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离炎传说
50302800000063

第63章 山中问答

临分别前,武烈告诉他:“你问我的这些问题,我回答的也不一定对,离这里一百多里外,有一座小山,叫做迷离山,迷离山上有一座寺庙,叫做无形寺,寺里的老和尚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大千世界的事情无所不知,他们或者会知道你所问的问题的答案。”

雾隐向武烈道了谢,武烈回去了,雾隐便向迷离山行去。

即使在走路的途中,雾隐也是恍恍惚惚的,不断想及这些生和死的问题。

一日,途中遭遇大雨,雾隐见四周都没有房子可以避雨,只得让雨淋着,慢慢走在路上,很快他身上的衣服就已经湿透了,雨水顺着他的头发胡子向下流着。走着走着,他听到身后有声响,转过身来,一架马车匆匆驶来,雾隐让在道旁,马车从他身边疾驰而过,车轮子轧在地上的一个水沟里,迸出的泥水溅了雾隐一身,雾隐恍如不觉。

那马车在他前边不远处忽然停了下来,掉转回头,来到雾隐身边,马车车厢帘子掀起,一名带着小孩的妇人对雾隐喊道:“上车,这么大的雨,莫要将你淋病了。”

马车驾车位置上坐了一名相貌寻常的男子,身上穿着蓑衣手里拿着马鞭,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做了个让雾隐上车的手势。雾隐说了声:“多谢。”伸手抓住车厢一个借力上了车。等雾隐坐好,那车夫转过马头,继续朝前驶去。

车厢内,这名好心的妇人问道:“你家住在哪里?下这么大的雨,你怎么走得还这么慢?”

雾隐见她怀里的孩子不过五六岁,睁着骨碌碌的大眼睛看着他,他冲孩子一笑,说道:“我家住得很远,我出来有事,走得快走得慢,还不都是躲不了雨,一样淋个湿透?”

这妇人笑道:“你倒是看得开,不过淋雨淋久了,会得伤寒的。”

雾隐说道:“我身子粗壮,不用担心。”

妇人问道:“你要去哪里?”

雾隐说了无形寺。

妇人说道:“那就在我家附近,没有多远。要不是我今日回娘家,也不能遇到你,你叫什么名字?”

雾隐说了,也问了他们的名字,妇人说赶车的是他男人,叫孟长根,别的什么都好,就是有个缺陷,天生是个哑巴。这个五六岁的男孩是他们的儿子,叫做宁儿,宁儿幸好不像他父亲那样,两岁的时候,已经会说话了。

雾隐想到:以前在书上看到过,哑巴偿若不是舌头或者声带有天然残缺,就是咽喉处窍穴淤塞,以至形成天聋地哑,也就是天生的哑巴。雾隐想到,回头可以看看,如果是后者的话,他或许能够帮他打通窍穴的淤塞。

妇人让宁儿喊他哥哥,宁儿叫了一声。

雾隐见这妇人心肠即好,人又很明事理,便问她:“你可知道人为什么活着?”

这妇人想了想,说道:“人活着,嗯,人活着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吧。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雾隐点了点头,那宁儿忽然说了句:“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睡觉和玩。”

那妇人和雾隐见他说的天真,都笑了起来。孩子的世界,或者只有这些事情,但吃饭睡觉和玩,绝不会是雾隐活着的意义。

暴雨不终日,外面的雨逐渐停了,他们的马车也到了目的地。

雾隐和他们下了车,看到是在一个村子里,那妇人的男人让雾隐进屋,雾隐衣服都湿透了,他们邀请他进来喝杯热茶。孟长根卸了马车,把马牵到马厩中,然后拎过来一个火炉,用麦秆生了火,添了几块木头。他打手势让雾隐吧湿了的衣服脱下来,在炉边烤。

偿若是在荒野无人之处,雾隐自会燃起紫炎,让身上的水汽很快蒸发,可是在这里,偿若燃起他的火焰,实在太过惊世骇俗,因此雾隐脱了外衣,只穿着里衣坐在炉子边烤着。妇人烧了壶水,给雾隐泡了杯热茶,雾隐一边喝着,一边询问孟长根不能说话的事。这妇人说道:“长根曾经找过不少大夫,可是都没有治好,他们说长根咽喉处窍穴天生堵塞,非有血脉高手帮他打通才行,可是我们一介草民,哪里认得什么血脉高手呢?”

雾隐点了点头,不说话,很快他喝完了热茶,衣服也烤的干了,宁儿在一旁摸着他的无影弓玩,被妇人夺了下来,还给雾隐。雾隐将弓背在身上,对这家人说道:“我要去无形寺了,请你给我指一下方向。”

妇人说道:“让长根带你去吧。”她打了两个手势,孟长根已懂得她的意思,两人出了门。

他们所在的村子,是在迷离山山脚下。孟长根带他找到了上山的路,示意他沿着这条路一直向上走,就能找到无形寺。

雾隐说了句谢谢,看到他摇了摇头,便问他:“你能听到我说话的声音,只是说不出话,对吗?”

