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新突破 (谷臻小简·AI导读版)
55725300000001

第1章 “一带一路”:中国全球治理理念的新尝试

第一节 全球治理学说的简要回顾

一、全球治理的概念源流

全球治理概念和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挑战,因为传统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泾渭分明。但全球治理论者不这么认为,他们试图探讨如何把世界当作一个整体性的存在来进行治理。西方全球治理论者在谈及全球治理时经常论及的不是政府间的关系,即传统的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而是强调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市民社会、全球大众媒体,甚至全球资本市场这些非政府的行为体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成为西方学术界的流行词。这一概念之所以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最重要的背景就是全球化的进程在冷战终结后进入全新的阶段,人类的政治生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二、全球治理的要件构成

按照俞可平的总结,全球治理的要素包括五个方面:全球治理的价值、全球治理的规制、全球治理的主体或基本单元、全球治理的对象或客体以及全球治理的结果。

第二节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基本思考和发展

一、全球治理的主要问题

从国际关系理论的渊源来看,全球治理学说带有更多的(新)自由主义色彩,这从它强调国际合作,重视非政府行为体特别是把国际机制放在全球治理的核心地位都可以看出来,而这也正是(新)现实主义者对全球治理始终持怀疑态度的原因。

实现有效全球治理的关键在于国际制度的建设,而制度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建制、改制与转制。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制度对于全球社会的治理与稳定、发展与进步至关重要。但由于历史原因,现有制度存在不公正及失灵的现象,特别是那些具有分配性和程序性霸权的“硬性规则”。

二、中国对全球治理的主要视角

中国关注和研究全球治理的特殊视角,是在国家层面和本国范围内认同并推动全球治理。

首先,是把全球治理内化为本土上的跨国合作。

其次,把全球治理锁定于全球问题的治理。

再次,应把全球治理植根于本国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基层民主的建设。

三、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思路发展

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有关中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内容中,出现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这一新提法,而在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指出,要“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的特点,努力增强我国参与能力”。这表明中国开始从以前被动的、危机应对式的策略性参与向积极主动的战略性参与转变,这就要求中国主动参与设置议题,争取影响全球经济发展进程。这一转变既是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国际社会希望中国承担负责任大国义务所提出的要求。

回顾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角色转变的轨迹:从最初基于反对霸权主义立场的国际体系的批评者,到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的观察者、参与者、学习者、规则的遵循者,再到国家实力全面提高基础上的倡导者、建构者。这种转变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和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形成了紧密的关系。

第三节 “一带一路”:中国新时期全球治理理论的体现

一、中国全球经济治理观的重大发展

在2016年成功举办的G20杭州峰会上,面对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根源性问题,我们开出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中国药方”,为推进全球增长注入强劲动力,扩大了新发展理念的国际影响,提升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引领了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的前进方向;并明确了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观。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涵

“一带一路”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是“五通三同”。“五通”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是统一体、缺一不可。“三同”就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三者也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就是共赢。

三、“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经济治理理论意义

“一带一路”对全球经济治理理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该倡议顺应了众多发展中国家要求改革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诉求。其次,“一带一路”是对现有全球经济治理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再次,从全球经济治理的主体来看,“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制度,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最后,从全球经济治理的效果来看,“一带一路”推动中国西部大开发,重点鼓励与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非洲大部分国家的共同发展,向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

四、四、“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的全球治理理论创新

第一,“一带一路”涵盖的对象主要是新兴发展中国家。

第二,全球治理的核心在于共商共建共享,不能由一家说了算。

第三,如何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是在现有体系的基础上创新完善,还是从头做起?习近平总书记就全球治理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说得非常清楚:“这种改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对于通往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体系的路径,“规则”和“制度”是中国主张的两个关键词。

第四,加强国际对话与沟通,坚持开放包容,绝不损人利己、以邻为壑。

第五,大力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法制化及合理化。中国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第六,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公平,推动共同发展。维护和弘扬国际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第七,倡议弘扬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展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第八,倡议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新安全理念,即扩大共同安全,推进合作安全,促进发展安全,增进可持续安全。