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原大战
4986000000076

第76章 北伐战争(十九)

蒋介石在徐州与冯玉祥会晤后,联合冯玉祥加攻武汉的计划无法实现,但是总算使冯玉祥没有倒向汉方。侧翼暂告安全,于是积极准备西征武汉。但是南京政府方面实力最为强大的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不同意蒋介石对武汉用兵。新桂系可以说是北伐的中坚力量,他们逐渐不满蒋介石的独断专行,也不甘心做他人的嫁衣裳,蒋桂矛盾开始加深。对于武汉方面,李、白除了需要联合其进行北伐之外,也包含有拉拢汪精卫反蒋的用意。

不过在7月初,武汉方面率先采取了行动,军事主力从河南境内回撤,它的精锐部队第四、十一、二十、三十五等军,纷纷向长江下游移动,陈兵湖口。军情紧急6月下旬,担任津浦路正面主力的李宗仁从临城前线被召回南京,会商防御武汉进攻的计划。李宗仁按蒋介石的命令,率领第七军回到芜湖布防;津浦前线的军事则由第三路前敌总指挥王天培责,固守徐州。

此时李宗仁的军队已急剧扩充,新编了第十三、十九两个军,大部屯兵南京四周。蒋试探着将抵御汉方的军事腹案就商于李,而李宗仁的回答是:“北洋军阀是我们一定要打倒的敌人,武汉方面是兄弟间的意气之争,总有一天会得到解决。放弃一定要打倒的敌人,从事兄弟阋墙之争,恐怕国人不会谅解吧!”鉴于南京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形势,李宗仁建议缩短战线,将主力撤回淮河南岸,必要时放弃徐州,固守淮河天险,待宁、汉对立问题解决,再挥师北进。蒋介石仅同意缩短战线,不同意放弃徐州。

宁汉双方的斗争给北洋军阀一个大好的喘息机会。张作霖联合了北方各系军阀,重组了北京政府,就任安****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厉兵秣马,准备与北伐军决一雌雄。

孙传芳残部退到山东后,几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各部下为了自己的出路,纷纷暗中与北伐军联系投诚改编。大将彭德铨暗中与白崇禧联络,打算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军长。周荫人残部在陈以燊统帅下,就任了冯玉祥委任的第三十九军军长一职,并于7月2日,突然举兵倒戈,拆毁胶济线一段铁路,并向驻守青岛的直鲁军第八军祝祥本部发起进攻;同时驻防高密的郑俊彦部也与其采取一致行动,爆发了著名的“胶东事件”。这时,基于自身利益,日本方面公然出兵干涉,他们一边要求陈、郑两部恢复胶济路的通车,一面从大连运兵5000人到青岛,直接协助祝祥本防守。

部下倒戈,孙传芳大为被动,遭到张宗昌的奚落。他不得不亲自上阵讨伐。由于各路北伐军都已经从前线回师,陈、郑两部孤立无援,在孙传芳与日军双重压力下,郑俊彦首先归附;陈以燊被部下陆殿臣赶走,部队也重新回到孙传芳旗下。

孙传芳借机重新改编了部队,并得到张作霖拨付的50万军饷和大批军械,于是重整旗鼓,利用国民军内部即将火拼的时机,与直鲁军一道开始反攻。

早在6月底蒋介石下达撤兵令后,北伐军的部署就出现了极度混乱。由于白崇禧指挥第2路继续在鲁东南围攻临沂,第1、2两纵队后撤严重耽搁,第3路前方部队为配合第2路进攻也大部未能后撤,蒋之亲信第1军第2师、21师、22师分别滞留于苏北高邮、六合、柘皋等地,真正顺利南撤的只有李宗仁的第7军等少数部队,李部也由此逐渐完成芜湖至南京一线的布防。

撤兵令下达时,第3路王天培部深入到鲁南津浦路沿线地区,阵线突出,正面敌人又较强大,极易招致攻击。7月初,张宗昌、孙传芳在鲁南发动反攻,该部首当其冲,受到强大压力。加之部队薪饷未照常发放,士兵闹饷(注:当时,该军已连续数月未发薪饷,官兵多怨声载道,但南京方面对该军薪饷实际仍如常发放。后王氏克扣军饷一说,即由此而起。参见《黔东南文史资料》第4辑附录。),战斗力大受影响。在张、孙联军进攻下,很快败退,其扼守的鲁南滕县、临城据点相继弃守。

