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
5209800000034

第34章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的思考(5)

经济全球化对不同阶层妇女的影响不同,经济全球化为知识女性能更多提供发展的机遇,但是,全球化带给知识女性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西方的国家标准、市场理念、管理制度、职业训练被奉为金科玉律。在这样的价值评价体系下,西方的知识阶层比中国的知识阶层显然受到更多市场青睐,在全球职业竞争中成为优势群体”。此外,“跨国公司在输出资本时,也在输出着西方国家的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审美情趣及至整个价值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多话语权的男性主流文化,会选择发达国家中有利于维护男权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国内进行广泛传播和宣传;另一方面,各个国家的男性主流声音在全球化进程中优先融合并进一步强势化,使各国妇女争取性别平等的过程更加艰难”。“有统计表明,中国知识层次高的所谓白领女性选择不婚不孕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中国知识女性面临的家庭、事业双重矛盾冲突在不断加剧”。

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妇女来说,全球化给她们带来一些就业机会。跨国公司依靠强大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进行跨越国界和地区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人们所熟知的耐克公司就是这样,几十年来,耐克公司在亚洲的几个国家不断迁移。近年来,跨国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当地化”,从生产、管理、科技融资、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实施当地化,因此也自然能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被认为在中国本土化程度最高的摩托罗拉公司,中国员工达到1万人,本地经理人员达到80%,2000年,摩托罗拉公司从中国本地采购的配套产品及各项服务消费额为8.68亿美元,据估计此举为中国间接提供了约15万个就业机会。当然,这其中包括女性。在一些跨国公司的生产流水线上,大量的女工在工作。“对这些为全球市场生产的出口工厂来说,妇女劳工是关键与中心性的”。2003年11月,香港中文大学与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在香港召开的“全球化与性别:全球经济重构对中国及东南亚女性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者讨论了经济重构对妇女的冲击影响,一些学者认为,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国日益被整合到全球经济中,中国称为“世界工场”,而妇女在使这个“世界工场”的主要工人。人们也注意到,“全球化对妇女的影响不仅在于日益增加的女性劳动力上,而且在于他们劳动条件的质量”,“亚洲制造业与服务业部门的无产阶级化和劳工女性化并不一定导致妇女通过参与生产而获得权利”,“全球生产的组织由于使用新技术越来越变的复杂化的同时,亚洲妇女的劳动条件则倒退到19世纪的欧洲血汗工厂那样的地步”,因此,“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进一步的对妇女的剥削与她们的贫困化,而不是妇女解放”。单单是有“工作”并不能就标志着妇女解放,“妇女解放的标志,不仅仅看妇女在不在工作岗位,有没有职业。如果女性从事的劳动是强迫的,超强度的,或者是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有的还从事有毒的甚至有害于身体的工作,有的虽参加了工作,但时时处处受到社会和家庭(包括丈夫)的歧视,没有任何自主权利,这样的就业我不认为是表明妇女的解放”。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包括女性)的知识、才能的作用愈加突出,因此,对每一个人来说,尤其是女性,要自强自立,不断学习,勇于竞争,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积极参与全球化。

2.生态环境与妇女发展

生态环境以及妇女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已经日益意识到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而且这种密切关系已越来越明显地对当今社会及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与男子一样,妇女既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受害者,同时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由于妇女在社会及家庭中扮演着与男子不同的角色,因此,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妇女可以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

(1)全球化时代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在我们所搜集的大量的有关灾害的资料中,有许多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环境灾害日趋严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水污染、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地面沉陷等。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会降低工农业生产能力,还会导致人民生活质量的下降,影响人们甚至子孙后代的健康。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层出不穷的技术发明为人类开辟广阔的天地;但是,科技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不总是尽善尽美的,经常也会带来横祸。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类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中是有用的,但它也能杀人。”科学技术在极大推动社会的进步的同时,又会引发新的问题甚至灾害,尤其是日趋严重的人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发生。比如,水库、大坝事故、海洋工程事故、核辐射污染、航天事故、计算机病毒、交通事故、海难、空难等等。20世纪3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发明了氟里昂,引起制冷技术的革命,对工业进步和人类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但是也带来巨大的环境问题臭氧层的破坏,科学家调查,臭氧层每减少1%,恶性皮肤病就增加1%-2%。

总之,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又可能给人类带来新的灾害,人类在享受高科技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必须面对高科技的负面影响或新的灾害。因此,必须合理地,慎重地开发利用每一项科学技术。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都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结果又消除了。”

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人口、贫穷等压力对环境的影响很大。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口问题的失策,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导致人口与耕地、森林、水、能源、物种等的矛盾十分突出,导致向大自然的进一步索取,进而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性后果。早在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只有一个地球》一书在谈到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时,就指出:“发展中国家如同发达国家一样,摆脱贫穷的惟一出路是提高生产力,但其后果,常常是产生对环境的污染。生产力高的农业带来大家熟知的化肥流失和农药问题”。而“占第一位的、最明显的和公认的压力是人口的压力”。书中尖锐地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没有一个负责的政府愿意使人民遭受污染的意外危害。——但是,如果一个政府正在设法对付每年增加2%的劳动力和大量的城市就业问题,那它确实将在污染和就业两者之间究竟要优先解决哪一个的问题上,陷入困境之中”。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地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也带来生态灾害的转移或传播。目前人们日益担忧的问题是,跨国公司为了追求利润而破坏生态环境,经济全球化会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学者在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时指出:“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污染环境的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结果,虽然使发展中国家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得到较大发展,但自然资源不幸受到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资源浪费严重”。

