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纪连海评点后汉书(上下册)
55526200000012

第12章 王刘张李彭卢列传

第一节 王昌

出来撒谎,迟早要还的

【原文】

王昌一名郎,赵国邯郸人也。素为卜相工,明星历,常以为河北有天子气。时赵缪王子林好奇数,任侠于赵、魏间,多通豪猾,而郎与之亲善。初,王莽篡位,长安中或自称成帝子子舆者,莽杀之。郎缘是诈称真子舆,云“母故成帝讴者,尝下殿卒僵,须臾有黄气从上下,半日乃解,遂妊身就馆。赵后欲害之,伪易他人子,以故得全。子舆年十二,识命者郎中李曼卿,与俱至蜀;十七,到丹阳;二十,还长安;展转中山,来往燕、赵,以须天时”。林等愈动疑惑,乃与赵国大豪李育、张参等通谋,规共立郎。会人间传赤眉将度河,林等因此宣言赤眉当至,立刘子舆以观众心,百姓多信之。

更始元年十二月,林等遂率车骑数百,晨入邯郸城,止于王宫,立郎为天子。

【译文】

王昌一名王郎,赵国邯郸人。本来是个占卜、看相的人,对天文历数有些研究,常以为河北有天子气。这时赵缪王的儿子刘林喜爱术数,任侠行义于赵魏间,与豪强不法之徒多有相通,而王昌与之相亲善。

起初,王莽篡位时,长安中有自称是成帝的儿子刘子舆的人,王莽将他杀了。

王郎缘着这条线索诈称自己是真子舆,说:“我母亲本是成帝的歌女,有次下殿时突然扑倒,很快有一道黄气从上下通过,过了半天才苏醒过来,就这样怀了孕住在馆舍中。生子后赵后想谋害这个孩子,我母亲就与别人互换了婴儿,因而保全了孩子的生命。我十二岁时,有一个识命的郎中叫李曼卿的把我带到蜀中;十七岁时,到了丹阳;二十岁时,回到长安;辗转往来于中山、燕赵之间,以等待天时的到来。”刘林等更加疑惑,就与赵国的大豪李育、张参等通谋,共同策划拥立王郎。

正好人们传说赤眉将渡黄河,刘林等因此宣言赤眉当至,立刘子舆看众人的反应,百姓多相信了。更始元年(23)十二月,刘林等率车骑数百,一早进入邯郸城,在王宫停下,立王郎为天子。

【评点】

王昌也叫王郎,他是一个很有些口才的人。他本是一个看相算卦的先生,自然能说会道。假如他依借自己的这个口才功夫,在那个年代给人占卜看相,蒙蒙普通百姓,赚俩小钱添补家用,想必也能过个小康日子。可这个王郎心比天高,打算把那谎言说破天,他竟然撒起了一个弥天大谎。什么谎啊?他居然对天下宣称,他王郎实际上是个天子。

那时候,天下很乱,王莽篡权,百姓怨声载道,都很怀念汉王朝的生活。各路兵马纷纷争战,有刘玄等人早已经被拥为帝,打算光复汉室。另外,还有一件事情,给王郎撒这个弥天大谎提供了契机。

什么事啊?当时在长安有个人自称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王莽当然是将他给杀了。另外,刘林兵起,日渐强盛,而刘林与王郎的关系很铁。于是,聪明狡黠的王郎就动脑筋了。终于,他就打定了主意,开始了他的那个异想天开的计划。他对外宣称,自己才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王莽杀掉的那个是假的。这个谎是怎么撒的呢?王郎说了,他的母亲本来是汉成帝的一个歌女,有一次下殿的时候,忽然就摔倒在地,很快有那么一道黄气从她的身体里通过,过了半天才醒过来,醒过来之后,就发现是怀孕了,最后生下了刘子舆。但是,那时候的赵后要加害那个龙种,没有办法,就用别的婴儿将刘子舆替换出来,带到民间养大。那个刘子舆就是他王郎。如今,真命天子已经长大成人,正在寻找时机来光复汉室。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跟真的一样。

