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离炎传说
50302800000001

第1章 雾中弃婴

王历十年,九月。

清晨,青离国铁甲城中到处都是薄雾,一眼望去,到处都是朦朦胧胧的,人离得远些,连头脸都看不清晰,只隐约能看到一些轮廓。

铁甲城城西的铁匠李,今日难得地起了个大早,刚出了家门,准备去菜场买些新鲜的蔬菜,还没走出几步,就听到墙角有婴儿的哭声。铁匠李不禁好奇心起,向哭声处走去,走得近了,才看到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不知是被谁丢弃在这里。

婴儿见他来到旁边,竟停止了嚎哭,瞪着一对黑漆漆的眼睛看着他,粉嫩的小脸仿佛去了壳的熟鸡蛋,雪白可人。

铁匠李两边看了看,却看不到什么人。铁匠李没娶过媳妇,家里没有女人,不知道将这孩子抱回家能不能养得活。

他心中犹豫,又担心别人看到他带着孩子回家,惹人笑话,终于狠下心来,不去抱起,转身走开。

可刚走了没几步,这婴儿又大哭起来。

铁匠李背对着孩子,眼前的雾气也仿佛幻化为婴儿可爱的脸庞,那高亢的哭声,像是有一股魔力,让他的双脚被钉在地上,再也移动不得。

“唉,真是冤家,算我老李前世欠你的吧。”铁匠李喃喃地说着,又折返回来,将婴儿抱在怀里。

说来也怪,铁匠李疙瘩嶙峋还黢黑的像是恶魔般的大脸,曾吓哭过不少孩子,偏偏这婴儿见了不仅丝毫不怕,反而对着他咧嘴一笑。铁匠李心中似乎有两块锈在一起的铁,忽然松动了。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将孩子养大。

抱回家的路上,铁匠李对孩子真是越看越喜欢,心中暗骂丢弃孩子的父母,这样可人的孩子,如何狠地下心来扔在路边。

带着孩子回家的铁匠李,也忘了自己出门干什么,等他进了家门,才想起家中没了蔬菜,他不知孩子还小,吃不了青菜。

进了家门,一路抱着孩子来到了他的卧室,他卧室里四处糟乱,既肮脏,又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味道,平日不注意这些的打铁汉子,忽然有些羞愧起来,现在他可不是一个人了,家里多了一个宝贝。

他将床上的东西都扫下床,在床上摊开一块相对干净的被子,将婴儿放在被子上。这婴儿瞪着骨碌碌的大眼,四处看着,似乎很奇怪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

铁匠李立刻开始打扫起来,他是个利索的人,做起事来像他打铁时那样麻利,很快,他便将屋子收拾的大致齐整。终于干完了这些活,他拍了拍手,四处看了一下,真是大改观,十几年来,这屋子就数今日最为干净。

正在他准备歇口气的时候,躺在床上的婴儿又大哭起来。铁匠李不知何意,将婴孩抱在怀里,捏着嗓子,温柔地哄了几下,可是孩子还是大哭不已。

铁匠李又抱着孩子转了个圈,甚至还将孩子上下掂了掂,可是孩子一直哭个不停。这般哭了半个时辰,铁匠李才醒悟,孩子可能是饿了。赶紧将孩子放回床上,自己去做饭,他将自己平日煮饭的铁锅洗了又洗,淘了些米,放在打铁的炉子上熬了一锅粥。

当锅内米粥的香气传来时,这孩子似乎因嗅到了食物的香味,知道就快可以吃饭了,竟然停止了哭泣。

米粥做好,铁匠李又刷了碗,盛了半碗粥,仔细吹凉,用洗得干干净净的汤匙,一勺勺地喂给孩子吃。

这婴孩吃下第一口后,眼睛里就开始孕育笑意,每当铁匠李举起汤匙,他便张大嘴巴,用还没长牙的小嘴,吃起粥来,吃得却也不慢,对铁匠李的喂饭十分配合。终于吃完了半碗粥,孩子安静下来,不再哭闹。

铁匠李忙活了半日,想着总算可以坐下来歇息片刻。他苦笑了一下,但看着这孩子吃饱后满足的样子,无由地从心底生出一种幸福之感。

可是幸福之感没有维持多久,这孩子又开始大哭大闹起来。铁匠李以为孩子又饿了,嘴里还念叨这娃儿真能吃,哪知盛出来饭,孩子还是不吃,只管哭。

这下可难为坏了这位只懂打铁的汉子,他放下碗和汤匙,将孩子抱在怀中,心中纳闷,难道这孩子生了病,才被父母丢弃的?