应该说,在大军后撤、转攻为守情况下,凸出敌前的滕、临已失战略价值,事实上也难以固守。滕、临既已易手,趁势收缩阵线更属明智之举。但此时白崇禧仍在鲁东南全力进攻,不能容忍滕、临弃守暴露其左侧背。7月7****致电王天培等,要求其“仍向滕县前进,夹击此敌,以攻为守,以进为退”。在白的压力下,王天培不得不会同第40军反攻临城,与孙、张联军在滕、临一线全力相拼,虽收复临城,但第10军元气大伤。第40军军长贺耀组认为,此次“战争之烈,为渡河以来所未有”。

临城收复后,北伐军防线再次拉长。18日,孙、张联军全力向临城发动反扑,第10军久战疲乏,加之受后方部队撤退影响,“前线将士多摇动”,稍经抵抗即告溃败。由于该路主力第7军已后撤,部队配置没有层次,失去纵深保护,以致一退即难以收拾,鲁北防地全线告失,王氏被迫令“全部集中徐州一带”。此时军心涣散,将无斗志,王氏本人对担任如此艰巨的掩护任务也满腹怨气,抱怨:“当此前抗大敌,友军后退,实属万难”,对守徐缺乏信心和决心。24日,徐州不战而弃。

当时驻守徐州、鲁南的北伐军尽是王天培、贺耀祖、叶开鑫等所谓杂牌部队,已经血战两三个月,部队伤亡严重。而蒋介石给予这些部队的补充非但不及时,反而拖欠军饷四个月未发,以至于前线将士怨声载道。前敌总指挥王天培曾大发牢骚:“我所率的是云贵子弟兵,转战万里,从事革命,伤亡损失既大,补充没有,待遇又不平,我们在前线与敌作战他们却往后撤,留我在前方送死,我也不干了。”同时,大家看到宁汉对立,蒋桂矛盾重重,都力图自保。王天培、贺耀祖、叶开鑫、曹万顺、谭曙卿、周凤岐、赖世璜等都与武汉方面暗中来往。因此面对北洋军阀的反攻,哪还有什么斗志可言。

徐州为苏北门户,徐城弃守,苏北、鲁南全线动摇,久战无功的白崇禧也被迫从鲁东南地区后撤,孙、鲁军大有一鼓而下江南之势。7月22日,孙传芳乐观地表示:“倘在此时期,乘胜肃清江北,再与蒋言和,似亦不难就范。”江北面临的全线崩溃危险,使蒋介石不得不重新移目于徐州的攻防战。另外,就宁、汉关系及宁方内部形势看,汉方7月中旬分共后,宁、汉间已趋缓和,汉、桂间日趋接近,西征讨汉已再无可能,汉方威胁也基本消解,而李宗仁陈兵于芜湖—南京间,也使蒋如芒刺在背。戎伍起家的蒋介石明白,要摆脱困局,只有在战场上重新杀开一条血路。

徐州一失,冯玉祥在豫东方面压力很大,立即致电蒋介石,“徐州不保,诸事棘手。”南京方面震动也很大,蒋介石决定亲率大军收复徐州。同时给冯玉祥复电,“宁失宁粤,决不委弃徐州,以断我两军之联络也。”他保证一星期内达成目的,且要求冯玉祥从豫东派兵夹击徐州。但是冯军受到当地红枪会武装的袭扰牵制,进展非常缓慢。

然而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北伐军再难展现从广东出师时的势如破竹、摧枯拉朽,而北洋军以哀兵之势,全力以赴。于是胜败立显。

7月25日,蒋介石率第1军第21师赴蚌埠,准备北上一搏。至此,第1军基本均已离开南京。李宗仁对北上态度消极,强调:“以现有兵力估计,恐力有不逮。”(按:24日徐州失陷,25日蒋已至蚌埠,以当时消息递送及交通状况看,蒋在宁时,尚不可能获知徐州失守确息,开会讨论的应为在徐州发动反攻问题。至于广被征引的所谓蒋离宁前出席纪念周时声称:“此次不打下徐州,便不回南京”更显系捕风捉影之谈。)据当时报载:“李曾报蒋,言本部各军一到徐州以后,均不期而然生一种思家之疾,咸无斗志。”不愿向苏北发兵。白崇禧事后说:“徐州撤退之最大原因,便是李德邻先生指挥之第7军为了预防唐生智,止于芜湖、安庆不能前到。”委婉道出了蒋氏调兵不动的真相。