王郎的三寸不烂之舌,让刘林等人非常吃惊,也非常迷惑,他们一帮子人商量了一通,最后决定拥立王郎为天子。

就这样,王郎靠一个天大的谎言,换来了一个真命天子的身份,摇身一变,从一个算卦的先生变成了皇帝。

那时候,刘玄已经被拥立为帝了。怎么办呢?王郎又说了:我打小被秘密养在民间,他们都不知道。刘玄不知道我的存在,才替我当几天皇帝。现在知道了,就来我这里吧。他给各地下诏书,都是这么说的。当然,也给光武发来了檄文。

光武哪里肯归附于他呢,就派兵去攻打他。

开始的时候,久攻不成,就是打不过他。到了最后出现转机,把王郎困在邯郸。王郎数次派兵出击,可是都失败了。

这个王郎也很聪明,赶紧派他的谏议大夫杜威持着符节去向光武请降。杜威见了光武,还一口咬定说王郎真的是成帝的亲生儿子,是真命天子。

光武说:就算是成帝再复活,天下也不一定是他的,更何况是一个假冒伪劣产品呢?

那杜威真不愧是谏议大臣,也会说,会谈条件,他又开出个条件,说:如果降服了,就封个万户侯呗。光武说,那不行,能保住他的命,就算不错了。杜威又说,我们邯郸城很坚固的,我们坚守,肯定能抵挡相当长的时间的,总比只给保全性命强。于是,不降。

谈判没有谈成,光武就又展开更加猛烈的进攻。二十来天之后,王郎的少傅李立做了反间,里应外合,打开城门迎接汉兵,邯郸城很快就给攻克了。

最后王郎落了个什么下场呢?他连夜逃亡,最后被追兵杀死在逃亡的路上。他的弥天大谎,最后以丢了身家性命而宣告终结。

放着看相算卦的好买卖不做,非要撒个大谎做天子,结果被困邯郸城。放着投降就可保全性命的好事不做,非要顽固抵抗,结果命丧黄泉,竹篮打水一场空。由此可见,撒谎,是要付出代价的,出来撒谎,迟早是要还的。

第二节 刘永

莫以成败论英雄

【原文】

刘永者,梁郡睢阳人,梁孝王八世孙也。传国至父立。元始中,立与平帝外家卫氏交通,为王莽所诛。

更始即位,永先诣洛阳,绍封为梁王,都睢阳。永闻更始政乱,遂据国起兵,以弟防为辅国大将军,防弟少公御史大夫,封鲁王。遂招诸豪杰沛人周建等,并署为将帅,攻下济阴、山阳、沛、楚、淮阳、汝南,凡得二十八城。又遣使拜西防贼帅山阳佼彊为横行将军。是时东海人董宪起兵据其郡,而张步亦定齐地。永遣使拜宪翼汉大将军,步辅汉大将军,与共连兵,遂专据东方。及更始败,永自称天子。

建武二年夏,光武遣虎牙大将军盖延等伐永。

【译文】

刘永,梁郡睢阳人,梁孝王第八代孙。传封爵到刘永的父亲刘立。

元始中,刘立与平帝外家卫氏有往来,被王莽杀害。

更始即位,刘永先到洛阳,被继封为梁王,定都睢阳。刘永听说更始政治混乱,于是据封邑起兵,以弟刘防为辅国大将军,刘防弟刘少公为御史大夫,封鲁王。于是招集诸豪杰沛人周建等,同时代为将帅,攻下济阴、山阳、沛、楚、淮阳、汝南,共得二十八城。又派遣使者拜西防贼帅山阳佼强为横行将军。

