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5369800000003

第3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2)

古人云:“秋菊春桃,物各有时。”所以,当你有个好想法时,就应该立刻拍板去做。不要听别人怎么说,只有你自己去尝试,才会知道这个想法究竟有多好,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因为你从中会学到很多东西。结果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去做了,在做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就是资本,这就是财富。

智慧屋

做生意就要随机应变、要嗅觉灵敏、要果敢决断、要坚韧不拔,更要目折不挠,排除万难。如果一直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该出手时也不出手,那肯定血本无归。

潮涨必有潮落时

——等气消了再说理

人活于世,做人做事若能“率性而为”,那人生就没什么好遗憾的了。问题是,你不是天地间惟一的存在,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别人也不可能为了你而存在,对你一切都言听计从。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许多人际关系和事业上的不如意,这些不如意需要以智慧和耐心去解决,而不是靠你一时的喜恶和脾气。

情绪修炼好,心理才健康,心理、身体都健康的女人,才能塑造真正的完美。在单位,如果你看不惯老板的苛刻,就说“老子不干了”,这样并没有解决问题,因为苛刻的老板很多,你在别的地方也会碰到,而你辞职,又有谁在乎呢?你若失业,不仅没人在乎,说不定还有人在偷笑哩!如果你嫌工作辛苦,就任性地放弃,那么你放弃的可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当然,也没有人在乎你的放弃,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事”!

职场里不乏女强人,甚至女权主义者,她们能力强,性子急,风风火火。这里就有一位,李某是一家知名公司培训部的主管,她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不可否认,甚至可以说是他人不可替代的。

公司立志在培训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董事会一直想开发一套立足中国本土的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培训教材,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加盟公司并被任命为培训部主管,全力负责新教材的编撰和开发。李某被委以重任后,立即一头扎进去带领几个人全力以赴。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甚至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这种纠缠于细枝末节的行为不但大大增加了公司成本,还延误了市场开发进度。

在公司员工会议上,领导在肯定李某前期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委婉地批评了她的效率,但她依然我行我素,后来她在一次没有必要的出差归来后的会议上,公司领导强调形势逼人,再次敦促她提高工作效率,可她却认定自己的辛苦没有得到领导的肯定,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长期积累的怨气如同火山爆发,拍桌子、摔茶杯、口吐秽言,把公司形容为一个没有人性的“冷血”单位,令全体员工噤若寒蝉,领导威信扫地。

总经理办公会研究认为,尽管李某劳苦功高,但她的性格不符合公司管理理念,不仅影响了公司领导的威信,而且败坏了公司形象,让她停职反省——公司领导的本意是在教育她的同时,换回领导的面子,以后还会重用她的,为此公司一个副总还专门找她谈了话,但她哪里受得了如此“侮辱”,马上提出辞职,劝也劝不住。

李某放纵情绪的结果让她得不偿失,因为就在她走后不久,她主持的教材就热热闹闹地上市了,培训部也开始招生了,但这一切似乎都与她无关了。

可见,学会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控制情绪是成功人士的本领。真正优秀的女人除了娴熟的工作技能外,还必须有成熟的心理素质,必须善于克制自己的怒火,控制自己的情绪,给人以一种温和自信,不卑不亢的印象。

现代信息社会,职场如战场,压力大,节奏快,加上不可避免的办公室政治,人很容易急躁。而情绪失控的主要表现则是关键时候沉不住气。如脸红、哭泣、手足失措、坐立不安、咄咄逼人、强词夺理、胡搅蛮缠、大发雷霆、出言不逊、得理不饶人,甚至动手动脚,这些都会让你的形象毁于一旦。那些遇事动不动经常拍案跺脚,大发无名之火的人,是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的。同事会对他敬而远之,老板则会认为他缺乏处理工作压力的应变能力,关键时候会耽误大事,平时也有损公司的形象。所以,情绪化的员工常常得不到老板的好感,即使你很有才华使用你,也只是权宜之计,你晋升的空间绝对不会太大。

因此,真正优秀的职场人士除了娴熟的工作技能之外,还必须有成熟的心理素质,必须善于克制自己的怒火;给人的印象应该是温和平稳、张弛有度、不亢不卑、能屈能伸,这是应有的修养和表现。有时候,心理素质甚至比你的工作能力更能决定你的命运。

记住,职场不是舞台,即使是舞台,你也还要走台步,背台词,不可能完全由着你的性子来。所以即使你对公司有天大的怨气,也必须强行按捺住,收起你的脾气来,拿出你的风度来,哪怕你回家大哭一场,大骂一场,或者大吃一顿。

某员工业务能力不错,但他是个牛脾气,常常得理不饶人,由于他深得老板赏识,大家对他也是忍气吞声。但万万想不到,他竟然敢吃了豹子胆,在公司众多员工面前顶撞起老板,犯了职场大忌。

事情是这样的:他联系到一笔业务单子,对方来电话时,他在外地出差。回来后公司老板的秘书忘记告诉他这件事,直到他打电话过去才知道别人已经等他不及,另外找了供货方,还说早就让文秘转告你马上联系。由于公司业务人员的主要收入是销售提成,所以秘书的疏忽被他看成是在拿他的钱!

