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妙招
53514900000002

第2章 处世忌术(二)

说话之忌

人生处世之中须与人交往,而说则可为交往一根本,现在人们也大谈提升口才的能力,但交际之中在说方面所犯之错确不容忽视,“长舌”、“嘴边无把门的”、“说话伤心”等等行为,这一切为他们与人交往带来了许多不便,因而如何更好地与人交往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交际说话之时要做到的几忌实为一大事。

一个人长一张乌鸦嘴,连他的牙别人都不会承认是白的。你如果总是口无遮拦,说话不当,纵有绝顶才华,立有汗马功劳,也会被人当成跛脚骡子,只能卖个驴价钱。这种嘴边没个把门的骡子,最要紧的是会驴批房——打圆场。

责备的目的在于改变现状,使其变白。责备之道在于以由衰旱:一句责备,三句赞美。

1.箭刺人身,话伤人心

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没有语言,也就没有人类的发展。人们在交往中,没有语言作桥梁、就无法沟通,也就一事无成。但是语言能成事,也能坏事,所以古人认为凡事少说为佳。忍言,不是不说话,而是该说的要说,不该说的不说;慎语,就是要考虑好了再说,否则一言有失,会酿大祸。忍言慎语,首先便是要戒伤人恶语,苟子说:“伤人之言,深于矛朝。”意思是说,伤害别人的语言,比用尖锐的长矛刺伤人的肉体还要厉害。戒伤人之恶言,是搞好人际关系,与别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方面。

另外,我们在生活中应注意分辨善言与善行之人。这是一个微妙的区别,就像区别因为你本身而看中你和因为你的地位而看中你的两种朋友一样,恶言与恶行道理一样。

黑白经指出;有恶言,即使无恶行已够讨厌,但是无恶言有恶行则更为恶劣。人不能总看言语不看行动,这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它教我们不要恶言恶语更不要行恶,同时要注意观察他人言语和行动的区别的微妙之处。

2.嘴边儿有个把门的

生活中有些人快人快语,有啥说啥,口无禁忌,嘴无遮拦,假如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大家彼此比较了解,知道这是你的个性,可能这还算你的可爱之处。假如在陌生之地,不熟悉你的人中,不分场合地点,不分谈话对象,一律口对着心,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这是万万不可的。由于多方面原因所限,你不能保证你想的都对、说的都对,而且听话人的接受能力也不同。不分青红皂白、不讲究方式方法的直言快语,往往带来不良后果。轻则使人下不来台,重则造成隔阂,遭人怨恨。

某单位A患了癌症,本人并不知晓,家属到处求医问药为他治疗,效果不错。B在看望A时,大大咧咧地直说出来。A经受不住突然的刺激,病情急剧恶化不幸死亡,引起死者家属不满,从此两家结怨。

万万记住,不要动不动以心直口快为挡箭牌,心口一致固然好,但要加个把门的,该直则直,该婉则婉。即使需要直接对别人提出批评时,也应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语气、声调,站在关心爱护的角度,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让对方理解你的批评是真为他好,从而引起他发自内心的自我批评,这样才会起到批评的作用,收到好的效果。控制不住不当之言似乎没什么了不起,是小节,但这种小节却常常使人“跌份”。俗话说“瘸腿骡子卖个驴价钱”。这话损点儿,但是领会其精神,却值得深思。有的人工作辛辛苦苦,能力也不比别人差,可就是打不了满分,究其原因就差在那张嘴上,正是一黑遮千白。有的人干工作也很卖力气,能力弱点,但言谈举止都很得体,当说则说,不当说从不多言多语,因而颇有人缘。

说话太直会得罪一些人,更容易激怒虚伪的人,他们会等待时机报复你。被你冒犯的朋友会成为你最棘手的敌人。要与某人断交时,不要突然断交,而要渐渐减少情分,更不能讲在当面。

要做得好,要像交际场上的圆场大师学习,看看他们常常使用的圆场术:

折衷有道

妙用事件的灵活性。往往有时一个问题的出现,当局者只看到问题的一面,旁观者清,有意地提及问题另一面,使之对问题有全面的认识。相传古时某布政使请按察使喝酒。席间,布政使因自己的儿子太多而表示忧虑。按察使只有一个儿子,又为儿子太少而发愁。一案吏在旁边说:“子好不须多。”布政使听了这话,于是说:“我的儿子多,又怎么办呢?”那位案吏回答说:“子好不愁多。”二人皆大欢喜,大加赞赏,一起举杯痛饮。