这时东海人董宪起兵占据了东海郡,而张步也平定了齐地。刘永遣使拜董宪为翼汉大将军,拜张步为辅汉大将军,与他们共同连兵,割据了东方。

后来更始失败,刘永自称为天子。建武二年(26)夏,光武派遣虎牙大将军盖延等讨伐刘永。

【评点】

刘永是梁孝王的第八代孙。他的父亲叫刘立,封爵传到了他的手上不久就断了延续。怎么啦?元始中,刘立与汉平帝的外家卫氏走得很近,来往甚密,结果就让王莽给盯上了,拉入黑名单后,就把他给杀了。从此家道中落,刘永失去了自己的富裕家业。

后来,更始即位,刘永就来到洛阳,被更始继封为梁王。为什么说是继封呢?很显然,刘永的祖辈就是梁孝王,父亲刘立也是,都是汉代的官爵。而如今,更始即位,号称恢复汉制,那么,为了显示出历史的延续性与大汉江山的连续性,就按照先汉的制度行事,让刘永继承祖业,继续当他的梁王。

关于刘永这个人,怎么说也算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吧。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可以看到,刘永可以客观地分析天下大势,能够明辨是非。他在更始那里,被封为梁王,没过多久,就觉察出这个更始政治混乱,不怎么着调,也就感觉到跟着他肯定没有什么光明前途。于是,他就干脆利索地做出决定,以他的封地为根据地起兵,他让他的弟弟刘防为辅国大将军,刘少公为御史大夫,封鲁王。从这点可以看出,刘永的眼光是独到的,也是高远的。这个独到而高远的眼光,可以看作是刘永高明的决策力。

其次,我们可以看得出,这个刘永的战斗力也是很强的。他决定起兵之后,就招集诸豪杰沛人周建等,同时代为将帅,攻下济阴、山阳、沛、楚、淮阳、汝南,共得二十八城。这种战斗力,可以看作刘永较强的执行力。

最后,我们还可以看到他超强的组织能力。怎么体现呢?他能派遣使者拜西防贼帅山阳佼强为横行将军。这时候,东海人董宪起兵占据了东海郡,而张步也平定了齐地。刘永就赶紧遣使拜董宪为翼汉大将军,拜张步为辅汉大将军,与他们共同连兵,割据了东方,站稳了脚跟。他能广纳贤士,拉拢到有能力的人,这就是很强的组织能力。

由此看来,这个刘永,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才。

后来更始失败,刘永就自称为天子。

建武二年(26)夏,光武派遣虎牙大将军盖延等讨伐刘永。光武帝刘秀讨伐刘永的时候,也很是费了一通周折,就是因为这个刘永有能耐。后来,刘永手下一个叫庆吾的把刘永给杀了,提着他的首级投降,结果就被封为列侯。

刘永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又起来了,实力也很强大。苏茂、周建逃奔垂惠,共立刘永儿子刘纡为梁王,继续他们的大业,直到最后才宣告失败。

刘永该算作一个英雄吧。虽然,最后他以失败告终,但是,莫以成败论英雄。刘永的胆识、眼光还有本领,无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节 张步

一、大官迷

【原文】

张步字文公,琅邪不其人也。汉兵之起,步亦聚众数千,转攻傍县,下数城,自为五威将军,遂据本郡。

更始遣魏郡王闳为琅邪太守,步拒之,不得进。闳为檄,晓喻吏人降,得赣榆等六县,收兵数千人,与步战,不胜。时梁王刘永自以更始所立,贪步兵强,承制拜步辅汉大将军、忠节侯,督青徐二州,使征不从命者。步贪其爵号,遂受之。

