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在大唐当侯爷
54580500000684

第684章 机遇

杜启从边境进入伊州境内,最先进入的是柔远县。因为罗言生已经下令归顺,所以柔远县的官员都齐齐归顺,并没有发生什么波折。

一行人顺利西进。

最终在三月底,抵达了伊吾城境内。

如今伊吾城的百姓,都已经知道了伊吾城整个三县区域,更名为伊州的事情。除此外,也知道了杜启身为平西王入主西域的事情。

当杜启率领的队伍,一抵达伊吾县城外,便有曾经城主府的官员,以及万千的百姓前来迎接,声势颇为浩大。

不过这么多百姓来,实则是官府发动的力量。

并非百姓自发来。

甚至许多百姓来,是因为罗言生的缘故,因为罗言生在百姓中的威望很高。

杜启看到了这一幕情形,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骄傲的,只是点头致意往前走。他很清楚百姓来迎接,并非是他对百姓有多好,而是官府的力量。

登巴布是站在官员序列中的。

而且因为登巴布作为城主府的文官佐吏,是在最前面一排的。尤其昨天和一众官员商议时,因为登巴布在众人中,比较能说会道,所以所有人委派他亲自上前迎接说话。

这是登巴布的机会。

登巴布眼看着杜启率众,不断靠近,脸上露出了喜色。

机会来了!

三十步!

二十步!

十步!

当双方的距离,拉近到十步远时,登巴布的内心都有了一丝的激动。这情绪的波动,出现的一瞬间,登巴布就压下了,再度恢复了平静。

距离仍在一点点拉近。

登巴布在和杜启距离拉近到五步时,一步踏出,躬身道:“恭迎平西王殿下……”

话说到这里,双方距离只有四步远。

登巴布一个停顿,已经是一步窜出,一柄匕首自衣袖中摸出,直接往杜启刺了过去。这一刻的登巴布,已经爆发出所有的力量,仿佛他整个人都已经化作一道流光般冲向杜启。

也就是在这一瞬,黄石高呼道:“保护殿下!”

黄石已经上前抵挡。

与此同时,摩勒多忽然一伸手,拽住杜启的后背衣衫,猛地往后一个拉拽。因为摩勒多距离杜启近,在匕首靠近杜启时,已经拉拽杜启后退。

匕首登时刺空了。

黄石的剑已经上前,铛的一声,便和匕首撞击在一起。

登巴布见状,便知道刺杀杜启肯定是不可能了。因为一击必杀失败后,杜启身边便是重重包围,肯定不可能再有人突破杜启身边的防线。

登巴布高呼道:“罗城主,我刺杀失败了,先走一步。”

话一落下,登巴布咬牙就自尽。

黄石的剑紧随其后,可晚了一步,没能阻止登巴布的自杀。这一刻,一众来迎接杜启的城主府官员,全都懵了。

怎么可能?

登巴布怎么会刺杀杜启呢?

要知道,平日里登巴布在军中,是一个老好人般的存在,性情是极为温顺的。而且登巴布自始至终表露出来的,也都是不会武艺。可刚才登巴布闪电般出手刺杀,简直快速无比,更是一个武艺高手具备的能力。

扑通!扑通!

城主府一众来迎接杜启的官员,纷纷跪下来请罪。出了刺杀的这一档子事情,他们难辞其咎,只能是老老实实的跪下。

罗言生的脸上神情,更是尴尬。

栽赃!

这绝对是栽赃!

他归顺了杜启,又被任命为伊州刺史,权势是不曾变化的。而且追随杜启,未来的发展潜力也更好,他怎么可能刺杀杜启。

罗言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以头叩地,郑重道:“殿下,下官绝不可能安排人刺杀您。这是栽赃诬陷,恳请殿下明察。”

这一刻,周遭议论声四起。

无数百姓瞪大眼睛,看着城门口这刺杀的一幕发生。

许多人脸上有着好奇。

想看杜启怎么处理。

杜启环顾周围,看到百姓脸上的神情,虽说有诸多好事者是喜欢看热闹的。但更多的百姓,却是看向了罗言生的方向,一副为罗言生担心的样子。

杜启心思转动。

眼下的刺杀,杜启可以笃定,不可能是罗言生安排的。因为这样的刺杀,对罗言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罗言生安排人刺杀成功,杜启身死,那么杜启带来的大军,立刻就会暴动杀人,罗言生得不到半点的好处。

当然如果刺杀失败,罗言生更是得不到半点的好处,反而惹了一身骚。

罗言生不具备出手的理由。

片刻时间,杜启已经想明白这一次的刺杀,必定是栽赃给罗言生的,意图挑起杜启对罗言生的怀疑,甚至于让杜启处置罗言生。

关键的地方在于,整个伊吾城万千的百姓,都站在罗言生一方。一旦杜启处置罗言生,甚至于后续杜启要处置罗言生,都可能被利用,说杜启打压乃至于做出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进而被人利用此事煽动百姓,以便于对付杜启。

杜启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全部想清楚后,脸上掠过了一抹笑意。

杜启走到罗言生面前,伸手托起罗言生,正色道:“罗刺史,本王相信你。因为你,没有半点刺杀本王的动机和理由。这事情,你不必放在心上,本王相信你。”

“谢殿下!”

罗言生站起身,躬身道谢。

他内心是真的紧张,背脊更是生寒,因为一旦遇到猜疑心重的主君。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就极可能出现芥蒂,即便不追究责任,可城主府出了刺客,也会证明他没有能耐。

杜启没有追究,罗言生内心万幸。

杜启内心实际上已经有了打算,眼下虽说遭到刺客暗杀,但实际上,却也并非什么坏事情,反倒是一个机遇。

稍微利用一下,就可以扭转局面,反而借此收获民心民意。杜启深吸口气,抬手下压道:“诸位乡亲肃静,本王有话要说。”

他的话传出,周遭的百姓这才渐渐的安静下来。一个个百姓的目光,汇聚在杜启身上。这些百姓刚才,见到了杜启没有追究罗言生的一幕,对杜启的印象不错,觉得杜启是英明之主。

因为百姓信任罗言生,所以认为罗言生是无辜的,不可能安排人刺杀杜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