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殿前欢
516500000080

第80章

“相国寺的梅花汴梁第一,要去吗?”

“好啊,我早就想出去走走了。”柴芷青闻言浅笑,好象从来没发生过什么事情。

翌祥郡主的喜悦顿时沾染了身边的人,每个人都心情轻松起来。

门外很快套好马车,秋菊与郡主一辆,程前驾车,赵德芳自己一辆,房侍卫驾车。

为了不惊动寺内僧众,在惠王提议下大家都换上便装。

如此甚好,她已经很久没有体验到当一个普通百姓的乐趣了。

只感到一路颠簸,雪后的道路好像不算太好,好在车内铺了绵软的雪狐垫子,坐在里面尚还不算难过。

相国寺是汴梁第一寺,占地五百多亩,分为六十四个禅院,殿宇高大无比,壮丽绝伦,人称赞其“大相国寺天下雄”。北宋相国寺号称“皇家寺院”。

帝王生日时,文武百官要到寺内设道场祝寿,重大节日,祈祷活动也多在寺内举行,新科进士题名刻石于相国寺为北宋惯例。

寺院著名的和尚都获得过皇帝赐封号的荣誉。

秋菊搀扶着柴芷青缓缓进入寺门,德芳告诉她,眼前首先看到的是同所有佛教寺院一样的钟鼓两楼。

他们进入的第一座大殿是天王殿。

直对殿门的是一尊体态胖大开口盈笑的弥勒,是释迦牟尼的法定继承人,故也称之为未来佛。佛像两边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他们现在站立的地方,东西分别塑着“四大天王”,据说,这“四大天王”各守护一方天下。

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的法器,是宝剑、琵琶、青伞、银蛇,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此时的大宋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还有什么比风调雨顺更重要的呢?百姓求神许愿,以求保佑天下太平,五谷丰登,无非也是为了生存。

正说着话,庙里有眼尖的和尚认出惠王。

想是惠王出席过皇家庆典,一张脸面及身容已经刻入寺内知客僧的脑际,这相国寺能成为大宋第一寺想来也不是空穴来风。

很快,寺院内的一干人等就集结齐整,在方丈的带领下,立在雪地中穿着御赐红色袈裟双掌合十迎接惠王千岁的驾临。

“天气寒冷,请王爷携带贵眷先到禅房饮杯热茶暖暖身子,然后再去赏梅花如何?”如林方丈道。

如林方丈闻听王爷一行专程是来看梅花的,热情相邀。其实对于翌祥来说,看梅花是其次,主要还是出来走一走,散散心。

滚热的茶水,由秋菊的手递到芷青的手中已经变得冷热适中。

这寺庙的茶果然好,口感润滑,清纯甘甜,令人神清气爽,如沐春风。

赵德芳一边品茶一边与如林方丈谈论起佛法禅经,窗外是悠悠落雪,耳边是晴朗语音,忽然就起了钟声,这钟声突兀地撞在柴芷青的脑际,一下一下地敲,数日来的混乱,痴迷,仿佛一下子被涤荡空空。

钟声带着袅袅的余音,最终向远处逸去。柴芷青的神思被钟声所惑,竟然不由站起来,想寻那钟声而去。

“青儿要到哪里去?”惠王发觉芷青的异常,心下一乱,放下茶盅,关切道。

“我着急去看梅花了呢,你不要管我,让秋菊陪着我就好。”柴芷青口气冷淡道。

自从知道惠王是自己的堂兄,柴芷青自感与惠王在一起,已经不再有以前的感觉,从前的眷恋从亲密滋生出距离,如一匹布,生生割裂,虽然经纬相复,却不再相通如一。

雪地中的禅院,有着香烛燃烧的气息,和尚们念经的声音被这香气一裹,果然有着超出红尘的宏大,弥漫开来,弥散开来,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沾染沉浸,齐齐西天。

这样圣洁的感受,忽然被秋菊的断喝声打断。“你这和尚真是无理,我们几次前行,都被你挡住去路,你可知眼前人到底何等身份胆敢如此放肆!”

“秋菊,怎么了?”柴芷青惶惑地牵牵秋菊的手,不明白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郡主,前面有个西域番僧挡住了我们进梅林的路。”

“那就换条路走呗,干吗要和别人争?”

“我们已经改道三次了,他竟然阻了我们三次。”

翌祥听那钟声佛音心内清静,听秋菊如此说,也不觉生气,心想出家人断不会无故相阻,对着前方福了一福。“大师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何故要挡住俗人的路呢?”

“阿弥陀佛,大路通天,人人走得,施主又怎么可说贫僧挡了你们的路?”老和尚宣了一声佛号,单掌回礼,声音洪亮,底气十足。

真要命,看来出家人都寂寞,喜欢与人斗智斗嘴,心性一起,柴芷青也不甘示弱,“大路通天,人人走得,偏偏我们无法走,敢问大师如何说?”

“路是直的,人是活的,怎么就不知道从我身边绕过去?”老和尚依然理直气壮。

柴芷青低声问秋菊,“绕得过去吗?”

“嗯,只是让郡主绕行与身份不合。”秋菊不甘。

“呵呵,什么身份,佛家眼中众生平等,我们又何必执着。”

翌祥笑,让秋菊牵着她的手,小心翼翼地从老和尚旁边绕了过去,刚要举步走远,忽然听到身后的老和尚脱口赞叹道:“翌祥郡主果然非同凡人,怪不得可担承大宋几十年国运。”

这话实在莫名其妙,柴芷青皱了皱眉。

“大师此言差矣,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