【译文】

张步字文公,琅邪郡不其县人。

汉兵起来后,张步也聚众数千,转攻附近县城,攻下了几个城,自称五威将军,于是占据了琅邪郡。

更始派遣魏郡王闳为琅邪太守,张步拒之,不得进。

王闳发檄文,晓谕官吏众人投降,得到赣榆等六个县,收了数千士兵,与张步交战,不胜。

这时梁王刘永自以为是更始所立,贪张步兵强,秉承更始旨意拜张步为辅汉大将军、忠节侯,督察青州、徐州,让他征伐那些不服从命令的人。

张步贪其爵号,就接受了。

【评点】

张步看到汉军起来了,越来越强盛,自己也拉拢了一帮子兄弟,约莫有数千人,攻占附近的那些县城,并且也攻下来了好几个,自己称为五威将军,占领了琅邪郡。

这样一来,势力也算不小了。更始就派来了一个叫王闳的,干什么呢?叫他来做琅邪郡的太守。什么意思啊?其实意思很明确,就是想让张步及其部队归顺于他。张步可不肯让步啊,自己出生入死,好不容易得到的地盘,难道就这么名不正言不顺地拱手相让?那可不行。于是,张步就紧闭城门,不让王闳进来。意思是你想进来当太守,管制着我们?门儿也没有。

王闳呢,就下了檄文,要各县归降。果然就有那么几个县归降了。当时一个琅邪郡是管辖好几个县的。他们联手来对付张步,结果,都不是张步的对手,打不过他。于是,那个被更始派来的王闳,就做不成太守。

这时候,梁王刘永出面了。刘永的这个梁王,是更始封赐的啊,于是就依据更始的意思做事,打算让张步为辅汉大将军、忠节侯,督察青州、徐州,让他征伐那些不服从命令的人。这时候,张步一看,这个官爵倒是值得考虑,于是,他贪其爵号,就接受了。从此归于梁王手下。

先是硬来,可张步不吃那一套,后来见封官了,并且觉得这个爵号还不错,于是,张步就欣然领命,同意归顺。后来,光武也来了,他显然是看到了张步的实力,于是于建武三年(27),遣光禄大夫伏隆持符节到齐,拜张步为东莱太守。

更始麾下的梁王刘永听说伏隆到了剧县,意图很明显,就是来挖他墙脚,拉拢他家人才的嘛。于是,就从驰道立张步为齐王,意思是给张步升官了。

张步本来就是一个官迷,一看这个阵势,觉得齐王这个官,要比那个东莱太守大而实惠,就杀了伏隆,接受了刘永的任命,做起了他的齐王。

这时光武帝正忧虑其他方面的事情,还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拾掇张步,所以张步就得以专心集中力量于齐地,结果占据了十二个郡,势力越来越庞大。

二、决定要果断,更要正确

【原文】

帝乃遣使告步、茂,能相斩降者,封为列侯。步遂斩茂,使使奉其首降。步三弟各自系所在狱,皆赦之。封步为安丘侯,后与家属居洛阳。王闳亦诣剧降。

八年夏,步将妻子逃奔临淮,与弟弘、蓝欲招其故众,乘船入海,琅邪太守陈俊追击斩之。

【译文】

光武帝于是派遣使者告张步、苏茂,谁能斩对方来投降,就封谁为侯。

张步于是斩苏茂,派使者奉苏茂首级投降。

张步的三个弟弟各自缚到监狱请罪,都受到赦免。

封张步为安丘侯,后来与家属居住洛阳。

王闳也到剧县投降。

建武八年(32)夏,张步携妻子逃奔临淮,与弟张弘、张蓝想招集他的旧部,乘船入海,琅邪太守陈俊追击并斩了他。

【评点】

后来,光武帝有精力来对付张步了,就集中兵力来攻打他。张步当然不敌。

张步和光武帝对抗,结果接连失败,最后退保平寿,苏茂率领万余人来救张步。

苏茂批评张步说:“以南阳那样的精兵,延岑那样善战,大王怎么就攻他的营呢?既然召唤我来,为什么就不肯等我?”张步说:“对不起,没什么话可说。”两个人心里都弄得不怎么痛快。

光武帝很会作战,他派使者分别告诉张步和苏茂,说,谁把对方杀了,提着首级来投降,就给谁封侯。

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抉择关头,张步向来是不肯吃亏的。以前他面临过这样的抉择,早已经锻炼得很有经验。于是,他思前想后,觉得再不决定,就错失良机了。他便来了个先下手为强,把苏茂给杀了,派人提着苏茂的人头去投降。结果封张步为安丘侯,后来与家属居住在洛阳城。

