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在漠北驱赶羊群和马群深入草原腹地,寻找尚未光秃的草皮和水源。
与此同时,北京保卫战的号角声已经敲响。
紫禁城文渊阁内。
于谦身披战袍,站在巨大的沙盘面前,目光如炬,在两军战场之间来回穿梭。
保宝音快步入殿,先是望了一眼玉阶之上,神情专注的于谦,方才单膝跪地,握着手中一卷长卷抱拳叩礼。
“大人,卑职保宝音,从紫荆关回来了。”
于谦闻声回神,目光脱离沙盘看向保宝音,过了好一阵子,方露出一丝笑容回应:“宝音。”
于谦的目光,顺着风尘仆仆的保宝音向下移动,落到保宝音手中长卷时一怔,又过了好半晌,才郑重道:?“我大明,延边将士,个个皆是好男儿。”
“他们用生命,为本官赢得了时间,诠释了何谓忠勇二字。”
于谦的目光紧锁在长卷之上,眼中有不忍,更多的是敬畏。
保宝音举着长卷向上一抬,问道:“大人,他们的名字都在这里。”
于谦目色深沉,微微一动道:“念。”
光线昏暗的文渊阁里,保宝音用蒙古大汉豪迈嘹亮的嗓音,一个接一个的念出阵亡的明军将士姓名。寂静中,除了保宝音磕绊而响亮的发音,还有空旷大殿传来的回声。
听着一个接一个陌生的名字、鲜活的生命逝去,于谦突然闭上眼睛,心中血气翻滚。
紫荆关的将士,与瓦刺率领的蒙古大军整整抗衡了四日。
“韩青。”于谦突然开口。
保宝音看了看自己刚才念过的名字,看向于谦:?“虽然土木堡大战后,皇上下旨堵塞山口,但边塞辽阔广袤,没有办法把那些能通人马的隘口,完全封堵死。”
“紫荆关,还是像个四处漏风的筛子。隘口多,人少,分散,仓促。”
于谦看向保宝音,问道:“是他?”
保宝音道:“是他。”
“他也死了?”于谦问。
保宝音回答的干脆:“死了。”
于谦步子沉重,转过身落座,像是一块大石头卸在地上。
“讲一讲。”
保宝音合起长卷,道:“当时也先攻势猛烈,守军溃散严重。山东都指挥同知韩青,拿着帅旗奋力挥舞,招得劲骑百多人,晓以家国大义,将生死置之度外。仅仅凭借着百余骑兵,策马疾驰,突出重围,和瓦刺军在升儿弯展开了一场厮杀。”
保宝音一顿,接着道:“韩将军威猛骁勇,吸引了瓦刺军的注意。大批蒙古瓦刺军涌到韩将军身边厮杀搏斗。乱军之中,韩将军……中了流箭。虽身中箭稚,但韩将军仗剑而立屹然不倒,从午时打到了申时,整整厮杀了两个时辰。”
“在韩将军带领下,大明将士也振奋不少。不但没有溃败,反而越战越勇。”
“后来,瓦刺军派人来劝降。”
保宝音扫一眼缩在椅子里,身姿挺拔的蔚然的于谦道:
“韩将军,用尽最后一丝体力,破口大骂了一句,就引刀自刎了。”
保宝音迎向于谦投来的目光,道:
“韩将军说,老子不会背弃忠义跟你们这些狗贼。”
“韩将军牺牲后,右副督御史孙祥,带着剩下的残兵坚守四天。瓦刺军见没有办法正面突破,从没有来得及封堵的其他隘口绕道守关军士背后,前后夹击。”
保宝音展开手中的长卷,目光从千万人名中落到韩青的后面,赫然用朱笔写着铿锵有力的两个字“孙祥。”
保宝音铁汉的声音有些颤栗:“孙祥也战死了。”
于谦走下高台玉阶,对着保宝音手中的长卷三叩九拜,极尽礼数与敬重。
从保宝音手中接过长卷,于谦将长卷小心捧在两掌之间,放到了文渊阁的最高处。
“报!!”
内宫的小太监甩着步子扶着帽子急匆匆小跑进文渊阁。
“尚书大人!太后老人家让奴才来知报一声,皇后娘娘尽数凑了许多钱财,遣人送给了城外的瓦刺太师!”小太监一边吐字一边直喘。
于谦一股子火腾的窜起,腾的一声从椅子里跳起,破口骂道:
“前线的军士为了大明流血送命,皇后在干什么?给瓦刺送补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