第二天,在公司例会上,他将这个问题提出来,向女秘书蓄意发起满腔的怒火。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况且那个女秘书又是老板的红人,哪里吃他这一套,当着众员工的面和他争论起来。老板制止了好几次,他居然越来火越大,骂起人来了,终于老板震怒了,当场要他另谋高就。

公司就像一条船航行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老板是船长,员工就是船员。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船开好。在与风浪搏击的过程中,船长有时也许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使你得到不公平的待遇,但无论如何你都要首先要控制好情绪,等气消了再讲理。

智慧屋

有些人固然拥有不错的才华,然而,却因此就自视高人一等,甚至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这种一意孤行的心态及行为,终将会自食其果。

闻其声,辩其人,识其心

——察言观色,从细节入手

一般而言,人们的教育反映其素质,素质又体现于细节。如果把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用竹桶来表示,我们所具有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专业素质,就是竹桶的每一个竹片;我们的能力水平则构成了竹桶的桶身和高度。而一个人是否有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则是竹桶底部的竹板,可以说,我们整体素质水平的高低就由此而决定。

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人生态度和人品的高低,有时成功与失败之间的距离,也许就在这些生活习惯及不经意流露的细节之中。

在去吃午饭的路上,同事对张影说:“你知道吗,小王被辞退了。”张影想起财务部是有这么一个女孩子,就问:“她在账务上出问题了?”同事说:“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情,她上班的时候化妆,被老总看到了,真倒霉。”张影没说话,心想:可能老板觉得干会计的人这么热衷于自己的容颜,用着不放心吧?

年终岁尾的时候,公司有个酒会。因为张影是总经理助理,酒会上,需要照料的事情很多,她一边揣度老板的心思,一边留神观察场上的局势。

酒过三巡,房间里开始热闹起来,也许是酒力的作用,大家开始大声说笑,每个人都比较放松,有的人还跑去唱歌。张影微笑着环视了一下,忽然发现身边的总经理托着酒杯,若有所思的样子。

张影顺着经理的目光看去。原来,几个广告部的小伙子正在给他们的“部门之花”韩薇敬酒,韩薇不知道听了什么好玩的事情,笑得花枝乱颤。

这有什么好看的?李总见张影疑惑的眼神,解释道:“小事情大学问。人在放松的时候最接近本质,这时他们忘记了伪装。”接着他开始分析酒桌上的几个人:韩薇,有酒胆没酒量,她其实已经喝多了,可是自制力差,小处太随便,不能委以重任。王平,借着酒劲和女孩子坐一把椅子,不自重。张航,自己坐在一边落落寡合,这样的个性不太适合做销售……

饭后的舞会,有些冷场,多数人都在观望等待。李总下了死命令,男孩子必须请女孩子跳一场舞。别看有些人工作起来如鱼得水,对舞技却一点信心都没有,被逼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走上几步。不过也有聪明的,人缘颇好的郑爽拉着女伴先是在老总眼皮底下晃晃,然后趁场面嘈杂就不知溜到哪儿去了。他没有料到总经理早就注意上他了。

一天下午,郑爽应约向老总汇报工作,就在他滔滔不绝地说话时,却不料总经理突然发起火来:“你就不要找理由了,上次酒会上你连跳舞都在我眼皮底下搞小动作,现在在经销商那里碰到难题,当然更会推脱了。阳奉阴违,遇困难就躲。”

以上这些似乎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节,然而是不是就在无意之中暴露了自己的素质呢。那位老总的分析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就是恰恰这些小事,有时的确反映一个人的素质。

事实上,在不断强调精细化的今天,细节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专业水准,更能突出一个人的内在特质。也正因为如此,透过细节看人,日渐成为衡量和评价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王方和张力原本都在一家国有大企业工作,这家公司实力雄厚,待遇当然也不菲,是才子们施展拳脚的好舞台。他们俩人的学历和能力都不相上下,关系也不错。

工作一年多后公司改组,同时决定要精简人马,上司曾暗示他们:两人中有一人要离开公司,另谋生路。

俩人都知道自己的去留,要看自己最后这一段的表现。他们工作上都变得比以前更卖劲了,上班不会迟到半分钟。忙完本职工作还要再继续表现,帮帮这个,又帮帮那个……

一个月后,结果出来了,王方走了,张力留了下来。

事后张力问他的主管“我为什么比王方幸运?他的为人和能力也都不错呀?”

