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5188300000035

第35章 其他古建筑(3)

地处南北大运河中心的洛阳,不久前发现隋唐时期大型水利设施遗址,建筑大致呈矩形,东西长40米,南北宽10米,残存高度2米有余,其南北两壁中间部分呈半圆形,分别向外弧出。遗址的西端和中间还砌有石墙,构成建筑的石块大小不等,多数在1米见方。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在该建筑遗址的东西两侧发现了近千米长的夯土河堤。

二、中国古代水利建筑类型

中国古代水利建筑的类型,主要有蓄水导流灌溉性水利工程,如芍陂、漳水十二渠、都江堰、郑国渠;有沟通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完善政治统治的漕运建筑工程,如京杭大运河、广西灵渠以及许多区域性小运河;有为保障海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防海长城建筑工程,如江苏、浙江、上海、福建等沿海城市的海塘建筑;有合理利用地下水流、暗流形成的“井渠”式建筑工程,如新疆地区的特殊的灌溉系统———坎儿井。

1.防海长城———海塘建筑

海塘建筑,是为抵御海潮侵袭、保护沿海城市安全的一种堤防性建筑工程,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上海、福建等沿海城市,以浙西海塘为其中最具规模的防海建筑。海塘建筑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浙西海塘是中国海塘建筑最具规模的代表,建筑技术主要以竹笼装石、打木桩固定塘基的“竹笼木桩法”,又称“竹塘”。北宋改用梢料护岸、薪土筑塘的“柴塘”手法,既省工省料,又就地取材。南宋时,又在“柴塘”修筑的基础上发展出“石塘”技术。明更进一步将石塘砌法改成方石料内横外纵交错砌成内直外坡式,称为“样塘”。清代创造五纵五横的鱼鳞大石塘,在塘后开“备塘河”以防止海水侵入农田。

2.特殊的灌溉系统———坎儿井

坎儿井,是我国一种特有的水利灌溉工程,主要分布于新疆的哈密、木垒和吐鲁番盆地,尤以吐鲁番盆地分布最多,现已发现的就有1100余条。坎儿井是利用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灌溉的农田水利设施。坎儿井起源于汉代的“井渠”,在当时新疆十分普遍,最长的哈拉巴斯曼渠长150里,宽7尺,能灌溉农田1.7万余亩。“坎儿”是“井穴”的意思,为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由地面渠道、地下渠道、涝坝三部分组成。坎儿井建筑选择在高山雪水潜流处的适当地段,先行开挖竖井,再每隔20~30米打一口竖井,将地下水汇聚,以增大水势,再依地势高下,于井底修通暗渠,引水下流,一直连接到遥远的绿洲,始将水引出地面。水流入下游在接近绿洲时,导坝分流,或灌溉或饮用。坎儿井一般顺地面坡度布置,分成竖井和暗渠两部分,暗渠首段是集水部分,中间为输水部分,水出地面有一段明渠及相关设施工程。竖井最深可达80~100米。坎儿井据说最早起源于西汉关中,今吐鲁番地区也发现了魏晋时期坎儿井的遗迹,是中国现今发现最早的坎儿井。

坎儿井的优点很多,它可以减少流水蒸发、避免风沙埋没;可以利用地下深层潜水自流灌溉;可以随时开挖,独立成一灌区,且施工简单,使用期长。坎儿井一般长约3公里,最长者达二三十公里。工程之伟大几可与长城、运河相媲美。坎儿井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汉武帝“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据王国维《西域井渠考》,认为是汉通西域后,看到塞外乏水,且沙土较松易崩,于是将这种取水方法传授给当地人民。一说清末林则徐被充军新疆后,经过吐鲁番,见当地炎热少雨,乃熟查地势水4,发明了这种凿井灌田方法。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与京杭大运河、海塘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四川都江堰