3.“长舌”者终为舌累

不讲非议之言,是不宜忽视的黑白戒律。

这里所说的非议之言是指那些在闲谈之中无由地责备他人的语言。张家长、李家短,刘家女人三只眼,越扯越远,越说越离谱。特别是关于他人私生活的话题,说起来眉飞色舞,唾液横流,兴趣之浓,兴致之高,令人叹为观止。这种人大都不是坏人,只是心理不大正常,有种“窥视缴”,只要是别人的隐私,不论与他有无关系,一律都感兴趣,有兴致,说时也没打算图点什么,说完也不负责任,只是一种莫名的心理满足,痛快痛快嘴。其实,背后议论他人的私事,毫无根据地说长道短,是很坏的品质。在某些国家,这叫侵犯他人隐私权,是要受罚的。

古人说:“隔墙有耳”。背后议论别人,早晚有传到人耳的一天,不仅伤害感情、影响团结,甚至还会害死人。某工厂有一对好朋友,其中一位特别喜欢背后议论别人。有一天她看见自己好友的丈夫与一女人同行,也不问个清楚,就在背后说三道四。此话三传两传,传到女友耳朵里,女友开始猜疑丈夫。于是家中战火四起,气得丈夫动用武力,气得妻子服毒自杀,当最后人们搞清了悲剧始末时,都对这个背后搬弄是非的人怒目而视。谁说舌头不杀人?人言可畏,千万要管住自己的舌头,别让它成为杀人的利刃。

当你有了这样的缺陷,必将成为众矢之的!你只长于指责别人,那么所有的人都会反过来指责你。你对着张三指责李四,对着李四指责张三,必然有一天张三和李四会联合起来指责你。你除了指责人这一无益有害的“长处”之外,你将变得一无所能。

如果你好搬弄是非,背着人或当着面动辄斥人,那么,你将引发周围的不团结现象,你的主要精力,你的大部分时间都将耗在极其无聊的人事纠纷之中,你的情绪将成天到晚,成年累月为这些无尽止的人事纠纷而烦恼。你哪里还有精力和心思干事业呢?

你的这种缺陷,说到底是一种心脏的缺陷,这种不良的心根基于两种错误的心理:幸灾乐祸的心理和炫耀自己的心理。你只喜欢看到或听到别人的缺陷、失败或灾祸,而不高兴别人的优势和成功。于是你只拣别人的缺陷而津津乐道,闭口不谈别人的长处和成功。责怪起别人不是的时候,你就有一种心理上的快乐和兴奋。你错误地以为你可以通过贬责别人起到间接抬高自己的作用。你指责了别人的某一点不是,似乎你于这点就是高明的。

须知,这两种心理都是卑贱而愚蠢的小人之心。你对别人幸灾乐祸,人家将会对你怎么样?你真能通过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吗?即使你的目的一时达到了,人家不是也可以照你的办法把你打倒吗?

不要以诽谤他人而知名。所有的人都会向你寻求报复,说你的黑话,由于你孤立无援而对方人多势众,很容易被踩到脚下。不要幸灾乐祸,不要搬弄是非。以免成为笑料,因为说人黑话的人会听到别人说他的更不堪入耳的话。

4.熟人面前更要机灵

有句格言说:“熟悉的朋友也要讲究礼貌。”可改成:“正因为是熟悉的朋友,所以说话时更需要机灵。”我们跟初见面的人或不甚熟悉的人说话时,会留意用字遣词,但随着跟对方亲近起来,这些紧张便松弛了,不小心便说出伤害对方、令对方不高兴的话。

要注意:

(1)再熟悉的朋友也不要批评对方的亲戚朋友

例如女朋友说:“我爸爸真没用、胆小、畏畏缩缩,但在家却乱耍威风,这种人最差劲,你觉得呢?”如果你不小心附和说:“是啊!”对方一定不高兴,因为你说“是啊!”等于批评对方的父亲。

人实在很任性,明知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一无是处,但若遭到别人批评就觉得不愉快,不高兴那个批评的人。你应该反过来赞美道:“但是,总有他的优点在的。”这才算得上机录。

由上可知,无论多么熟悉的人,批评对方的亲人、朋友都是禁忌。

(2)不要探究对方的趣味、阅读的书籍

据说某作家最怕人家问他:“你最爱吃什么东西?”因为他最爱吃肥牛肉,吃火锅时专捡肥牛肉吃;如果据实回答爱吃肥牛肉,对方大都会说:“怎么喜欢吃那种怪东西?”“会不会妨碍健康?”等等,而那位作家则会兴起一种不快感:“喜欢吃什么东西岂非自己的自由?”

