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第三波
49954100000512

第512章 带回葱油饼 退房再二游

在完成了禾木主要景观的探索之后,就要决定回去的路上,买哪家的早点给豆角了。真想把热气腾腾的奶茶带回给她,可是没有保暖的容器,等带回去了,也凉透了。给她发了微信,最后给她带刚出炉的葱花饼,我把饼仔细卷好,收在随身的小包里,贴近身体,多少能支撑到回到小屋吧,能保存多点热量总归要好一点。

应豆角的要求,带一包方便面回去。专挑碗面,虽然比山下买要贵,但这正好就是人家上山的路费啊,所以是应该的。

店里有一只小猫,店主的小孩子正在逗猫,阻挡了我出店的路,被男主人一通训斥,才算是让开通道。

这一路上,从马、牛、羊、狗、驴、鸡、猫……在幼儿园画册里常见的动物品种,基本上都齐了。

等再回到那个出来的路口时,我有些疑惑,仔细辨认了半天,以小木屋后面的山脚下停着三辆并排的小型房车为标识物,确认了那个路口就是正确的回府路线。实在是所有的木屋都长一个样子,要不是出来的时候,多留了几个路标,还真心怕找不对。

一推开门,豆角已经醒来起床了,正在收拾,做着护肤的工作。

“快吃,这个饼子还是热的。”

把门关上,赶紧把包里带来的葱花饼给她取出来,她又烧好一壶水,可以吃泡面,热和一下了。

“呀!真香,这饼子还是热的呢!”

看到豆角吃得香得不行,我才想起来,这一大早,光顾探路了,自己还没有吃早餐呢。不过,也没有什么关系了,也没有必要对豆角说。对我来说,睡饱远比吃饱要重要的多。

豆角并不在乎的“能量棒”———严征特地送来的“奶酪”,冰激凌口感的软体酸奶块,此时被我拿出来了一盒,准备逗一下老鼠。

因为就在刚才,豆角一大早起来,还发现了一只小老鼠,就从床间的木桌下方的木地板缝里钻出来,她高兴地拍了照片,在三号舍的群里晒图,我想用这个再引诱它出来,结果没有实现,白浪费了一块好吃的奶酪。

这让我们想起当年我们住宿舍的时候,晚上大家都躺在各自的床上辛苦看着书的时候,突然床底下跑出来一只老鼠,大家都把瓜子仁吐给它,看着它吃得欢适的样子,大家可解闷了,都笑得不行,还眼睁睁地看到这只吃饱了肚子的耗子到邻居宿舍“串门”去了。

等豆角吃完,我又建议她补一只大苹果,这样,可以营养均衡点,还可以少背一点。这次,我们从布尔津买到的小水果刀终于派上了用场。

豆角一边吃苹果,还一边专业的总结了一下这把小刀刀:“这把小刀,你别看它小,可以用来杀动物的,你看,这里还有放血槽呢!还挺锋利。”

“那得小心收着,到时我们走的时候,送给黄师兄,反正这是带不上飞机的。能上这次旅行中顺利吃到苹果就算是它功德圆满了。”

等豆角吃饱休整完,就快到了退房的时间了,客栈的负责人,一个中年女子过来,开始过来催,小伙子问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收拾完,可这时,豆角还有一件收尾大事没完成,我得给她创造一点时间。

“客人都来了,你们不退,我们怎么让人家入住啊!”

那个女的很不客气。

“那我们的东西怎么办,我们还想去转转呢?”

“东西就放院里桌上,这里没有人偷。”

还是那个小伙子,还是那辆小电动车,接来了一对年轻的情侣的行李,我就出门,没话找话的先和那个女孩子攀谈起来。

“我们还不马上走,有一位朋友还要用一下卫生间,你们能稍微等一下吗?”

