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2让你的语言因为口语化而充满魔力
在当众讲话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几乎人人皆知而又常常被忽视的特点,就是口语化。按说,当众讲话主要是口语表达,语言的口语化本该不成问题。但由于当众讲话总比一般的随意交谈或在非正式场合的说话更规范、文雅和生动,也由于许多人在准备稿子的时候常常要堆砌辞藻、雕章琢句或摘抄报章,还以为是讲求文采,这就容易使演讲的语言“文章化”。
那么,怎样做到演讲的语言口语化而更具影响力呢?
第一,尽量用双音节词,并注意词语的音节搭配。口语是线性语流结构,以声传意,转瞬即逝,不像读书看报,一遍看过去没弄清,还可以再看两遍,所以同义词最好用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而不要用单音节的。古汉语之所以难懂,多用单音节词是原因之一。好在现代汉语的词语大多由原先的单音节变为双音节或多音节了,这就容易让人听清楚,更适合于“口传”或“耳收”。例如,说“我初次谈恋爱时”就不如说“我第一次谈恋爱的时候”更为顺口入耳;说“因我没经专门的演讲训练”,就不如说“因为我没有经过专门的演讲训练”显得清晰舒畅。当然,单音节词并不是一概不能用,而是表达同样的意思最好少用单音节词,多用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第二,在用词风格上,多用通俗生动的“现成话”,而不要文白夹杂。口语也要修辞,多用俗谚俚语和选用职业术语、绝妙类比。也就是说,口语要多用浅显通俗、生动活泼的“现成话”。诗人艾青按说是十分精通典雅的语言了,但他在《诗论》中强调说:“最富于自然的语言是口语。”
语言要通俗不是为了简明易懂,更不是浅薄庸俗、单调乏味,而是为了既通俗易懂,又具体、生动、活泼、形象。老舍在他的作品中之所以尽量多用口头语言,不仅是为了叫人明白易懂,而且是为了使语言生动活泼。这正如秦牧在《艺海拾贝》中说的:“历代以来,开一代文风的杰作,起前代之衰的妙文,都在一定程度上一反因循守旧的书面语的习惯,勇于运用活生生的口头语言。古代的说书人,讲到故事中的人物心头不安时,不说忐忑不安,却说‘心里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讲到羞耻时,不说满面羞赧,却说‘恨不得有个地洞钻下去’;讲到赶快逃跑时,不说赶快逃跑,而说‘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讲到着急时不说着急,却说‘急得像只热锅上的蚂蚁’。所有这些都博得听众的赞赏和喝彩,而且流传至今仍有强烈的形象性、新鲜感。”
人们往往有一种习惯性的看法,认为口语简单粗浅,而书面语应当完善而文雅。实际上,现代实用语言在口头和书面两大方面并无多大差别,也不该有多大差别。有些人讲话、致辞或回答问题时总要按照稿子念。如果你的口语不生动,不善于脱稿讲话,那么你写出来的稿子也往往是平板冗长、干巴乏味的,当然也就不具备口语的特点。不是口语化的东西又用嘴说,这就是某些人的口语表达既不通俗又不生动的主要原因。而另一种倾向是只求简单明了,不求细致生动,这就流于粗俗和浅陋。正确的理解和做法是,书面语言要尽量多用通俗而生动的口语;而在口语表达上要尽量吸收书面语中那些精炼而严谨的词语。只有这样,我们的语言才会通俗易懂又生动活泼。
第三,句式要简短而灵活。我们先来看一个外国人写的一篇中文作文:
我,叫施吉利,加拿大人,很喜欢汉语。我买了许多书,特别是汉语词典、北方方言词典、成语词典等。我发现成语、谚语、俗语很好,准确、生动、幽默、风趣。
有一天,很热,我到楼下散步,看见卖西瓜的,是个个体户。我问:“你的西瓜好不好?”
他说:“震了!”
我问:“什么叫震了?”
他答:“震了就是没治了!”
“什么叫没治了?”
“没治了就是好极了,您看我的西瓜多好!”
这时,我用了两句俗语,刚学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不会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吧?”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我的瓜皮儿薄、子儿小、瓤儿甜,咬一口,牙掉啦!”“咔嚓”一声,他切开一个。
我一看,皮儿厚,子儿白,吃了一口,瓤儿是酸的。我又说了两句成语:“你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
他的脸“刷”的红到脖子根儿。我说没有关系,买卖不成仁义在。他一听急眼了:“这个不算。”又切开一个,我一看,皮儿倍儿薄,子儿倍儿黑,吃了一口,瓤儿倍儿甜,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他说:“好吃不好吃?”
我一伸大拇指:“盖了帽儿了!”
这位外国人学中文也真学得“盖了帽儿了”,一是采用了生动的俗语,二是句式简短。这虽然是用笔写的作文,但语句大多是五六个字,最长的也只有十来个字,体现了口语的特点。
所以,要想让自己的讲话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定要学会把握语言的风格,注意文采,使讲话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