“说实在的,你们俩中间选一个,我还真有些为难,都是不错的孩子。”主管嘘了口气继续说,“后来,我从细小处发现,你有些地方比小王做得好。我有好几次在下班后去办公室,发现小王的电脑老开着,而人又不在,桌上的物品也显得乱七八糟。而你不在的时候,电脑老是关好的。”

一般情况下,你会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办公室或工作台,而对这一块地方收拾得好坏,会提高或降低你的专业形象。

所以,我们如果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关注细节,见微知着,敏锐反应,并不断地去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在漫漫征途中直挂云帆济沧海,获取人生的成功。

智慧屋

生活是由各种微小的细节组成的,细小的事物总能够引发出伟大的结果。恶劣的小节,也会导致恶性的影响,留下不良的印象。

远见于未萌

——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商机

市场经济下的现代社会,致富的机遇是非常多的,它没有注定要被谁发现。只有善用头脑,细心观察的人在普通的事物中发现许多致富良机。而对那些粗心大意,凡事马马虎虎,不求认真的人来说却怎么也发现不了它。

优秀的商人都具有超乎常人的商业敏感,能够从别人容易忽略的地方发现属于自己的商业机会,创造财富。刘世明就是这样的人。那年,刚刚跨出学校大门的刘世明走到了大街上,他的脑子里装的是如何就业、如何拥有自己真正人生的很现实的问题。时值温州服装业鼎盛时期,既然亲戚朋友都在经营服装,这就为自己创造了条件,形成了稍许优势。但令刘世明着急的是,自己对服装业一窍不通,比如款式、色泽,价格对他来讲都是门外汉。刘世明觉得自己的脑筋在这方面玩不转,因而很发愁。

有一天,刘世明受到一位朋友的邀请,要他一起到北京考察市场。二人乘车来到北京长安街,透过车窗,他们留意到街头上有人穿着皮夹克,既漂亮又时髦。接下来刘世明也发现,偌大的北京城,人流滚滚,很少有人穿这种皮夹克。本来对皮夹克情有独钟的他也想去买一件,结果他失望了。在热闹非凡的王府井,仅有两处卖皮夹克,而且总是缺货。但这次也没有白来,他从这里了解到,皮夹克货源很缺,商场里常常进不来货,一旦购进,便会被对皮夹克情有独钟的顾客一购而空。

在王府井,刘世明亲眼见到了那种蜂拥争购的场面。这个场面使刘世明看到了商机,于是他决定另辟蹊径,独创自己最感兴趣的皮夹克生意。

当时市场上的皮夹克只有黑色,款式也很少,生产工艺也不复杂,对于技艺娴熟的温州裁缝而言一看便会做,就这样,刘世明很快就设计出了第一批产品,面世后很快告罄,于是他又组织生产第二批、第三批,很快便卖光了。久而久之,刘世明成了王府井商场的供货商,几个市场都喜欢进他的货。卖皮夹克不仅使刘世明赚了大钱,还使他名声大噪,响誉京城。回顾自己成为皮夹克供货商的历程,刘世明也为自己当年从街头“嗅”到商机而感到欣慰。

20世纪50年代,以色列和英国有两个皮鞋公司都想在太平洋上的一座岛屿开辟新市场。于是两个公司各自向该岛派去一名推销员做市场实地调查。英国公司的那个推销员来到岛上后大失所望,因为他发现岛上的居民都打着赤脚,好像没有穿鞋的习惯,于是,第二天这位推销员向公司总部传回一封电报,内容是:“本岛无人穿鞋,我于明日乘首班飞机返回。”他认定不穿鞋的岛民永不会穿鞋,因此也就不会买鞋,作为皮鞋公司在这里也就没有什么市场。

那位以色列公司的推销员上岛后看到岛上居民都打着赤脚则大喜过望,认为这里的皮鞋市场潜力可观。上岛后的第二天,他向公司总部发去了一封充满信心的电报:“好极了,该岛无人穿鞋,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我将驻在此地。”

这位身手不凡的推销员能够从“无”中看出“有”来,认为不穿鞋的人可以改变习惯,正因为岛上居民原来不穿鞋,没有鞋子的储备,改变习惯后,鞋子的需求量将会很可观,是皮鞋公司一个难得的市场机会。他决意留在该岛开拓这个新市场。后来果如其愿,岛上居民在他的精心策划下慢慢对鞋子有了兴趣,穿鞋者日益增多,买鞋者络绎于途,这家以色列皮鞋公司独擅其利,财源滚滚而来。

以色列皮鞋公司的这位推销员具有胜人一筹的生意眼,他给了我们不少启示:会做生意的人常常是那些能够从“无”中看出“有”来的人,做生意的人需要一双捕捉信息的眼睛。

洛克是位犹太大富翁,生意上的事情多,工作显得十分紧张。有一次,为了放松一下,他将工作托付给助手到日本度假。这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洛克不愿呆在空调房里,便去爬富士山。因为富土山山顶终年积雪不化,寒冷异常,而半山腰则凉爽宜人,空气特别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