“没问题,我们不急。过来就是度假的嘛,哪有多急。”

我们住了一晚的小木屋的下一任住客显得很宽容,并不象客栈的女老板那样催得要命似的。

“这间屋子,我们都带了自己的床单床罩,所以床上用品并没有搞脏,你们可以放心的接着用;屋子的卫生间有点味儿大,我朋友套了一个塑料袋,已经处理过了,味小多了。这里比较冷,我们都没敢在这里洗澡,虽然有电热水器。”

只住了一晚,我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向新来的客人介绍房屋里的设施,以及分享居住体验了。

“这里晚上会进来马,它们吃草,有时还会用嘴敲门,你们可不要觉得奇怪。”

一听说可以和动物如此亲近,女孩子开心得不得了,一副很想马上见到马的表情。

“从这边去观景台也不远,走过去,一共不过500米吧,这个村子也不大。早上去早一点,可以看到所有的小木屋都点起了炊火,袅袅炊烟的样子,是这里的标志景观。”

就这样东拉西扯、天南海北的,我就算是陪聊着,稳定着新来住户的情绪,直到豆角收拾完,出来找我:“你认识她?咋说得这么热闹?”

“没有,就是瞎聊聊天。”

回到屋里,看到豆角也终于完成了所有的善后,我们就把所有的包都拎了出来,放到了院子里的露天木桌上,还有一大串各个房间的钥匙就随便放在桌面上———这里就是这么安全!

“你们包放这儿,放心去玩儿吧,啥也不会丢,要是有人丢东西了,那个贼都走不出村口,这里的监控设备很齐全的,根本就不可能丢。”

想想也是,现在其实除了身上的手机、钱包证件比较重要以外,其他东西,谁有兴趣偷啊!能来到这里旅游的,谁还能看得上别人的私人用品呢?

于是,再陪着豆角,重走“长征路”———把早上我踩过的点,再重来一遍,不过,这次我摆明又变成了“地陪”,详细讲解着一路上的景点特色和注意事项,甚至从早上旅游团的导游身边路过,飘过的一句讲解语,也能被我触景生情地反映出来,再当成一个故事讲给豆角听。

“这里的图瓦人其实都不在这个景区居住了,你可以看到操着各种口音的摊主,比如你早上吃的葱花饼就是这家四川人做的。”

豆角对于所有的前行停顿处,都有着和我早上一样的判断,然后我就果断地指引着正确的路线———虽然我也只走过一遍,但这里实在太简单,必须是“过目不忘”。

豆角最爱的地方,是禾木河的上游,河滩边那一堆大个头的圆咕隆咚的鹅卵石地,选一处小沙洲,摆好蹲姿,美美地照了几张以碧绿、清澈的河水和白桦树为背景的照片。

再走上桥,介绍了那些要拉她骑马的人,还有并不难闻的马粪一溜,重新再攀登一次“观景台”,走栈道,我觉得自己活动开了,这次的速度似乎更快了,更轻松了。而选景拍照的时候,我就特别介绍了那个第二个拐点,可以抓到“骑马天路”的角度,让豆角非常开心,不停抓拍。但她总不太能掌握最好的时机点,过分的期待,往往错过很多时机,不像我的风格,见到了,手比脑子还要快,总能轻松抓图———这也是唯一我能在学霸面前小小秀技的地方了。

再一次到达了山顶,标准的禾木村全景虽在,可是光线却大不一样了,此时一没有炊烟在,二是光线很亮,很多屋顶因为走向不一向,屋顶朝阴的一面发出不一样的蓝光。

“那一半肯定刷过漆了!”豆角肯定这种操作,想让我也认可,但我实在不能不说:“光线是问题,没有特别刷,所有的屋顶都是一样的颜色,是太阳光造成的色差错觉,我保留我的意见,呵呵。”

虽然没在这点上取得一致认识,但并不妨碍我们接着拍照。

好不容易第二次爬上来了,必须得拍一张美美的合影,我们就随机找了一位年轻男士,请他用黑卡帮我俩拍,他一看就很专业,非常重视我们脸上的光线,让我们一起挪地方,只见我俩象一对连体双胞胎一样,连动着按着他的指令挪了又挪,非常默契,最终,总算有美照留存,不虚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