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妖宠:狼王戏妃
5463700000160

第160章

吐蕃马又称羌马,耐力极好,吐蕃的位置又适合养马,所以骑兵极盛,而羌马个头高身量足爆发力也不错。凉州的骑兵用的多半就是羌马。至于那些从西域远道运来的良马,虽然确实出类拔萃,这高昂的价格就让一般人望而却步了。

谢扬虽说对程伯虎提到的做生意挣钱的想法嗤之以鼻。但听他提到送马给程处墨不由心中一动。此时也不禁认认真真地考虑起回去给天皇天后陛下捎带点什么特产礼物,这一次假传圣旨非同小可,若想回去平安无事地将小丫头娶进门,势必要哄得二圣消了心中怒气才成。

众人觥筹交错地时候,谢扬便找来酒肆老板,打听这周围的情况。而酒肆中的老板看这些都是外乡人,给酒钱又大方,顿时更加客气,笑眯眯地解说起了这凉州的风土人情,顺便掰着手指头介绍周围那些大城。从州、河州说到甘州肃州沙州。端的是滔滔不绝,就连刚刚没留心的程伯虎等人也都聚精会神了起来。

然而,正当老板说得唾沫星子乱飞滔滔不绝的时候。外头忽然有一个小吏模样的汉子闯了进来,东张西望一瞅。看到谢扬等人登时大喜。张口就嚷嚷道:“谢大将军,可找到你们了。赶紧赶紧,长安有人来了,正等着你们呢!”

长安有人来了!听到这消息,谢扬顿时一个激灵打了个哆嗦,不会是小丫头从京城追杀来了吧?依照他对李令月的了解,这事小丫头铁定干得出来。天不怕地不怕的狼王谢扬,在这世上最怕的恐怕也就是小丫头李令月的暴怒了。

而程伯虎张冲等人立马白了脸,不禁对长安那边的反应迅速而感到心惊。一帮人你眼望我眼了一阵,谢扬便带头站了起来,又给了那老板几十文钱,便跟着报信地小吏匆匆上马离去。

而那老板莫名其妙地看着满桌子还剩一半没动的酒菜,再算算自己收的酒钱饭钱,顿时眉开眼笑了起来,要是一天来几拨这样的豪客,他可就赚翻了!

一路忐忑,到了凉州大都督府前下马,众人俱是满脸凝重,尤其是谢扬。虽说知道李令月来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心底下更担心的则是,对方若是李大帝与武后派出的信使,会不会当众拆穿他假传圣旨地真相,然而,等他进入厅堂看到那从洛阳赶到地一行人,登时愣住了。

如果传旨地是王福顺,那么他不会感到任何奇怪,但是,此番为首的人竟然是……竟然是卢国公程处默,程伯虎地老爹!在程处默地旁边,赫然站着黑齿常之,剩下的一些侍从个个低着头,他一时无法辨清究竟是谁。

程处默看看四周凉州大都督府的属官,再看看闻讯赶来的两位礼部官员,便笑容可掬地点头道:“陛下还有旨意单独给大将军,各位可否先避一下。”

有了程处默这句话,众人自然是依言退下,而程伯虎更是拉着张冲溜得飞快,走在最后的盛达低声和程处墨分说了一句什么,便回头看了一眼谢扬,随即缓步走了出去,又把门带上了。

“大将军真是好本事啊!”

没了外人,这门又关上了,程处默顿时收起了刚刚的笑容,那面色要多僵硬有多僵硬,“从长安跑到这凉州,甚至还对凉州上下官员假传圣旨,你知道这是多大的事么?宫中陛下都发过好几次火了,若不是皇后娘娘劝着,这一次只怕不但两个月后的婚礼就要取消,就连你大将军项上这人头只怕也……”

见程处默气急败坏之下有些危言耸听的势头,谢扬不由不悦地皱了皱眉。心想要杀要砍,那也得看老子高不高兴,皇帝怎么了?大不了带了小丫头私奔……什么大将军驸马爷——谁稀罕?

发泄了一下对谢扬无法无天藐视皇法的不满做法后,程处墨从怀中取出一个卷轴,却不是照本宣科地读,而是一把塞在了谢扬手中:“这是密旨,你自个慢慢看!还有一道过了中书门下的明发诏令,待会我自然会对凉州大都督府上下以及其他官员宣读。”

他说着便袖手站在了一边,摆出了一幅不管不问的态度。

谢扬瞅了程处默一眼,不声不响地打开那卷轴,才看了第一眼就认出了武后的字迹,竟是用异常凌厉的口气把他狠狠斥责了一通,还说李令月因此不吃不喝,甚至拿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架势闹着要凉州寻夫,她与李大帝如何如何上火云云,读着读着,他后背不知何时沁出了一层冷汗。

好在临到最后,武后却轻描淡写地说,小丫头那面自有她来管束,不用他操心,但这假传圣旨大逆不道的事,只此一次,如有下次决不轻饶,这无疑是为他开脱的意思。直到这时候,谢扬才长长嘘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他现在不想跟武后把关系闹僵,毕竟在小丫头的心目中,武后一直是位非常合格的母亲。

这回过气之后,他才发现卷轴的最后一张是李大帝的笔迹。

那上头的字远比武后的长篇大论少,但分量却一点都不轻。武后的训斥虽然严厉,但那更多的是一种长辈对晚辈丈母娘对女婿的口气,而李大帝却不同,那完完全全是君对臣的口吻,把问题上升到了欺君罔上的高度——换言之,不管是谁,摊着这么一个罪名都完全没有好下场!

正当谢扬心叹倒霉的时候,他终于看到了最后一句话,心中一块大石头顿时砰然落地,因为那和武后最后的吩咐差不多——事可一不可二,此次看在情有可原的份上,就暂时不予计较了。

程处默见谢扬长长吐出一口气,便笑眯眯地问道:“大将军如今可是放心了?”

不等谢扬点头,他便拉开大门,见外头一群人整整齐齐地站在离门二十步远的地方,便举重若轻地点了点头,“接下来乃是明发诏谕,请各位去准备香案接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