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本看懂中国史
5197500000010

第10章 东周(2)

周惠王病死后,周襄王姬郑担心惠后生的庶子子带争位而秘不发丧,并急忙派人向齐桓公求援。齐桓公马上召集诸侯在洮(今山东省-城县西)开会,宣布拥护姬郑为天子。姬郑在即位后才放下心,宣布了惠王的死讯。

曾被周惠王欲立为太子继承王位的子带,在周襄王登基后不甘心失败,从公元前648年起,几次引导西戎兵攻周,都先后被挫败。公元前636年,姬郑发觉王后隗氏与子带秘密勾结,立即废黜了隗后。子带得到消息,再次引导西戎兵攻周,攻占了都城。姬郑仓皇逃出,避居于郑国的汜(今河南省襄城县),向各国诸侯求救。即位不久的晋文公打着勤王的旗号,于公元前635年出兵攻克子带当时所在的温,生擒子带,然后迎姬郑回都城,将子带押到都城处死,平定了内乱。这次内乱,史称“子带之乱”。

平定了叛乱之后,姬郑为晋文公举行了庆功宴。晋文公更向姬郑“请隧”(要求在死后也享受天子规格的葬礼),被姬郑婉言拒绝,而将阳樊、温、原和攒茅四个邑(在今河南省济源县、温县和修武县内)赐给晋作为报答。三年前,秦、晋两国已经擅自将允姓的一支戎族迁居到周王朝境内的伊川(今洛阳市南伊河)一带,占据了这块地方。这样,周王朝的地盘仅剩下方圆一百多里的弹丸之地。

姬郑在位的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宋国的癸丘(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召集鲁僖公、宋襄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等国会盟,而以齐桓公为主盟。姬郑为了感谢齐桓公对他的支持,特地派周公宰孔参加了大会,并将周天子祭祀祖先的祭肉分赐给齐桓公,还声明齐桓公不用行谢恩的下拜礼,以示对齐桓公霸主地位的承认。

这次会盟史称“癸丘之盟”,它使齐桓公的声望达到最高峰。六年后齐国名相管仲病死,又两年后齐桓公病死,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争夺国君的权位,内乱不已,国力削弱,从而使齐国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接着称霸的是宋襄公,他是个空谈仁义道德,却一心想争霸诸侯的人。公元前638年11月,楚国伐宋,宋襄公率领大军迎战于泓(河名,即今河南省柘城西北的漶河)。他认为君子不能乘敌军正在渡河时发起攻击,不能乘敌军未列阵之前冲锋,不能俘虏头上有些白发的敌兵,因而不顾部下一再请战,坐失战机,最后被从容列阵后的楚军打得大败,他自己也受了重伤。虽然宋国是一个小国,按实力来说是轮不到霸主地位的,而且因为宋襄公的仁义之谈,一再在作战中受辱,但是正因为宋襄公的仁义才收留了沦落的重耳,并为自己死后五年化解了一场亡国之灾。司马迁也因为宋襄公的仁义之举,把他列入春秋五霸之中。

公元前632年4月,晋文公率领大军在城濮(今河南省濮县内)之战中大败楚军,声威大振。晋文公将一千名楚军俘虏和一百辆俘获的战车献给姬郑,姬郑回赠了一百张红色的弓和一千张黑色的弓,并答应晋文公可以征伐其他诸侯。同年冬,晋文公在郑国的践土(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大会诸侯。为了增加他的威望,更派人暗示姬郑应该前去赴会。姬郑感到堂堂周天子竟然落到了唯诸侯之命是从的地步,十分难堪,又慑于晋国的威力,不得不前往。晋文公这时成为威震中原的霸主。

继晋文公后称霸的是秦穆公。他任用贤才百里奚等人,增强了国力,于公元前624年伐晋,取得大胜,威望大振,连西戎二十多个小国和部落都闻风归附,秦穆公被尊奉为西戎的霸主。秦又大力向东发展,扩地一千多里。姬郑派使者送去铜鼓十二面,表示祝贺,也就是正式承认了秦穆公的霸主地位。

