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金融公司不会告诉你的真相
5021200000040

第40章 2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左手与右手的战争

第九章2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左手与右手的战争

在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基金、券商及暗地里的庄家)与上市公司的关系向来暧昧不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一直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属于同一阵线。与他们的对手——数量庞大但却一盘散沙的中小投资者相比,这无疑是中国股市中一个强势的利益联盟。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管理层的政策都将与权力资本的利益发生剧烈的冲突。然而,我们会看到,这将是一场左手与右手的战争。

机构投资者操纵证券市场

也许在投资者的心中都一直存在这样一个疑问:在2000年不断进入证券市场的资金究竟是什么样的资金?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这批资金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具有明显的操纵大盘的企图。更为重要的是,这批资金具有某种统一调度的痕迹。如果这个判断正确,接下来的结论就是,一个准组织化的利益集团已经在牛市中诞生并企图操纵中国股市。股市正在出现性质完全不同的超级主力。这意味着,资源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向寡头手上重新集中,中国在20年渐进改革中发展起来的民间社会正在受到不可抗拒的蚕食。如果说这与计划经济时期有什么不同的话,它的唯一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过去是向行政权力集中,而现在是向以资本面目出现的行政权力集中。显然,后一种官商勾结的形式并不比前一种更好。

随着牛市的不断崩落,这个悬念开始逐渐有水落石出的迹象。

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判断一个主力“实力”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抵抗住市场崩溃和监管运动。从任何角度讲,2001年夏天之后的中国证券市场都属于“艰难时世”,不仅两年多的牛市成果开始获利回吐,而且监管风暴也是历年来最为猛烈的。但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正当其他的各路庄家纷纷落荒而逃的时候,一些新型主力开始显露“峥嵘”。他们既不是传统的基金,也不是地方性证券公司,更不是那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所谓“私募基金”。在这些新型的主力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具有强大政治背景的金融寡头的雏形。

自2000年新一届证监会领导上任以来,中国证券监管层提得最响亮的一个口号就是:市场化。所谓市场化,简单地诠释就是,政府要远离市场,市场的事情市场办。在另外一些场合,这句话被诠释为:不以大盘指数为管理目标。

这个口号一直被作为中国证券市场新旧时代分野的标志,也一度使许多人看到了中国证券市场凤凰涅槃的希望。但好景不长,2001年下半年牛市崩溃之后,中国证券市场却走向了历史上救市政策出台最密集的时期。这似乎应验了极少数人对市场化前景所一直持有的悲观预言。

在2001年10月之后,监管当局至少出台了五项重大政策以挽救市场。

继2001年10月暂停国有股减持之后,监管层又连续推出降息、降低印花税、降低佣金以及市值配售。

这还不包括管理层发明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独家救市方法,比如出席各种有明显倾向的座谈会。利好一个接一个,力度一个比一个强。只可惜,市场的反应令管理层大失所望。

如果大家注意到,每一项利好政策都是选择在市场走势恶劣、大盘濒临技术破位的时候发布,我们就能够体会管理当局救市心情之急切。这种无微不至的爱护,甚至被投资者讥讽为“看盘式监管”。意思是说,管理当局的政策已经完全被市场走势所左右,其角色转化为了一个市场操作者。只不过,管理层操作的品种不是股票而是大盘。这种作为,与监管当局言之凿凿的市场化精神,相距又何止千里。

中国资本市场化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很显然,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实验已经失败,中国监管当局正在市场化的道路上急速退却。同样没有疑问的是,这种退却并不是由于新一代领导层对市场化缺乏足够的决心及诚意。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个悲剧呢?

中国股市中出现了一个新型的利益集团。考虑到他们主要的赢利模式,我们将它称为庄家集团恐怕更为合适。除了准组织化、游说能力强大之外,这个庄家集团还具备另外一个新特点:其挟持的公共资金之巨已经足以影响宏观的金融稳定。这个迹象在市场崩溃时期表现得如此明显,以至于有人口无遮拦地喊出:救市就是救券商。然而,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已经远远不是券商这个概念所能涵盖的。券商那点资本金,亏完了不过600~700亿,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通过上市公司、国有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银行输入到股市的资金,已经足以或者接近引发一场内生性的金融危机。这可能才是“救市”的要害所在。在市场无情的崩溃面前,袖手旁观就等于放任这样一种前景:一连串的金融机构破产,并进而影响整体的金融稳定。而这种不祥的后果,在宏观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发生的概率更高。而2001年下半年之后的中国经济形势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可怕的背景。这完全是一场左手与右手的搏斗。

[本节点评]

在左手与右手的战争中,中小投资者除了离开这个市场,他们在这个市场中的唯一命运将是:在各种各样神圣利益的名义下被吃掉。也正是在这样的逻辑指引下,我们以为,只要条件许可,“做局”行情仍然可能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