这时候来人,怕是有事。

“起来回话。”

“大爷,族长有请。”

“族长不必吃饭的么,这时候来请你家大爷?”孙攸知道这饭是吃不成了,说起话来阴阳怪气儿的。

许程勾了嘴角,满是算计的味道:“族长相请,必是要事,走,随我同去罢。”

“你族里的事,我们跟去掺和,成甚么样子,不去。”孙攸还在为那小厮的莽撞赌气。

“真不去?上回答应你们的戏可开演了。”

“洛哥哥是说……”许程点头。

赵长镜会意,跟着撺掇:“阿攸,与其回府读书,不如一同去凑凑热闹,指不定会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儿呢。”

孙攸被赵长镜说得心动,讨价还价道:“要去嘛,也可以,改天长丰楼一局锦绣河山宴。”

“好。”许程今日倒不斗嘴了,十分爽利的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