后来,这个张步又琢磨了下,还是不行,于是就携妻逃往临淮,与弟张弘、张蓝想招集他的旧部,重新起事,结果,被琅邪太守陈俊追击并把他给斩了。

人生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在机遇面前,张步总是能够择其优者而从之,择其劣者而弃之。

第四节 李宪

识时务者为俊杰

【原文】

李宪者,颍川许昌人也。王莽时为庐江属令。莽末,江贼王州公等起众十余万,攻掠郡县,莽以宪为偏将军、庐江连率,击破州公。莽败,宪据郡自守。更始元年,自称淮南王。建武三年,遂自立为天子,置公卿百官,拥九城,众十余万。

四年秋,光武幸寿春,遣扬武将军马成等击宪,围舒。至六年正月,拔之。宪亡走,其军士帛意追斩宪而降,宪妻子皆伏诛。封帛意渔浦侯。

后宪余党淳于临等犹聚众数千人,屯灊山,攻杀安风令。杨州牧欧阳歙遣兵不能克,帝议欲讨之。庐江人陈众为从事,白歙请得喻降临;于是乘单车,驾白马,往说而降之。灊山人共生为立祠,号“白马陈从事”云。

【译文】

李宪,颍川许昌人。王莽时为庐江属令。王莽末年,江贼王州公等起兵十余万,攻掠郡县,王莽以李宪为偏将军、庐江连率,击破王州公。王莽失败,李宪据郡自守。更始元年,李宪自称淮南王。建武三年(27),李宪更自立为天子,设置公卿百官,拥有九城,众十余万。

建武四年(28)秋,光武到寿春,派遣扬武将军马成等击李宪,围住庐江舒县,到建武六年(30)正月,攻下舒县。李宪逃走,其军士帛意,追斩李宪而降,李宪的妻子都被杀。帛意被封为渔浦侯。

后来李宪的余党淳于临等还聚众数千人,屯灊山,攻杀安风县令。

杨州牧欧阳歙派兵攻打不能胜,帝商议准备前去讨伐。庐江人陈众为从事,告诉欧阳歙请求前去晓谕淳于临来投降;陈众于是乘单车,驾白马,前往说服淳于临终于归降。灊山人在陈众生前就为他立了祠庙,称呼他为“白马陈从事”。

【评点】

李宪这个人,有些一意孤行。他本是王莽麾下的庐江属令,立过显赫战功。那时候,有个叫王州公的起兵十多万,兴风作浪,攻占了许多郡县。王莽就派李宪为偏将军,去攻打那个王州公。结果,李宪大获全胜。

所以说,李宪在王莽的手下,很有一些威信,也会有光明的前途。可王莽的命运,没有被李宪看透,他只是盲目地忠诚于那个昏君。

后来,王莽败了。李宪没有主人了,便独自据郡自守。

按理说,你自守也就自守吧,大不了被更强大的势力招降了也好。可他偏偏不安于寂寞。更始元年,他居然自称淮南王。到了建武三年,也就是公元27年,李宪竟然自立天子,设置文武百官,管辖着九座城池。

如此看来,这个李宪也是野心不小啊。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建武四年(28)秋,光武到寿春,派遣扬武将军马成等攻击李宪,围住庐江舒县,到建武六年(30)正月,攻下舒县。

李宪兵败,只得逃走。这时候,他的手下有一个将士,叫帛意,追斩李宪,提着他的人头就向光武投降了。李宪的一意孤行,实则是一条不归路,他最后的结局就是被人当成了加官晋爵的筹码。他的头,让他的部下帛意从光武那里换来了一个渔浦侯,而李宪什么也没有得到,还丢了脑袋,并且连妻子也被人杀死了。

