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5188300000018

第18章 中国宗教建筑(1)

课堂导入

从鸿卢寺到白马寺的演变,可以看出中国的宗教建筑从一开始就融合于中国世俗建筑文化中,中国中轴布局和居中辐射的建筑艺术基本成为中国宗教建筑的基本模式,并沿着中国宗教的世俗化道路,以坐落山野和求佛、寻道、进香等历程,完成从尘世到梵国的“历苦感受”和“佛义教诲”,使宗教建筑以在世形态,传出世意趣。

教学目标

掌握各宗教建筑特色文化

熟悉不同宗派佛教殿堂主要建筑的配置

理解中国佛教建筑思想

了解佛教建筑历史发展沿革

中国的宗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世俗官署建筑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筑形式。它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与世俗社会的一致性,只不过在寺观建筑上,采用巨大规模、体积的方式和装饰的豪华景象而令人瞩目。中国宗教建筑的文化内涵、外形都具有十分明确的世俗政教意义,是中国世俗政权对宗教文化价值尺度的允许和规制。因此,寺观建筑无论如何显贵,其高度、规格、规模及豪华程度都受着世俗政权的严格制约,绝对不能以任何形式与形制产生对皇宫建筑体现的皇权威严的侵犯与蔑视。

佛教建筑,形制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表现出形态各异的外貌。汉地佛教建筑一般类似于宫殿式安排,而云南傣族南传佛教则与汉族佛教有所不同,屋顶做成歇山形式,屋顶面上分成高低三段或五段,使呆板的大屋顶富于变化,灵动迷离。

道教建筑,基本上是仿照佛寺建筑营造;伊斯兰教建筑,是结合穆斯林建筑和中国四合院形制形成的中国式清真寺庙。

§§§第一节佛教建筑

一、中国佛教建筑渊源

(一)中国佛教建筑的起源

佛教寺庙,是出家僧侣的居屋和修持场所,是佛徒拈香顶礼、诵经拜佛的圣地,是弃绝尘寰的佛国宇宙。佛教,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外来文化。遵循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佛教寺庙建筑的起源与发展:发轫于汉代,风靡于六朝,继盛于隋唐,衰落于明清。

印度佛寺建筑起源于佛教“僧迦蓝摩”建筑,“僧迦蓝摩”本意为“树林”(意清静空闲处),是比丘习静修行处。在印度,早期佛教并无寺院。佛教徒按照佛陀制定的“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养慧命”的制度,白天到村镇说法,晚上回到山林,坐在树下,专修禅定。后来,摩揭陀国的频毗沙罗王布施迦蓝陀竹园,印度佛僧才有了第一个寺院。印度人称佛寺院为“僧迦蓝摩”。“僧迦蓝摩”有两种形式,一为由殿堂、佛塔等建筑构成的寺院,叫“精舍式”;二为依山开凿的石窟寺院,叫“支提式僧迦”。

中国汉地最早的佛寺建筑,是洛阳白马寺。其前身,为洛阳官署鸿卢寺。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到中土宣讲佛法,暂栖于京城洛阳鸿卢寺。后在此基础上营建佛寺,取名“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由官府营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也是中国佛教建筑称“寺”之始。但当时的佛寺,仅供西域来华的僧侣和商人们参拜使用,在法律上当时尚不允许汉人出家为僧。

中国早期佛寺建筑受印度佛寺影响较大,寺院为廊院式,即每个殿堂或佛塔以廊围绕,独立成院,寺庙由多个廊院组成。廊院的廊壁,为佛教壁画提供广阔的场所。形制布局主要体现为两类:一类以塔为中心,源于印度佛教塔崇拜观念,认为绕塔礼拜是对佛最大的尊敬;另一类中心不建塔,而是突出供奉佛像的佛殿。以殿堂代替中心塔的建筑观念,这是中国世俗文化偶像崇拜意识所致。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庙内大都另辟塔院。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时局动乱、玄学的兴起,以及儒道与佛家在思想上一定程度的相通,佛寺建筑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建筑布局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走向中国院落式建筑体系。尤其是佛教汉化后,中国佛教建筑形成在中轴线上分布主要殿堂、左右置配殿的典型中国布局,形成三合或四合院落。

汉化后的寺庙建筑布局虽然仍是平面方形,但以纵深性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在中国也较普遍。这两种艺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这种有序排列的规整性院落群建筑,让信徒有秩序、有层次地领悟寺院文化,使教义渐入人心,无论“顿悟”或“渐悟”都功效显现。

中国传统文化对佛寺建筑思想的控制性影响,使其布局原理自然与世俗宫殿建筑大体相同,结构又受四合院的启发,形成中国佛教建筑院落重重、层层深入的特点。中国的帝王又喜讲受命于天,好求得道成佛入仙,当然也使宫观寺庙等宗教建筑带有皇家气,以体现中国宗教世俗化“以乐为中心”的文化审美思维模式,使佛教传入初始,就呈现向世俗化发展的气象。又因宗教不肯与世俗文化太过亲近,因而在闹市之外寻了一方净土圣山,建起了“自我修养”的殿堂,却又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便将印度以“塔”敬仰为主题的设计改为以“殿”安身为中心的布局。因此,欣赏宗教宫观寺庙应该先从心性静养的角度来品评体验。