本来生态灾害就是不分国界的,一国的生态灾害可能会危害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而经济全球化更加深了国家、地区之间的交往,使生态灾害的扩散更大。目前的臭氧层破坏、土地沙漠化、水污染等环境灾害都是全球性的。这里,我们仅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为例,科学家在研究报告中说:“在DDT使用以后,由于喷洒,部分DDT蒸发。在它最后沉淀,回到陆地上或进入海洋以前,在空气中长距离传播。在海洋中,某些DDT被浮游生物吸收,某些浮游生物被鱼吃了,而某些鱼则最后被人吃了”。“DDT则已经在全球的每一部分,从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到新德里的城市居民的人体脂肪中积聚起来”。关于这一点,希拉里·福伦奇的说法更让我们记忆深刻:“日常生活中的一件类似柚木咖啡台的装饰品和一顿三文鱼晚餐都能够影响到地球另一端的人的健康和生态系统”。此外,全球化的进程也会加速微生物在全球的流动,“世界在新的和旧的传染性疾病的爆发和大范围传播乃至全球性蔓延面前变得越来越脆弱。这种新的和日益严重的脆弱性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在全球性的疾病蔓延背后,急剧增长的人员流动和货物流动以及思想的交流是巨大的推动力量”。

更应该让我们关注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还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灾害。比如,美国、日本、欧洲的纸制品消费占世界的2/3,但所用的木材却几乎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加蓬约有90%的木材采伐是由外国公司进行的。在刚果,这一比例约为77%,在喀麦隆这一比例将近90%。而在利比里亚,几乎所有的木材都是外国的公司采伐的。”跨国性的采矿、石油、天然气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寻找新的开发机会,所到之处,对当地生态环境都造成破坏。在农业国际化的过程中,生态灾害的转嫁表现得尤其突出。发展中国家主要依赖初级产品出口,而不合理地开发资源导致本国环境的恶化。随着农业国际化的加快,我国面临的转嫁污染十分严重,一些地方引进洋垃圾,一些引进项目污染环境等等,加剧了我国农业环境的污染程度。

(2)妇女在环境保护中有特殊作用

人类是环境恶化的受害者,在这一点上,是不分性别的,但我们要指出的是,妇女在其中所受的危害及对子孙后代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直接。1994年召开的首届“中国妇女与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妇女环境宣言》,其中指出:“由于妇女的性别特征及她们在社会繁衍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因而更容易和直接地受到环境恶化的危害,因此妇女和儿童是环境恶化的最大受害者。”由于妇女在家庭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妇女在环境保护中可以起到特殊的作用。事实上,环境保护的先驱者正是女性。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Karson,1907-1964)在研究了杀虫剂的各种严重危害后,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SilentSpring)。此前,人们几乎没有关注到环境保护问题,在那个时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盛行,在人类心目中,自然界是为人类而存在的,只有使用和利用价值。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类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自然,破坏生态环境。

这本书引起人们的强烈震撼,“《寂静的春天》的影响可以与《汤姆叔叔的小屋》媲美。两本珍贵的书都改变了我们的社会”。《消失的边界》、《只有一个地球》等这些经典的环保书籍都是出自女性,《只有一个地球》的两位作者中有一位是女性,那就是英国女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1983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H.Brundland)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成立,1987年,该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女性都会在环境保护中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妇女担负着人类再生产的任务,她们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环境恶化对后代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早已被证实是存在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们曾做过一项调查,他们在加拿大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妇女身上寻找人乳的检验样本,他们原以为她们身上的乳汁是无污染的,但是他们随后为检验数据所震惊,爱斯基摩人妇女身上的乳汁同样含有污染物。这是一个污染在全球流动的很好的例子,也告诉我们,受到污染的母亲是会把各种有毒物质传给下一代的。关于这一点,现在已经被证明,母亲所遭受到的环境污染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身心健康。

我们说妇女在环境保护中有着特殊的作用,不仅是因为她们更加关注环境,而且还由于母亲在家庭中对于教育子女有着特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她们的环保意识就会在耳濡目染中传递到下一代心中。此外,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在家庭消费中,妇女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在我国,70%的消费是由妇女来完成的。人们有这样一个期待,那就是妇女在选购生活必需品时,如果都能够选择没有污染或低污染的产品,就会对社会生产产生影响。当然,这种影响肯定是存在的,但就目前来看,我们觉得,这种影响可能是有限的。新西兰工商部前部长大卫·布彻曾说:“世界上环境恶化最重要的原因是贫穷,解决方法跟人口过剩解决方法是一样的,就是要增加财富,因为人们富了之后,就能花更多的时间来考虑他们居住的环境了”。这样的观点也同样适合于消费品的选择上,目前在我国,无污染的环保产品的价格往往要高于其他产品,因此,低收入家庭的妇女在采购时可能会望而却步。

其实,农村妇女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应该是更大的,因为,在我国农村,有近5亿妇女,大部分的种植业、养殖业是由妇女来完成的。她们的环保意识、她们的生活方式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很直接和重要。但事实上,在一些情况下,农村妇女恰恰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她们打柴草、喷洒农药、化肥等,成为无意、无奈的环境破坏者。可以说,在这一点上,农村妇女是保护与破坏并存。

而农村妇女环保意识的提高,仅靠宣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十分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过去,有一些理论认为,城市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而乡村发展保护和创造了生态优美和环境整洁的家园。这实际是一种没有经过经济学深入分析的思想,也不符合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和现状”。“人们居住在离城市较远的农村,其生活和生产需要自然资源,对生态的压力和破坏也越来越大,越是贫穷的农村,其能源获得方式越是自然的树草,这对草木植被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因此,大力发展小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缓解农村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

妇女发展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最后,我们想引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的一段话作为全书的结尾:“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妇女发展必须有更高的目标和更快的前进步伐”。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携起手来勇敢地迎接挑战,实现男女平等,促进男女和谐发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