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狼道全集:卓越个人、团队、企业的狼性法则
5196400000010

第10章 卓尔不群的狼性团队(1)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让我们形成忍耐一切的力量。我们常常成群结队地生活,共同袭击庞大的敌人,捕获弱小的动物。我们知道,是团队的力量让我们一路走来,所向无敌。在丛林中,在草原上,我们就是神!

融入团队,忠于团队

在电视里,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一群野狼追逐凶悍庞大的野牛群,假如那头稍微弱小的野牛不幸被狼群盯上,那它就很难逃脱狼口。体重只有四五十公斤的狼怎么可能捕获一千多公斤的野牛呢?靠的正是狼道!因为狼群的分工协作,相互之间默契的配合,依靠团队的力量战胜了强大的对手。

当狼群被大型凶猛动物入侵时,狼也会采用集体防御的措施,将体弱的成员围起来共同御敌,这样的话也能够击败入侵者。

每个人都知道,狼群中并不是没有英雄。同样一只独狼也可以猎杀食物,但是狼之所以选择狼群,选择团队,正是“意识”到团队的力量,每只狼都时刻把团队放在第一位。虽然独狼也可以猎杀一只兔子、一只羚羊,但是面对凶猛的野牛却只能敬而远之,甚至受到反击。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到一个企业,是需要个人英雄,还是合作的团队呢?

把狼的态度可以简单地概括成为这样一句话:对成功坚定不移的向往。多少世纪以来,狼群的集体智慧逐渐被编成遗传密码而成为它们体内基因的组成部分。狼群掌握了这样一门技艺,那就是:始终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那些能促使它们实现目标的行动之上。

狼群——它们总有一定的计划,从来不漫无目的地围着它们未来的猎物乱跑,尖声狂吠。它们会制定出一些战略,通过相互间不断地进行沟通将其付诸实施。关键时刻到来的时候,每只狼都很明白自己的作用,并能准确地领会到集体对它的期望,时刻把集体的命令放在第一位。

狼从来就是不靠运气获得猎物的。狼群的凝聚力、团队精神和训练才是它们存亡的决定性因素。

一些组织中流传着这样的愚蠢的观点,称组织中的每个人,若想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必须立志成为领导。这种观点是通过一些总经理在错误的思想指导下讲出来的蠢话体现出来的。他们总是说自己只肯雇用那些声称要得到他的总经理职位的人。显然这是想要用来证明这个人诚实、勇敢、奋发图强、充满活力、有雄心壮志……诸如此类。可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场面,让参加面试者跳进老板布置好的圈套里。他发出的不是集体精神、默契的配合和忠诚的信号,而是在警告面试者这个组织中总是在对抗和争抢。

在狼群中并不是每只狼都会争着去做领袖。在它们当中有技艺高超的狩猎者,有尽心尽责的保姆,还有幽默风趣的逗乐者,但是每匹狼都被它最称职的位置所吸引。这并不是说没有权威、地位和身份的挑战——挑战的确存在,而是因为它们时刻把团体放在第一位,时刻服从团队的需要。而每只狼的作用,从它还是狼崽时就在玩耍中开始形成,并在以后的岁月中逐渐完善。它们的态度一向都是基于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对集体最有利?”这正好与人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假如得不到我们想要的,就总是想搞阴谋破坏,搅乱我们的团体、家庭或者生意。

现在的狼群很少真正受到其他动物的威胁,它们坚持不懈地训练它们的智慧和技能,因此几乎不可能受到袭击。它们是设计机会的大师,一旦机会来临了,它们便立刻准备就绪迅速行动。

由于训练有素、准备充分、计划周密、相互沟通及重视行动,狼群总是对胜利抱着很大期望。虽说事实上狼群成功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但它们的态度是成功是一定会到来——成功的确到来了。

企业是一个团体,作为这个团队中的每个员工,也必须学习狼的团队第一的精神,必须要把团队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以团队的目标牺牲自己的利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只有这样,这个团队才有可能成功,而作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分子的员工才能从中得到更大更多的好处。

假如一个员工意识不到团队的重要性,那么在他的心中也没有团队第一的意识,那么,即使有千万种规章制度或要求,他可能也不会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完美,他可能会产生对某些要求不理解,或认为多余而觉得厌倦、麻烦等许多的问题。

李先生在希尔顿饭店有过这样的经历。他早上起床,先打开门,走廊尽头站着的漂亮服务员就走过来说,早上好,李先生。李先生想,对自己说早上好是很正常,但她怎么会知道自己姓李呢?于是就马上问她:“你怎么知道我姓李?”“先生,昨晚上你们睡觉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记住每个房间客人的名字啊!”

