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殿前欢
516500000296

第296章

“见过八王千岁千千岁!”寇准寇仲平上得前来,对着八王赵德芳撩衣下拜。

这一拜,让赵德芳蓦然回过神来。秋菊刺杀皇上,按律当斩,自己此时的情态看尽众人眼里实在是不妥。急忙将那剑还归鞘里,从腰间解下递给寇准,又将手臂上绑的弩弓交给走上前来的一名太监,这才净身上前对赵恒大礼参拜。

“臣,赵德芳,见过我皇万岁万万岁!”

“八王兄快快免礼平身!”赵恒一见急忙伸手搀扶,再怎么说这皇位原本应该是赵德芳的,如今人家并没在你眼前露出一丁点反叛的意思,他也不敢公然把赵德芳怎么地,何况他老爹还封了人家“钦、良、忠、正、德、靖,以及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之八王,他从当上皇帝起就没受过八王的跪拜,今番可谓破天荒地头一遭。

八王这一拜,让赵恒心里一直以来隐藏的不舒服顿时烟消云散。

“臣救驾来迟罪该万死。”赵德芳跪在地上没有起来,心想自己这一跪为的平安为的是妻儿为的是汴梁的百姓,只不知赵恒心中到底如何想。

若是想趁机除掉他这个八王兄,那么外面杨六郎口口声声谋反乃是八王指派就是最好的罪证。

“王兄何罪之有,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大臣们还在紫宸殿等着我们呢。”

好,没罪就好,要的就是你这句话。赵德芳借着赵恒的搀扶就势站了起来。兄弟二人相视一笑,手握着手往紫宸殿走去。

紫宸殿中席地而坐的文武百官,在闻知皇上进膳后纷纷立起来,争先恐后地将眼前几案上摆放的食物往肚腹里吞咽。只有跪在角落里的杨继业依然面如死灰得不动身形。

吕蒙正一向敬重杨继业的为人,知这杨六郎谋反一事作为父亲的杨继业并不知情。在吃了几口后,端起一碟点心来到杨继业面前,劝解道:“老令公还是要以身体为重啊,辽夏两国兵临城下,还需要老令公为国效力。”

杨继业花白的胡须颤颤地抖了抖,干裂的嘴唇张合间吐出虚弱的话:“我还能为国效力?”

“能,当然能,皇上还等着你杀敌解围呢?”其实这句话纯属吕蒙正的个人臆想,他是看一向威风凛凛的令公杨继业突然颓废于心不忍,用好话安慰,一人造反九族株连,不杀已是法外开恩,怎么还有可能让他重新上阵杀敌呢。

杨继业却信以为真,或者说他宁愿相信吕蒙正说的话是真实的,他像溺水之人突然回归水面一样,哪怕水面上漂来的是一根稻草,他也如获至宝不顾一切地捞过来紧紧抓住。

杨继业抓住点心盘子狼吞虎咽的样子将吕蒙正吓了一跳,他甚至担心这突然遭受打击的老头神志不清之下会连盘子也吃下肚子里去。

“皇上驾到!”值日官的一声报喝,使正在进食的百官纷纷丢下食物分两班整齐跪列,口呼“吾皇万岁万万岁!”以欢迎皇上的驾临。

此时皇上就是他们的主心骨,皇上振作起来,便是百官的福分,百官的榜样。

“八王千岁驾到!”还未等百官站起身形,值日官接着又是一声传报。

八王千岁?八王不是要谋反当皇上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文武百官眼见皇上与传说中要阴谋篡位的八王爷赵德芳手拉手出现在大殿之上,不禁面面相阚,急忙再次拜倒在地,山呼“八王千岁千千岁”后,各自就班悄声议论起来。

不用猜赵德芳都知道殿上的这些臣子在议论什么。

自高宗皇帝宾天后,八王赵德芳受遗命执掌尚书省,使原本自唐朝后有名无实的尚书省重新成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左右分司,都堂之东有吏部、户部、礼部三行,每行四司,以左司统之;都堂之西有兵部、刑部、工部三行,每行四司,以右司统之。

共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等六部及吏部、主爵等二十四司。

其时朝堂之上,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官员隶属这二十四司,一听自己的顶头上司安然无恙,又与皇上同心合德相携出现,不由心中都吃了定心丸,脸上也漾溢起斗志和喜色,纷纷向皇上痛陈杨景杨延贵胆大妄为,竟敢诬蔑圣贤清明的八王千岁同谋造反,实属罪大恶极,最不容赦。

一向与杨家不合的两朝太师潘仁美也站了出来称一人谋反当诛九族。

为何说潘仁美是两朝太师呢?因为潘仁美的大女儿嫁给了高宗皇帝赵光义为妃,八女儿又嫁给了赵光义的儿子赵恒为妃。

这样乱七八糟的关系在皇家来说自古就有,只要够美貌,甚至也有姑姑和侄女同侍一夫的,媳妇越过老公改嫁给自己公爹的,儿子勾搭父亲妃子的,所以姐妹二人分别嫁给父子两代皇帝就显得非常非常不足为奇了。

原本躲在角落里的老令公杨继业一听这些话,顿时差点气得晕厥过去。

官场自来冷漠,落井下石更是众人习惯动作,见皇上默然不语,八王爷面沉如水,杨继业一咬牙站了出来,手托八宝紫金荷叶盔,撩起战袍,捺身拜倒在大殿之上,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后,嘶声道:“臣愿与逆子阵前对敌,求万岁成全!”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杨延贵谋反有目共睹,杨继业身为贼子之父当伏法认罪押入天牢等候处决,怎可容他与贼子串通临阵倒戈共同谋反呢?”潘仁美急忙跑出来反驳杨继业的请求。

赵恒略一沉吟,扭头看向坐在一旁的赵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