也许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怎会由于这种小事而感觉不愉快?”其实,人的嗜好或趣味大多包含着很纤细的问题,诚如那位作家所说的,只要不妨碍别人,喜欢什么东西是自己的自由,不容别人干涉。趣味被批评,容易引起被束缚的不快感,甚至觉得自尊心受损。即使彼此关系密切,也要留意不要批评对方的趣味。关于书籍也一样,多方探究他人的趣味或阅读的书籍,也被认为是低级趣味的人。

(3)即使只是开玩笑,也不要触及对方在单位的地位

有个担任副教授的朋友,无论实绩、人品,大家都公认足以当教授,但长久以来一直无法去掉头衔那个“副”字。据副教授表示,常有人对他说:“贵大学实在太过分了,教授名额那么少。”“以先生的实力,足足可以去掉‘副’字了。”

当然,说这些话并无恶意,还有同情的味道。据他表示,虽然他对头衔不执着,但被人谈到自己的头衔、地位,总觉得不是滋味。

数年前,有个白领阶级被妻子质问:“你打算老是当个没出息的课长吗?”那个先生一怒而杀了妻子。由此可知,对男性而言,头衔是一很令男人介意的纤细的问题,这是女性很难了解的。我们实应留意,无论再熟悉的朋友,即使只是开玩笑,也不要谈到对方的头衔、在公司的地位等。

(4)不要随便附和闲言闲语

当别人对你说:“A很骄傲,你认为呢?”尽量别说:“是啊!”因为说人坏话的人大抵是“广播电台”,他再提到这件事时,难免不会说:“B也这么说。”当然,这还不算是最严重的,那个说人坏话者也可能对A说:“B说你很骄傲。”

这种打小报告的事真是阴湿而又难惹,这种扯人后腿的例子在社会上真是不胜枚举。若是女性之间尚有所谓天真的成分,男性当中却有人专用这种手法中伤或击败竞争者。

遇到有人在闲言闲语时,尤其是说人坏话时,最好的方法是,既不否定也不肯定,听过就算了。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而且也是身为“成人”应有的作风。

(5)说人闲话时,坏话只占三成

常有人说,说人闲话时只说优点,实际上这是很难办到的。毕竟,说些坏话也很有趣,大伙正在谈论一个不在场的人的坏话时,如果你用字遣词不够慎重,其他人也许对你产生戒心,“这家伙很精明”。

虽说如此,如果一开口便说人坏话也不好。说人闲话时,就留意坏话三成,赞赏七成。而那三成的坏话也不要对对方造成致命的打击,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例如说:“他确实也有过分的地方,周围的人大概也受不了,但做事认真岂不也难能可贵?”如此这般,把缺点跟优点连接起来。

人的缺点与优点有如表里的关系。神经质但很纯朴、亲切但多管闲事、慎重但却优柔寡断……由上可知,人的优缺点是看情况而定的,因措辞得当,坏话也可能变成赞赏。说人闲话也不忘这种巧思的人,当可获得别人信任。

5.浑水要加漂白粉

“人有失足,马有漏蹄”。同样,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无论凡人名人,都免不了随时可能发生言语失误。虽然个别原因有别,但它造成的后果却是相似的:或贻笑大方,或纠纷四起,有时甚至不堪收拾。

那么,能不能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或者矫正之术,去避免言语失误带来的难堪局面呢?回答是肯定的。当然,这种以白补黑终显灰,并不是包医百病的灵方妙药,看看别人的例子,借以得到启迪,对我们走出言语失误的黑来说,或许不无神益吧!

(1)借题发挥息众哗

据说,司马昭与阮籍有一次同上早朝,忽然有侍者前来报告:“有人杀死了母亲!”放荡不羁的阮籍不假思索便说:“杀父亲也就罢了,怎么能杀母亲呢?”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大哗,认为他“抵括孝道”。阮籍也意识到自己言语的失误,忙解释说:“我的意思是说,禽兽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杀父就如同禽兽一般,杀母呢?就连禽兽也不如了。”一席话,竟使众人无可辩驳,阮籍避免了杀身之祸。其实,阮籍在失口之后,只是使用了一个比喻,就暗中更换了题旨,然后借题发挥一番,巧妙地平息了众怒。可见,以喻说理,确是解脱不慎之言带来的窘境的有效手段。

