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5188300000005

第5章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4)

宋《营造法式》上,对建筑绘画有详细的规定。明清时期,更加程式化并作为建筑等级划分的一种标志。建筑彩画在实际功能性上具有实用、美化、教化三方面的作用。实用方面,是保护木材和墙壁表面减少潮湿与蛀虫的损害影响;美化方面,既通过装饰的作用使房屋内外明快而美观;教化,则通过宗教内容的劝善或世俗内容的向善等题材,来完成“立世立民”的政治,则是教化作用。因此,建筑绘画与建筑等级文化建筑也紧密相关。如彩画的图案早期是在建筑物上涂以颜色,并逐渐绘画各种动植物和图案花纹,后来逐步走向规格化和程式化,到明清时期完成定制的同时,建筑绘画的等级意义也基本完善。

明清时期的彩画主要分三大类,一类是完全成为图案化的“和玺彩画”,一类主要为寺庙、祠堂、陵墓建筑运用的“旋子彩画”,一类是后来才兴起的“苏式彩画”。

清代彩画以“金龙和玺”最尊贵,用金量最大,以下又有许多等级,以图案的复杂程度和用金量的多少以区别贵贱。园林建筑彩画,自由灵活,可画人物、花卉、鸟兽。传统建筑的色彩虽然很强烈,但仍然符合色彩学的形式美法则。

(二)中国古代建筑绘画种类

1.中国古代建筑壁画

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或天花板上的图画,是历史最悠久的绘画形式之一,也是中国古建筑中最为灿烂的艺术瑰宝。中国建筑壁画的历史,最少可以追溯到商代。据1957年殷墟发掘报告,在距解放前发掘的殷宫殿基址悦区南边缘50米处发现壁画残块,在一块残长22厘米、宽13厘米、厚7厘米、涂有白灰面的墙皮上发现绘有红色花纹和黑2点,这大概是我国最早的宫殿壁画了。王逸《楚辞章句》说:“屈原放逐,彷徨山泽,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诡,及古圣贤、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泄愤懑。”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敬君者,善画。齐王起九重台,召敬君画之,敬君久不得归,思其妻,乃画妻对之。齐王知其妻美,与钱百万,纳其妻。”从以上两段文字可以看出,战国时期壁画规模很大,内容相当丰富,绘画的技巧倾向写实而且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宋以后,壁画又称为“界画”。建筑壁画,早期常具有宗教色彩,故多画于寺庙、墓室和石窟。墓室壁画,汉唐遗迹颇多,中国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壁画是发掘出土的西汉墓室壁画。洞窟壁画,首推敦煌莫高窟,其保存较好的壁画达数万平方米之多。寺观壁画,以元代的永乐宫和明代的法海寺最为精彩。宋以后,壁画基本沿袭唐风,加之商品意识对宗教思想的影响,艺术性已远不如唐而渐渐走向衰落。

中国古代建筑绘画随着时代发展呈现不同的特征:

———殷商时期,建筑壁画出现动物图案和对称性技法,线条粗犷。

———战国时期,建筑壁画已经十分盛兴,诸侯建造宫殿、楼台、庙堂时,壁画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建筑构件。壁画开始出现对天地、山川、神灵以及古贤、怪物的描绘。壁画规模大,内容丰富,技法倾向于写实。