这般哭法,只怕会把身子给哭坏了。铁匠李没有带孩子的经验,不知如何是好。

幸好他很快闻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这味道不同于他屋子里任何东西的气味,酸酸的闻着感觉怪怪的。铁匠李一怔之下,才醒悟是孩子拉了粑粑,他把孩子放回床上,解开襁褓,清晨的温度还有些湿寒,铁匠李发现自己忽然变得更细心,更注意这些婆婆妈妈的事了,他只解开襁褓的下边,从里面抽出一张尿布,尿布上果然带着一片婴儿的粑粑。

正在处理这粑粑时,一块精美的玉佩随着尿布掉落出来,铁匠李知道这玉佩是孩子父母所留下的,他拿在手里,没空研看,随手放入怀中。将尿布解下之时,他已看出这婴孩绝非普通人家的孩子,因为整个襁褓,都是用的上好的绫罗缝制。

孩子啼哭果然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解下尿布以后,孩子就停止了哭闹。

铁匠李虽然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可是他也不傻,知道解下一块尿布,还需再放入一块尿布,可是环顾自己屋子,没有一块能用来做尿布的东西。

铁匠李犯了难,他解开孩子的襁褓,看看有没有多余的尿布,尿布没找到,却找到一封书信。铁匠李不识字,也懒得去看,将这封信也放入怀中。

他怕孩子着凉,便又将孩子裹好,抱在怀中,准备出门去找邻居杨大婶借块干净的布来使。

刚要出门,就有人上门来买锯条。铁匠李认得这个买锯条之人是前面一条街上做长工的陈木匠。陈木匠见他怀抱一名婴儿,很是奇怪,铁匠李没空解释,捡了一根锯条让他拿去。

陈木匠拿了锯条,付了铜板,却不忙离去,站在一边,笑嘻嘻地看着铁匠李。铁匠李臭骂:“有什么好看的?没见过孩子吗?”

陈木匠猥琐地笑道:“孩子我见得多了,你这孩子我却没见过,老实说,从哪里抱来的?不会是瓦房何秀姑给你生下的吧。”

陈木匠口中所说的瓦房,就是妓院,有钱人去的地方叫青楼,穷人去的地方便叫瓦房。而他所说的何秀姑就是妓院中最便宜的妓女,只因长相丑陋,便成为他们取笑的对象。

铁匠李脸色不虞,说道:“莫开玩笑,我跟你也说不清楚,你让开,我还有事要出去。”

陈木匠笑着离开,铁匠李知道不过半日,整条街上,都会传遍他抱着婴孩的事,大家添油加醋的一传,不知会说些什么,不过此时他顾不得这些。

来到隔壁杨大婶家,杨大婶家还没开门,铁匠李使劲拍打着门,过了半天,那杨大婶才过来开门。

杨大婶今年六十多岁了,头发白了一半,相貌甚是慈祥,平日里靠着给人缝缝补补为生,家里少不得会有多余的布。只是平时做的针线工多了,眼神不大好使,耳朵有时也听不明白。她看到铁匠李站在门外,问道:“什么事?”

铁匠李说道:“我来借块布。”

杨大婶问道:“九块布?”

铁匠李将身子靠近些,大声说道:“借你一块布使使。”

这时杨大婶也看到他怀中的孩子,满脸奇怪。铁匠李怕孩子再拉出来,偿若将襁褓拉湿了,就更不知如何是好了,他直接推门进去,杨大婶反而跟在他身后。

终于说明白了事情,杨大婶找了几块合适的布递给了他,接着站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他怀里的婴儿,眼神中充满爱怜。忽然,杨大婶走过来说道:“来,让我抱抱这孩子。”

铁匠李将孩子送过去的时候竟有些不舍,但还是递了过去。杨大婶接过,仔细看着孩子,看着看着,眼中忽然留下泪来。

铁匠李心中突然想起,这杨大婶也是有过两个孩子的人,一个在还小的时候就失足掉入河里淹死了,另一个倒是长大了,却又当了兵,进入了青龙军,驻守在东海,至今没有回来,所以杨大婶至今单独一个人生活在这。

他怕杨大婶触景生情,惹出麻烦,将孩子抱回,说道:“我得回去了,铺子里没人看着可不行。”

杨大婶依依不舍地目送他抱着孩子回去。嘴里忽然念叨着:“玄月……”

可惜铁匠李没有听清,即使听清了,恐怕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等杨大婶关上了门,身后的昏暗中传来一个声音:“不要多嘴坏事,这孩子只有在这里,才能成长。”声音苍老而沙哑,杨大婶听了这话,身子发抖,但她很快便控制住了。

杨大婶不是一个人住的吗,怎么会有别的声音在她家出现?

此后多年,铁匠李就尽心尽力地抚养着这个弃婴,把他当做自己亲生的孩子这般看待。

平日里除了打铁,就是忙活孩子的事。有时候他也会觉得麻烦,但看到孩子日渐长大,也不禁暗自感到欣慰。他发现孩子喜欢看他打铁炉子中的火,他知道看久了对眼睛不好,便在打铁的时候,将孩子放在里屋。

很快,铁匠李带着孩子的事,传遍了整条街,几乎每天都有人来看望孩子,这条街上的人虽然穷,但都很善良,来看望孩子的时候,有的带些吃的,有的带几件自己孩子穿小了的衣服,杂货铺的老板娘还给孩子送了一个铃铛做玩具。

闲来无事时,铁匠李也曾将孩子襁褓中的玉佩拿出来看过,这玉佩为圆形,周边刻着龙纹,中间有一块铜钱大小的地方没有花纹,却阳刻着四个字,另外一面也是如此,这八个字是用古商文所写,别说是古商文,就是最简单的字,也只是字认得他铁匠李,他铁匠李不认得字。

至于那封信,他更是连打开都懒得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