(2)坦率道歉莫遮丑

被誉为“小旋风”的流行歌手林志颖,一次有人问及他对“四大天王”的看法和对郭富城的印象,林志颖故作诙谐道:“四大天王我不知道。郭富城嘛,他是我爸爸吧?”一语既出,举座哗然,人们纷纷指责他不知天高地厚。后来,他为补救失误,重塑自我形象,在接受采访时,坦然表示:“说那样的话我深感遗憾。我愿公开向郭富城道歉。”至此,这场所谓“林氏名言”的风波才算平息下去。它说明,对待言语失误,有时公开道歉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掩饰来得高明。

(3)悄然更改见行动

80年代初,在一次女排世界杯的比赛中,中国队已占上风,可比赛并未结束,这时播音员宋世雄却说:“不管日本队怎么喊,双方实力的差距摆在这儿呢……我们已经是世界冠军了!”虽是一时兴起之言,却引来众多的责难。宋世雄意识到这一失误后,暗暗在实践中克服。果然,以后他在解说中逐渐增添了一股“大将风度”。许多情况下的言语失误人们无法当场更改,但只要接受教训,便不难用此后的行动补救。体操名将李小双在26届世锦赛上,眼看中国队比分落后,自己的得分也被欧洲裁判员巧妙地压低,十分着急。面对第4名的结局,当记者伸出话筒让他谈感想时,他忍不住抛出一句:“我不知道,有的裁判到底学过规定动作没有!”这句颇不得体的话,自然受到人们的非议。事后,李小双痛定思痛,决心在提高竞技水平的同时,注意克服说话冲动的毛病,果然,以后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或不平,他再也不犯冲口失误的毛病了。

人情之忌

人类乃高等动物,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即人情就成了人生存一根本。在处世之中,人们常提人情债,则真正地在为人处世时充分把握好人情,便显尤为重要。在处世中勾心斗角、损人利己,幸灾乐祸之类是为人所不齿的,必将会遭世人的唾弃,因为他们连世间最基本的人情都不懂,实让人寒心。建立好的人情关系,将会使你的事业一帆风顺,整个生活也会变得温馨。

1.勾心斗角

勾心斗角,原作“钩心斗角”。钩心:指建筑物相互勾连曲折。斗角:檐角互相交错。原本是形容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来,人们诙谐地把“钩心”理解为人与人之间在心机方面的较量;“斗角”则理解为人与人为争夺自己欲得的东西,而像牛打架那样斗争起来。这样,勾心斗角便用以比喻各用心机、明争暗斗了。是一种为着利益和欲望及其它不健康的情绪、心结而引起的人为角逐。

人们在争什么?无非是三样东西:钱财、权势地位和一个好名声。明朝陈继儒说: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世人一醉千日不醒。为着这些东西,他们费尽心计、使尽诡计甚至丧心病狂地置他人、国家和自己的良知于不顾,最后两败俱伤,物情两亡。世界上最歹毒的,莫过于人心的暗算,这可是要认真对待的事情哟。有人不管自己该不该得,便费尽心机、使尽诡计、丧尽天良地争夺起来,直争得头破血流,争得国破家亡。而这种争的结果,往往是正直的人吃亏,善良的人倒霉。勾心斗角对事业、对国家、对民族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了。

蜗角之战

《庄子·则阳》讲了一个故事:从前,在蜗牛的左角上有个国家,叫触氏国;在蜗牛的右角上有个国家,叫蛮氏国。两个国家经常为抢夺土地而进行战争。每次战争都要在战场上弃尸好几万,狠命追逐败敌,要十天半月才得返回。

蜗角上能有多大地盘,值得如此大动干戈。这看起来很可笑,可是人们自己也往往干这种可笑的事。元代石子章在《竹坞听琴》第二折中就描绘了这一滑稽场面:“都为那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蚁阵蜂衙,将一片打劫的心,则与人争论高下,直等待那揭局儿死时才罢。”

李林甫的馊主意

唐代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彻底结束了李唐王朝的太平盛世,李林甫可说是它的始作俑者。

李林甫可算是唐朝宗室,他又巴结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所以很快提升为宰相。唐朝的宰相不止一人,李林甫任相时,他的上面还有裴耀卿、张九龄。张九龄资格老,又是很有政绩、名望的大臣,李林甫深嫉之。由于在要否废太子瑛及是否任命文化水平不高的边将牛仙客为相的问题上,张九龄与玄宗意见不统一,李林甫便趁机从中挑拨,使得玄宗最后把张九龄、裴耀卿都罢了相。后来李林甫又弄诡计,排挤了与自己同是宗室但性格豪爽不知巴结的李适之。最后李林甫找到只会唯唯诺诺的李希烈与自己一起为相。他的地位稳固了,便进一步消除威胁他的地位的任何隐患,他推行了一条直接导致边将专权的政策。