(二)中国佛教建筑形制

中国佛教建筑主要表现为佛寺、佛塔、石窟三大建筑体系。本节重点介绍佛寺、石窟寺将在下一节中作介绍。

1.中国寺庙建筑的分类

中国寺庙建筑,若依创设者而分类,可分成官寺(由官府所建)、私寺(由私人营造);若依住寺者而分,乃有僧寺、尼寺之别;若依宗派,则分为禅院(禅宗)、教院(天台、华严诸宗)、律院(律宗)或禅寺(禅宗)、讲寺(从事经纶研究之寺院)、教寺(从事世俗教化之寺院)等。

2.中国汉地寺庙建筑形式

中国汉地寺庙建筑,大多数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迦牟尼。整座佛寺又可分为两组主要建筑单元:山门、天王殿为一组,合称“前殿”;大雄宝殿自成一组,为佛寺主体建筑,又称“主殿”。只有具备了这样两组建筑的宗教场所才可以叫“寺”。

唐宋时代,禅宗兴起,“七堂迦蓝”制为最主要的佛教建筑形式。至明代后“七堂迦蓝”成了佛教建筑的定式,其基本图式:南北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东西配殿为迦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东侧为寺院僧人生活区(僧房、香积厨、斋堂、茶室等),西侧为云会堂(禅堂,以接待云游僧)。

3.藏传佛教建筑形式

佛教发展后期,藏传佛教在中国西部影响较大。佛寺自由式布局,在西藏地区创立,其特点是随地形山势沿等高线层层向上建筑寺院,上层建筑金顶与下层建筑鳞次栉比、气象万千。以主要建筑“措钦”(大殿)为中心,结合寺院的行政组织“康村”、“扎仓”、“杜康”而建立成“组”的建筑群体。建筑类型复杂,集佛殿、灵塔、住宅等于一院。个别寺庙建于山坳或高原盆地中间,利用四周的较低建筑物衬托主殿。西藏寺庙的建筑常见有一种用灌木柽柳做成的“边玛墙”,一般位于女儿墙的外侧,以木钉固定,刷深赭红色。边玛墙不仅以自重较轻的材料为墙体减轻了上部的压力,还具有较好的装饰作用。特别是在边玛墙上镶嵌的铜制鎏金“七政”、“八宝”图案和边玛墙上口的檐下以短木做成一排象征星辰的白色圈点,既装饰了寺庙建筑的外墙平面,又突出了建筑宗教特色,成为西藏建筑最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貌的重要外部特征。另一具有这种性质的外部特征就是金顶。西藏重要寺庙的佛殿和灵塔都要修建四坡形顶盖屋架结构、上辅鎏金铜瓦的金顶,它在太阳的照射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伴随着和风送去阵阵的金顶铃声,承接着人们吉祥的8望。金顶之上有着丰富的局部装饰。西藏寺庙比汉式寺庙更注重内部的装饰,既体现了藏传佛教建筑自身的艺术内涵和地方特色,又丰富了中国佛教建筑文化形式体系。藏传佛教建筑占据寺庙内部最大装饰空间的,是壁画和举目可见的柱幡法幢。在一些大寺庙的佛殿中,几乎每一个空间位置都可以发现这种独特的艺术布置。

4.中国佛教寺庙建筑配置

佛寺建筑,由于教派和民族地区的不同,建筑风格和建筑布局形式各异。在中原、华北、江南地区大多为禅、律、净土、法相等诸宗寺院;在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华北部分地区大多为密宗(藏传密宗佛教)寺院;在云南、广西部分地区有小乘寺院(俗称缅寺)。从建筑艺术风格上看,藏传佛教寺庙和小乘佛寺的特点尤为突出,反映出浓厚的藏族和傣族的民族艺术特点,汉族寺庙则体现与世俗王权建筑几乎无二的外在形式。

不同宗派佛教殿堂的主要建筑有以下基本配置:

密宗:佛殿、讲堂、灌顶堂、大师堂、经堂、大塔、五重塔。

法相宗:佛殿、讲堂、山门、塔、右堂、浴室。

天台宗:佛殿、讲堂、戒坛堂、文殊楼、法华堂、常行堂、塔。

华严宗:佛殿、食堂、讲堂、左堂、右堂、后堂、五重塔。

禅宗:佛殿、法堂、禅堂、食堂、寝房、山门、僧房。

二、中国佛教建筑发展特征

佛教进入中国后,作为佛教文化实际载体的佛寺建筑也传入中国,并中国化地发展起来。“寺庙”是完全中国化的名字,“寺”是中国古代官署的名称,庙本是中国土生宗教建筑的泛称。

———东汉年间,西僧迦什摩腾与竺法兰带着佛经、佛像到中国洛阳,下榻管理外交礼仪的官署鸿卢寺。后汉明帝将由鸿卢寺改建的僧院沿用了“寺”名,又因为是用白马驮经而来,故中国佛教的第一寺就叫“白马寺”,这是中国佛寺建筑之始。此时的佛寺还是以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塔为中心柱建筑形制。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建筑发展最为风靡的时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此时,佛寺建筑主要呈现院落式格局,建筑特色因受追崇五百罗汉之风的影响,罗汉堂建筑为突出特点。