然后,李先生从四楼坐电梯下去,到了一楼,电梯门一开,有个服务员站在那里,早上好,李先生!李先生心里很纳闷地问:“你怎么也知道我姓李?怎么可能?”“先生,上面有电话下来,说你下来了。”然后李先生就去吃早餐,吃早餐的时候送来了一个点心。李先生就问,这中间红的是什么?服务员看了一眼,后退一步说,那是什么什么。旁边那个黑黑的是什么?她又看了一眼,后退一步说,那只是什么什么。她为什么后退一步呢?原来是为了防止她的唾沫会溅到李先生的菜上。

也许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只是觉得很正常而忽略过去了。但是,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事,却体现出深刻的道理。如果那个服务员没有一种以希尔顿饭店为第一的团体精神,她能表现得这样尽职尽责吗?一个没有团队感的员工,怎么可以成为一个积极进取、自动自发的员工呢?

事实上看来,只要每个员工都勤奋、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工作同样会赋予每个员工以荣誉。每个人工作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每月有一份不错的薪水,或者是为了有一份可以谋生的职业,重要的是还要追求一种认同感、归宿感和成就感,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团队第一的基础之上。只有时时把团队放在第一位,才能让自己对待工作全力以赴,才能让自己自觉地远离任何借口,远离一切有损于公司和工作的行为。从而在工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融入到集体之中,最终将获得更好地发展。

相信自己,信任同伴

狼从来都不会相信猎物会自己跑到身边来,它们知道所有的食物都必须依靠艰苦的狩猎。残酷的生存环境磨炼了狼的意志和技能,狼永远都相信自己的努力与谨慎,也绝对信任自己的同伴。世界上只有为了团队自我牺牲的狼,绝对没有出卖同类的狼。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名虔诚的佛教徒遇到了难事,便去庙里求拜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你是观音吗?”

“是。”那人答道。

“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因为我也遇到了难事。”观音笑道,“可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观音做到了这一点,他知道求人不如求自己,相信自己就等于有了一个上帝。每个人都会遇到难事,那就要看你怎样去解决这个难题。遇到了难事去求拜观音便可以迎刃而解吗?不可以,那样做只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而已,问题并不能解决。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勇敢去面对问题,并且要相信自己——自信。

不怕困难和不幸,并敢于正视它、蔑视它的人,在巨大的不幸面前头脑清醒,要相信自己可以成功,斗志倍增,隐伏在生命最深层的潜力在面临绝境时充分爆发出来,往往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海伦·凯勒的双眼从未见过光明,但她发明的盲文却将千万盲人引向春光明媚的世界;还有保尔,他的手几乎不能用了,但他用自己的行为证明——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他们留给我们的是自信,是坦然,是敢于向自我挑战、超越自我的精神!挑战自我,才能重新评价自我,认真审视自我,深刻反省自我,不断总结自我,从而更好地深化、发展、完善自我。挑战自我,才能战出信心,战出实力,战出经验,才能经受磨炼和考验,才能承担更多的责任,铸造更辉煌的人生!

然而,凡事都有限度,“过犹不及”。我们在相信自己的同时,也要相信别人,这是由事物的多变性与自我局限性决定的。很多时候我们的目光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鼠目寸光”而又“自以为是”。这时别人多角度的观察、评价更具客观真实性,我们要相信别人。齐王有管四方、理朝政的能耐,但他同时也接受了邹忌的“纳谏”,而使“燕、赵、韩、魏皆朝于齐”。唐太宗自有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但同时也接纳了魏征的“十思”,而不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于是有了开明盛世。朱元璋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的建议,于是也国泰民安。相反,那顽固的马谡置王平忠言于不顾,自认为“熟读兵书”,结果痛失街亭,丢掉性命。别人的意见有时是好的,有时则不是,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才是明智之举。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不能夸口自己是完美的,代表着亘古不变的真理;但同时也没有人一无是处,因此我们要相信自己,同时也要相信别人。

在“胸有成竹”时相信自己,在“迷茫怅然”时相信别人,让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你会拥有精彩的人生。

