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自己创造一个奇迹
5546000000014

第14章 颠覆惯性思维 (1)

洛克菲勒有句名言:

“如果你想成功,你应辟出新路,而不要沿着过去成功的老路走……即使你们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一个子儿也不剩,然后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但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且让一支商队从我身边经过,那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亿万富翁。”

这就是他的宣言——我能创新,我怕谁?

已经存在的是最好的吗

1解决一个难题,你总是从已有的方法入手,而不去尝试新方法。

2如果你要乘坐的公交车久久不来,你不愿再看看其他的线路,而是继续等下去。

3每天晚餐都要喝粥,如果有一天没有喝粥你感觉生活乱了套。

4见到陌生人,你从没尝试过主动打招呼。

5你家的狗窝不能用了,你只想着去买个新的、从没想过自己动手制作。

6你的衣服都是一个风格,从不尝试去换一种风格。

你能从上面找到你的影子吗?如果上面的描述对你很贴切,那就要反思一下了。阅读完本章内容后,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

逆向思维是解决棘手问题的捷径

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番特别的大事,必须敢于逆风飞扬,不想当然、不盲从,这样才会欣赏到别人没有看到的风景。

不想当然的逆向思维曾经导致了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

我们从小就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个年轻的英国人在他家的农场里度假休息,他仰卧在一棵苹果树下,思考问题,这时,一只苹果落到了地上。

对常人习以为常的现象,他却陷入了深思:“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呢?地球会吸引苹果吗,苹果会吸引地球吗?它们会互相吸引吗?这里面包含着什么样的原理呢?”

这位年轻人就是牛顿。他用逆向思维的力量,获得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现在的社会里,也有这样的例子。

一位犹太大富豪走进一家银行。

“请问先生,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吗?”贷款部营业员一边小心地询问,一边打量着来人的穿着:名贵的西服、高档的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镶宝石的领带夹子……

“我想借点钱。”

“完全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1美元。”

“只借1美元?”贷款部的营业员惊愕得张大了嘴巴。

“我只需要1美元。可以吗?”

贷款部营业员的心立刻高速运转起来,这人穿戴如此阔气,为什么只借1美元?他是在试探我们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效率吧?便装出高兴的样子说:“当然,只要有担保,无论借多少,我们都可以照办。”

“好吧。”犹太人从豪华的皮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债券等放在柜台上,“这些做担保可以吗?”

营业员清点了一下,“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1美元吗?”

“是的,我只需要1美元。有问题吗?”

“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为6%,只要您付6%的利息,且在一年后归还贷款,我们就把这些作保的股票和证券还给您……”

犹太富豪走后,一直在一边旁观的银行经理怎么也弄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1美元呢?

他追了上去:“先生,对不起,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

“我是这家银行的经理,我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产,为什么只借1美元呢?”

“好吧,我不妨把实情告诉你。我来这里办一件事,随身携带这些票券很不方便,便问过几家金库,要租他们的保险箱,但租金都很昂贵。所以我就到贵行将这些东西以担保的形式寄存了,由你们替我保管,况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才不过6美分……”

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这个人成为亿万富翁的原因。任何一个标新立异的人都具有逆向思维、逆风而行的特质,而这往往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河北一家清洁剂厂家的经历可以使我们大开眼界。在日常生活中,清除厨房油污是一件叫人苦恼的事情:黏糊糊的油污,布擦不掉,水洗不净。于是各种各样的专用清洗剂应运而生,什么去油灵、除油净,有液体的、有粉状的,着实叫人眼花缭乱。仔细看,这些企业的产品无不体现一个“洗”字,就是绞尽脑汁把油污清洗下去。河北某厂沿着去污的思路来解决这一问题,他们从化妆品的面膜中得到启发,改变给厨房用具“洗澡”为“穿衣”。它的产品没有任何去污功能,而是在“防污”上打主意。只要将其均匀地涂在厨房器具的表面,20分钟后便形成一层透明的防护膜,等到油污积到一定程度,一撕即掉,就像女性日常用的面膜。这样,比起为厨具“洗澡”更省力。上市后,一炮打响。

