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妖宠:狼王戏妃
5463700000149

第149章

“最近宫里乱七八糟的事情多,你得帮你母后提防着别有人在宫里捣鬼……”

“宫里?”谢扬是暗指谁?如今谁能在宫里掀起风浪?

难道是……

李令月眉头皱了皱,小脸在谢扬的胸前习惯性地噌了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便缓缓合上眼目。她不是没猜到,而是不想去猜。

翌日便是大唐第一公主的及竿礼,文武百官少不得纷纷送上一份贺仪,宫中更是为此举办了盛大的及竿贺宴。

李大帝的身体已经一年不如一年,再在宴席长篇大论不免有些强人所难,所以,挑大梁的武后便接过了重任,谈笑风生中犹不失大气妩媚。几个曾经见过昔日那位王皇后的老臣,心里也不得不承认,比起一尊高高在上的木头人,武后的形象无疑更符合群臣对于皇后的期待。

由于是正式场合,武后自是装束得雍容典雅,云鬓上大小花钗十二树,在四壁的煌煌烛光下熠熠生辉,发间簪着一支缀满珠玉的凤形步摇,晶莹辉耀。深青色的钿钗襢衣,藕色的舒长帔帛,然而,这华贵的礼衣却比不上武后那双莹白如玉的手。此时此刻,那双手正在主人的指挥下做出种种姿势,衬托着那神采中的自信,愈发让人无法逼视。

太子李贤坐在二圣下头,百官之上,一双眼睛表面似乎在看着手中的酒杯,实际却一直在四面臣子中扫来扫去,似乎在暗自观察众臣对武后讲话的反应,见一多半的臣子脸上露出对武后钦佩的表情,他原本微笑着的脸上便渐渐浮现起一抹焦躁以及不悦的神色。就在他脸色阴沉地偷偷灌下第三杯酒的时候,武后说话终于告一段落,剩下的便是正式赐宴的环节。

宫廷宴会上虽然是美酒佳肴,但要喝醉容易,要吃饱难。作为一个合格的臣子,要随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否则,你忙着填饱肚子的时候,没准天子就出现在你眼前。一个对答不好,那前途可是通通泡汤。再说,挟着一筷子菜四处扫视着实不雅观,端着个酒杯就没那么多顾虑了。

李大帝只是下来和李绩许敬宗上官仪以及契苾何力打了个招呼,便回到了御座上,剩下地事情便都交给了李贤这个监国太子。

原本这种体现自己礼贤官员的场合,武后也会下来表演一番。奈何今日还有无数命妇等着她,因此她很快便离席而去。她这一走,李贤自是松了一口气,笑嘻嘻地站起来给老爹敬了一杯酒,就下去和几个往日走得近的官员说话去了。

应付完这一圈之后。他趁人不注意,找了根廊柱,躲在阴影中,悄悄从腰带中摸出了刚刚那个纸团,展开来一看,却只见上头只是草草写了一家店铺的名称,还有一个日子和时辰。正是十天之后。对于钦陵这种神神鬼鬼的举动。他着实感到莫名其妙,但既然是这位吐蕃正使主动找了上来,他自是不吝一见。

他这边这么想着,一回到座位上,才刚刚坐下,王福顺便匆匆过来。在他耳朵边上转达武后的口谕——让李贤到偏殿去。

李贤不禁感到莫名其妙,隐隐有丝不安的感觉,毕竟作为太子与吐蕃正使私下密会有阴谋篡国的嫌疑。瞥了一眼旁边的李显和李旭轮。他不由得指了指自己地鼻子:“那边都是命妇女眷,你确定母后是叫我过去?”

刚刚是阿芊过来传的话。王福顺乍一听也觉得奇怪,此时见李贤提出质疑,他只得苦笑道:“小人就是再耳背,也不至于听错这个。我的殿下,您就赶紧去吧,别让娘娘等急了!”

李贤没奈何地站起身来,冷不丁却看见许敬宗那老狐狸冲着自己笑得欢,心下更觉忐忑。怎么自己刚收到钦陵的信,母后便要召见自己?

仁寿殿共有一正殿三偏殿,此番正殿中坐着的大多是五品以上地流内官,尚有一座偏殿则是部分无职亲贵或是品级较低的官员,至于另两座偏殿则是浩浩荡荡的朝廷命妇了。李贤才出正殿,就看见一个宫人正在那里等候自己,容貌秀美仪态大方,却是面生得很。

那宫人默不作声地屈膝行礼,便在前头引路,竟是一句废话也无。见惯了阿芊阿萝这种能说会道的女官,李贤倒觉得这种沉默很是新鲜,快到地头时便好奇地问了一句:“我看你面生得很,是新来服侍母后的么?”

“奴婢刚刚由纪尚宫调来大仪殿,此番便是奉尚宫之命前来迎殿下。”

所谓的纪尚宫自然就是指的阿芊了,大唐宫官置尚宫尚仪尚食尚寝尚功五局,皇后身边地尚宫算得上是整个宫中地最高女官。

看来武后对阿芊的不是一般的宠信啊,想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武后身边,这个纪尚宫便是至关重要的一关。想着阿芊还算俊美的容貌,李贤的唇角微微勾起,浮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

千红万艳同芬芳,跨进门槛的时候,李贤便充分体会到了这话地含义。一眼看去,四处都是莺莺燕燕一大群女人,有老有少,甚至还有白发苍苍地老妇。可即便是老妇,在那大气地礼服装饰下,看着也平添了几分风采,更不用提那些正当妙龄的少女了。所以,在一众女子地注目礼下走到武后身前的时候,他心中突地一跳。

明明是命妇宴会,怎么连人家家里的千金也一并弄来了。难不成他老妈想着趁这个机会挑媳妇?

“贤儿!”

一抬头看见武后那亦笑亦嗔的表情,李贤赶紧把那些胡思乱想抛在一边,疾步上去行礼。这还没等他开口问清老妈召见的意思,阿芊便指挥人在武后的下手处安置了一个小几子和座位。看这光景,他便知道今次只怕是跑不掉了,但仍是硬着头皮问道:“母后,您这是?”

“刚刚临川长公主送给令月的礼物当中,其中就有一把扇子,听说上头的诗词还是你亲自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