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妖宠:狼王戏妃
5463700000129

第129章

程伯虎一向脸皮厚,主动站起来充当解说员,将打虎经过讲了个眉飞色舞。

程伯虎越是讲得吐沫星子满殿乱飞,文武百官听得越是起劲,待讲到又一只猛虎扑了出来,且扑向太平公主,而公主殿下手中只用弓箭,无从防备,说是迟那时快,莫伦王子便将手中宝剑向那猛虎激射而去,一剑要了那老虎的命。

就是皇帝笔下也禁不住在关键时刻惊呼了一声,连连抹冷汗。

老程最后猛地夸赞了莫伦王子一番,很是将莫伦王子夸成了举世无双的大英雄方才意犹未尽地咂巴了一下嘴。

李贤看着程伯虎那张嘴那个气啊,恨不得找针线给这家伙缝起来。

英雄打虎的故事说完了,李大帝再次赐酒三轮,紧接着便是有如眼花缭乱的恩赏,程伯虎作为卢国公长子,身上有世袭的勋位,再加上还没到赐官的年龄,因此是以赏赐财物为主,堂堂卢国公程家自是不缺钱,但这样的荣耀仍然引来其他国公的阵阵羡慕。而薛丁山则是在世袭武骑尉之外叙勋两阶,一下子蹿到了飞骑尉,而李敬业也与薛丁山一样,一下子升至飞骑尉。

而对功劳最大的波斯王子莫伦,李大帝在沉吟了一番后,竟当场封其为左羽林卫大将军。

老天!这可是从三品的武官。在朝的武官中,除了几位国公爷和几位多年征战沙场的老将外,只怕就只有这位波斯王子的品级最高了。

李敬业薛丁山等人半天没合拢上因为吃惊而张大的嘴巴,李贤的表现则更过分,险些没将手中的杯子给摔出去。唯有欣赏莫伦的程伯虎,一听皇上如此器重莫伦,顿时哈哈笑着擎起酒杯向莫伦表示祝贺。

莫伦则彬彬有礼的起身,向李大帝行了君臣之礼。

这场临时夜宴请的都是一干宠臣,武官至少是十六卫将军以上,文官则是一色绯服以上的高官,可以说是权贵的盛宴。毕竟,虎肉有限虎血有限,要轮到每个人绝对不可能。吃着御厨精心烹制的虎肉羹,喝着所谓大补的虎血酒,李贤却犹觉右手在那里微微颤抖。

莫伦这厮,不但得了父皇母后的欢心,如今竟一举飙升至左羽林卫大将军,从此之后,左羽林卫的军权竟然要被这厮掌管,这让这几年野心渐大不满武后参政的李贤,心中如放了个毛刺,又痒又麻,很是不舒服。

撇开李贤的不舒服,满场文官武将对李大帝如此重重封赏波斯王子为左羽林卫大将军这件事,都没感觉太大吃惊。

毕竟用番人控制羽林卫,从太宗时就有这样的先例。

比较起那些派系纠缠繁杂的汉人将军,番将在大唐没有根基,只能将身价性命和前程交给天子,这样的孤臣用来作为保护天子性命的武器是再安全不过了。至少不用担心这样的人有什么造反的野心。

见众臣对册封波斯王子为左羽林卫大将军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异议,李大帝心情更是大好,连连向臣下赐酒。

要说诗赋文章好,又善于察言观色拍马屁,除了许敬宗不做第二人想。虽说如今这一位已经不管国事,基本上处于半隐退状态,但此时该凑的热闹仍是不肯放过,更何况他和武后的关系一向良好,知道册封这位波斯王子为左羽林大将军乃是武后最先提出的主意,待到天子的三轮赐酒毕,他便笑嘻嘻地提着酒壶走到了右边这一列桌前来。

他算是朝中“德高望重”的元老,因此程伯虎薛丁山李敬业当然不敢怠慢,纷纷起身痛快地饮了。而最后到了莫伦的时候,他却仿佛没看见对面李贤怀有不悦的眼色,笑呵呵地对莫伦恭喜道:“王子殿下万里迢迢携神兵利器来助我大唐声威,实乃我大唐之福。亦是陛下龙威之感召,今又降服猛虎,救我大唐公主殿下,实乃大唐第一勇士也,许某不才,代大唐臣民敬王子殿下一杯!”

李贤闻言手中酒杯一抖,满满一杯子酒差点没全部翻倒在桌上,那喷火的目光就想把许敬宗吞下去。

这杯酒的意义可非同一般,许敬宗直接代表文武百官对这位波斯王子在朝中的地位给与了官面认可。

“且慢,”莫伦酒杯刚刚举起来,酒还未沾唇呢,李贤就忍不住心中躁动,站起来发难了。“听闻王子殿下不但武艺超群,胆识过人,而且善我大唐诗词,不知道王子殿下可否在饮酒之前当场就今日打虎赋诗一首,让我等见识一下王子殿下的绝世才华。”

让一个波斯来的王子,用大唐诗体来做诗,李贤这一招不可谓不阴险。

做的不好,莫伦今日的英雄光环未免就要大大失色,左右脱不过给百官留下一个番子粗人的印象。

若做的好,便又激起文臣的不满,你一个波斯来的,竟然做诗做得比我们还好,你让我们这些人的面子往哪里搁?

熟料莫伦竟没事人一般笑得阳光灿烂,略一沉吟之后,便笑嘻嘻地对李大帝欠了欠身,又对李贤笑道:“太子殿下这么一逼,我倒是想起一个在西域广为流传的传说来。据闻昔日中原大地有个飞将军李广,夜晚带着随从出行,忽然看见草丛中有一只猛虎,一惊之下引弓便射,到了天亮的时候才发现箭深深没入一块大石,再射此石却再也不能够入内半分,端的是一桩奇闻。”

这故事取自司马迁的《史记李广列传》,文官自然都看过,而武将至少也都听过,此时听波斯王子莫伦提起不觉都是一奇。心中均疑惑,这李广将军的事迹竟然流传到西域各国去了吗?

此时,莫伦故意不去看众人眼中的怀疑深色,忽地搁下酒杯笑道:“虽说此虎并非彼虎,我却想到了四句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好!好!好!”

这次率先叫好的却是李大帝本人,却见他双颊通红,显然已经酪酊大醉,连声道了几个好字便一头往旁边倒去,正好侍候在边上的王福顺赶紧一把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