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溪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它们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呈现出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其中的集庆楼建于明永乐17年(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是客家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的土圆楼之一,其结构十分独特,楼里有72部楼梯,一户一梯,非常合理,令人称奇。
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如图案般舒展有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一九九九年二月,这里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成为永定客家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申报地之一。
村内最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有朱氏的继善楼和反围龙式的积善堂等;继善楼是由旅印尼华侨朱氏十七世祖维干公之二子琪源公等五昆仲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动工兴建;民国三年(1914年)落成,继善楼依山傍水而建,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680平方米;共有房间70间;继善楼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横向方形布局;是两层夯筑杠子屋楼房,俗称“七杠楼”;其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以及营造的文化氛围为粤东地区少见而闻名遐迩。另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居民建筑是善庆楼,该楼约有110年历史;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共22间,是一座堂前向外周匝式的反围龙式建筑,其建筑结构在传统客家围龙屋建筑中别具一格;在粤东客家地区极为少见。
[集庆楼]初溪村徐氏三世祖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公元一四一九年),距今五百八十余年,为永定现存圆楼中年代久远又结构特殊的一座。一般圆楼,小的设置两处公共楼梯,大的设置四处楼梯,底层相通且层层环廊通达,相互往来,十分方便。唯独此楼,按底层每户从一楼到四楼各自安装楼梯,各层通道用木板隔开,七十二道楼梯把全楼分割成七十二个独立的单元。房间、楼梯、隔墙全用杉木材料构建,全靠邻隼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竟也穿越了近六个世纪的风霜雨雪,与厚达二米的生土墙一起依然挺立。初溪土楼群形成于13世纪初,同样依山而建,土楼与层层梯田构成壮丽景观,气势磅礴恢宏。初溪原名粗溪,意即粗溪,有着粗心大意的含义,由于寓意不好,所以改成现在的名字--初溪。
集庆楼堪称初溪土楼群的代表,由经营纸业的徐姓人所建,建筑规模比周遭的要大得多。土楼以隔板分隔成72个单位,与上述的土楼设计不同。现在已无人居住,作为土楼博物馆之用。与别处土楼不同的是,楼内没有水井,只能从楼旁的河边打水,而且仅得一道大门,与其他土楼有3至4道大门不同。从对面山头的观光亭能一览依山而建的初溪土楼群,土楼或大或小,或方或圆,一览无遗,景象叫人陶醉。在此后数百年间陆续夯造的土楼,所有的楼层都是环环相通的。集庆楼这种聚族而居又彼此独立的模式,在动荡年代里,既消除单门独户的恐惧心理,又避免了一般土楼没有私密空间过度嘈杂的缺点,实在是两全其美的创造性设计。
集庆楼的房间、楼梯、隔门全用杉木构建,相邻处全靠隼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在穿越将近600年的风霜雨雪后,依然与厚达两米的生土墙一起巍然屹立,显得古老而不破败。初溪村里最年轻的土楼是善庆楼,建于1979年,一楼走廊及天井全部用同一规格的方形花岗石铺就,采光通风的效果极佳。走进善庆楼,犹如置身于阳光明亮的广场。善庆楼与集庆楼相邻,在善庆楼的衬托下,集庆楼的沧桑之美震撼人心,更显得雄浑庄严而又恬静幽深。
[善庆楼]为华侨捐资助建于一九七九年,一楼走廊及天井全部由同一规格的方形花岗岩铺就,通风透光性能极佳。高大峻伟的方圆土楼,山坡上层层叠起的梯田,田地里碧绿的禾苗,群山、清溪,还有在村中延伸象土楼一样饱经沧桑的河卵石小道……在此交融,荡漾着悠远的中原遗风和敦厚的客家民风。坐南朝北,占地约630平方米,土木结构,高三层。底层廊道与天井以方形花岗石铺面,外墙以石灰粉刷,别具一格。
绳庆楼。正方形土楼民居,建于1799年,坐南朝北,占地1482平方米,土木结构,由内外2座正方形土楼组合而成。
庚庆楼。圆形土楼民居,建于1840年,坐南朝北,占地约660平方米,土木结构,高三层。
共庆楼。六角形土楼民居,建于1949年,坐南朝北,土木结构。四层,前低后高,正面四角,后面二角,全楼152个厅、间,只设1个大门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