生逢乱世,人要贵有审时度势之才能。不自量力的一意孤行,往往会一败涂地。

第五节 彭宠

居功多疑的彭宠

【原文】

五年春,宠斋,独在便室。苍头子密等三人因宠卧寐,共缚著床,告外吏云:“大王斋禁,皆使吏休。”伪称宠命教,收缚奴婢,各置一处。又以宠命呼其妻。妻入,大惊。宠急呼曰:“趣为诸将军办装。”于是两奴将妻入取宝物,留一奴守宠。宠谓守奴曰:“若小儿,我素爱也,今为子密所迫劫耳。解我缚,当以女珠妻汝,家中财物皆与若。”小奴意欲解之,视户外,见子密听其语,遂不敢解。于是收金玉衣物,至宠所装之,被马六匹,使妻缝两缣囊。昏夜后,解宠手,令作记告城门将军云:“今遣子密等至子后兰卿所,速开门出,勿稽留之。”书成,即斩宠及妻头,置囊中,便持记驰出城,因以诣阙。封为不义侯。

【译文】

建武五年(29)春,彭宠斋戒,一人独居便室。

苍头子密等三人因彭宠睡着了,就将他共同缚在床上,通告外面的官吏说:“大王斋禁,所有官吏都去休息。”又诈称彭宠命令,把奴婢都收拾绑缚起来,各置一处。

又以彭宠之命呼其妻。妻入见,大惊。彭宠急忙呼叫说:“赶快为这几位将军办理装饰宝物。”于是两家奴随宠妻到内室收取宝物,留下一家奴看守彭宠。

彭宠对守奴说:“你这个小孩儿,我向来是很喜爱的,你是被子密所胁迫的。你解开我的绳索,我当把女儿彭珠嫁给你为妻,家中财物都给你。”小奴心想解救他,看户外,见子密听到了彭宠的话,就不敢解其绳索。

于是收拾金玉衣物,到彭宠的住所装好,备马六匹,使妻缝两个包裹。

昏夜后,解开彭宠的手,命令他用亲笔字条告诉城门将军说:“现派遣子密等到子后兰卿住所,快开门放他们出去,切莫稽留。”写好后即斩彭宠及其妻的头,放置在囊中,立即持字条出城,因而拜谒光武。被封为不义侯。

【评点】

彭宠字伯通,是南阳郡宛县人。他的父亲叫彭宏,汉哀帝的时候任渔阳太守。这个渔阳太守,长得人高马大,是典型的彪形大汉,酒量很大,饭量也大得惊人,在周围很有一些名气。彭太守不仅外表伟岸,内心也很有气节,不肯屈服。

王莽篡位掌权的时候,打算让他归顺臣服,可是,彭太守不依,结果就被王莽给害死了。

彭宠年少的时候,是一个郡吏,王莽地皇年间,他成为王莽的大司空士,跟随王邑抵拒汉军。随军到了洛阳之后,他听说在汉军中有他的同母的弟弟,疑心自己会被杀,就拉着老乡吴汉逃跑了,一口气跑到了渔阳,投奔了他父亲彭太守在世时的一个手下。

这时候,更始立为帝,他派人来宣示,说如果归顺的话,就可以拜封二千石以下官职。派来的那个人,叫韩鸿,来了以后才发觉,原来他和彭宠、吴汉都是同乡故旧,相见后几个人都高兴得了不得,随即拜彭宠为偏将军,代行渔阳太守职事,这个官职,和彭宠的父亲彭宏一样,都是渔阳太守。而吴汉被安排了一个乐县县令的职务。

对于这个渔阳太守的职务,彭宠是满意的。

而此时,光武也来书信了,也想让彭宠归顺于他。彭宠想了想,觉得可以,就准备好了酒席,准备答应光武。可恰在此时,王郎撒下弥天大谎,说自己是真正的天子,立为帝,派遣军队来掠取渔阳和上谷。当地的群众大都迷信了那个王郎,觉得他说的是真的,他才是真命天子,于是,大家就纷纷准备跟从王郎。而吴汉给彭宠的建议是从了光武。王郎准备攻击的那个上谷,太守叫耿况,他也派人来找彭宠,商议跟从光武的事。

最终,彭宠就决心跟随光武了。

光武承帝令封彭宠为建忠侯,赐号大将军。之后,在几次战斗中,彭宠立下了战功,就自以为功大,期望着进一步提拔重用,可是,光武并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于是,彭宠心里就觉得很不爽。心说,我这么大的功劳,怎么就不好好重用呢?