唐朝自高宗、太宗以来,虽然也曾任用骁勇善战的少数民族出身的人为边将,但是同时也委派文官中的重臣带着节度使的名号,管领一方边防、从中牵制所谓“蕃将”。这些节度使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往往被召回朝廷作宰相,像开元年间的张嘉贞、张说、萧嵩等人都是这样。这样的节度使一般都是有军功、有能力才被召作相的。所以李林甫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想出了一个彻底杜绝这种出将入相的办法。于是对玄宗说:“文士为将,怯当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战有勇,寒族又无党援。”玄宗觉得这办法不错,于是便先后任命了很多“蕃将”为节度使,像安禄山就是其中一个。这些蕃将,不识汉字,无由入相,李林甫认为如此可保自己高枕无忧,稳稳地做宰相,作威作福了。不想他好梦不长,不久,他就死了。可是他把唐王朝覆亡的祸根却种下了。

人们向往和谐友善大同的世风世景,《礼记·礼运》中有对原始社会的描绘,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谓大同。”然而,面对“掌上千秋史,风云人物尽”的人生烟云,总是有人为了钱、权和名而拚得你死我活。古人呼唤:“安得一股清凉散,人人解醒”?人生在世,如俗言所称“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放眼看去,“尧舜指让三杯酒,汤武争逐一局棋”,舞台上粉墨悲欢,戏罢又是一批新角色;棋尽人散,胜败又是烟雨事,不过如此。回头想想,为着自己如许一点私情私欲,像李林甫那样,置他人和国家于不顾,最后祸国殃民,遗臭万年,实在不如多些清心,多些爱心,多给人一些帮助,少给人一些厌恶,何乐而为?

2.吹毛求疵

故意挑剔毛病,硬找差错,没有问题也生出了问题。有时伪装成对工作事业认真负责的样子,有时又换上一副横蛮不讲理的嘴脸,或自以为聪明透顶,或傲慢无知。不管属于其中的那一种表现,心里都揣着一个恶的念头,不愿与人为善。因为一切事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所以他总是能为自己的行为“理由”一番。当一个人如此这般的时候,大抵他们并非冲着真理、正确、原则而来的,恰恰相反,他们只是以此作为口实和把柄,来达到他们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对人不对己。如果有谁也像他们那样反过来,用他们的矛,刺他们的盾,恐怕他们也会束手无措了。

《吕氏春秋·举难》中说:世界上找一个完人是很困难的,尧、舜、禹、汤、武,春秋五伯亦有弱点和缺点,比尧舜禹还要圣明的神农、黄帝犹有可指责的“材犹有短,故以绳墨取木”,就是作为栋梁之材的人,也有短处,不然为什么要用绳墨来把栋梁之材加工得又方又直呢?“由此观之,物岂可全哉!”所以天子不处全、不处极、不处盈。全则必缺,极则必盈,盈则必亏。“先王知物不可全也,故择务而取一也。”

一棵树,一片叶,一担谷

从前有一个无恶不作的乡绅,在他的地界上有一棵小樟树,一个农家的孩子在地界边割草,无意中割伤了这棵小樟树,结果被乡绅看到了,抓住了这个农家的孩子,让孩子的家长来领人。忠厚老实的农民闻讯后,立即赶到了乡绅的家院,乡绅将农民领到地头指着那株受伤的小树苗对农民说:“你看看,这就是你家的小杂种干的坏事,你看清楚了没有,这是一棵樟树,虽然它还小,可二十年以后,就是有用之材,所以今天你一定要赔偿。”农民想,像这种苗,河滩上到处可见,便满口答应了下来。