孟长根点了点头。

雾隐说道:“我可以用血脉帮你打通窍穴,只是我从没做过,不知行是不行。”

孟长根脸上露出不能置信的神色,雾隐一掌拍在他的肩上,从他肩上的窍穴注入一股元气,这股元气顺着血脉,一直到了孟长根咽喉处,果然,在这里受到了一点阻隔,可是这点阻隔已经松动了,如果他要是不能说话,不应该是这个原因啊。

雾隐思之不通,但还是用元气将此处的阻隔淤塞化去。孟长根忽然张口喷出一口血,雾隐大惊失色下,立时住手。孟长根吐出了这口血,向雾隐看来,雾隐心中忐忑不安,对于医术一道,他除了血脉窍穴以外懂得并不多,如今第一次为人实施手段,实不知是福是祸。

孟长根用手抓在咽喉处,神色非常痛苦,就是不知发生了何事的人,也能看出孟长根不对劲,雾隐将他身上几个止痛的窍穴都点住了。

正在手忙脚乱之际,一位老和尚从山上下来,见到二人,忍不住“咦”了一声。等到他再看到孟长龄嘴边的鲜血,这位老和尚一纵而至,看不出来他老态龙钟的样子,身手却如此矫健。

老和尚更不打话,立刻点了孟长根身上的窍穴,待他发现被雾隐点过的窍穴,随手便给解了,显然认为雾隐点的窍穴没什么作用。

最后老和尚双掌猛击在孟长根背后两处大窍穴上,孟长根发出“啊”的一声,全身的窍穴尽解,而且既然能清楚地叫出这一声“啊”,说明他已经能说话了,雾隐又惊又喜,这老和尚当真了得。

这老和尚问道:“两位方才在干什么?为何他的天突窍穴差点被毁?”

雾隐诚惶诚恐地说道:“他天生失语,我以为打通了淤塞,便能够让他说话,是我鲁莽了。”

老和尚点了点头,说道:“你可真是胆大妄为,这医术一道,岂能是想当然而为之?若非我来得及时,这位施主估计命都送到你的手里了。”

雾隐向孟长根说道:“在下鲁莽行事,千万莫怪。”

孟长根说了声:“不,不怪。”这三个字一说出来,他才恍然自己能够说话了,只是从没说过话,这几个字说得非常古怪别扭,但他的欣喜若狂的神情再也控制不住,脸上充满了无尽的满足之意,不断喃喃自语,虽然谁也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

这老和尚说道:“施主天突窍穴受损,最好这两日先不要说话,否则难以痊愈。”

孟长根猛力点头,又向雾隐点了点头,表示感激,这才欢天喜地地去了。

雾隐见到他的神情,心中不禁一动,似乎领悟了些什么。

老和尚转过身来,向雾隐问道:“阁下头上紫气氤氲,看来,并非凡夫俗子,不知此去是否无形寺?”

雾隐点了点头,说道:“我心中有些疑问,思之不通,希望能得到大师的指点。”

老和尚说道:“轮武艺,我在寺中也不敢妄自菲薄,可是论智慧,施主还需去寺中找我大师兄。”

雾隐问道:“不知大师如何称呼?”

老和尚回答:“老衲法号幻能,我师兄法名幻象,到了寺中施主一问便知。”

雾隐颔首道:“多谢大师指点。”

幻能点了点头,下山去了,雾隐向迷离山上看去,树林掩映间,隐约能看到无形寺的殿角,他心中充满期待,迈开脚步向山上走去。

无形寺规模宏大,屋宇重重,无愧于天下最有名的三寺一庵之一,雾隐为自己的运气感到庆幸,上次差点死去,就是被无音寺的沧海和尚,玄渡大师所救,哪想到七年后,自己会来到无形寺,许多人一生当中,都未必能到过其中一座寺中,而自己除了赤炎国的无相寺,三寺中到了两寺。

雾隐刚走到无形寺大门之前,一记浑厚的钟声从寺里传来,钟声带着洗思涤虑的余音,荡尽雾隐全身的杂念,雾隐忍不住用奇门要穴去吸取这里的元气,却发现在这里连一丝元气都吸取不到。

雾隐进了寺门,有几名年轻的和尚正在空地上扫地,地上几乎片尘不染,也不知他们在清扫什么。

他们手拿竹子扎成的扫帚,扫得如此专注,雾隐都不敢去打扰他们,一路向后院走去,终于见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和尚,雾隐停下来问他:“请问小师父,不知幻象大师在何处?”

小和尚问道:“方丈在伏魔殿,我带你过去吧。”

来到伏魔殿,雾隐才发现这大殿里的空间如此宽阔,殿中放着一尊极高的泥像,泥像衣服五彩缤纷,可是面目却模糊不清,大殿中檀香缭绕,给人一种亦幻亦真之感,一位老和尚坐在泥像前的蒲团上,面朝泥像,看不清模样,除此之外,大殿中并无别人。

送他过来的小和尚也不说话,似是怕打扰这里的宁静,转身离去。雾隐走入殿中,脚步声橐橐,那面向泥像的幻象并没有回过身来。

雾隐来到他身后,跪在幻象旁边的蒲团上,低声说道:“在下雾隐,想向幻象大师请教几个问题。”

雾隐不等幻象答应就开始问道:

“人活着是为了打猎,耕种,读书,而让自己过得更好吗?”

“不是。”

“人活着是为了娶妻生子吗?”

“不是。”

“人活着是为了不让人笑话吗?”

“不是。”

“人活着是为了参破佛法?”

“当然更不是,参破佛法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

“人活着是为了吃饭,睡觉,和玩?”雾隐尝试着问道,虽然他也觉得这个问题很愚蠢。

幻象沉默了一会,说道:“这样说虽然不太准确,但已经很接近了。”

雾隐有些不信:“就这么简单?”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盛。你刚才说的吃饭睡觉是五蕴盛中的苦得到满足的一种结果,而满足的过程,就是活着的意义,最深刻的道理,其实往往就隐藏在最简单的事情当中。”

“怎么才能避免这些苦呢?”

“避免不了,只能去做别的事来忘记这些,人活着是为了体会那无尽痛苦中的一丝欢愉,重要的是寻找这一丝欢愉的过程,要知道没有苦,何来甜?”

雾隐想了想,问道:“如果忘不掉这些痛苦呢?”

幻象缓缓转过身来,面朝雾隐,雾隐看到他的相貌,浑身巨震,他竟然和姬隐,也就是姬天河长得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