———秦代,建筑壁画画法以线描为主,笔墨细润圆厚,显示一定的力度,比战国时期写实更进一步。

———汉代,壁画继承秦写实风格,并将世俗生活情景作为壁画表现的主题,人物形象古拙,甚至不成比例,但人物情态灵动活现,在中国绘画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汉代建筑壁画的突出成就,特别表现在墓室建筑的壁画上,反映的主题内容有神话传说(如洛阳卜千秋墓的人头蛇身之女娲)、历史故事(如洛阳老城汉墓的《鸿门宴》)、社会风情画(如山西平陆枣圆村汉墓的《牛耕图》)、文人歌优(如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的《乐舞百戏图》)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壁画,开始出现用不同风格去刻画历史人物肖像,亦有许多是表现劳动人民各种生产活动的场面。这表明其时民间画匠的普遍存在和壁画艺术中不加修饰的平民意识。而另一方面,专业画师,如其中的佼佼者顾恺之等又致力追求精巧细致的宫廷风格,在宫殿建筑中努力创造出神形兼备的艺术珍品。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壁画成为佛教建筑不可缺少的内容。北魏的壁画,具有原始的粗犷风格,着色用笔雄健壮丽,朴实古拙,层层晕染,立体感很强。色彩方面,以褐、绿、青、白、黑为多,一般多在赭红色的底色上绘石青、石绿、黑等颜色。北朝的佛教石窟壁画和墓室壁画,是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成就。

———隋唐建筑壁画,反映帝王贵族、宗教生活的主题渐多。隋代的壁画线条流畅活泼,人物情容逼真,用色比较丰富柔和,出现了重染面颊的新画法。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润)、章怀太子(李贤)的墓室壁画,是初唐向盛唐过渡时期艺术水平极高的作品。盛唐时期壁画,进一步融合了西域兄弟民族艺术和外来艺术的表现技法,从内容到形式焕然一新。隋唐时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同为佛教壁画艺术最为兴盛的时代,但与魏晋南北朝时期表现的那种阴冷悲惨的调子不同,隋唐绘画反映出一种优美、欢腾的歌伎文化,如敦煌莫高窟中“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飞天”壁画。

———宋代建筑壁画,总的来说在绘画技巧方面比唐代呆板,线描用笔也较拘谨,很少豪迈壮阔的场面。色彩方面多用灰暗的大绿、赭石、茶黑,显露出冷清的情调。

———元代建筑壁画,以山西永乐宫中《朝元图》为杰出典型,达到了宗教建筑壁画艺术顶峰。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壁画走向衰落的阶段,其艺术风格和结构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创新。

2.装饰卷轴画

装饰卷轴画主要用于建筑中的装饰,有张挂于正厅中间的“中堂”,有随意张挂的“条山”(直置)、“横幅”(横置)等卷轴画。

3.装饰工艺绘画

装饰工艺绘画常以花鸟、虫鱼、人神等为题材。装饰工艺绘画在材料及制作上,还常常运用极具中国特色的烧瓷制板方式。

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壁画,分布在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内。以三清殿和纯阳殿的最为精美,内绘有极为精彩的道教壁画《朝元图》。该图绘有近300个神像,由洛阳画工马君祥等人在元泰定二年(1325年)绘制而成。壁画内容主要表现诸神(相传为360值日神像,其实只有280人)朝拜道教始祖元始天尊,以八个帝、后的主神像为中心,以金童玉女、天丁、力士、真人、神王、帝君、仙伯等几百天神为四围。八个主神着帝、后装,神情肃穆。诸侍立者各不相同,表情悬殊,或慈颜悦色,或怒目圆睁,或安静宁谧,或意气风发,或左顾右盼,或直立倾听。画面多变而统一,成一自然整体,且用笔简练,傅色壮丽,富于装饰性。壁画画面虽排列三四层,却毫无杂乱之感,人物面貌精神绝少雷同,或喜或怒,或静或动,或对语或听闻,或左顾右盼,或前呼后应,生动之至。既有唐之风采,又有宋之气韵;既有墨之骨色,又有彩之雍容。

