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在大唐当侯爷
54580500001224

第1224章 阻击

杜启思索一番后,摇了摇头道:“到如今,再想阻击撤离的唐军,已经是很难了。在消息传回来,到我们的手中时,估摸着大唐方面,李世民以及其余的人已经是撤离长安。眼下的长安,就是一个空壳子。”

“另外,李世民以及李承乾、李泰、李恪各自的人马已经撤离长安,我们要追击,也很难成功。在当下,要阻击李世民的撤军很难。”

“这一撤离迁都的建议,朕倒是好奇,是谁想出来的。”

说到这里,杜启沉声道:“因为这一策略,堪称精妙。分兵前往各地开辟战场,同时牵制我们。一旦我们攻伐其中一处,其余的地方会快速崛起。而如果我们要同时分兵出击,阻击这各处的唐军,恐怕会力有未逮。毕竟偌大的一个大唐,要直接拿下,近乎是不大可能的。”

上官仪说道:“据传回的消息称,这次提出建议的人是魏叔玉。”

杜启眼眸眯了起来,道:“如果朕记得不错,魏叔玉如今跟在李世民的身边,屡屡出谋划策。甚至根据不良人此前传回的消息,如今李世民的主要谋士,就是魏叔玉和魏征这一对父子。至于其余的人,如孔颖达、萧瑀之类的人,话语权没有魏征父子更大。”

上官仪道:“陛下圣明,如今的大唐朝中,的确是魏叔玉得了李世民的器重。”

“可惜啊!”

杜启摇头道:“魏征两次来出使,朕都劝说魏征归顺。可惜魏征自始至终,都不愿意为夏国效力。如果魏征为夏国效力,魏叔玉也就好办了,自会归顺夏国。如今两父子,都为李世民效力,即便是朕欣赏这父子两人,也没有办法让他们来夏国。”

上官仪眼中掠过一道精光,说道:“我们完全可以安排人,借机绑了魏征。只要拿下了魏征,对付魏叔玉也就好办了。”

杜启摇头道:“不必如此,真要按照你的办法执行,反倒容易弄巧成拙。再者,李世民也不是易与之辈,他麾下的不良人也不弱。眼下要考虑的,是对付李世民各军的办法。”

“来人!”

杜启当即就吩咐一声。

旋即,一名士兵进入,躬身站立。

杜启吩咐道:“通知马周、关之澜来议事。”

士兵去传达命令,不多时,马周和关之澜两人联袂进入,便齐齐向杜启行礼。在杜启准备说李世民的事情时,忽然有士兵禀报了一声,然后撩起营帐门帘进入,禀报道:“陛下,有苏将军派人送来的书信,请陛下过目。”

杜启接过书信,拆开来查看。

他快速看完,说道:“苏定方的书信中,说如今已经镇压了国内的乱局。整个国内意图作乱的婆罗门、刹帝利种族,已经是尽数斩杀干净。眼下国内没有战事,所以苏定方请求参战,希望能一起讨伐大唐。”

虽说苏定方是大唐将领出身,可是如今,已经涉及到了攻伐大唐的最后一战。如果苏定方不参与,那么这一战苏定方就甭想借此立功,所以苏定方完成了国内的任务后,便安排人送来了书信向杜启请战,希望能参与最后讨伐大唐的一战。

上官仪正色道:“眼下国内方面,战事既然平息,便不必担心。毕竟国内的局势,一切都在掌控中。眼下只需要让苏将军留下一部分兵力镇守国内,他就可以带着主要兵力来参战。毕竟眼下这最后一战,真是兵力不足。”

马周颔首道:“陛下,臣赞同抽调马将军参战。”

关之澜也开口附和。

杜启点了点头,然后他当着马周、关之澜的面,先说了长安方面的情况,然后道:“眼下李世民的兵力分兵离开,各自前往一处。如果我们的兵力足够多,就能同时开战。博朗城方面,马远已经是取得了胜利,打下了波斯国的一个区域,我们下一步有机会攻伐整个波斯国。不过眼下,攻打波斯不是最主要的事情。如今的首要任务是先夺取大唐,朕的意思是,抽调马远的兵力撤回大唐境内,一起扫荡大唐各地。对此你们意下如何?”

上官仪开口道:“陛下,臣认为没有太大的必要。原因很简单,博朗城方面,也要一定的兵力镇守。再者,马远夺取博朗城后,也可以继续进兵,夺取更多波斯国的区域。所以抽调他回来,其实并非最佳的计划。”

马周站起身,开口说道:“陛下,臣不赞同上官阁首的建议。臣认为当下,应该把马将军的主力部队,抽调回长安来,协助一起攻打大唐。”

“第一,博朗城境内的区域,也是颇为广袤的。要夺取博朗城全境,对马远来说不难,或许他如今已经夺取了全境。可是要治理博朗城全境,却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少说,也得半年,乃至于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眼下,让马远留下一部分兵力在博朗城,而马远本身率领主力自博朗城撤回,其实是可以的。”

“第二,大唐方面,李世民、李承乾、李恪、李泰足足四支兵力分开,我们要击败对方,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同时出兵。如果攻其一处,那么其余的各处就容易发展起来,形成力量。一旦我们击败了某一处,调兵其他的方面时,原本击败的地方却又容易死灰复燃。”

“要击败李世民的力量,那就是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歼灭所有的兵力。”

马周说道:“对我们来说,其实并非什么困难之事,因为薛仁贵、萧元奇、马远和苏定方,恰恰是四支军队在。另外,又有左先锋的第五军协助,这是可行的。”

上官仪道:“可是分兵后,意味着我们的兵力分散,届时一处的兵力恐怕连五万人都达不到。在这一前提下,极可能被各个击破。”

马周辩解道:“我们当下的军队是五万人的建制,但只需要陛下一道命令下去,就可以征募士兵,所以这一点问题不大。另外,连我们的兵力都削弱,何况是李世民的兵力。李世民原本的力量就不多,再度分兵后,兵力人数更是少。所以,我们还是占据了优势的。”

上官仪皱起了眉头。

这一次辩论,他输给了马周,因为马周的话已经占据了上风。上官仪便不再说话,把这一战如何安排的决定权交给杜启。他和马周辩论得再怎么得劲儿,也得杜启来决断。

杜启看向关之澜,说道:“关之澜,你意下如何?”

关之澜道:“陛下,臣认为不论是上官阁首,亦或是马先生的建议,都是极好的。不过臣偏向于上官阁首,因为兵力分散后,不利于进兵。凝聚所有的力量,一一扫荡各地,才能取得胜利。”

“妇人之见。”

马周听到关之澜的话,断然呵斥。

他说道:“我们有足够的兵力,可以同时扫荡各地。既如此,何必要把兵力汇聚在一起。陛下,臣建议多处战场同时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