———唐宋时期,佛寺建筑逐渐与中国的四合院院落式建筑布局结合,形成以殿堂式建筑为寺院建筑主体的建筑形式。唐宋寺院建筑形制主要盛行“七堂迦蓝”制度,即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较大的寺院还有钟鼓楼、罗汉堂等。

———明清时期,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法堂、罗汉堂、观音堂(殿)成为寺院常规的建筑。

山西浑源悬空寺

山西悬空寺,地处山西浑源县城南,始建于北魏后期(约公元6世纪),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三教(佛、儒、道)合一的奇迹建筑。悬空寺凌空危挂在恒山金龙口西崖30多米高、呈90度垂直角度的峭壁上。寺庙上载峻岩,下临深谷,陡崖上凿洞穴插悬梁为基,上下交错重叠,巧借暗托,梁架廊接,就崖建院,表现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大胆的遐想能力。全寺建筑依崖布局,以栈道为基,上铺龙骨,向外悬空,一溜排开,渐次升高,承载着全寺40间殿堂楼阁,楼阁之间栈道相通,是我国一处最具力学科学原理的古代寺庙建筑群。其设计的大胆奇特令人称奇:所有殿堂都是用插入山石中的悬梁支撑,以凿崖插木的飞架栈道接连断崖,以曲折迂回的精巧构思,使架梁上下呼应,廊栏左右照顾,疏密相宜,浑然一体,真可谓“雄俊生奇伟,绝处有风光”,俯瞰若深谷潜龙,仰望如空穹飞虹,建筑的空灵与环境的惊险达到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步。寺内有三层九脊殿阁两座,南北对峙,中隔断崖,飞架栈道相通。其上又建筑重檐楼阁两层,建筑紧凑有序。各殿之间有小院为过道,以栈道相连,或上下迂回,或左入右出,或栈穿入室,或凌空飞渡,宛如九转回廊,八卦迷阵,神秘奥妙又令人胆战心惊。

天津独乐寺

天津独乐寺,取“独享天下之乐,不与他人同乐”之意。主要建筑特色,表现在其辽代建筑的山门和观音阁上,在我国古建筑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辽代建筑,上承盛唐木构架遗风,下启宋代严谨形制。其山门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四坡五脊”庑殿顶山门(庑殿顶山门形制在我国较为少见),坡顶造型舒缓,檐外伸幅度大,檐角如飞翼,生动别致。两端的鸱吻张口吞脊,长尾翘而向内卷,是我国现今发现古建筑中年代最早又特色独具的鸱吻。

独乐寺观音阁,是中国现存双层楼阁木结构建筑最高的一座,也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精华作品。其“虚实相间、明暗相济、阴阳相合”的建筑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大、城府深”的“幽明”美学在建筑学上的反映(许多古建筑都有如此特点),建筑风格对后世的楼阁建筑有很大的影响。整个建筑表现为一座层次叠加的建筑,每一层都有各自的梁柱、斗拱系统,最上一层就是将一座单层建筑摆放其上。因为上下层的柱子不对位,为减少柱子所受力的剪切差异,于柱根部垫一横木;并为防止结构变形,上下的空井也有造型上的区别,下层为方形,上层为六角形。观音阁中,观音头部的“斗八藻井”,光线自第三层明间的前檐门窗中透射进入,正好照在人像的面庞,余光自上而下折射,让敬仰的信徒们仿佛笼罩在神圣的佛光中,从而产生“出世”的超自然宗教神秘意味。

独乐寺的另一奇特处是,山门与观音阁之间及其两侧,都用回旋往复式的庑廊连接。这是唐辽时期佛寺布局特有的一种配置。

西藏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相传建于1000多年前的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是一座原西藏封建农奴主阶级集宗教神权与世俗政权于一体的政教合一的大型宫堡式建筑群,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其建筑布局,体现与汉文化“中心布置、中轴对称”不同的建筑文化理念。宫堡建筑依山势垒砌,五座宫顶部覆盖鎏金瓦,楼群依山势拔起,殿宇连接,气势雄伟。整个建筑系木石结构,方块石垒成,宫墙达一米多厚。殿堂建筑高大宽敞,采用汉族歇山顶和镏金铜瓦工艺,外形威严挺拔,特色生动。宫内的房舍穿插曲折,飞阁层楼交错配合,雕梁画栋,金光灿烂。其中,达赖五世和十三世的灵塔最高达14米,全部用金皮包裹,直穿布达拉宫数层。构成一组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的建筑群。充分体现了西藏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是藏族建筑的精华。宫堡体现了藏式建筑的鲜明特色和汉藏文化融合的一些风格,既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又是中国古建筑历史中最具有独特魅力的建筑奇迹。

§§§第二节石窟寺建筑

一、中国石窟寺建筑渊源

(一)中国石窟寺建筑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