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古代道教壁画的代表,也是东方14世纪宗教绘画的典范。

敦煌壁画

敦煌是世界闻名的文化艺术宝库,不仅保存有几千尊彩塑、珍贵的古代遗书以及大量建筑形象资料和木构窟檐等文化瑰宝,同时也保存有4.5万平方米的石窟建筑壁画。敦煌每一个石窟顶部和四壁都布满了各种彩绘壁画装饰。敦煌壁画的特点是色彩热烈而活泼,多用土红、朱砂、石青、石绿、石黄、靛蓝、草绿、蛤粉等色。敦煌壁画艺术风格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衣冠服饰,都能看出这种特征。南北朝之北凉时期的壁画中,人物造型大都是高鼻大眼,衣冠服饰显然保留着印度、波斯的风习,如上身半袒;到北周时代,随着敦煌地区民族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中原和西域两种艺术风格从并存趋于融合。在人物造型上,中原式的秀骨清相与西域式的壮体2脸相结合产生了兼具两种造型优点的新形象,衣冠服饰也从原来的菩萨装和西域装变为世俗的装束。隋代壁画艺术,继承了以前的艺术风格,逐渐摆脱外来影响,走向创造本民族艺术形式的道路,起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自此而后一直到盛唐时期,莫高窟壁画艺术民族艺术的形式逐渐趋于完美。

二、中国古代建筑雕塑

(一)中国古代建筑雕塑起源与发展

中国雕塑文化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先民野居的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陶塑猪、羊,方钵上饰刻画猪、陶盆上饰刻画猪和稻穗纹,圆雕木鱼、牙雕鸟纹、骨雕鸟纹等。上古时代,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尧舜时代,以石斧作圭、圆形石饼作璧。中国雕塑作为建筑文化至晚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如宗周酆瓦(见《金石契》);《左传》有“丹桓宫之楹”、“刻其桷”的记载。

秦汉时期的建筑雕塑,在砖瓦运用上十分普遍,但最为突出的是陵墓雕塑,从秦始皇陵墓兵马俑和汉皇陵墓室碑阙、石像中,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雕塑文化对陵墓建筑的影响和贡献。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宗教雕塑成为建筑雕塑一大特色。佛教建筑物的台基、柱础、龛座以至室内装饰等处都有雕塑,雕塑成了佛教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道观建筑中也大量使用雕塑艺术,以彰显神灵之威。

明清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中国古代建筑雕塑继承传统又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成分,已经开始出现中西融合趋势,圆明园雕塑即是最典型的例子。

(二)中国古代建筑雕塑特征

1.商周时期建筑的青铜器

商周时期,青铜器作为建筑艺术的组成部分,在宗庙、殿堂上,逐渐趋于强调阶级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从功用到“礼用”的社会审美范畴。同时,比陶塑更具有装饰意味,艺术成分增多,视觉效果更为立体,艺术领域更为广阔。

2.秦汉时期的陵墓雕刻

秦汉时期,陵墓中的雕刻艺术堪称古代建筑中的精品,如地面上的石阙、石兽、石狮等,尤以石表、望柱、神道柱为最,融东西文化艺术之特征于一体,形神兼备,刻画有力,粗细适度,栩栩如生。此外,地下的雕刻品也蔚为壮观。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不仅以壮观非凡的地上建筑———万里长城为世界瞩目,也以绝无仅有的地下奇观———数以千计、神态各异的兵马俑令世人震惊。汉代好厚葬,陵墓表饰如画像石、画像砖、石人、石兽、神道、石柱树立之风盛行。汉人石刻的“画像石”、“画像砖”,是汉代艺术的奇迹。以霍去病墓深沉雄大的“明器雕塑”和墓室碑阙等为代表,出现了汉代的“纪功”审美文化思维,形成中国雕塑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陵墓雕塑,以前所未有的大气,磅礴于中国的疆土之上,演绎悠久古老的民族精神。汉和帝时,出现佛像雕刻的犍陀罗建筑艺术。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雕刻艺术

