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每天一个好寓言大全集
5198300000020

第20章 亲情寓言(8)

“兵兵,不许这样跟阿姨说话!”

“不用你管!不用你管!”兵兵瞪着眼跺着脚嚷道。

乘客的目光纷纷投向爱华。爱华的脸都涨红了,她抬起手来,一巴掌正要打过去。可一看到兵兵嫩白的小脸,巴掌又放了下来。快过年了,不能打孩子,这大冷的天,要是哭个不停,感冒上火怎么办?她想着,从网兜里掏出橘子:“好乖乖,别闹了,吃个橘子吧。”

“不要!”兵兵一伸手便打掉了妈妈递过来的橘子。

“好,等下了火车妈给你买。”

“我还要小飞机、小机枪。”

“行,给兵兵买小火车、机枪、飞机。”她终于成功地把哭闹不休的兵兵给哄住了。

“对孩子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你那不是爱孩子呀!”

这人怎么一点儿都不懂母爱呢,你能忍心让孩子哭个不停吗?爱华心中很不高兴。当她不满的目光触碰到中年妇女严肃的目光时,不禁想起刚才上火车时的情景,便改变了话题。

“大姐,你上保定出差?”

“不,我也是去看孩子。”中年妇女目光移向窗外。

“你家孩子多大了?”

“19岁。”

“大姐,你可算是熬出头了。你孩子在是上大学还是在当兵?”爱华羡慕地往中年妇女跟前凑。

中年妇女依然看着窗外,许久才转过身抚摸着兵兵的头:“都不是,他在监狱……”

寓言者说

想起一句古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果父母只知道一味溺爱孩子,由着他们的性子来,其实是害了孩子。每个父母都应该掌握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因为这关乎孩子将来的一生。

父亲的爱

——父爱是沉甸匈奴

有这样一句话,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说的是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特别疼女儿。这句话指的应该是每个女儿小时候的事吧。

我小时候,也亲父亲。不但亲,还瞎崇拜,把父亲当成举世无双的英雄崇拜着。那个时候我的口头禅是“我爸怎样怎样”,好像因为有了那个爸爸,一下子就很了不得似的。

母亲还曾嫉妒过我对父亲的那种亲。有一天,下雨了,一家人都坐在屋里,父亲在修整二胡,母亲在纳鞋底,于是闲聊到我长大后的事。母亲问:“长大了有钱了买好东西给谁吃?”我几乎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给爸吃。”母亲又问:“那妈妈呢?”我指着在一旁玩的小弟弟对母亲说:“让他给你买去。”哪知道小弟弟听我这么说,非要随着我,也嚷着说要买给爸吃。母亲的脸当时就挂不住了,竟还哭了起来,说白养了我这个女儿。父亲在一边讪笑,说孩子懂啥,语气里却透着说不出的得意。

但等我真的长大了,却与父亲疏远了。每次回家,跟母亲有唠不完的家长里短,一些私密的话,也只愿跟母亲说。而跟父亲,却是三言两语就冷了场。他不善于表达,我亦不耐烦去问他什么,什么事情问问母亲就可以了。

我回家也经常带回礼物,衣服或者吃的,但都是买给母亲的,却少有父亲的。印象里,父亲从来都不装扮的,永远的一件白色的衬衫、一条蓝色的裤子。偶尔有那么一次,我们学校里开运动会,每个老师发一件白色T恤。因为我很少穿T恤,就挑了一件男式的,本想给爱人穿的,但爱人嫌大,也不喜欢那质地。回娘家时,我就随手把它塞进包里面,带给了父亲。

我永远忘不了父亲接衣时惊喜的样子,像是突然间遭遇了意外。他脸上先是惊愕,而后拿着衣服的手开始颤抖,不知怎样摆弄才好,傻笑了半天才平静下来,问:“怎么想到给爸买衣裳的?”

原来父亲一直是落寞的啊,只是我忽略他太久太久了。

这之后,父亲的话明显多了起来,乐呵呵地穿着我带给他的那件T恤。三天两头打电话给我,闲闲地说些话,然后总是不经意地说一句:“有空多回家看看啊。”

暑假来临时,又接到父亲的电话,他在电话里很兴奋地说:“家里的苹果树结很多苹果了,你最喜欢吃苹果的,回家吃吧,保你吃个够。”我当时正在为杂志社写稿,心不在焉地说:“好啊,有空我会回去的。”父亲“哦”一声,兴奋的语调立即低了下去,是失望了。父亲说:“那记得早点回来啊。”我“嗯啊”地答应着,把电话挂了。

一晃近半个月过去了,我完全忘了答应父亲回家的事。一日深夜,姐姐突然来电话。聊了两句,姐姐问:“爸说你要回家的,怎么一直没回来呢?”我问:“你有什么事吗?”姐姐说:“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爸一直在等着你回家吃苹果呢。”我在电话里听着便笑了,我说:“爸也真是的,街上不有的是卖苹果的吗?”姐姐说:“那可不一样,爸特地挑了几十个大苹果,专门留给你,因为怕坏掉,就天天用井桶吊着,放井里面给凉着呢。”

我的心像被什么击了一下似的,来来回回震荡了好久才平息下来,除了重复那句“爸也真是的”,就再也说不出其他话来了,井桶里吊着的何止是苹果?那是一个老父亲对女儿沉甸甸的爱啊。

