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没有不该承担的责任,只有不愿承担的责任
5435100000021

第21章 用智慧升级责任心 (2)

杨春民没有满足现有的工作状态,而是不断追求进步,俗话说:“只有努力寻找的人才能找到大门,大门只会对敲门的人敞开。”因为只有通过耐心、实践和无止境的思考,让主动思考为你的工作保驾护航,你才能做得更好。

企业所渴求的人才不只是一个具有专业知识的、埋头苦干的人,更需要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思考的智能型员工。一个合格的员工不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他应该做什么,而是主动去了解和思考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并且认真地用心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松下幸之助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事实上,往往有些员工接到指令后就去执行,他需要老板具体而细致地说明每一个项目,完全不去思考任务本身的意义以及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我认为这种员工是不会有出息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主动思考能力对于人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不思进取的人由接到指令的那一刻开始,就感到厌倦,他们不愿花半点脑筋,最好是能像电脑一样,输入了程序不用思考就能把工作完成。”

在工作中,应该认真思考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不断思考、改进是你必须做的事。这样一来,你将变得更加主动,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找到方法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著名管理培训专家吴甘霖先生曾说:“人与问题的关系是猎手与猎物的关系。要么,人是猎手,问题是猎物;要么,人是猎物,问题是猎手,不是你消灭它,就是它消灭你。”

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必然存在。因此,若要高效地实现目标,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什么都重要。有人视问题为“庞然大物”,心生疑惧,成了问题掌中的“猎物”;有人却视问题为“纸老虎”、“黔之驴”,积极发现其致命区,一箭中的,注定是一名成功的问题“猎手”。

詹妮芙·帕克小姐是美国鼎鼎有名的女律师。她曾被自己的同行老资格的律师马格雷先生愚弄过一次,但是,恰恰是这次愚弄使詹妮芙小姐名扬全美国。

事情是这样的:

一位名叫康妮的小姐被美国“全国汽车公司”制造的一辆卡车撞倒,司机踩了刹车,卡车把康妮小姐卷入车下,导致康妮小姐被迫截去四肢,盆骨也被碾碎。康妮小姐说不清楚是自己在冰上滑倒摔入车下,还是被卡车卷入车下。马格雷先生则巧妙地利用了各种证据,推翻了当时几名目击者的证词,康妮小姐因此败诉。

绝望的康妮小姐向詹妮芙·帕克律师求援,詹妮芙通过调查掌握了该汽车公司的产品近5年来的15次车祸——原因完全相同,该汽车的制动系统有问题,急刹车时,车子后部会打转,把受害者卷入车底。

詹妮芙对马格雷说:“卡车制动装置有问题,你隐瞒了它。我希望汽车公司拿出200万美元来给那位姑娘,否则,我们将提出控告。”

老奸巨猾的马格雷回答道:“好吧,不过,我明天要去伦敦,一个星期后回来,届时我们研究一下,作出适当的安排。”

一个星期后,马格雷却没有露面。詹妮芙感到自己上当了,但又不知道为什么上当,她的目光扫日历上——詹妮芙恍然大悟,诉讼时效已经到期了。詹妮芙怒气冲冲地给马格雷打了电话,马格雷在电话中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小姐,诉讼时效今天到期,谁也不能控告我了!希望你下次变得聪明些!”

詹妮芙几乎要给气疯了,她问秘书:“准备好这份案卷要多长时间?”

秘书回答:“需要三四个小时。现在是下午一点钟,时间根本来不及。”

“时间!时间!该死的时间!”詹妮芙小姐急得在屋里团团转,突然,一道灵光在她的脑海中闪现,“全国汽车公司”在美国各地都有分公司,为什么不把起诉地点往西移呢?隔一个时区就差一个小时啊!

位于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在西十区,与纽约时差整整5个小时!对,就在夏威夷起诉!

詹妮芙赢得了至关重要的几个小时,她以雄辩的事实、催人泪下的语言,使陪审团的成员们大为感动。陪审团一致裁决:康妮小姐胜诉,“全国汽车公司”赔偿康妮小姐600万美元!

可见,寻出突破点、找对方法是高效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不对,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而一个真正的“问题猎手”,不仅能做到“未雨绸缪”,而且能做到“刨根究底”、“釜底抽薪”。

爱迪生发明的东西有1600多种,那么,爱迪生的发明天赋从何而来呢?对他一生进行长期研究的专家指出,爱迪生的发明很多来自提问。平时爱迪生会对常人熟视无睹的问题提出无数个“为什么”。虽然他并没有获得自己所问问题的全部答案,然而他得出的答案也多得惊人。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见一个朋友,看见朋友手指关节肿了。便问:

“为什么会肿呢?”

“我不知道确切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你不知道呢?医生知道吗?”

“唉!去了很多家医院,每个医生说的都不同,不过多半的医生认为是痛风症。”

“什么是痛风症呢?”

“他们告诉我说是尿酸淤积在骨节里。”

“既然如此,医生为什么不从你的骨节中取出尿酸呢?”

