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楼,始建于公元992年(辽圣宗统和十年),萧绰皇太后命宰相韩德让在萧氏居住地昌平堡(今法库)建白鹤楼,后因连年战乱未能竣工,此后千年未曾重修。
2012年4月23日重建白鹤楼,座落在长白山山脉与阴山山脉交汇处法库境内的奚王岭上,海拔高度151.5米,面向辽河,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4916平方米,高度为51.9米,超出黄鹤楼0.5米,气势雄伟。
主匾额“白鹤楼”三字,是经专家、学者论证,精选辽代重臣的碑刻、墓志等资料集辽代楷体原字而成,彰显了辽文化的独特魅力。
白鹤楼主体建筑采用辽代时期风格,四面八角谓之“四面八方”,寓意辽代契丹族八部落;中部大厅设有主题艺术浮雕,表现白鹤楼的神话传说;其它各层设有辽文化博物馆,陈列辽代历史、文物及诗词书画等;四面回廊可供游人远眺,观赏北国风光。楼檐下及檐柱上均赋有匾额、楹联,使白鹤楼成为中国北方最具辽代建筑风格的标志性文化景观,被誉为“大辽第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