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旁门左道不一定就是邪道
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免不了要使用一些小方法、诀窍和捷径,这样只是为了更好的达到办事的效果。有些人会认为这些都是歪门邪道,不该是君子所为。“旁门左道”也向来是大家都反对的,但是,用圆滑来摆脱困境,用恭维来打通人脉,用这些看似不正常的手段来保全自己,并不是不走正道,而是善于变通,化不利为有利。这是二十几岁的人要掌握的一种生存智慧。
圆滑就是有效地变通
在年轻人的交际场中,那些虚伪做作,圆滑世故的人经常会被冷落。大多数年轻人喜欢光明磊落,圆滑一向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所不齿,但有些时候“圆滑”一点,比不变通更能让你从困境中轻松脱身。
蒯通是范阳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诛灭暴秦,蒯通也乘时而起。当时,武信君武臣受命进取赵地,声势浩大,蒯通见事有可为,白头巾红臂带打扮一番去见范阳县令,范阳令几日来正胆战心惊,见蒯通如此打扮,觉得很奇怪。
“白巾者,为吊你县令大人;红带者,为贺你县令大人也。”蒯通说,“天下大势不可阻挡,不过,幸亏遇上了我蒯通,说不定也还能逢凶化吉呢!”蒯通将反秦形势,范阳形势,县令既往,何去何从分析得头头是道。又许诺保证只要归降武臣,依然可做县令。然后,蒯通又出城找武信君去了。这时候的蒯通连武信君都没见过面呢!
幸亏武信君早已闻知蒯通贤士大名,很恭敬向他请教平治之策。蒯通说,一味攻打,自然也可胜利,但时间长,代价也大。莫若劝降纳降,不战而屈人之兵。武信君很是赞成。于是,派他招降范阳令。
范阳令开门归降,轰动燕赵各城,一时间,各县令争先恐后献城开门,武臣兵不血刃,传檄而下燕赵之地三十余城。
蒯通初试锋芒,声名大振。但接下来几年,他又回家隐居了,他想待势而起。
汉王三军,大将军韩信进军齐国,正待渡河之际,郦食其劝降齐王成功,韩信欲罢回军。蒯通星夜去见韩信,劝他继续进军齐国,必将大胜,可惜韩信不听其计谋。
蒯通之所以力劝韩信攻齐,还是看上了天下即将出现的三分格局。当时,楚汉相争,你死我活而难分胜负,主动权实际已落入韩信之手。助汉则汉胜,助楚则楚胜。所以,韩信已成为双方拉拢争取的重点。蒯通则有自己的打算,他希望韩信能据齐自强,崛起于楚汉之间,鼎足而立。养精蓄锐,扩大力量,一旦天下有变,即可发兵出击楚汉,收拾残局。应该说,如此帝王之策而又有如此天赐良机,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蒯通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失算了。韩信拒绝了蒯通的建议,他认为汉王待自己不薄,自己也没有多大的野心,不必招致天下非议。任凭蒯通如何劝说,韩信就是不听。蒯通害怕起来,只得佯疯避祸,做了巫师。
后来,韩信被吕后设计擒获,这时才后悔不听蒯通之言。蒯通也因此受累,被刘邦抓捕后下令烹之。
蒯通又一次显示出自己远胜于郦食其的权变圆滑。当时,郦食其面对齐王的责难,他只要答应阻止汉军的进攻,还有可能取得信任,至少也不至于被煮熟了。可他就是不答应,“要杀要煮,绝不改口”。
蒯通不同,他连呼冤枉,搬出跖犬吠尧,名为其主实为自己辩护,竟然又死里逃生。不仅免于被烹,后来还当了相国曹参的幕客。
正是圆滑使蒯通逢凶化吉,如果他不善于有效变通,用常理思维来处理问题,就很难全身而退,化不利为有利。所以,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为了保存自己,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圆滑一点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