周顷王:周天子不被载入史书

周顷王姬壬臣是周襄王的儿子,约公元前619~前613年在位。姬壬臣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致于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卿士毛伯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二月了。这件事被司马迁加载到《史记·周本纪第四》中:“三十二年,襄王崩,子顷王壬臣立。顷王六年,崩,子匡王班立。”

周襄王在位三十二年(东周年表上是三十三年),带着风雨的一生走了,其儿子姬壬臣于公元前619年即位,成为周顷王。这位短命的帝王,在他六年的政治生涯中,没有什么作为。司马迁只在《史记·秦本纪》中交代了一下与他在位期间有关的记载:

“缪公子四十人,其太子罃代立,是为康公。康公元年。往岁缪公之卒,晋襄公亦卒;襄公之弟名雍,秦出也,在秦。

“晋赵盾欲立之,使随会来迎雍,秦以兵送至令狐。晋立襄公子而反击秦师,秦师败,随会来奔。二年,秦伐晋,取武城,报令狐之役。四年,晋伐秦,取少梁。六年,秦伐晋,取羁马。战于河曲,大败晋军。晋人患随会在秦为乱,乃使魏雠余详反,合谋会,诈而得会,会遂归晋。”

司马迁的这段记载讲述的是周顷王即位后秦国发生的事,司马迁的意思是说:秦穆公有四十个儿子,他死后由太子嬴罃(yīng)即位(秦康公)。秦穆公死的当年(公元前621年,周襄王三十一年)秦康公没有即位,晋襄公与秦穆公死于同一年(公元前621年)。

晋襄公有一个弟弟叫雍,姬雍的母亲是秦国人,所以他留在了秦国。正因为姬雍在秦国,所以晋国的权臣赵盾(约公元前654~前601年)想立姬雍,派一个名叫随会的人到秦国迎接姬雍,秦国派兵把姬雍送到了令狐(今山西省猗氏县西),结果晋国人反悔立了襄公的儿子,反而袭击了护送姬雍回国的秦国军队。秦国兵败,随会只好投奔了秦国。

秦康公第二年(公元前619年),秦国人因为这件事讨伐晋国,夺取了晋国以东的武城(这是一个失落的地名,有些学者认为是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一带,属于春秋的赵地。从赵盾说话没算数来看,秦国人有可能是报复赵盾),回报去年令狐一战的仇恨。

秦康公四年(公元前617年),晋国因武城之仇又讨伐秦国,夺取了秦国的少梁城(今陕西省韩城市南)。秦康公六年,秦国人又因少梁之仇讨伐晋国,占领了晋国的羁马(今山西永济南)。接着又进攻河曲(今山西省河曲县),把晋军打得狼狈不堪。晋国人因此忧虑随会为秦国人出谋划策,派大夫魏雠(shòu)余假装反叛投降秦国,与随会合谋,带随会返回了晋国。

这就是周顷王时代,秦、晋两个历史上的婚姻国的复仇史,对这一段历史的记载多是一些残存的史料和支离的碎片,是史书中一段遗失的历史。此时不仅秦晋动乱,鲁国也是如此。

在《左传》里,鲁文公八年(公元前619年,周顷王的父亲周襄王死的这一年)有这样的记载:“秋,襄王崩。”到了鲁文公姬兴九年二月,《左传》是这样记载的:“二月,庄叔如周,葬襄王。”

也就是说,周襄王在公元前619年秋天死,到了第二年春二月才下葬,停留尸时间七个月左右,鲁国人派庄叔到洛阳参加了周襄王的葬礼。到了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左传》记载说:“十四年春,顷王崩。周公阅与王孙争政,故不赴。凡崩,薨,不赴则不书。”

《左传》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鲁文公十四年春天,周顷王死了。周公姬阅与周襄王的孙子争夺政权,所以鲁国人没有派人到洛阳为顷王吊丧。从鲁国的历史记载中,凡是帝王死、诸侯亡,只要没有派人前去,鲁国历史就没有记载下来。由此可以看出,周顷王在位的时候,周天子已经完全成为一具摆设。