李宗仁按兵不动,白崇禧态度不明,何应钦的第1路军又远在沿海海州一带,北进收复徐州主要还得依靠屡败屡战的第10军。26日,蒋介石下达作战命令,以第2路、第3路左、右两翼分由东、西、南三面“向徐州分进合击”。第2路总指挥仍为白崇禧,第3路总指挥蒋自兼,王天培、贺耀组分任所属左、右两翼总指挥,第21师为总预备队。

当时,各部距徐州均不过百里左右,蒋介石希望乘孙、张联军新下徐州、立足未稳之机,一举收复徐州。他致电左翼总指挥王天培强调:“现敌人大部均集中于中路,左翼空虚,该军第30师应迅速由阎村一带袭取徐州,攻敌人之虚而拊其背。”速战速决意图十分明显。王部随即迅速北进,8月1日下午进抵徐州城郊,当夜,前锋直薄徐州城下。2日上午,王天培乐观地估计:“徐州逆等,闻风摇动,克服该城,当在今日。”

左翼进攻顺利时,自东向西沿陇海路进攻的第2路却迟滞不前。第2路参战的第三十七(陈调元)、四十四(叶开鑫)两军均非该路主力,战斗力不强,进攻决心也不够。该路7月31日与敌接触,但直到徐州兵败,始终未组织起像样攻势。白崇禧回忆:“我行进八义集附近即与敌接触,而徐州城又不闻枪炮声……如此相持两天,第三天,第2路参谋长系上海市市长张定藩转来总部撤退命令。”(《白崇禧回忆录》)可见,该军实际是处于观望状态。因此,其攻击起点虽距徐州仅百里,在三路部队中最为接近,但整个战役,纵深仅进至距徐州20公里左右处。

第3路右翼担任正面攻击徐州任务,蒋介石随该路行动,并调预备队21师加入。该路战斗力较弱,行进也“颇行迟滞”。经蒋一再督促,并以亲信部队第21师前顶后,始于8月1日由徐州南面进抵徐州城郊。2日,左、右两翼分别从西、南两面向徐州郊外敌军据点发起强攻,前锋直逼徐城外围敌军最后据点,双方在此展开激烈拉锯战,宁军攻势甚猛,“徐城几被包围”。下午,蒋介石亲抵距徐城仅7里的云龙山麓督战,并判断“敌人险要已失,必难久于支持”,准备部署向徐州追击。然而就在此时,风云突变,敌军紧急自后方及战事较为平稳的陇海路东段抽调大批兵力,向进展最快的左翼第10军全力反扑。第10军进展正顺时,骤遇强劲反击,措手不及,加之刚历新败,士气飘忽,遭遇挫折后即一蹶不振,于下午6时前全线后撤。

第10军仓皇溃退,第2路又蛰伏不动,担任正面主攻的右翼部队在各路敌军联合夹击下,也迅告不支。3日凌晨,蒋介石忍痛下令各军全线后撤,徐州攻击战功败垂成。

客观地说,反攻徐州失利,李宗仁按兵不动,白崇禧迟滞不进,埋下最初祸根;第3路右翼进展缓慢,左、右协调不够,再添作战隐忧;而左翼王天培部的溃退,则是导致失利的直接原因。当然,失利的深层原因还在指挥官间的意见分歧,统帅部进退不定造成的军心不稳,军队久战加之新败之后仓促上阵导致的士气萎靡等。以往史学界对此役失利原因,多依据李宗仁说法,归结为蒋急躁冒进,对预备队使用不当。(注:参见《李宗仁回忆录》上,第483页。)证之史实,不无片面之处。

8月5日,蒋介石不得已退至蚌埠,下令各军退守淮河一线。无奈各军已无斗志,争相南撤,根本无法阻织有效防御。8月6日,蒋介石退回南京,各军无心恋战,自行败退江南。12日,孙传芳军渡过淮河。17日,南京军事委员会鉴于各军已不堪再战,乃下令撤至长江南岸,休整部队,扼险固守。尾随的孙军随即进抵长江北岸的浦口、六合、扬州一线。从8月5日到18日,13天中北伐军从徐州至浦口一溃七百里,成为北伐出师以来最大的一次败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