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和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集中反映在浩瀚的历代农业著作中。农学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取得成就最辉煌的学科之一,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农学是最基础的学科,其它一切学科以农学为中心,为农学服务。在我国古代的农学史文献中,《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旉农书》、《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被统称为我国古代的五大农书,是我国现存的古代农学专著中的杰作。
1.《上农》四篇——古代农业思想最早的系统总结
《上农》篇重农思想极为鲜明,且有独到之处,“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任地》篇关于种庄稼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为保持土壤地力就要加强土地改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动。《辩土》涉及农业生产全过程,“辩土”即视土性而耕种之意。《审时》篇专论农时,“审时”即识时令而农作。《上农》四篇集中地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农学体系,是古代农业科学思想的发端。
2.《氾胜之书》——现存最早的一部重要农学专著
《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一部重要的农学著作,是现存最早的农书。现存3000多字,总结了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汉族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在此书上记载有处理种子的方法“溲种法”,且记录了抗旱种麦的技术措施。此外,还涉及到“种桑法”、农业害虫防治。
3.《齐民要术》——论述北方旱农技术的经典农书
《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中国农业生产经验和理论知识,全面地反映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和技术措施,是迄今世界上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最早、最有价值、最系统的一部杰出的农业科学名著,也是研究我国农学史的主要文献。
《齐民要术》把握住了旱地保墒农业技术的精髓,通过不同的农业耕作技术,针对不同作物的具体生长特点应用具体的耕作方式,达到抗旱保墒高效利用土地的目的。且总结了一套比较科学的选种留种、良种繁育以及贮藏与保纯的技术措施,此外,其所总结的畜牧生产的经验也是相当丰富。不仅如此,它还记载了古代酿醋的23种方法。
在农业生产中,《齐民要术》对人力作用的发挥持辩证态度,既主张充分发挥人力的作用,又主张人力的发挥要顺时、势量力而为。
4.《陈旉农书》——第一部系统记述南方农业的农书
《陈旉农书》是论述南方水稻区域栽培水稻技术的第一部农书,讲述水稻的种植栽培技术。还分析了种桑养蚕的经验技术,提到桑间种植和桑下养殖,使种植和养殖相结合,形成立体的农业结构。该书认为不同的时令、气候应因时制宜进行耕作,提出了不同的土地应因地制宜进行治理,强调施肥是补充土壤肥力,使地力“常新壮”的最重要措施。此书第一次用专篇较系统的谈论耕牛,认为牛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牛说”的“医治之宜篇”中,还讲述了牛畜等传染病的防治方法。
5.《王祯农书》——农业科学史上第一部百科式全书
(1)《王祯农书》是元代的一部综合黄河流域旱田耕作技术和江南水田耕作技术的大型农书,是我国农业科学史上第一部百科式全书。
(2)《农桑通诀》是全书总论,贯穿着农本观念与天时、地利、人力共同决定的思想,讲述我国南北方的自然条件,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不同的操作方法等。
(3)《王祯农书》对我国桑树嫁接技术作了总结,这是现存古农书中关于嫁接技术最完整的记载。
(4)《百谷谱》依次讨论各种农作物的来源、分类和种植栽培的方法。
(5)《农器图谱》讲述了各种农业工具的起源、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6.《农政全书》——治国治民农政思想的特色农书
《农政全书》我国古代五大农书之一,基本上囊括了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12目,共60卷,50余万字,是我国古代农书中篇幅最大的一部。
它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对棉花栽培技术作了系统总结。“农器”用图谱的形式介绍各种传统的农业生产工艺和农产品加工工具。“水利”用绘图方式介绍了各种灌溉工程和水利机械以及西洋水利,对水排的功用及结构作了详细的介绍,书中备荒思想是对传统农学备荒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对历代备荒的议论、政策作了综述,水旱虫灾作了统计,救灾措施及其利弊作了分析。
7.《马首农言》——地方性农学专著的典型代表
《马首农言》结合当地风土条件对作物种性、耕作技术等加以具体记述,反映了北方旱地农业抗旱保墒、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十分强调作物的轮作技术,明确提出了在同一块田地上“切忌重茬”、实行轮作的方法,记述了丰富多彩的播种技术,采用因时制宜的管理技术和放牧法,首次提出“五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