周匡王:楚庄王一鸣惊人

周匡王姬班是周顷王的儿子。在位六年(约公元前613~前607年)。因为此时周朝君王的影响力太小,史记官员已经不再记载他们的事了。司马迁说:“匡王六年,崩,弟瑜立,是为定王。”(《史记·周本纪第四》)周匡王姬班和他父亲一样,在位时间都是六年。

周顷王死了以后,周公姬阅(周朝的权臣)与周襄王的孙子争夺政权,所以无人为周顷王送行。这个没有多少影响力的天子之位,最后被顷王的儿子姬班夺得。不仅周室无人吊丧,而且鲁国人也没有派人到洛阳为顷王吊丧,连其他国家也没有派人去。

鲁国的历史记载说:“彗星入北斗星,周朝的史官说:‘七年,宋、齐、晋君死’。”也就是说周顷王延伸下去的第七年(公元前612年),宋国、齐国、晋国三国的君主都会先后去世。而事实上周顷王死的这一年(公元前613年),齐昭公姜潘死,他的弟弟姜商人杀了太子自立,也就是齐懿公。晋国权臣赵盾率领八百辆战车到邾国迎接姬捷菑(晋国宗室女为邾文公生的儿子,同时为周王室摆平了周公作乱的事),宋国国君也没有死,说明周朝的史官没有全部说对。倒是楚国的穆王死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即位。

楚庄王继位后,晋国趁这一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诸侯国又拉到了晋国的阵营,订立了结盟的条约。楚国的大臣都很不服气,向楚庄王提出要与晋国争霸权。可是,楚庄王知道自己刚继位,对大臣的忠、奸不了解。于是,他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就这样窝窝囊囊地过了三年。

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第十》中记载:楚庄王即位三年来,没有下达一次命令,日夜寻乐。他知道大臣对他的行为很不满意,还在京城郢都(湖北江陵)下了一道命令:“有谁敢劝谏出兵与晋国争霸,格杀勿论!”

有一天,一位叫伍举的大臣,实在看不过去了,他闯进王宫入见庄王。楚庄王左手抱着郑国嫁给他的娇姬,右手搂着越国的美女,悠闲地打发时光。他听说伍举要见他,就把伍举召到面前,假装爱理不理地问道:“你来干什么?”伍举看出了对方的心事,巧妙地回答说:“有人让我猜谜,我猜不着。大王是个聪明人,请大王猜猜吧!”

楚庄王听说要他猜谜,觉得伍举话中有话,连忙说:“你说出来听听。”伍举见庄王接受了自己的话题,马上说:“楚国土山上有一只鸟,身披五彩,样子也很神气。可是它停在树上三年,不飞也不叫,陛下说说这是什么鸟呀?”楚庄王心里明白,这是机灵的伍举在影射自己,可是他也打谜语似的说:“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就要冲天;三年不鸣,一鸣将要惊人。你伍举退下,我知道了。”

楚庄王说这句话之后,几个月过去,可是他更加淫乐。大臣苏从看不下去了,他入宫劝阻。楚庄王对苏从一本正经地说:“你不听从禁令吗?”

苏从早就置生死于度外,从容地回答说:“我已经作了杀身成仁的准备,目的是想让君主明白我说的道理,如果陛下明白了道理,这才是我的心愿呀!”

楚庄王忽然站起来,动情地说:“大夫的话都是忠言,我必定照你说的办。”随即,他便传令解散了乐队,打发了舞女,决心要大干一番事业。楚庄王首先整顿内政,起用有才能的人,将伍举、苏从提拔到关键的职位上去。当时楚国的令尹斗越椒野心勃勃,想要篡位。楚庄王便任命了三个大臣去分担令尹工作,削弱了他的权力,防止斗越椒作乱。

楚庄王一边改革政治,一边扩充军队,加强训练军士,准备与晋国决战,一雪城濮之战的恨。他在即位的第三年,率兵灭了庸国(今湖北竹山县一带);第六年,战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战败了陆浑(今河南嵩县北部)的戎族。其间还发生“问鼎中原”的故事。楚国的势力和声威便大大振作起来,然而却没想到楚国内发生了叛乱。