魏晋南北朝,石窟雕刻是佛儒相融的结果。印度佛教的非偶像崇拜转变为神像礼拜,使佛教造像艺术达到了高峰,体现中国文化的特质。佛像棱角渐少,圆润成熟。如敦煌莫高窟彩塑表现的释迦牟尼、弥勒、多宝等佛和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等菩萨形象,面相丰满椭圆,鼻梁高直通额际,眉长眼鼓唇薄。南朝时期,宫7雕刻、屋柱装饰雕刻技艺发达,陵墓碑、柱、翁仲、石兽等雕刻甚多,且有严谨刚劲之气质。北朝时期,道教像雕刻也颇盛行。

4.唐宋雕塑艺术

唐宋时期,雕塑以空前繁荣的现实,造就融宽容大度和圆润慈祥的审美意识,体现了雄健恢弘的大国气概,并广泛地运用铜刻铁铸等新的建筑雕刻艺术表现形式。唐建筑雕刻的重心,仍然表现在宗教建筑和丧葬建筑文化中;宋代随着商品生产的启蒙,建筑雕塑以“人居环境”的装饰性取代“政统礼仪”的教化性已经逐渐形成。

5.明清雕塑艺术

明清之际,随着手工业的逐渐发展,建筑雕塑趋于重视工艺而少大气之作,表现为涌现出较多的精雕细刻、技艺精湛之作,较少有能震撼人心的作品。建筑雕塑作品一般都是玲珑之作,尤其表现在建筑内外的装饰上,如门窗雕饰、梁栋雀替以及砖雕等,显现出艺术品质个人化、艺术性格内聚化的审美意识,形式美的含义因工艺的进步而更为纯净。

(三)中国古代建筑雕塑主要类型

1.按雕与塑分类

宋代《营造法式》总结了四种石刻表现技法,基本上概括了几千年来古建筑雕刻的表现形式:

———素平,即把砖石表面打制光平的技法,这是最简单的建筑雕刻技术;

———减地平,一般称之为阴刻的技法,把石面打磨光平之后,向下平刻出各式花纹图案和各种题材;

———剔地隐起,即把表面打制光平之后,刻去不需要的部分,留出需要的各式花纹图案和各种题材,也常称之为阳刻;

———剔地起突,也就是现代称之为浮雕的表现形式,包括浅浮雕、高浮雕。

这四种雕刻形式,无论砖、石、木、金属等艺术表现,基本相同。

塑造艺术的形式,也主要表现为四种:

———单体塑像及群像,如佛道神像、供养人、动植物等等;

———塑壁,在墙壁之上浮塑出各种佛道神像、天宫楼阁、山海景色,鱼龙幻变、人物故事等;

———屋顶塑饰,即在屋顶、屋脊、檐头等塑制(包括塑成后烧制的瓦件)的各式题材的作品;

———塑绘,这种表现形式较为少见,即在壁画之上采用雕塑手法,在主要题材的主要部分浅塑成突面,以加强其立体感。在后来的建筑彩画上的“沥粉”,也有类似的效果。

2.按艺术手法分类

中国古建筑雕塑按其艺术手法,可基本分为圆雕、浮雕、透雕三种:

圆雕,指不附于任何背景上、可供多视角欣赏的完全立体的雕刻。

浮雕,指在平面上雕出或深或浅浮凸图像的一种雕刻,根据它雕琢的深度又可分为高浮雕、中浮雕、浅浮雕三种。一般来说,压缩后的形体凹凸在圆雕二分之一以上,可称为高浮雕;形体凹凸在圆雕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间的,可称为中浮雕;形体凹凸在圆雕三分之一以下的,可视为浅浮雕。

透雕,一般指把底板镂空透亮透景的双面雕和单面雕。

3.按表现内容分类

中国古建筑雕塑按其表现内容分,可以分为明器雕塑、陵墓雕塑和佛教造像三大类。这也是中国古建筑雕塑成就和影响最大的艺术门类。

明器雕塑,亦称冥器,古代用于陪葬的替代实物的模型。其源远流长,蔚为大观的成就。尤以秦、汉两代为最高。代表作有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和西安出土的唐三彩女立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