寓言者说

从平淡生活的琐事中,作者描写了女儿对父亲感情的一系列变化:从亲近到疏远到最后的醒悟,其间显现的是父亲对女儿浓浓的爱意。而女儿在忽视父爱之后的顿悟,让我们的心情也豁然开朗。

农民父亲

——父亲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但记忆中,有三件事让我现在想起来,仍感觉他平淡的话语中有着一种禅意。

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天里,大雪连续下了两天两夜才停止,面对白雪皑皑的庭院,这可把我和小弟给乐坏了,我们围着庭院里的积雪不停地跑呀跳呀。父亲或许不赞成我们以踏雪为乐,因为扫雪的他,一见我们跑湿了鞋,弄脏了棉裤,便扔下了扫帚,阴沉着脸,呵斥我和小弟。见我们一时不理睬他,他便拿出为人父的威严,罚我们把院中的积雪全滚成球。一听父亲要我们滚雪球,可把我俩给高兴坏了。

谁知,滚一两只雪球是挺有趣的,但要把一院子的雪全部滚成球,而且周而复始、反反复复地滚着,真是很让人头疼。可一见父亲严厉的眼神,我们又不得不继续滚雪球。

滚着滚着,手冻僵了,脚也发麻了,腰也弯酸了,渐渐地我们觉得滚雪球是一种辛苦无趣的机械运动。可父亲丝毫没有让我们停下的意思,今天滚不完,明天、后天就得继续滚。

然而,有一天我们在滚雪球时,发现滚成的雪球越来越小,正在滚的雪球也没有前几天的大和重。顿时,我们又产生了信心,滚雪球时产生的所有劳苦、疲惫、绝望忽然全消失了,我们又回到了起初滚雪球时的那种充满童真的快乐中。等我们滚完院中的雪,先前滚成的雪球也变成了一摊水。父亲这时对我们说,生活中的种种苦痛就像是那只越滚越大的、越滚越沉重的雪球,我们不情愿地推着它们,被永无休止的劳苦和疲惫缠绕着,殊不知,天空中的太阳也正在帮我们融化着地上的雪球,到底是什么让你们陷入了滚雪球的劳苦中?其实答案是你们自己。

一天,我和父亲在河边钓鱼。突然我发现在我的鱼窝边出现了一条大鱼,我马上喊父亲:“爸,我的鱼窝边有一尾大鱼!”父亲不理我,继续钓他的鱼。我心想:这正是我最想钓的大鱼,我一定要把它钓上来!于是我提起鱼竿,把钩抛到那尾鱼的嘴边,可它根本不为钩上的美食所动,我尝试用钩靠近青鱼的嘴,它却一摆尾不见了。我懊悔至极,心里埋怨父亲为何不来帮我钓上那尾大青鱼?

我把鱼钩放回鱼窝继续钓鱼,不一会儿,那尾鱼又出现了,似乎是存心在戏弄我。我又喊父亲,父亲只一句:“别理它,你钓自己的鱼!”而我禁不住大鱼的诱惑,故技重演,结果又被青鱼“戏弄”了一回。再次回窝垂钓,我在心里检讨起来:我一心想钓大鱼,这好像被青鱼猜到了,我应该完全忘记它的存在,专心钓自己窝里的鱼。我的目标是钓水下的鱼,岂能被水上的大鱼牵制了钓鱼的欲望!想到这,我集中注意力地钓起鱼来。一场阵雨后不到十分钟,我的浮标剧烈地抖动起来,我知道时机已到,一提竿,竿身弯成好看的弧线,在父亲的帮助下,我钓上了一尾大青鱼,一看,正是那尾浮在水上的青鱼。

父亲说,雨天空气压强低,青鱼缺氧就会上浮,不过雨后,水中氧气充足,它自然会沉到水底觅食。人有时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往往过于执著,急功近利。实际上,凡事以平常心对待,事情更容易获得成功,这样钓青鱼比它浮在水中时更容易吧!

还有一件事令我至今记忆犹新,一次,堂弟伸看自己的右手,故意动了动大拇指旁长出的一截六指,对父亲说:“大伯,我这指头砍了好,还是不砍好?”

父亲握住堂弟伸过来的小手,捏了捏多出的六指,问堂弟:“疼不疼?”堂弟龇牙咧嘴地说:“疼!”“感觉得到疼,还是不要砍的好!”父亲坚定地说。“不把它砍了,别人看我手说是畸形!”堂弟仍犹豫着。

这时,父亲把堂弟五指握成个拳,问:“如果你的拳头一直是这个样子,你会怎么叫它?”

“畸形!”堂弟脱口而出。

接着,父亲又让堂弟把手张开,平放在眼前,说:“如果这只手永远是这样呢?”

“也是畸形!”堂弟依旧脱口而出。

这时父亲对堂弟说:“‘握紧拳头’是一种不动的现象,‘伸直手掌’是另一种不动的现象,由此可见‘不动’则是‘畸形’,和你是不是六指没有关系。

手之所以有用,就因为它能动、能握、能张,谁都不希望自己的手是能握着不能张开,也不希望只能张不能合。你带有六指的手能张能合,别人不会说它畸形,只是你自己认为它畸形而已。”

堂弟忽然明白了“畸形”的含义,因而他的六指一直留到现在。

寓言者说

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点点滴滴最终会成为无形的财富。父亲教诲孩子们的话,都是从生活中得来,智慧便是生活,生活便是禅意。对生活有越深刻的体会,生活就会给我们越多的智慧与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