相信别人是做好工作的开始。不论他人素质层次的高或低,我们都应该坚信他们都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需要,有被人尊重和认可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公元前4世纪,在意大利有一个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轻人触犯了国王。皮斯阿司被判绞刑,将要在某个法定的日子里被无辜处死。皮斯阿司是个孝子,在临死之前,他希望能与远在百里之外的母亲见最后一面,以表达他对母亲的歉意,因为他不能为母亲养老送终了。

他的这一要求被告知了国王,国王感其诚孝,决定让皮斯阿司回家与母亲相见,但条件是皮斯阿司必须找到一个人来替他坐牢,否则他的这一愿望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近乎不可能实现的条件,有谁愿意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替别人坐牢,这岂不是自寻死路。

但茫茫人海就有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

达蒙进牢房以后,皮斯阿司回家与母亲诀别。人们都静静地看着事态的发展。日子如水,皮斯阿司一去不回头。眼看刑期在即,皮斯阿司也没有回来的迹象,人们一时间议论纷纷,都说达蒙上了皮斯阿司的当。

行刑日是个雨天,当达蒙被押赴刑场时,围观的人都在笑他的愚蠢,那真叫愚不可及,幸灾乐祸的人大有人在。但刑车上的达蒙不但面无惧色,反而有一种慷慨赴死的豪情。

追魂炮被点燃了,绞索也已经挂在了达蒙的脖子上。有胆小的人吓得紧闭双眼,他们在内心深处为达蒙深深地惋惜,并痛恨那个出卖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

但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淋漓的风雨中,皮斯阿司飞奔而来,他高喊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这真正是人世间最感人的一幕,所有的人都齐声高喊起来,刽子手甚至以为自己身在梦中。消息传到了国王的耳中,国王将信将疑地急急亲赴刑场,他要亲自目睹自己的子民。最终国王万分喜悦地为达蒙松了绑,并当场赦免了皮斯阿司的罪行。

这个故事不仅是感人,而且摇醒人的灵魂。千百年来,有关朋友的解释千种万种,但意大利的史书作者固执地并在这个故事后面,只就朋友的含义写了一个词,那就是:信任。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相信自己,也要信任自己的同伴。“管鲍”,是指公元前7世纪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管仲和鲍叔牙早年合伙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钱,分红的时候却拿很多钱。鲍叔牙毫不计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大,还问管仲:“这些钱够不够?”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参军作战,临阵却逃跑了,鲍叔牙也没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为牵挂家里年老的母亲。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当时齐国朝政很乱,王子们为了避祸,纷纷逃到别的国家等待机会。管仲辅佐在鲁国居住的王子纠,而鲍叔牙则在莒国侍奉另一个齐国王子小白。不久,齐国发生暴乱,国王被杀,一时国家没有了君主。王子纠和小白听到消息,急忙动身往齐国赶,想抢夺王位。两支队伍正好在路上相遇,管仲为了让纠当上国王,就向小白射了一箭,谁知正好射到小白腰带上的挂钩,没有伤到小白。后来,小白当上了国王,历史上称为“齐桓公”。

齐桓公一当上国王,就让鲁国把王子纠杀死,把管仲囚禁起来。齐桓公想让鲍叔牙当丞相,辅助他治理国家。鲍叔牙却认为自己没有当丞相的能力,他大力举荐被囚禁在鲁国的管仲。鲍叔牙说:“治理国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宽厚仁慈,忠实诚信,能制定规范的国家制度,还善于指挥军队。这都是我不具备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只能请管仲当丞相。”齐桓公不同意,他说:“管仲当初射我一箭,差点把我害死,我不杀他就算好的了,怎么还能让他当丞相?”鲍叔牙马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更何况当时管仲是为王子纠效命。一个人能忠心为主人办事,也一定能忠心地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称霸天下,没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齐桓公终于被鲍叔牙说服了,把管仲接回齐国。

管仲回到齐国当了丞相,而鲍叔牙却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的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也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

鲍叔牙死后,管仲在他的墓前大哭不止,想起鲍叔牙对他的理解和支持,他感叹说:“当初,我辅佐的王子纠失败了,别的大臣都以死誓忠,我却甘愿被囚困,鲍叔牙没有耻笑我没有气节,他知道我是为了图谋大业而不在乎一时之间的名声。生养我的是父母,但是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同事的帮助和支持,只有充分信任你的同伴,他们在你需要帮助或孤立无援时才会给你最无私、最真诚的支持;只有信任你的同伴,我们在这个集体中才会有归属感和责任感,才会抛弃一切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分工合作,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