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要低调,做事要博弈
5155000000025

第25章 低调造和谐,平常心是福(2)

第九章 低调造和谐,平常心是福 (2)

海瑞(1514~1587年),明代著名回族政治家。海南琼山(今海口)人,字汝贤,自号刚峰。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狱。世宗死后获释。隆庆三年(1569年)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然而海瑞为人疾恶如仇、刚正不阿,他的应天巡抚仅仅做了八九个月的时间,就为当时的朝廷和地方的权贵们所不容,不得不辞职还乡。

万历十二年,明神宗朱翊钧决心再次起用海瑞,他任命海瑞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这一年,海瑞已经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了。过了16年清苦的闲居生活后再度出任高官,他的俭朴之风有增无减。这位新上任的南京吏部长官穿着破旧的衣裳,坐着一只小船,既没随从,更无仪仗,沿途几千里,走了几个月,竟没有一个地方官员知道他是谁。一到南京上任,和他当年初任南平县学教谕时一样,第一件事情就是张贴告示,禁止吏部和各衙门的任何官吏向他送礼,并把已经送来的礼金、礼物退还原主。然后,着手革除衙门中的种种积弊。有的御史偶尔陈列戏乐,海瑞就按明太祖法规给予杖刑。百官恐惧不安,都怕受其苦。提学御史房寰恐怕被举发纠正要先告状,给事中钟宇淳又从中怂恿,房寰再次上疏诽谤诬蔑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皇帝下诏慰留不允许。

万历十五年的十月,刚刚升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的海瑞病死在任上,这年,他已整整64岁。临去世的前3天,衙门里派人给他送去的柴火银子多出了6钱,他还专门让人如数退还。弥留之际,他也没有向身边的人交代过一句私人的事情。

海瑞没有儿子。海瑞死后,由于没有直系亲属在身边,丧事都由南京都御史王用汲负责料理。王用汲带着御史们整理海瑞的遗物时,只见用葛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发现他的私人财产只有俸银10多两,做官服、被褥用的绸缎两匹、麻布一匹。这点财产连当时一般的穷书生都不如。看到这位坎坷一生、多灾多难的宦海老人如此清寒,王用汲忍不住哭出声来,在场的御史们没有一个不伤心落泪的。大家商议了一下,每人凑了一些钱,才为海瑞办了丧事。

海瑞的丧事虽然办得不豪华,但隆重的场面却是任何一个封建官吏都比不上的。举丧的那天,南京城里所有的店铺都关了门,大街小巷搭满了市民们自动聚集起来祭奠的灵棚,悲痛的哭声笼罩着整个南京城。当载运遗体的灵船过江时,长江两岸穿着白衣赶来送行的队伍竟连绵100余里。

作为封建历史人物,海瑞至今还被我们许多人所熟知,正说明他的影响之深。先贤已逝,风范长存。从先贤、伟人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他们严于律己、平易随和的品格,更应学习他们崇高的做人境界和达观的行为方式。

沉下心来,才能除去心中的杂草

一般人谈到平常心的时候,很喜欢引用一句话:“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但要深刻地理解这句话,却是很不容易的。

古时候,有一个叫江淹的人,他年轻的时候,由于志行高洁,一心砥砺自己的德行,所以写出的诗文,调高曲精,文采冠绝一时,这时他完全被诗的圣洁所吸引,无暇顾及物质方面的满足。一旦成名之后,置身官场,终日花天酒地,酒肉穿肠,美女入怀,这就激起了他对物欲的新要求。由于在物质的诱惑下越陷越深,最终,他的心灵完全为物欲所占领,自己的精神殿堂一片空白。

老子说:“轻率就会丧失根基,浮躁妄动就会丧失主宰。”如果江淹在成名之后克制欲望的躁动,就不会落得“江郎才尽”的下场。

稳重是轻率的根基,沉静是浮躁的主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持重守静乃是抑制轻率、躁动的根本。故而缄默沉静者,大用有余;轻薄浮躁者,小用不足。浮躁就是种种炽情惑乱了我们的心,蒙蔽了我们对事物整体的理智识见,从而忽视或排斥了理性而任由感情发泄。庄子说:“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

古代有个叫养由基的人精于射箭,且有百步穿杨的本领。

有一个人素慕养由基的射术,决心要拜养由基为师,经过几次三番的请求,养由基终于同意了。收为徒后,养由基交给他一根很细的针,要它放在离眼睛几尺远的地方,整天盯着看,看了两三天,这个学生有点疑惑,问老师:“我是来学射箭的,老师为什么要我干这莫名其妙的事,什么时候教我学射术呀?”养由基说:“这就是在学射术,你继续看吧。”于是这个学生继续看。

过了几天,他便有些烦了。他心想我是来学射术的,看针眼能练出神射术吗?这个徒弟不相信。养由基教他练臂力的方法是让他一天到晚在掌上平端一块石头,伸直手臂,将石头平端在手掌上,刚开始倒不觉得累,可一会儿之后,手臂就开始发酸、发胀,实在很累。那个徒弟又想不通了,他想,我只学他的射术,他让我端这石头做什么?尽跟我耍花招,一点诚意也没有。养由基看他不行,就由他去了。

这个人最终没有学到射术,空走了很多地方。如果他能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从一点一滴做起,他的射术也许会很精湛。

秦牧在《画蛋·练功》文中讲道:“必须打好基础,才能建造房子,这道理很浅显。但好高骛远,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人一浮躁起来心里就像长了草,而且是没有根基的草,被急功近利的风一吹,就跑掉了,结局只能是无果而终。

因此,做人切忌浮躁、虚荣、好高骛远,而要沉下心来,守住内心的宁静,淡泊地对待名利,踏实地做事、求学。

完美人生的二元论:志高以求是,心平以守节

稳重冷静是一个人思想修养、精神状态良好的标记。一个人只有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才能思考问题,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使自己的思维闪烁出智慧的光辉。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