位于四川灌县岷江上游的都江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巨大水利建筑。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率众兴建,迄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李冰依据地势和水情,选择岷江从山溪急转进入平原河槽的灌县一带作为施工筑堰的堰址,以“深淘滩,低作堰”为原则,把分水工程、开凿工程和闸坎工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江堰水利建筑工程规模宏大,地点适宜,设计科学,布局合理,施工经济,功效宏大长远,兼有防洪、排灌、航运三种作用,在古代是独一无二的奇迹,在世界古代水利工程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

都江堰的修筑,驯服了汹涌奔腾的岷江,彻底改变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面貌,使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的富庶“天府之国”。都江堰整个工程由鱼嘴、飞沙、宝瓶口三个主要工程组成。鱼嘴为建于西北的江心洲用竹笼装石筑成形如鱼口的分水堤,将岷江之水一分为二,流入内外二江,东面为内江,供灌溉用;西面为外江,分水堤因形若鱼口得名。外江排洪,是岷江的正流;内江引水,经过人工开凿的总入水口———宝瓶口(起控制进水流量作用,因形如瓶口而得名“宝瓶口”,古时于瓶口岸边埋有铁桩,以标水位)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又在沿江石壁上刻了二十四格“水则”,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水位尺。位于鱼嘴与宝瓶口的飞沙堰利用水流本身的自然力量,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称为“离堆”。

都江堰最富于特色而古老的“杩槎截流术”———竹筐拦水坝,主干由15座杩槎构成,辅以黄泥和填充了卵石的竹笼,其他的杩槎置于拦水坝前以缓解江流的汹涌。杩槎是由6根9米,直径0.4米的圆木用竹绳绑扎而成,没用一颗铁钉。截流时,杩槎与木梁竹席相连成排,置于水中,上面用装满卵石的竹筐压重固定,在湍急的江水中可以纹丝不动。这种古老的截流方式,可以就地取材,使用灵活,功效颇高。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不废,还得益于岁修制度,即岁修、大修、特修、抢修,“深淘滩,低作堰”,十年才淘沙一次。直到如今都江堰仍在发挥积极作用。

京杭大运河

我国古代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伟大水利工程建筑、历史悠久、居于世界古运河之首的京杭大运河最初开凿于春秋末期,是贯通南北的水利大动脉。它从北京市通州区(古通州)起到长江以南的杭州(古称余杭),经过河北、天津、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六省市,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航道。它弥补了我国东部没有南北水路的缺陷,对南北的运输交通、物资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京广铁路修筑前的一千多年中南北交通的主动脉。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是2400年以前春秋末吴国开凿的沟通长江与淮河的“邗沟”,以后经历了多次的修整、改道、疏通。隋炀帝为了帝王霸业及巩固政权、加强统一的局面,在政治上强化对东南和东北地区的统治,在经济上为了便于掠夺各地的物资财富和解决南粮北调问题,于公元605年开始,动用200万劳力,历时6年,开通了南北大运河,史称“京杭大运河”。但隋代的运河走向与今天运河的走向不同,它是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向东北和东南伸展的。元代建都北京后,因要从江浙运粮到京,才改弓形截弯取直,形成了今天大运河的走向。

整个大运河系统一般分为七段:通惠河(北京市区———通州区);北运河(北京通州区———天津);南运河(天津南———山东临清);鲁运河(临清———台儿庄);中运河(台儿庄———江苏淮阴);里运河(淮阴———扬州);江南运河(镇江———杭州)。

京杭大运河的开发,客观上对巩固统一,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大运河开凿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运河中商旅往返不绝,运河两岸商业都市日益繁荣。京杭大运河的伟大工程是无数人民血汗的结晶,它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它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本章小结

本章把中国最富诗情画意的楼阁建筑,最富彰显意味的牌坊建筑,最富山水依赖的古桥梁建筑和最富有农业文明的水利建筑简约地作了介绍,为解构中国古代精深的建筑概括力和提炼中国建筑小品精湛表现力搭建起一条“通俗易懂”的知识桥梁。

思考与练习

(一)实训题

1.作一次都江堰水利建筑模拟导游讲解。

2.组织一次古塔摄影及展出。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楼阁建筑历史特点。

2.讲述楼阁、古桥、水利等建筑类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