他去找了一棵同样的苗子,小心翼翼地挖出来,不伤一点根,抱到了乡绅的田地边,乡绅看后说:“这棵小了,没有我地上的这棵大。”农民看了一下,觉得这棵好象是没有那株大,便把苗子抱了回去,重新找了一株大的,还是极小心地挖出来,又抱到了乡绅的地里。乡绅看了树苗后,对农民说:“这棵又大了,”农民对他说:“苗子大一点可以早点成材,又有什么不好呢?”乡绅摇着扇子,对农民说:“哎,你说错了,我那崽还小,这棵樟树是我为了将来给他做箱子栽下的,我要这么大的苗子没有用,你还是重新换一棵,不然乡亲们会说我欺负你,占了你便宜。”乡绅说完自鸣得意,手中的扇子又重新摇动起来。农民无奈只有再一次把树苗抱回去。然后沿着河边不停地找,心情非常沉重,既不能大,又不能小,这就难办了。不知走了多远,他突然觉得眼睛一亮,有一棵苗子看起来非常眼熟,这就是他要找的,和乡绅田里的那棵一模一样。他兴奋地冲上前,赶紧动手,把树苗挖了出来,然后用衣裳连同根土一起包好,送到了乡绅那里。当乡绅看这棵苗子,也觉得有点意外,似乎就是同一株,怎么会是完全一模一样呢?他背起双手,俯身仔细察看农民捧着的苗子,然后再去察看田地里的那一株,良久,他才拍手大笑起来:“哎呀,就差这么一点。我这苗丫子之间是七片叶子,而你那棵只有六片叶子,你不相信可以自己瞧。”

农民一细看,果然他的这根苗确实只有六片叶。农民没有办法。乡绅又得意了,他坚持要农民陪他一片叶子。天要黑了、农民急着领孩子回家。最后乡绅提出一个办法,一担谷子换他这片树叶,农民没有办法,又狠不过他,只好打一顿孩子,自认倒霉了。

《尹文子·大道上》中说:如果要对圣贤吹毛求疵,一定也能找出一大堆毛病的,用这些毛病来加罪于圣、贤,圣、贤也可能被人当成了罪人、坏人。何况一个平常的人,就更不可能十全十美了。如果与人为善,“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那就再不会吹毛求疵了。人好,你也好。“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就是说,看到别人的一个“善”(善良、善于)可以忘了那人的一百个缺点和弱点如用吹毛求疵来加罪于人者,正好相反,见人之一非而忘其百善。

3.以邻为壑

春秋末年,某诸侯国发生了水灾,一有个叫白圭的人应邀去治水。他不是花大力气去疏通河道,因势利导,把水引向大江、大河,让其汇入海中,而是修筑堤坝,挖掘沟渠把水引向邻国。白圭自以为治理了水灾,不由得十分得意,沾沾自喜,忍不住跑到孟约那里,自夸道:“我的治水,胜过了大禹。”孟子便回答说:“你错了!大禹的治水,是遵循了治理水的道理。所以大禹以四海为壑,而你却是以邻国为壑。”以邻为壑的成语出于这个故事。字面意思是把邻国当作泻洪的沟壑。它用以比喻为了自私的目的,把困难或灾祸转嫁到别人头上。以邻为壑表现在个人与个人之间,就是极端个人主义,自我中心;表现在团体与团体之间,便是狭隘的本位主义。邻如唇齿,唇亡则齿寒。一个把周边邻里关系搞不好的人或团体,是定然会使自己孤立的。这种为着自身的安危,而把困难或灾祸转嫁于人的做法,极端缺乏道德,是缺德之举。从长远来看,也是取小利而招祸害的行为啊。

美玉没变,骏马长大了

晋献公想找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大夫苟息献策说:拿我国出产的美王和骏马去贿赂虞王,他会答应借路的。献公担心虞王收了礼物而不借路,苟息说;虞王不借路给我们就不敢接受礼物;接受了礼物就会借路给我们,至于美玉,只不过是从里面的仓库存放到外面的仓库,骏马也无非是牵到外面的马栏里,您不必担心。

虞王贪财,准备接受献公的请求,大夫宫之奇劝阻说:虞国和国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如果借路给晋国去攻打虢国,虞国也离灭亡不远了。虞王没有接受他的意见。苟息率兵消灭了虢国,三年后,他发动军队,灭了虞国,俘虏了虞王。

苟息牵着当年送给虞王的马,拿着那块美玉来见献公,献公高兴地说:美玉还是老样子,骏马倒是长大了。

能够推己及人的古代美德故事很多,例举一二。一则;晋国有一次出现了奇怪的天文现象,占星者认为这是预兆国君有祸。占星者对晋王说,可将这个灾祸移到收成、宰相、百姓身上。晋君说收成不好,则无以立国;宰相是君之股肱,百姓则是国家的基础。宁愿自己以身当祸,决不攘移别人。后来,晋君不但没死,还多活了30多年,人以为是忠厚之报。二则:楚国有个叫孙叔歼的人,他幼年时,一次在外面玩,看到一条“两头蛇”。当时传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便会死掉,孙叔歼心想自己死定了,但不能再让别人见到它,于是把蛇打死埋了。孙叔歼后来非但没死,还担任了楚国的令尹。

