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随心所旅
55650300003525

第3525章 安徽.安庆.司空山

司空山,方圆七十华里,主峰海拔一千二百二十七米,远看若横立云天的庞然大物。县志形容司空山“一峰玉立,丹壁鬼工。仰望端岩,如画屏照海。西瞻卓绝,若峭笔插天。迤东绕北,则移步换形,变幻莫测。”隋唐期间,这里拥有一千八百多间寺舍,后大半遭兵灾,然石坊、石槽却劫而未毁。

司空山,在安徽岳西城西四十公里的店前冶溪两镇交界区。据《太湖县志》记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载:世传周朝“淳于司空居此”,山因之得名。山上有传衣石,为释教二祖慧可传衣处,并有“二祖禅堂”。司空山二祖慧可大师传衣钵于三祖,即天柱山名僧灿大师。依佛教禅宗思想论说:“潜山的天柱山是三祖僧灿的‘合掌立化’之地,岳西的司空山是二祖慧可‘遁迹修禅’之所”。据此可知,司空山的地位在佛家心中似高过遥相对峙的天柱山。

司空山自南北朝以来就是高僧名士流连之胜地。唐诗仙李白卜居司空山之曰,吟诗赞道:“断岩如削瓜,风光破崖绿。天河从中来,白云涨川谷。”披阅史料,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李白随永王李举兵东征而获罪后,一为避难,再则久慕司空胜境,遂隐居山中。后人纪念李白,建“太白书堂”。今司空山左山坳的幽壑溪畔即书堂旧址。附近岩壁上刻有李白所作的《避地司空原言怀》诗篇,还有明进士罗汝芳镌刻的“太白仙踪”四个斗字以及他的“莫题诗”警世句。南宋端宗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安抚使张德兴和潜山野人寨农民起义军首领刘源聚会司空山,在此协力抗元,并建“朝天宫殿”。太平天国优秀将领陈玉成亦率部于司空山练兵、扎营。司空山誉为“英雄山”的历史将永远代代相传。沧桑迁变,昔时遗迹尚存“洗马池”、“刀枪洞”、“张德兴石刻”和宋末所筑司空山“石寨”。

司空山唐宋胜迹闻名遐迩,古八景“太白书堂”、“银河夜月”、“南崖瀑布”、“赤壁丹砂”、“北岭松风”、“二祖禅刹”、“乌牛古石”、“洗马春池”显现了司空山气韵万千的生动图景。古诗赞曰:“司空仙山一石牛,仙人传下几千秋。狂风暴冽无毛动,细雨飘飘水寒流。回眸一望凝夜月,莲池啜饮思未休,青草盖蹄难入口,天地为难夜不收。”

空山研究者余松祥发现,自司空山的正南方向看,司空山是一尊长达12千米,高达千米,座东南朝西北、身披袈裟、面向西天佛祖参禅打坐的断臂坐佛。坐佛肩部,西自民族英雄南宋张德兴将军建司空山寨之西城门,东至店前镇司空村瘌痢坡,长度大约1000米,海拔也在1000米上下,当地称为二里横排。南走马岗为左肩部,颈椎骨正中为司空山八景之一的乌牛古石;右肩自瘌痢坡至乌牛古石,两边如人的肩部,对称起伏。左臂向西延伸七八里至观音峰,右臂在万丈高崖截断,变成七级浮屠。左脚向西南延伸至白沙河边的崇报寺,右脚向东北延伸至店前的狮子口,其间直线距离12千米以上。肩以上至司空山极顶的200多米高的悬崖为头部,后颈、两边头骨轮廓分明,也对称分布,宽约300多米;其中极顶西部的高约80米,宽十几米的飞蛾贴壁酷似一只大耳朵向西张开,静听西方佛祖的佛典梵音。由双肩向下至司空河为坐佛的背部,其海拔350米以下为缓坡,海拔350米至1000米为峭壁崖,岩石间杂布小灌木,将整个背部分隔成或大或小的石壁。其中左右肩胛骨对称突出,远处望去,犹如身披碎布拼成的袈裟,背部将近800米高。司空山南面抵源于玛玉坳和司空山的司空河,在老油坊附近河床海拔高度约为230米(最大误差正负5米),司空山极顶的海拔高度为1227.8米。依此计算,司空山坐佛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乃世界第一天然大佛。

今日,堪称中华禅宗佛教圣地的司空山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寺庙、僧房修葺一新。香火鼎盛,钟鼓声声,“司空胜境”愈加名实相符。自南北朝以来,司空山就是名僧说法和文人雅士寻幽揽胜之地。古诗曰:“司空斜插一枝峰,压倒群山万千重。借问仙家何处有?鸡鸣犬吠白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