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5188300000024

第24章 中国礼制性建筑(3)

太庙祭祀,夏代实行五庙制。现在留存下来的皇家祭祀祖先的宗庙———北京太庙,位于紫禁城左前方,与社稷坛形成“左祖右社”的古代祭祀建筑的基本礼制。太庙主建筑,分前、中、后三殿,均安排在中轴线上,两边有配殿,前后几重院落,古柏参天,庄严肃穆。为强调王朝家天下的政权意志,具有国家意义的太庙,是历代统治者都必须在此进行“先祖遗训”和“理政教育”的地方。太庙、社稷祭祀,由皇帝主持。

(二)民间家祠祭祀

中国民间家祠祭祀文化,是比皇家太庙祭祀表现更为深刻和更具普遍意义的“礼教”。家祠建筑,是祖先的象征,是宗族家室祭祀先祖的地方。家祠建筑与社会地位的高低有极大的关系,不是家家都能兴建祠堂的,其建筑权和祭祀权往往都掌握于士家大族阶层的手中。家祠祖庙一般的位置是在住宅之东,成“左庙右寝”家庙礼制规范。虽然祠堂祭祖的形式、规模与皇家的太庙、诸侯的宗庙祭祀不可相提并论,但祭祀体制思想、礼仪文化与皇家宗庙祭祀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只有礼仪规格、地位等级等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本质上都是维护“宗法礼治”的一种“家国管理”制度。它是一个家族的象征和中心,又是团结家族、教化族民的“神圣物体”。因此,“人必归族”,“族必有祠”,“效法先祖,不违祖训”,敬厚祖宗的礼制观念也就成为旧时代人们最深刻的社会伦理风尚。

朱熹在《家礼》中明确地说“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在遇上灾害或外人侵盗时,要“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次及祭品,后及家财”,把祠堂放在高于一切、关乎宗族命运的神圣地位。至于祭祖那更是一件需要按时进行的庄重大事,不得有半点马虎和懈怠。祭祖仪式在祠堂内进行。正厅设有神龛,所谓“龛”,是指附着在墙上的象征性小殿阁,神主牌位放在当中,前面用帷幕掩饰,后来简化成一种特制的巨大长方形木桌摆放神位。始祖的神位居于中间,高祖、曾祖、祖、父四代神位按左昭右穆的次序分列两边,超过四世的先祖神位则迁至配龛中,而始祖是永6不动的,这就是民间所说的“五世则迁”与“百世不迁”。神位是有木座的长方形小木牌,或白底黑字,或红底黄字,上面一般写明第几世祖及其正妻的名讳、生卒年月、葬地等。神龛前设有香位,放置香炉,摆放供品。祭祖选在重要的岁时节令和祖先的忌日进行,春、秋两次大祭备受重视。祭祀之前,参加拜祭的家族成员要沐浴、斋戒,以示对祖先的尊敬。仪式由族长或宗子(嫡长子)主持,设有陪祭、读祝、纠仪、赞引、分引、执事等人员,祭祀过程严格而繁缛。祭祖的最后是“祖宗赐食”,借此可以联络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充分表现血缘亲情。对参加祭祀的人员也有严格规定,只有本族男性成员才有权参加祭祖仪式,女子则是禁止参加的。那些行为不端或因劣迹恶行玷污了祖先的族人,也是被禁止祭拜祖先的。无法或不能祭祀祖先,在封建社会是最大的悲哀或最严厉的惩罚。参加祭祖活动既是族人的权利,又是族人的义务。这种活动,增强了宗族血缘关系,加深了家族内的相互依附,形成共同的精神和文化寄托;祭祖使人感到了约束与限制,同时更多的是自尊与自豪,至少可以在心理上获得某种满足感与荣誉感。

祭祖之前,族长会向族人“读谱”,宣读族规,宣讲劝诫训勉之辞和先贤语录,让族人加强封建宗法思想和家族观念,使祠堂成为了学习封建礼法的课堂。族中遇到大事都会由族长召集聚于祠堂,讨论族中事务;族人违反家法族规,祠堂名正言顺地又成为了家族的法庭,对违反者进行审判,实施惩罚。祠堂用血缘文化的纽带把同族人牢固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家族组织体系,是封建中国的“政治”缩影———“家国”文化与“家族”文化的体现。

(三)先圣、神灵庙祠祭祀

祠庙原指民间供奉祖先神位和祭祀祖先的建筑物,后随祭祀内容的扩大,将纪念先贤仁哲的庙堂也称为“祠庙”,再以后祭祀神灵的地方也称“祠庙”。佛教也将自己的房舍俗称为“庙”。后复引申之,凡祭祀先灵宗祖名贤的“祠”都可视为“祠庙”。中国的神庙建筑与雕塑、绘画融为一体,共同表现神灵世界,为宗教礼仪服务。先圣祭祀,是中国重视历史传统的文化表现,于是先圣、前贤成了敬奉的对象,文武忠义、孝节贤仁均为祭祀的核心。中国现存的著名先圣祭庙,是祭祀文圣的孔庙和祭祀武圣的关羽庙(又称关帝庙、武庙)。孔庙,以北京孔庙和曲阜孔庙最为著名;关庙,以关羽的老家山西解州的关帝庙规模最大,建筑最为壮丽。现存北京的孔庙,是最高等级的文庙,供天子或礼部在这里进行祭祀。北京孔庙旁是最高学府国子监,古称之为太学。其中心的一个建筑叫作“辟雍”,是皇帝讲学之处。除帝都孔庙之外,各州、府、县也均建有孔庙。一个城市如果既是州府治所,又是县衙所在,那么这城市就有几个等级的文庙。古代一般在孔庙旁边设学堂,学堂也分等级,所谓府学、州学、县学。著名先圣祠庙建筑除北京孔庙、山东曲阜孔庙外,还有云南建水文庙、苏州文庙、山东邹县孟庙、太原晋祠、成都武侯祠、湖南汨罗屈子祠、陕西韩城司马迁祠、杭州岳王庙、四川眉山三苏祠等。