人们之所以以邻为壑,转嫁祸事和损失,其根本症结就在于缺乏推己及人的精神。把灾祸转嫁给他人,并非智者所取。而以邻为壑者良心是不得安宁的,并且大部分人是要受到惩罚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兔子不吃窝边草。兔子就是很聪明的,它这是在营造周边环境,以图自保。

以邻为壑说到底是“移祸”的一种手段,抛开道德层面上的讨论,历史上沉淀下来的“移祸”谋略有:

1.替罪羊术。在遇到挫折可能危及大局或自身安危时,推出一二个小人物来抵罪,转移矛盾,保护自己。

2.嫁祸于竞争双方的共同敌人。这种“移祸”手法,既容易奏效,又使其代我受过,削弱了两方对手的力量。孙权杀了关羽后,即想用此手段,遣人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假意向曹操称臣。曹操何等奸雄,识破机关,以大臣之礼厚葬关羽,并差人向刘备吊唁,把孙权的手腕施给了刘备,刘备更加痛恨孙权。

3.与对手共担祸患。吴起“死有余智”就是典型的例子。吴起因变法遭贵族的反对与痛恨,楚悼王死后,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射杀吴起,吴起走投无路,逃到楚王停尸房,附身在尸体上痛哭不止,乱箭也射中了楚王的尸体。太子即位,追究误射先主的贵族,诛杀的宗族有70余家。

4.栽脏陷害。最直接的“移祸”手段,手段越是置对手有口难辩,则越有效。武则天为了使高宗废后宠幸自己,亲手掐死自己的骨肉而嫁祸于皇后,却用虎毒不食子为自己开脱。

4.来而不往

《诗经·卫风·木瓜》篇描绘了一幅上古淳朴民俗画;“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非)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车,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古时,人与人之间和睦友爱、有往有来的场画。这种场面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为此,《礼记·曲礼》便规定:“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就是说,在人际关系中最忌讳来而不往。其实这种人情相儒以沫的情状,并非古人所独赏。在现代社会中,商业化倾向对人际关系的败坏,更使人向往古时的清纯、朴素、好礼。

礼尚往来看起来是物的往来,其实是心的往来,情的往来。木桃木李与琼瑶并不等值,但这不重要,礼轻人情重嘛。但来而不往者的心中,没有人情这个概念,只有贪便宜的猥琐物欲。

友谊和面粉是两回事?

人情之忌,最忌人际交往中没有人情味。郑板桥说:替别人打算,就是替自己打算。单方面的索取,会使你欲壑难填,最终没趣。处世交往中,适当地让利给对方,可以避免生怨,少惹灾祸,交往也会越来越密切。精神上的交流也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和反感,多数是由于彼此双方不愿意面对面地将鸡毛蒜皮的小事谈清楚,相反,背后说三道四、流短非长,以致误解越来越多,隔阂越来越深,甚至反目成仇。如果多一些心的交流,即诚心、坦荡、虚怀若谷,自然会云破天开。来而不往是最没有人情味的,所以应该避免。深话世故者把“投桃报李”作为一种功利性的实用谋略手段,他们掌握了人们相褥已然的“知恩不报非君子”的社会心态,利用人们普遍存在的感恩报德的心理,施加他人一份恩惠,救人于危难之中以换取别人的报酬,或者是所谓的“感情投资”,给别人积累一笔厚重的感情债,关键时候,连本带利无情索取,这种处世策略是卑俗的,非君子所为。

5.幸灾乐祸

别人遭到灾祸,自己却感到高兴。《颜氏家训·诫兵》中有言:“幸灾乐祸,首为过乱,连误善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甚至想从别人的痛苦之中牟利,这是可耻可鄙的行径。俗话说“黄鹤楼上看翻船”,就是这种作壁上观者的心态。而有些人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更是十足的幸灾乐祸行径。幸灾乐祸违背了人性中善良美好的一面,也必定为富有同情心的人所不齿。幸灾乐祸者在别人危难时不愿助人,待灾祸落在自己身上时,也会失去别人的关怀与帮助。