后来,光武知道了彭宠不高兴,就问幽州牧朱浮:彭宠什么意思啊?

朱浮回答说,以前吴汉发兵时,大王赐给彭宠他自己佩带的宝剑,对他非常地器重,尊他为北道主人。那种被器重的感觉,让彭宠感到很爽。来之前,彭宠以为你会出来迎接他,拉着他的手热情得不得了,交欢并坐。可是,他想要的,没有得到啊。所以,就感觉不爽了,失望了。

听了这话,光武大笑,说,不至于吧?这个人,值得这样对待吗?他有那么大的功勋吗?

后来,光武即位后,吴汉、王梁等几个彭宠派去的人都被提拔重用了,都位列三公,而独有彭宠没得到提拔重用,这更加让彭宠闷闷不乐。他多次感叹:按照我彭宠的功劳,应该封王啊,可居然弄到这么个地步。唉!看来,陛下是把我给忘了啊!

这时候,北州地渐渐破败,唯有彭宠的渔阳还完好,彭宠就和旧日的盐铁官一起从事粮食贸易,赚了很多钱,成了当地的富豪。

之后,这个彭宠就和光武作对了。他向北联系匈奴,向南联系张步,自封为燕王。经过拉锯战,很是折腾了一阵子。最后的结局是,彭宠丢了身家性命。

彭宠的性命丢得很有戏剧性。建武五年(29)春,彭宠斋戒,一人独居便室。结果就被人趁他睡着了绑在床上,卷走了所有钱财,逼他写了字条作为出门的通行证,然后割了脑袋提着,逃将出去,拜谒光武,结果就被封为不义侯。

因为觉得功劳大,不满得到的官职而与光武作对,最后居然被人砍了脑袋,成为别人升官发财的砝码。

还有他的儿子,也是同样的命运。彭宠被杀之后,儿子彭午被立为王,结果又被国师砍下了头,作为投降得到官位的砝码。

彭宠的选择,真可谓得不偿失。

第六节 卢芳

出尔反尔的卢芳

【原文】

十六年,芳复入居高柳,与闵堪兄林使请降。乃立芳为代王,堪为代相,林为代太傅,赐缯二万匹,因使和集匈奴。芳上书谢曰:“臣芳过托先帝遗体,弃在边陲。社稷遭王莽废绝,以是子孙之忧,所宜共诛,故遂西连羌戎,北怀匈奴。单于不忘旧德,权立救助,是时兵革并起,往往而在。臣非敢有所贪觊,期于奉承宗庙,兴立社稷,是以久僭号位,十有余年,罪宜万死。陛下圣德高明,躬率众贤,海内宾服,惠及殊俗。以胏附之故,赦臣芳罪,加以仁恩,封为代王,使备北藩。无以报塞重责,冀必欲和辑匈奴,不敢遗余力,负恩贷。谨奉天子玉玺,思望阙庭。”诏报芳朝明年正月。其冬,芳入朝,南及昌平,有诏止,令更朝明岁。芳自道还,忧恐,乃复背叛,遂反,与闵堪、闵林相攻连月。匈奴遣数百骑迎芳及妻子出塞。芳留匈奴中十余年,病死。