神灵祭祀,是先民敬重自然的文化行为。民间以祭祀神话传说人物来寄托自己的良好愿望,各地的城隍庙、关帝庙、妈祖庙等祠庙,均属于此类建筑。著名的神灵祠庙,有上海城隍庙、山西解州关帝庙、福建湄州妈祖庙、四川张飞庙、都江堰二王庙。

三、中国庙祠建筑发展特征

(一)庙祠建筑发展特征

中国庙祠建筑历史起源很早,通过发掘总结,可以概括出以下发展特征。

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及秦安大地湾等仰韶文化建筑的“大房子”,是中国古代最早具有真正建筑意义的祭祀建筑,成为最早的“明堂建筑”。大房子采用半地穴式的建筑形式,每个房子的方位相同,面积一般近200平方米,房子中间是四根粗大的木柱,四周立有相对较小的柱子,以四角最为密集。建筑形制讲究方位(正向的南北向)和次序这两大祭祀要素。建筑呈“井”字形,十字轴线对称结构。

商代,明堂建筑又称辟雍,发展为周围环绕圆形水渠的十字轴线对称建筑,用“井”字形分隔相邻为九、间隔为五的空间模式。蔡邕的《明堂月令论》说:“取其宗祀之貌,则曰清庙;取其正室之貌,则曰太庙;取其向明,则曰明堂;取其四门之学,则曰太学;取其四面环水,圆如璧,则曰辟雍,异名而同实,其实一也。”辟雍是商周时期最高等级的礼制建筑,也是象征王权的建筑,诸侯在明堂中朝见天子。天子则在明堂颁布政令,宣讲礼法,祭祀祖先和天地。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商时期形成的明堂形式建筑势微。

———汉代,尤其是东汉因儒学的神圣,明堂作为体现其宇宙观、政治观、宗教观被重新重视,并变周祭祀四帝为五帝(加一黑帝)。东汉的明堂建筑对称性很强,中心极点尤为突出,借以强调皇权的绝对权威和儒学的唯一正统,并融会了阴阳、八卦、五行等内容,增添了神学的象征涵义。如太室方形,属阴,为“地”的象征;屋顶圆形,属阳,为“天”的象征。

汉长安明堂建筑

中国原始初民,用幻想创造了粗犷、浪漫的图腾崇拜和鬼神思想,以约束、规范自己质朴无忌的天性。至孔子时代,图腾崇拜和鬼神思想渐渐演变成充满理性精神的“诗礼”文化,并形成“宗法礼制”观念,使本来具有外在强制性的礼仪规范很快成为人们主动的“内在欲求”的“礼义道德”。因此,服务于这套规范的礼制建筑应运而生,自然成为建筑文化上的重要形式及内容。汉长安城南郊的礼制建筑群,规模庞大,内容丰富,布局考究,足以证明这一点。在这十几组建筑中,有一座是汉平帝时期(公元5年前后)建造的明堂辟雍。明堂是奉祀祖先、颁布政令、占云望气之所,辟雍则是举行习礼盛典之地,是国学的主体建筑。它们不同于陵墓,既要附会形、数关系,符合象征要求,又要满足实用要求。从形制上讲,明堂与辟雍有共通之处,“水圃宫”,“中有一殿,四面无壁”。所以,在汉以后常混为一谈。汉长安明堂辟雍正属此列。它的中心建筑覆盖方形夯土台而立,外观三层,下层为太学,中为明堂,顶层为灵台。廊宇深出、平台宽敞,灵堂上为四坡屋顶,为了抬高檐口,分成两段,如同后来的重檐顶。它的四角则建有小亭,既丰富建筑造型,又起到加固夯土台的作用。中心建筑建在圆形台基上,其八坛外有正方形平面的围墙,正对明确的十字轴线,各开辟一阙式城门,四隅有配房,墙外又有圆形水沟环绕。这两组外圆内方的组合正是套用早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礼制观念的结果。这种附会在实例中有很多,如对应乾坤、阴阳、象宿之数,拼凑五室、九室之屋等等。所以,它实际上有很浓的迷信色彩,只不过思想意识还很纯真,没有后来的神秘性,所以,一切都显示出明确的象征意义和缤纷多姿、乐观超然的浪漫精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佛教盛行,佛教礼仪替代了儒家礼仪形式,明堂建筑与佛教建筑比较,相形见绌。此后,一直到唐武周时期才见转机。

———唐代,明堂建筑改以前的九室、五室的府制,变祭祀功能为皇威象征,而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下层象征四时;中层象征十二时;上层象征二十四时,以及天(上)圆、地(下)方,以突出皇权的绝对权威和皇家的宏伟华贵。

———南宋已不建明堂,只在宫中进行祭祀活动。

———辽、金、元三朝,无祭祀明堂建筑制度。

———明初,在南京、北京均设有天坛、地坛、大祀殿(即清祈年殿的前身)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