楚庄王平定完内乱,又经过多年精心的准备,决定挥军北上,与晋国争霸。

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98年),楚庄王趁陈国内乱的时机,发兵降服了陈国。次年,楚庄王亲自率领大军去进攻郑国。陈国、郑国全是晋国的保护国,楚国发兵陈国、郑国,便是向晋国挑战,对晋国的霸主地位不承认。

此后,楚晋发生了交战,楚国一洗城濮之战的耻辱,大败晋国。三年未鸣的楚庄王终于一鸣惊人。以后,楚庄王又陆续让鲁、宋、郑、陈等国归顺,他继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之后,也当上霸主。他前后统治楚国二十三年,使楚国强盛一时。

楚晋之战时,晋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统治者昏庸无能致使国家混乱、力量衰弱,从而逐渐丧失了从前的霸主地位。周匡王时的晋国国君是晋灵公,在他宫内,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赵盾事件。原来,晋灵公是一个只顾享乐,不理政事的国君。他又喜欢恶作剧,经常从宫台上用弹弓把别人弹得头破血流,人们东躲西闪,他看着高兴。

有一次,厨师没有将熊掌煮熟,晋灵公竟把他杀了,用草席裹着,叫宫女在朝廷上拖过。执政大臣赵盾多次劝谏,晋灵公竟派武士 麑(音除尼)去谋刺赵盾。 麑一早去赵盾家,见赵盾大开着卧室门,穿着朝服,正襟危坐地在等待天明上朝。 麑深受感动地说:“对国君不忘恭敬,是替民众办事的好人。杀了他,对不起百姓;不杀他,国君不会放过我,如此进退两难,不如一死了之。”就一头撞向庭院中的槐树而倒地身亡。

晋灵公此计不成,又假装着请赵盾赴宴,埋伏好了武士,准备杀死赵盾,不料赵盾遇救逃了出来。后来,赵盾的族弟赵穿将晋灵公杀了,赵盾才返回都城。

周定王:“春秋五霸”成型

周定王姬瑜继位的这一年春,楚庄王又带兵攻伐陆浑(今河南省嵩县北部)的戎族,事后,并在周王朝的边境上阅兵示威,吓得姬瑜赶忙派大臣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庄王劈头就问周朝都城宗庙内九鼎的“小大轻重”。九鼎是天子权力的象征,问九鼎的重量,也就意味着有觊觎天子权位的野心。经过王孙满的驳斥,楚庄王才引兵退去。这件事,史称“问鼎中原”。

接着,楚庄王在平定内乱后,频繁出击,先后攻灭了舒、蓼等小国,降服了陈国、宋国。公元前597年在必(今河南省郑州市东)之战中,楚庄王又一举歼灭了拥有六百辆战车的晋国大军,并继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后当上了霸主,历史上将他们称为“春秋五霸”(另一说是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晋国赵盾已经病死,子赵朔袭职,辅佐晋景公。晋灵公的宠臣司寇屠岸贾要为晋灵公报仇,就鼓动武将们说:“赵盾犯有弑君大罪,如今他的儿子还是朝中重臣,这怎能允许!”并带着军队围攻赵朔居住的下宫,杀死了赵朔和他的一族。赵朔的夫人因为是晋成公的姐姐庄姬,得以幸免。

庄姬正怀着孕,避居于晋景公宫中。不久,她生下了一个男婴,屠岸贾便守住宫门索要男婴。庄姬将男婴藏在胯下,祷告说:“如果天要灭赵氏,你就哭吧;如果天不想灭赵氏,你就别哭。”男婴竟然不哭,得以脱身。

赵朔有个门客叫公孙杵臼,他对赵朔的朋友程婴说:“抚育这孤儿成人与死,两者哪件难?”程婴回答说:“死容易,抚育孤儿成人难。”公孙杵臼就说:“那请君承担难的那件事,我去承担容易的,让我先死去吧。”他就带着自己的婴儿躲进山里,然后让程婴假装去向屠岸贾告密,谎称赵氏孤儿躲在山中。屠岸贾大喜,立即派兵随程婴进山,杀死了公孙杵臼和他的儿子。这样,赵氏孤儿就被保全了下来。程婴抱着孤儿躲进山中,给他取名为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