【译文】

建武十六年(40),卢芳再入居高柳县,与闵堪兄闵林遣使请归降。帝就立卢芳为代王,闵堪为代相,闵林为代太傅,赐缯二万匹,令他与匈奴和平相处。

卢芳上书谢恩说:“臣卢芳托为先帝遗体,被弃在边陲,汉朝社稷遭到王莽废绝,这是刘氏子孙的忧虑,应当奋起共诛国贼,所以我西连羌戎,北怀匈奴。单于不忘旧德,权且立我以相救助。那时兵革并起,到处都是。臣非敢有所贪婪觊觎,只望能奉承宗庙,兴立社稷,因而十多年来久僭汉帝号位,这是罪该万死。陛下圣德高明,亲自统率群贤,海内归服,恩惠及于远方。以亲属之故,赦免我的罪过,加以仁恩,封我为代王,令我守备北部边疆。无以报答重责,希望必定能与匈奴和睦相处,以不辜负圣恩。谨奉献天子玉玺,望到阙庭朝拜。”

诏报卢芳于明年正月进朝。这年冬天,卢芳入朝,南到昌平县,有诏书止其行,令他明年再来。卢芳只得就地返回,忧郁恐惧,就再次背叛,与闵堪、闵林相攻连月。匈奴遣数百骑迎接卢芳及其妻子出塞。卢芳留在匈奴中十多年,病死。

【评点】

又是一个弥天大谎,趁乱世想大捞一把的主儿。前面有一个算命先生王郎,后又有这个卢芳。

卢芳字君期,是安定郡三水县人。王莽篡权之后,国人都十分思念汉朝的日子,并且,那种思念很强烈。在这样的社会心理之下,聪明的卢芳就有主意了。什么主意啊?要做一桩大买卖。什么大买卖呢?想像那个王郎一样将自己的身份换作刘氏后裔,弄个皇帝当当。于是,他就诈称自己是武帝的曾孙孙文伯。为了让天下相信,他说得很周密,也很可信。结果,尤其是安定郡一带的人都相信了。

后来,更始来到了长安,就征这个卢芳为骑都尉。更始失败之后,三水县的豪杰们就坐在一起开了一个碰头会儿,商议今后的发展方向。他们觉得,卢芳是刘氏子孙,于是就立他为上将军、西平王。立为上将军的,自然是天子了。之后,他们与西羌和匈奴结交和亲。

单于一看,非常重视。那是为什么呢?匈奴本来就和汉朝约为兄弟。后来,匈奴衰弱了,单于归于汉朝,汉朝为了匈奴还派兵予以保护,因此,单于对汉朝代代称臣。也就是说,汉朝和匈奴有着非常铁的交情。

现在的局势是,汉朝被篡权了,遇难了,而刘氏后人来投靠。单于心说,如果不替这个卢芳出头,那实在是不道德、不仁义了,那样就不够哥们儿了!所以,匈奴方面对卢芳这个冒称的武帝的曾孙那是相当地重视。他们立即拥立卢芳为汉帝。

卢芳称帝之后,自然遭到光武打压。还要说这个卢芳,也的确有那么两下子,挺能折腾的,是久攻不下啊。后来,他因事杀了五原太守李兴兄弟,这样才让他的军心大乱,很多人感到害怕,就纷纷叛离了他,向光武投降。投降之后,光武令那些投降的,仍然回到原来的郡当太守。那些投降的有朔方太守田飒、云中太守桥扈等。虽然出现这样的局面,可是,那个卢芳有匈奴的支援,所以,一时半会儿还铲平不了。

但是,还要说光武,的确是领兵打仗的高人。怪不得毛泽东他老人家称赞光武是最会打仗的皇帝。光武打仗,善于离间敌人,结果,卢芳也败在了这一手上。卢芳知道他下面的人开始外附汉室,手下从内部开始叛乱了,就带了十多个人逃跑了。跑到哪里去了?匈奴。

建武十六年,也就是公元40年,卢芳向光武请降。光武就立卢芳为代王,令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匈奴搞好关系,和平相处。

后来,卢芳觉得很恐惧,也很忧郁,又再次反叛。匈奴人就又派人迎接卢芳和他的妻子出塞。卢芳在匈奴待了十多年,最后得病而死。

王郎撒谎,最后还是不攻自破了。卢芳撒谎,不管你信不信,匈奴人是信了,并且是信到底了。这不能说是卢芳的谎撒得高明,只能说是汉朝与匈奴之前的交情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