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殿前欢
516500000218

第218章

赵光义恍若听天书一样听我忽悠,笑了笑:“你最近流水一样的花钱,可是都花在这上面?”

听他一问,我脸上略微红了红,“也不全是,皇叔肯定知道我买了一批丫头,我想把她们训练成士兵,将来炸药研制成功她们就是第一批会应用火炮的人。”

“女人参战?”赵光义眼珠子鼓了鼓,有些不肯置信。

“女人怎么了,女人心细,炸药这东西不能碰撞,不能淋湿,不能被太阳晒,娇贵着呢。”

“不管怎么说,芷青,我希望你可以成功,需要银两,我可以给你,只是不可胡闹,若是做出有损我大宋江山社稷的事情,不管你是真的柴芷青还是假的柴芷青,我都不会放过你。”赵光义用看怪物样的眼光盯着我上上下下打量,好似第一次才意识到我真的不是从前的那个柴芷青。

“哈哈,皇叔尽管放心,只要八王爷好好的,我就会死心塌地效忠大宋。”我虽然把这当成一句玩笑说出口,其实是在拿着实话当笑话说,在这大宋,也许只有八王才是最让我牵挂的人了。

“青儿。”赵光义果然懂,担心地看了看我。“是因为德芳才与驸马失和的吗?”

“不是。”我倔强地忍住眼泪,不肯说出原因。

赵光义微微叹息一声,摆摆手示意我离去。

八月一到,满树满树的桂花,就在琼林苑的荷花池边开始繁星点点的盛放开来。早晨露水还未消散,我就提着裙裾,选了上好的金桂亲手摘了些,写了方子,让膳房做成桂花糕点,一份送进宫里贿赂皇上老官,一份送给八王赵德芳,一份留下来独自享用。

桂花糕里加了蜂蜜枇杷以及梨汁,我听说八王爷入秋以来开始咳嗽,蜂蜜、桂花、枇杷、梨汁可以化痰止咳润肺,秋天天干物燥,是肺病易发的季节,想来赵德芳是那次服毒留下后遗症了。

次日,德芳派了房侍卫回礼,说是原本咳得夜不能寐,吃了桂花糕后竟然睡了一夜好觉。我听他夜不能寐,心疼已极,急忙将川贝枇杷膏的制作方子让秋菊记下来,一并让房侍卫带回南清宫,嘱他回府后按方子熬制,让王爷服用,此药有立即止咳化痰的功效,可以缓解王爷的痛苦。

因怕天气干燥引发山火,我最近停止了火炮的研究,只让秋菊对那些女兵训练阵法。人一闲下来就容易想东想西,眼看中秋节将到,心下便郁闷起来。郁闷中,将蒸熟的米粒一点点的洒向荷花池,池子里养着一大群锦鲤,大的怕有四五斤了吧,争抢食物拍起的浪花竟然飞溅到我脸上,气得我一阵大骂。

“抢抢抢,再抢把你做成糖醋鲤鱼!”

远处走来的秋菊见此情景,急忙紧走几步,赶了过来,一边用丝绢帮我擦拭脸上的水,一边在我耳边低声说:“杨家七少爷打擂劈死了潘太师的三儿子潘豹,京城里正在四处抓人呢。”

我一愣,忍不住有些关切地问:“人抓到了吗?”

“没有。不过皇上已经下旨,抓到杨七郎就给潘太师一个交代,有潘贵妃在皇上耳边吹风,七少爷怕是凶多吉少。”

李淑妃被册封为皇后后,潘美人也越级成为贵妃,潘府上下一人升天鸡犬得道,据说潘仁美的三个儿子在汴京城很是耀武扬威。

“为什么打擂?”

“边关又要打仗,此次皇上让潘太师领兵挂帅,怕众臣不服,特令潘豹在御街上设了擂台。”

咦,这不是《杨家将》上的情节吗?杨七郎力劈潘豹,原来以为演义就是演义,没根没边的事,怎么这回倒是一般无二?

正疑惑着,府中后花园的墙上忽然翻进来一个人,我刚要喊人捉拿,只听那人扑嗵一声跪在我面前,口里大呼:“嫂嫂救命!”

突然出现在眼前的这人,将我吓了一跳。

秋菊已经抽剑在手挡在我面前。听他大喊嫂嫂,我不由定下心来上下打量来人。这人身材高大,肤色微黑,一双浓眉下双目炯炯,竟然是杨七郎杨延嗣。

“七弟,你这是干什么,快快起来!”

“嫂嫂救我!官兵正在到处搜捕我,连天波府也不放过,我只好到嫂嫂这里躲藏。”

“唉。”我见他神色慌张,一身血迹,不由叹息一声,吩咐秋菊领七少爷下去更衣吃饭,并叮嘱小心谨慎不得走漏风声。

这浑水可不好趟,一不小心恐怕会把自己牵连进去。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就是想说情也没法开口啊。

杨府上下听到杨七郎劈了潘豹的事情,顿时慌着一团。佘太君急忙命人召集几个儿子聚在一起商量对策,这对策还没商量出来,潘仁美就拿着圣旨前来搜府了。佘太君一面应酬,一面暗示六郎到后花园给躲藏在那里的七郎报信。

七郎东躲西藏中忽然想起还有个公主嫂嫂,嫂嫂居住的琼林苑恐怕是目前最安全的地方。便趁人不备,翻墙跃了进来。到底是自己的嫂嫂,果然肯收留自己,杨七郎吃饱喝足后,便放心地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这样躲着到底也不是办法,我打发程前去杨府找来杨六郎。

杨六郎听说公主找他到琼林苑去,非常不耐烦地就要当场拒绝。程前偷偷做了个七的手势,杨六郎心有灵犀,一惊之下乖乖地跑来见我。

我冷着脸,客气地将他引进杨七郎居住的密室,返身关上房门让他们弟兄自己想办法。我没有报官,就已经是仁义,想让我为他们老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