宰灾乐祸的代价

小杨和小张结婚已有十年了,膝下无子,生活也不富裕,妻子小张常有怨言。而对门的小史夫妇生活水平既高,又有一个可爱的小孩,尤其是女主人谭丽三十开外,风姿绰约,加上衣饰得体,满脸又洋溢着幸福女人温和的笑容。使得小张打心眼里妒嫉。小杨是位中学教师,却并未注意到这一切。

谭丽的爱人小史在合资企业当经理,收入颇丰,然而小张注意到谭丽这些天常显出六神无主的样子,她上前去打听,原来小史突然得了急病,住进了医院。小张听到此,暗暗有种说不出的高兴,在吃晚饭的时候,她眉飞色舞地对丈夫说起这事。小杨一向反感妻子的俗气,现在见她对旁人的困难不仅没有同情相助的心理,反而显得如此幸灾乐祸,不由对妻子的举动大为厌恶。他埋头吃着饭,不再理会妻子。小张自顾自说着,显出兴高采烈的样子,在丈夫眼里,便愈加不堪了。

就这样,小张每到谭丽那儿打听小史的病情,然后便跑到丈夫跟前绘声绘色地描述一番。小谭由于丈夫病情已被确诊为晚期肝癌而憔悴了不少,小张却幸灾乐祸得神采飞扬起来,而小杨从妻子嘴里了解到小史的病情后,不由对这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晚饭时,小杨对小张说起这事,希望小张能多帮帮小谭,谁知小张听罢,竟怒气冲天地说:“你少管她家的事,你没看她以前多神气,现在这样子,活该。”小杨没想到妻子竟是如此恶毒的一个人,自己以前怎么瞎了眼,他不再请求妻子,却暗暗决定以后自己帮助小谭母子。

以后,小杨有空就帮谭丽干点重活,帮她小孩辅导一下功课。在接触中,小杨发现小谭是位很有见识的女子,不由产生了好感。而小张每天吃完饭后便去赶牌局,也没注意到这些事情,在她看来,丈夫一向埋头看书,不理外事,是绝对不会有二心的。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向老实少语的小杨竟向小张提出了离婚,而原因却在于小杨爱上了孀居的谭丽。小张气急败坏,却也无可奈何,因为她明白,如果不是自己幸灾乐祸,大肆向丈夫泻染小谭的困境,小杨可能连谭丽是谁都不清楚的。

小张与小谭本是邻里、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她们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但小张妒嫉别人过已之处,小谭有了困难,不加体恤,反而幸灾乐祸,到处搬弄口舌之娱。但是她却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她的这种促狭心胜和搬弄是非,才使她的丈夫有了婚变的可能。小张真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痛的当然是她自己了。

李彦仙兵败

南宋高宗年,李彦仙率军守在陕州。金兵大举围攻陕州,李彦仙率军背城麈战七天,敌人严重受挫后撤围。后又大举来攻,李彦仙向朝廷请求,让陕西各路帮助他招募两万人马。正赶上张浚经略处置川陕地区事务,但没有得到准许。李彦仙只有依靠少数兵力,凭借自己的智谋,全力抵御敌人,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然而敌围始终不解。彦仙终日靠在城墙上等候外援,望眼欲穿,心急如焚。张浚终于派出一支人马,敌人提前阻击,使得这支援兵停在了半路。于是,张浚下令守经原的曲端从鹿坊出发绕到敌后以支援李军。可是曲端长期以来妒嫉李彦仙的名声和政绩。李彦仙因为军功,获得皇上的赞叹,赐给他袍带、枪、剑,恩准他直接奏事,先斩后奏。曲端为此妒恨不已,现在见陕州危在旦夕,他丝毫没有救援的意思,还巴不得李彦仙吃败仗。他百般抗辞,拒不发兵。陕州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终于被金军攻陷,李彦仙与家人同时遇难。在金兵大举南犯的攻势下,南宋小朝廷很快就岌岌可危,命在朝夕了。幸灾乐祸者总会受到报应,那坐视陕城失陷、不发援兵的曲端,不也留下千古骂名吗!

生而为人,人与人天生应该有一种同类相怜的博大爱心,人在互助中才能迈向人间天堂。幸灾乐祸是种很不健康的心态,处世玄机认为这是“满腔杀机”。绝此恶习的方略,郑板桥先生有一个很好的观点:“把人想象的可爱,那么我就可爱了;把人想象的可恶,那么我就可恶了。苏东坡一生觉得世界上没有不好的人,就是他的好处。”注意,侥幸并不是真的幸运,失去同情心却是最大的不幸。同情别人,也是同情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