逆向思维是解决难题的捷径,也是创新的一种方法。在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不妨使用一下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解决棘手问题的捷径。

远离定势思维的泥潭

著名心算家阿伯特·卡米洛从来没有失算过。

这一天他做表演时,有人上台给他出了道题:“一辆载着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车站,有87人下车,65人上车;下一站又下去49人,上来112人;再下一站又下去37人,上来97人;再再下一站又下去了74人,上来69人;再再下一站又下去17人,上来23人……”

那人刚说完,心算大师便不屑地回答:“小儿科!告诉你,车上还有——”

“不,”那人拦住他说,“我是请您算出列车一共停了多少站。”

阿伯特·卡米洛呆住了,这组简单的加减法成了他的“滑铁卢”。

真正遭遇“滑铁卢”的失败者拿破仑也有一个故事。

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他的一位善于谋略的密友通过秘密方式给他捎来一副用象牙和软玉制成的国际象棋。拿破仑爱不释手,从此一个人默默地下起了象棋,打发着寂寞痛苦的时光。象棋被摸光滑了,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拿破仑死后,这副象棋经过多次的转手拍卖。后来一个拥有者偶然发现,有一枚棋子的底部居然可以打开,里面塞有一张如何逃出圣赫勒拿岛的详细计划。

不能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天才也难免遗憾。设想一下,九泉之下的拿破仑,如果知道了这个发现,会是何等的沮丧。遇到问题仔细思考,拓展思维方式,不要让问题成为你的“滑铁卢。”

《围炉夜话》中指出:“为人循规蹈矩,而不见精神,则登场之傀儡也;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一个卓越的人士敢于打破常规,也敢于标新立异。

古代波斯(今伊朗)有位国王,想挑选一名官员担任一个重要的职务。

他把那些智勇双全的官员全都召集起来,试试他们之中究竟谁能胜任。

官员们被国王领到一座大门前,面对这座国内最大、来人中谁也没有见过的大门,国王说:“爱卿们,你们都是既聪明又有力气的人。现在,你们已经看到,这是我国最大最重的大门,可是一直没有被打开过。你们之中谁能打开这座大门,帮我解决这个许久没能解决的难题?”不少官员远远望了一下大门,就连连摇头。有几位走近大门看了看,退了回去,没敢去试着开门。另一些官员也都纷纷表示,没有办法开门。这时,有一名官员却走到大门下,先仔细观察了一番,又用手四处探摸,用各种方法试探开门。几经试探之后,他抓起一根沉重的铁链,没怎么用力拉,大门竟然开了。

原来,这座看似非常牢固的大门,并没有真正关上,任何一个人只要仔细察看一下,并有胆量试一试,比如拉一下看似沉重的铁链,甚至不必用多大力气推一下大门,都可以将它打开。如果连摸也不摸,连看也不看,自然会对这座貌似坚固无比的庞然大物感到束手无策。

国王对打开了大门的大臣说:“朝廷那个重要职务,就请你担任吧。因为你没有限于你所见到的和听到的,在别人感到无能为力时你却会想到仔细观察,并有勇气试一试。”他又对众官员说:“其实,对于任何貌似难以解决的问题,都需要开动脑筋仔细观察,并大胆冒一下险,大胆地试一试。”

那些没有勇气试一试的官员们,一个个都低下了头。

也许,生活当中并不缺少成功的机会,只是我们像故事中的大臣们一样,陷进了固定思维的囹圄之中,不能自拔。思维的框架让人容易产生怯懦的心理,终究没有勇气去尝试而流于平庸。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分水岭,有时并不在于他们之间有天大的差距,而在于一点小小的勇气。当我们超越众人禁锢得有些麻木的思想,勇敢地迈出那一步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成功的门对我们从不上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