“医生不知道如何取。”

“为什么他们不知道如何取呢?”爱迪生生气地问道。

“医生说,因为尿酸是不能溶解的。”

“我不相信。”爱迪生说。

爱迪生回到实验室,立刻开始关于尿酸到底是否能溶解的试验。他排好一列试管,每只管内都灌入1/4不同的化学溶液,每种溶液中都放入数颗尿酸结晶。两天后,他看见有两种液体中的尿酸结晶已经溶化了。于是,这位发明家有了新的发现,一种医治痛风症的新方法就此问世了。

爱迪生这种凡事都爱问“为什么”的习惯,为他的各种发明创造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多问一些为什么,我们可以用更少的力气、时间来解决更多的难题,获得更多的成就。杰出的职场人士在应对问题时,经常会运用到5W2H法。5W2H法是由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应用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曾被广泛用于各项工作中,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非常有帮助,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它包括: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How——怎样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这七问概括得比较全面,实际把要做的事情、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包括进去了。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对5W2H法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是指导我们工作的“好老师”。他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我有几位好朋友,曾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其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好像弟弟和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记住,要成为问题“猎手”,你必须认准目标,寻其要害,做到箭无虚发,一箭中的。

能力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有这样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一个以砍柴为生的老人有两个儿子,老人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他希望在临终前让两个儿子学会养活自己。

于是,老人拿出两把钝了的斧头,给儿子们一天时间,让他们去砍柴,看看他们到日落时能砍多少。

大儿子为了让父亲高兴,急急忙忙地拿着斧头进了树林,二话不说便开始砍树,可惜斧头实在太钝了,他累得满头大汗,一天下来也没有多少成果。

小儿子比较聪明,一动手就发现问题的所在,他停下来,不慌不忙地把斧头磨得锋利无比,再砍树就轻松多了……

日落之时,老人看着两个大小不一的柴捆,摇了摇头,对大儿子说:“难道你不觉得斧头很钝吗?”大儿子吞吞吐吐地说:“我也知道斧头钝,我……我是为了抓紧时间,才……才不磨的。”老人语重心长地说:“时间是要抓紧,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蛮干是不行的。”

同样的技术、同样的力气,如果斧头不一样,工作效率肯定不同,小儿子的斧头足够锋利,工作效率就高;大儿子怕耽误时间而不磨斧头,费的力气更大,浪费的时间更多,工作效率却不高。

很多员工一生都在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不敢让自己有丝毫的停歇,这样的人,我们不能说他们不够忙碌,也不能说他们不够敬业,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无法取得好的成绩,得到丰厚的薪水,这恐怕跟他们没有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有很大关系。

蒙牛老总牛根生在博客中这样写道:“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行动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四肢先行式’,一种是‘大脑先行式’。”两种模式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前者“有勇无谋”,做了10件事,可能有6件有毛病,既浪费资源,又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后者“谋定而动”,也许只做了8件事,却有6件做成了,既节约了资源,又比前者多做成2件。

我们的观点是“一两智慧胜过十吨辛苦”。直接去举一千斤的人,笨蛋;四两拨千斤的人,聪明。我们如果通过找到支点,利用一根杠杆就把巨石搬动,就没必要花大力气去搬大石头!成功者除了勤奋,还要比一般人更善于运用他们的智慧。怎样做到“大脑先行”呢?学习!磨刀不误砍柴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把刀磨快了,才能砍到更多的柴。通过学习提升能力就如同磨刀之于砍柴,不仅不会浪费时间,而且会大大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从而达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在西门子公司的车间里,有一位从农村来的小伙子,在车间里做些杂活。这个小伙子憨憨的,平时也不爱说话,每天只是闷头干活。

员工们在工作之余会坐在一旁聊天,说些笑话,或者打闹一番,但这个小伙子却很少在休息时间与人聊天,他总会站在一些生产设备前看个不停,一会儿动动这儿,一会儿摸摸那儿,即使说话,也是问工人一些生产的问题,有时候还饶有兴趣地和工人讨论一些产品生产中的问题。

他的行为起初遭到了同事们的嘲笑和不屑:“怎么?难道你还想做技术工人不成?”“怎么?还想自己开公司造这东西?”小伙子每次对这样的嘲笑和奚落都只是笑笑,并不在意。

没想到,两个月后的一天,车间的一台机器出了问题,技术师傅忙了半天也没修好,小伙子过来收拾了一会儿,机器居然正常运转了!这让人大吃一惊。原来,小伙子已经在这两个月中学习了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并且对机器的把握和操纵也非常熟练了。

主管对他的学习精神非常欣赏,很快就把他提升为车间里的负责人。但小伙子对此并不满足,依然像原来一样,抓住各种机会学习产品生产的其他知识,还自学了外语,每个月自费去总部参加培训。

半年后,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伙子成了总公司生产制造部的主管,两年后又提升为经理,深得总裁的信赖。

也许其他员工平时无论心里想的还是嘴上说的都是如何能够快速升迁,也许他们在工作时间里都是忙碌的,但是他们的“忙”是无目的、无方向的,并未把个人能力提升上去,于是在关键时刻发挥不了作用。而小伙子平时的学习积累却使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并迅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升迁。

每个人的人生都像一个金字塔,我们只有往上攀登才能享受到更大的自由和空间。只有不断学习、勇于向困难冲刺的人才能不断向上攀升。

在企业领导们看来,雇你来工作就是要你解决问题的。正如企业石油公司的总经理皮埃尔·荣格尔斯说的:“通向最高管理层的最迅捷的途径,是主动承担别人都不愿意接手的工作,并在其中展示你出众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能力用于提高工作的效率,才能登上职业金字塔的最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